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总统-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哥萨克军被入侵者望见后,他们就转而向东疾驰,其速度以快到不被奥军赶上逃跑,奥军穷追不舍,就被诱入了一个危险地暴露的阵地。到8月25日,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深入波兰,死亡的号角对他们吹响了。

    俄国的伊凡诺夫将军,及其同僚指挥官阿列克赛。勃鲁西洛夫、尼古拉。鲁斯基和保加利亚出生的拉德科。德米特里耶夫,都是勇猛彪悍的将军。勃鲁西洛夫攻击奥匈帝国的右翼,迫使其退入加利西亚。俄军紧紧追击,到达加西利亚的工商业中心伦贝格,并于9月3日入城。

    勃鲁西洛夫然后分兵,遣其左翼迅速封锁喀尔巴阡山山口,以防奥军退入,并遣其中央部队和右翼直趋普热米什尔。与此同时,鲁斯基将军的军队有效地楔入了正要逃走的奥地利第三集团军和其国内基地之间。

    在伦贝格以西的加利西亚主要铁路枢纽站腊瓦-鲁斯卡亚,德米特里耶夫将军的军队对奥军竭力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急调已经遭到连续猛击的第二集团军从塞尔维亚前来支援,但这支单薄的不可依靠的部队,到达太迟了。

    俄军的联合起来的侧翼猛袭,把奥军赶回喀尔巴阡山一线,留下十五万多的可怜奥军在普热米什尔,成了瓮中之鳖。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这是一场令它奔溃的灾难。此时,德军却在西线和英国、法军展开决战,施利芬的重点在于他的右翼“铁锤”,在东线他只留了一个集团军,所以退守在东普鲁士。

    这一仗,奥匈帝国和沙俄这两个没落的帝国的军队展开了大决战,结果是奥军大败,伤亡惨重,基本上是一蹶不振。费迪南大公带着不足五万人的军队突围,然后不断发电报给德皇威廉二世求援。

    当俄军入热米什尔城时,里面的大部分居民都站立不起来。饥饿,已让他们骨瘦如柴,还有的已经活活饿死,化为活骷髅。所以,战争对老百姓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不管这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俄军攻克热米什尔城时,勃鲁西洛夫切断了奥军经过布科维纳省的一条长而宽的地带,攻占了加利西亚的省会切尔诺夫策,然后指挥军队向匈牙利进发。

    伊凡诺夫将军在加利西亚的胜利,把西里西亚暴露在俄国的入侵前面。

    因为西里西亚平原,直接通向德国心脏柏林,威廉二世暴怒,焦躁不安,这时德军已经占领了柏林并把俄军彻底赶出了东普鲁士,施利芬这才觉得他必须行动,而且必须迅速行动。

    9月28日,一支专门组成的、由兴登堡领导的德国第九集团军,乘火车去增援奥匈帝国的军队。这时,费迪南大公的军队才算稳住,于是,德军和奥匈帝国的军队联合起来,在东线发动了对俄军的大反攻,也就是加西利亚会战!

    与此同时,在西线,稳住了巴黎的局势后,小毛奇开始指挥德国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猛攻凡尔登,并有条不紊向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运送军队和大炮,准备摧毁安特卫普的堡垒!这时侯,威廉二世还相信,战争就会在1908年圣诞节之前结束,而且德国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一场场残酷的生死大战,又即将在数百万军队之间上演。宋骁飞接到这些情报,更加坚信了自己“这场大战将是持久战”的判断,派了外交副总长梁士诒带了一个外交使团,访问欧洲各国,推销中国的军工产品。
第二十章 吃人的战争
    ps: ; ;6000字大章犒劳订阅的书友

    德军占领巴黎之后,自己也变得疲惫不堪。{{ ;3连续五天五夜的战斗,让德军饥渴难忍,很多士兵累了,精疲力竭躺在光秃秃的大地上,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早点结束战争。他们的大炮的炮弹也打光了。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也没能包围和歼灭撤退中的英军和法军的主力。

