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李序然对刘侍郎和杜唐附耳几句,意思是让他们分散开一点,不要太密集了,以免引起其他热的注意。但同时李序然吩咐,要把朝廷来的人和这些地方官搭配开,这样的话,这些地方官就不会趁机传达什么命令了。

    于是,刘侍郎边和两位巡抚在说话,而不远处吏部侍郎和两位布政使说话,按察使和知府等官员身边都有些李序然的随行人员。

    安刚像一直环视着四周,他的眼光像老鹰一样的灵敏和锐利,他知道,李序然是要实地了解一些情况,这个时候他不愿意有人来打扰。

    “老人家,我们是从外乡来的客商,想到这里做点小生意,可是,怎么一路看到都是这种灾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序然对刚才那个向他要饭的人问道。

    “哎,给点吃的吧,你都看到了,还问什么?天灾**,我们活不下去了,给你吃的,只要能让我的小孙子吃一口饭,我就是死了,到了那边也会为你祈福”,那个人不停的向李序然要吃的,或许他看出来,李序然是那种一定可以给他一口吃的的人。

    这时,李序然说道:“我这里有几个馒头,可以给你,但是你不要大喊大叫,知道吗?其他人看见就麻烦了,馒头可以给你,但请你回答我几个问题好吗?我们赶了一天的路,想在这里住一晚,但对这里一点都不了解,怕有歹人作乱,所以想向您问问陈县的情况”。

    这下,那个人明白了,他便稳稳的坐下等着回答李序然的问题,他当然不会乱喊乱叫,这种事他当然懂了,要是和李序然配合好了,那几个馒头就是他的了,但要是被其他人看到了,他就什么也没有了。

    “你有什么就问吧,我们陈县是济州府最穷的一个县,不过,这里的民风却很好,你说的歹人倒是不多,这都是我们知县的老爷的功劳啊”,那个人说道。

    “既然你们知县老爷好,为什么不给你们发粮食,朝廷每年都有赈灾的粮食啊?”,李序然问道。

    “朝廷?赈灾?呵呵,那都不知道去哪了,朝廷的赈灾粮从京城到了省里,什么布政司,知府衙门,经过这么陶腾,到了我们陈县,就所剩无几了,尽管这样,我们知县老爷还是把粮食拿出来,煮粥喝,虽然是少了点,但毕竟饿不死。所以,我县穷是穷,但灾民外出的很少,可是,要是这么下去,这也毕竟不是办法,知县老爷也没办法,他总不能变出粮食吧?”。那个人说着,不停的打量着李序然,似乎怕他所说的那几个馒头不能兑现似的。

    看样子再也问不出什么了,李序然急忙将馒头悄悄的给了他,然后向城里走去,果然,进城的时候,那些官兵确实没有为难他们,那些守城的小吏自然不会认识这些官员,就是济州的知府他们也认不出来,关键是他们不会想到这几十个布衣里边,竟然有朝廷的一品到四品的官员。

    不过,李序然却意外的发现,这些官兵似乎也吃不饱,几乎连站岗走没有什么台大力气,看样子,这里的灾情确实是相当的严重。

    进了城之后,李序然才真正的体会到了那个要了自己馒头的人所受的民风很好,歹人很少的意思了。

    这里确实要比他秘密去过的那些地方好一些,当然,好多县他还没有去过,而这个县由于在济州府,而他们约定好的济州府就是和百官见面的地方,所以李序然密访的时候就没来济州府,因此他不能断定这就是最好的县治了。

    街上有灾民,但也有官兵巡逻,互相没有影响,互不干涉,但很明显,这些官兵对维护当地的安定,维护当地秩序,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一会,他们就来到了陈县的县衙,因为,李序然很明显的看到了那块牌匾上的大字。

    县衙门口站着四个人,这和其他的地方的府衙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他都会在门口派很多人站着,因为一般的衙门口总有人来闹事,有喊冤的,也有拦住官老爷轿子或者马匹的,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口吃的。

    这时,李序然示意杜唐前去问话。

    “站住,干什么的?”,杜唐还没有和他们说话,门口的守卫便先开口了。

    “哦,是这样的,我们是济州府的,这里有些朝廷的公文给你们知县老爷,让他出来一下”,杜唐慢慢的说道,他的语气真的就像是个济州知府大人的随从,丝毫看不出来站在他身后面就是顶着大学士头衔的钦差大臣。

    “哦,我们老爷不在县衙,他去后山了”,那个差役说道。

    “后山?那个后山?”杜唐说道。

    “出城门,南边,一问就知道了”,那个差役说话很干脆,似乎没有一个多余的字。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县令
    听了差役的话,李序然决定去趟南山,因为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意外:知县老爷不好好的在县衙,跑南山做什么?