    9月20日,夜间浓雾,大部分法军和英军靠浮桥或部分炸毁的桥梁渡过埃纳河,在右边的布尔科曼和左边的韦尼泽尔登陆。法国第五集团军在贝里奥巴克渡过埃纳河,攻占了东面最高点谢曼德达姆,这是一座峻岭,按路易十四为他女儿造的一条皇室马车路命名的。沿整个战线都设立了联络点。

    八十万英法联军退到了西线一个坚固的阵地。在贡比涅和贝里奥巴克之间,河流蜿蜒向西,约有一百英尺宽,十二英尺到十五英尺深。两岸的低洼地延伸了一英里,突然上升为一条三、四百英尺高的悬崖,然后又缓缓下降到与高原相齐。

    法军第五集团军驻守在离山顶两英里的较高的北面,藏身在覆盖着正面和斜坡的浓密的灌木丛后面。几条深长而狭隘的小路以直角插入悬崖,把追击的德军暴露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法军在北部高原的军队,俯临德军,有着非常广阔的射击视野,无论是步枪还是火炮。

    在雾夜的夜色掩护下,德军朝着通向高原的小路前进。当浓雾在明朗的阳光下消散时。德军遭到英法联军交叉火力的无情扫射。那些突入山谷得不到雾障保护的人,遭遇也并不好些。在沿河的灌木丛那边,德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至少有十步。

    英军和法军的炮兵开炮了。每次至少打倒十个人。德军第二线步兵继续前进,推进得越来越近。在第二线散兵后面二百码,出现第三批和第四批人群。法军的炮兵疯狂射击。但德军并不畏惧,第五线和第六线散兵,秩序井然,有同样考虑周详的非常精确的间隔。德军经过良好训练,牺牲都有壮观的表现。

    双方僵持战斗了一天。都很疲惫了,但没有一方推得动另一方,而且没有一方想退却。对抗的双方固定在一条狭长的地带上。9月22日,英国远征军司令约翰。弗伦奇爵士下令全部英国远征军掘壕,但没有挖掘工具可用。

    于是,英国士兵们到附近的农场和村庄搜索鹤嘴锄、铁锹和其他工具。部队没有经过阵地战的训练。不过在地上挖浅坑。最初只是想提供掩蔽。以防敌人的观察和炮火。不久,壕沟就挖深到七英尺左右。其他防护措施包括伪装和在壕壁上打孔,然后用木头支撑起来。

    西线成为四百多英里固定的、弯曲的、往往呈锯齿形的连续的堑壕系统。从比利时的海峡城镇纽波特开始,堑壕线向南伸展数百英里,在努瓦荣折向东南,经过兰斯、凡尔登、圣米耶尔和南锡,然后再折向南面,到贝耳福以东二十英里的瑞士北部边界。

    在西线战场上。头几个月挖掘的小型临时战壕很快变得更深且更复杂,逐渐地变成了大面积的防守工事。敌对双方的战壕之间的空地称为“无人区”。它的宽度在不同的战场之间也不同。在西线战场上,无人区一般为100至300码宽。

    堑壕战对德军来说也是新鲜的,他们的训练和装备旨在打一场在六周内获胜的运动战,但他们有攻城榴弹炮,于是把大量炮弹射入协约**队的壕沟,熟练地使用迫击炮、枪榴弹和手榴弹,使德军能给英法士兵以重大杀伤,而英法士兵既无这些武器的训练,又没有手榴弹等武器。

    手榴弹的历史悠久,其实最先是中国人发明的。15世纪欧洲出现了装黑火药的手榴弹,当时主 ;要用于要塞防御和监狱。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在精锐部队中配备了野战用手榴弹,并把经过专门训练使用这种弹药的士兵称为掷弹兵。到19世纪 ;,随着枪炮的发展和城堡攻防战的减少,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英法联军中很少使用。由于堑战壕的兴起,德军便投入了木柄手榴弹。德军还使用探照灯、照明弹和潜望镜,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堑壕战。

    而且,德国人的防御工事建造的非常出色。他们建造的掩蔽物和据点位于地下深处,防炮弹并且空气流通。因为德军比他们的对手更想战略性地撤退到一个准备充分的防守位置。他们还首先使用了“深层防御战略”,即在几百码宽的前线交战区中修建一系列孤立的阵地,而不是一个连续的壕沟。每个阵地都可以为它的相邻阵地提供炮火支援。

    重武器的短缺,妨碍了英军和法军的攻击。他们不停发射六十磅重炮弹的炮,其威力才足以从埃纳河南岸轰击德军的炮兵阵地,但这些炮在口径、射程和数量上都比德国炮差,同德国的八英寸榴弹炮相比虽有逊色。英军和法军每向德国人发射一发炮弹,德军就回射二十发炮弹。英军和法军的防御火力只有步枪,和分配给每营的两挺机枪。但英国正规军都是优秀的射手,几乎能与德国的机枪和手榴弹匹敌。

    壕沟并非笔直,而是锯齿型的。这就意味着一名士兵在壕沟里无法看到十米以外的东西。这种形状的壕沟在敌人从侧方进攻时会保护它里面的步兵,否则里面的所有部队都会暴露在敌军火力面前,伤亡会很惨重。如果一颗炮弹落进壕沟内,它的弹片飞不了多远就会被挡住。壕沟面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胸墙,背对敌人的一侧叫做背墙。背墙使士兵们的后背不会为落在壕沟后方的炮弹的弹片所伤。如果敌军攻下了壕沟。那么原来的背墙就会成为胸墙。壕沟的两侧会用沙袋,木架和铁丝网进行加固。壕沟内的地面通常会被铺上木板。

    士兵们的掩蔽洞位于支援战壕后部。英国的掩蔽洞通常有8至16英尺深,德国的掩蔽洞一般要深得多。距地面最近的也有12英尺深,有时甚至能达到3层楼的深度,士兵们通过混凝土台阶走到上方。

    英军当时用飞艇装备无线电收发报机,用于报告部队的运动。9月24日,飞越德军战线的中尉詹姆斯和刘易斯发现了给英国阵地以很大损害的三个隐蔽得很好的敌人炮兵中队。他们用无线电发回了炮兵中队的方位,然后飞了一大圈,等待观测炮兵爆破弹的位置。他们指挥英军炮兵进行先炮击:

    詹姆斯:下午4时2分。稍为不到一点。发射。发射。

    刘易斯:下午4时4分,再发射,再发射。你们上一发炮弹射在作战中的三个炮兵中队中间。在你们上一发炮弹周围三百码内搜索,你们就能打中。

    詹姆斯:下午4时12分,稍为不到一点,方向可以。

    刘易斯:下午4时15分。不到。过了。过了,并且偏左,不到五十码左右。

    詹姆斯:下午4时20分,你们正好打在两个炮兵中队中间。在你们上一发炮弹的两边各搜索二百码。射程可以。

    刘易斯:下午4时20分你们打中了。

    詹姆斯:下午4时22分,打中,打中,打中。

    这种炮击不大准确,英国远征军只使用击发弹。几百颗中没有一颗打中空中目标,并且落地时往往落在英国防线的某些地点。在那里爆炸了。

    在意料不到的堑壕战后的三周期间,双方伤亡都很重,不得不放弃了正面袭击。当时的堑壕战非常惨烈,有10%的士兵被杀。那么每个真正参加了战斗的士兵想要不负伤就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许多士兵负伤不止一次。当时的医疗还很原始,救命的抗生素还没有被发现。相当轻微的伤也可以因感染和坏疽而致人于死地。德军腿受过伤与胳膊受过伤的士兵分别有12%和23%死亡,主要的死因是感染。在腹部受伤的士兵中,只有1%活了下来。