    按照这位差役的说法,他们出了城门,朝南看去,确实在不远处便有座山,杜唐向路边的人打听了一下,果然,前面这儿就是南山。

    和其他灾区没有什么区别,这山上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活力,一直往上走,是个陡坡,众官员都以为一定是那个差官说错了,这山上那有什么人能呆的地方呢?更何况是知县老爷呢?

    爬上了坡,大家却傻眼了,向下看去,是一块平地,上面有不少栅栏和草棚,一些人在这里忙着,他们穿的是衙门里当差的衣服,看样子,知县老爷确实在这里。

    看到这副情景,他很意外,同时,这也更加加深了李序然对这位知县的好奇心。

    于是,李序然便带人向山下走去,这时,终于有人发现了他们,毕竟他们这么多人出现在这里,也挺显眼的。

    ‘老爷,不好了,山上来了一群人,有几十个之多,怎么办?‘一个差役向一个老头说道。

    ‘哎呀,不是给他们都说了嘛,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好吧,他们要是不相信,那就来看吧‘,看样子,说话的正是陈知县。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他们先不亮明身份,把这里的事情弄清楚再说。

    这时,李序然他们已经到了陈县令的身边,他有意让济州知府还有河南的几个主要官员站在后面,而这个县令自然是不认识他的。

    ‘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没看正忙着呢吗?‘,陈县令身上脏兮兮的,他的须发有些花白,但人很有精神,说话的声音也很高,看上去是个很能干的老头。

    ‘我们都是陈县人。在京城做点买卖,陈知县忙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吗?或许可以能帮上什么忙呢‘。李序然说道。

    ‘帮什么忙?既然你们在京城做买卖,又是陈县人,那你们给故乡的百姓捐点银子或者粮食呗?‘。陈知县直接说道。

    ‘可以,都是为了故乡的父老乡亲嘛,我们可以捐粮捐银子,但总得要了解具体情况吧?听说知县老爷正在这里解决什么赈灾的事,我们就来看看,可以吗?‘,李序然假定他就是来办赈灾的事。

    ‘可以啊,来你来看吧‘,这个陈知县还真是赈灾心切,就凭李序然几句话。也没有核实他的身份就开始给他看了。

    ‘是这样的,我们在这里养了些牛牛马羊,这些牲口吃干草也能活,这样一来,那个村饥荒闹的太厉害了。就给他们一只羊或者一头牛,把肉切成小块,连骨头、内脏啥的一块放到大锅里用开水煮,然后把汤给他们,多煮几次,最后就将肉完全煮烂,烂的和粥一样。让他们喝肉汤。如此一来,一只羊或者一头牛可以避免几十个人死于饥荒,这也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陈县令说着指着前面的栅栏和草棚,那里就是养牲口的,按照这样的架势,能养不少呢。

    李序然看到栅栏和草棚里几乎什么牲口都没有。难道已经都被杀完了?

    陈县令似乎看出了李序然的疑惑,于是,他说到:‘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小崽子,现在都被杀完了。连小崽子都没有了,要是能弄到一些小马驹或者小牛,养一段时间就可以长大,多弄几批,把大小牲口时间错开,那样的话,每个月就都有应急的肉类了,可是,我上那去弄这么多牲口去?‘。

    闹灾连饭也吃不上,还能吃上肉?这似乎听着不太可能,但确实有些道理,如果不是为了吃饱,而只是要饿不死,那一头牛或者一只羊,确实可以救活很多人,就是喝些肉汤也不至于饿死。但稻米谷类一旦煮熟,把汤喝了,再去煮熟米,那就和开水没什么区别了。而且稻米吃完就没了,但牲口可以慢慢的养,只要能错开时间让它们去生长就行。

    ‘那据陈县令估计,需要多少牛羊或者马匹才能起到作用?‘李序然问道。

    ‘要是牛马羊各有一千头,以二百为一个群,然后他们出生的时间能错开半年或者几个月的就最好了‘陈县令认真的说道。

    李序然说到:‘我给你牛马羊各两千;怎么样?但是你要回到我几个问题?‘。

    陈知县高兴的说道:“那太好了,看来还是京城来的人有魄力,要知道这可以救活多少人的性命啊?行,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吧,只要能让陈县的百姓度过今年这个难关,只要是我知道我都告诉你,那怕是我不知道的,我就是问也给你问”。

    通过种种迹象表明,李序然能走判断的出,这个陈县令确实是个为民办事的官,只是可能由于条件或者年龄的缘故,一些方法还有待商榷,所以,李序然觉得是时候表明身份了。

    “朝廷每年都有一些赈灾的粮款,作为县令,你应该在想到解决当下问题的时候,更要想到为全县百姓谋求长远的部署,比如开垦水渠,改善土壤,或者发动全县百姓饲养牲口,只有全部的百姓动手参与到其中,才能真正的解决大的问题,我要问你的是,关于全局和长远的部署,你能给我说说你的想法吗?”,李序然向他问道。