    所以德军也打得筋疲力尽。在战斗的最后几天,德军只吃了一块面包,没有水喝,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很多德军没有穿雨衣,站在大雨里继续战斗。身体一旦到了堑壕之外,子弹就呼啸而来。交战双方都想通过一次大战来决定胜负,结束战争。

    于是,德军对凡尔登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攻击。凡尔登位于巴黎盆地的边缘,默兹河畔,在法国洛林大区的西北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距巴黎225千米。拿下凡尔登,德军就控制了通往兰斯、亚眠、阿拉斯的铁路中转站,德国大军就可以很快横扫法国东部,把这个占领区和比利时连接在一起,可以很快向法国运兵。

    法军新任总参谋长加利埃尼意识到,一旦丢失了凡尔登,整个法国就危险了,他命令部队死守凡尔登,宁可战死,不能后退。同时,他说服了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不再后撤,一同派军队坚守凡尔登。交战双方提前在凡尔登进行了大会战!

    施利芬采用新的战术,即以强大的炮火摧毁敌人的阵地和绝大部分人员装备,以步兵实行巩固和占领。他从俄国前线、巴尔干半岛和克虏伯兵工研制搜集了大量的火炮,运到凡尔登前线。这些火炮达1400门,其中有600余门是重炮,包括当时最重型的火炮——12英寸海军火炮和420毫米榴弹炮。后者专为攻城设计,威力极其强大,其发射的重磅炮弹,可以将任何坚固的工事炸得粉碎。

    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拉开了。德军的1000余门大炮如雷霆一般轰击着,轮番的冲锋一浪高过一浪。法国凡尔登要塞司令贝当指挥守军和增援来的军队拼命抵抗。但因增援部队只赶来两个师,加上他自己的两个师。总共才有四个师的兵力,头一天就被德军推进了6公里。不过总算稳住了阵脚。

    战斗对于法军来说是艰苦的。德军有27个师,1000余门大炮。而法军只有11万人,270门大炮。

    凡尔登之战很惨烈,在于战场狭小,战线不足15英里,大幅增加死伤。士兵可以毫无外伤下因脑震荡当场死亡、被炮弹炸至死无全尸、被战友四散的身体残肢击伤。

    待法国援军赶到之后,双方开始了拉锯战。数以千计炮弹在空中乱飞,法国的炮弹有时也能落在德军中央。德军有些疯了、有些满身是泥土和血,一个接一个倒下,整个山谷犹如一座火山。出口都被尸体堵塞了。德军未在头几个星期一举拿下凡尔登。

    凡尔登地面布满着密密麻麻的炮弹坑,有的弹坑特别巨大。秋天干枯树林变成了一片枯木朽枝混乱的堆积场。到处可见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的人和马的尸体。尸体腐烂散发出的恶臭也愈发厉害了。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的德军和法军都显得苍老,他们的眼珠深陷,面目全非。只有运动的眼珠证明他们还活着。这样的战争里。没有英雄。只有死亡接着死亡。

    与此同时, ;德军的后勤和兵源补给越来越受到比利时人的威胁,年轻的新国王阿尔贝一世率领十四万比利时军队以安特卫普为基地,炸毁比利时境内的铁路,炮击德军的列车,在比利时境内打起了游击战,这对希望速战速决的施利芬来说,简直是一个噩梦。

    德军在凡尔登的炮兵火力。由于弹药短缺而受到很大影响。经过40余天的激战,还没有占领凡尔登。德军总共才前进了六七公里,而且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兵力上的优势已荡然无存。

    施利芬大怒,他下决心,彻底干掉比利时人。他命令从阿尔萨斯和洛林转移出德军的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并把攻坚的巨炮源源不断运往安特卫普,准备占领这里。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比利时西北部斯海尔德河畔,是比利时最大港口和重要工业城市,同时是欧洲第二大港,西距入海口仅90公里,入港航道平潮水深达到14米,10万吨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