    陈县令这才能感觉那里不对劲了,急忙说道:“请问,你是?你不像是做买卖的”。

    这时,李序然看着一脸惶恐的陈县令,他一脸的苍老和真诚的眼神,令李序然心酸,他慢慢的用手将似乎要站不稳的老县令扶住,然后说道:“我是李序然”。

    李序然?陈县令一下子怔住了,这个名字好像那里听过,但不知为什么,现在突然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时,李序然补充道:“殿阁大学士、河北河南两地赈灾钦差大臣,李序然”。

    陈县令的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外星人一般,但很快他明亮的眼睛里闪出了泪花:“李大人,李中堂,真的是你吗?下官,下官,给你行礼了,下官有眼无珠,没有认出中堂大人,冒犯了大人,还请大人恕罪”,慌乱中,这个老县令竟然晕过去了。

    李序然急忙命人将他抬到旁边的一个破旧的亭子底下,过了一会,陈县令清醒了过来,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堂大人,请问你就是当年在南江省太仓县做过县令的那个钦差大臣吗?”。

    李序然感觉这句话怪怪的,好像有点:不想当厨师的士兵不是个好裁缝一样,不过,仔细听一下陈知县十万这句话还是对的,因为,中堂大人、当年的太仓县令,还有现在的钦差大臣都可以是李序然一个人。

    李序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自己在太仓县的经历,但这毕竟是事实,当年太仓县被称为天下第一县,那么他这个县令也成了全国县官的楷模,他在太仓的县的经历通报到了各个县,好多县官都知道,所以,这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是啊,我就是那个太仓县令,你先休息一下,一会我们回县衙”,李序然回答到。

    陈知县听了之后什么话也没说,片刻之后,他说道:“没事,我就是没有休息好,走吧,我们现在就走吧”。

    于是,李序然便下令众官员到陈县县衙的大堂议事,这就算是他来这里后第一次正式和这些官员碰面吧。

    来到县衙后,李序然看到院子里支着一口大锅,旁边放着一摞碗,陈知县告诉李序然这就是他们县衙的“大饭碗”,办差的时候,没有时间回家吃饭的人,他们就煮一大锅粥,然后每人喝一碗。

    李序然看着这个锅和旁边的碗,他想起了在城门口站岗的守卫那令人心疼的面色,他感觉自己的眼睛明显的有些湿润。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北征的时候看到伤亡的将士一样,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突然,李序然对陈县令说道:“陈知县, ;今天多加几十个人的粥,大家中午就都在这里吃吧”。

    “这怎么可以呢,钦差大臣,就是再苦再难,也不能让中堂大人把身体给累垮了,中堂是朝廷的栋梁,肩负着朝廷的重担,这可万万使不得”,说话的是济州知府,这陈县也属于他们府,所以他这是在尽地主之谊。

    济州知府说着,其他的一些官员也在附和着,明显的是拍马溜须之类。

    陈县令没有说话,他今天没有认出李序然已经是冒犯了钦差,而现在在他的府衙, ;拿粥来招待李序然,他还有什么好说的。要知道,李序然可是当朝大学士啊。

    这时,李序然严肃的说道:“好了,都不要说了,本钦差主意已定,就在这儿吃,就这个锅、这些碗,吃完后都到里面议事”,说着,李序然走了几步,然后停下脚步说道:“陈知县,叫你的人给各位大人看坐,各位在这口锅前好好的商量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赈灾。

    走的时候皇上说了,赈灾不是把朝廷给的银子和粮食发到大家手里就行了,那样的话,要钦差干什么?直接叫人把粮食和银子运来就行了,所以,除了度过眼前的难关,大家再好好想想我们该如何解决长远问题,总不能年年靠天吃饭、靠赈灾粮吃饭吧?”。

    李序然看着这些人都坐好之后,他再次说道:“还有,陈知县,你到里面说话,本钦差有话要问你”。
第一百八十七章 钦差的见面礼(上)
    “下官陈县参见钦差大臣”,到了房间里,陈知县立刻向李序然参拜道,今天,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向李序然行礼了。

    “陈县令快快起来,来,坐,我都已经打听过了,你是当地百姓爱戴的德高望重的父母官,方才你也说了,我也当过知县,现在就怎么两个人,就不用拘束了,我们好好说说话吧”,说着,李序然给他倒了一杯水,这里没有茶,就是白开水。

    “陈知县,来的时候我去了趟吏部,对河北河南两地的官员的一些经历做了些了解,当时你的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记得当年科考的时候,你是名列前茅的,之后在翰林院任职,颇受朝廷的赏识。后来就到了地方,也就是做了现在的陈县县令,一干就是十几年,朝廷几次想调你回京,但你却坚决不同意,说是要干不出点样子就老死在这个县官的任上,这在官员中是十分罕见的,我想问问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李序然向他问道。

    “钦差大人抬举下官了,下官出身布衣,读的些书,但是个不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