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清朝当大官-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以后张再兴一为首的另一派则相反,他们认为:现在没有攻下来的都州府和泉州府都是大府,要是换做以前的小府,那也有八个府,地盘也就不小。同时,敌军的赫利还有乌金现在都meishi,他们才是北沙的权力核心,所以,应该继续按照原先的策略攻打下去,因为,粮草也可以从当地解决了,朝廷的负担自然就小很多。

    李序然能听的出来,他们的争议焦点就是:还是否应该在北沙派这么多兵,而一旦要减兵,那是否还有留他这个元帅的位置?

    而皇上似乎也没有主意,李序然不知道他是真的没有主意还是故意在dengdai着什么,难道?是dengdai他说什么吗?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这件事情上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他亲自领教过赫利和乌金的招数,虽然他们还这次损兵折将很多,剩下七万多,但都城还有五万守军,摩萨国边界还有二十万驻军,加起来依旧超过了三十万,让他们来投降简直是痴人说梦。

    况且,现在北沙的百姓根基还不是很稳,要是再有什么大的变数,民心随时可能有浮动,甚至chuxian逆反的状态,这一点在当下,要比多攻几个城池,多杀几万敌军要重要的多了。

    想到这里,李序然准备站出去,他要把北沙的实际qingkuang向他们说清楚,免得酿成大错。

    可就在李序然要迈腿的时候,门外传来了急报。

    这在朝会中是很少见的,皇上觉得很意外,当下应该没什么大事吧?但他知道一定是事关重大,便叫人去kankan是怎么回事,便叫公公当朝把急报念出来。

    结果,他们得到了一个很意外的消息:

    北沙那边传来急报:赫利纠集六十万大军,由乌金作为元帅,向大邺府攻来,朝廷大军架起了火炮和敌军对峙,求朝廷明示,并急盼李序然尽快归营。

    六十万大军?赫利那来的这么多兵马?李序然感觉zi站都站不稳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 路遇故属
    六十万兵马?李序然很难正视这个消息,但他知道这是不会错的,谎报军情可是要杀头的,那个将领也不敢冒这个险,没有确切的把我是不会这样说的。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序然刚才给朝廷报的是乌金这次在大邺之战中损失了十三万兵马,所以,现在包括在摩萨国边境的二十万大军,乌金实际上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多,他不可能有六十万的兵马。

    那么,一个问题在李序然的心里闪出来:朝廷会认为他是在谎报军情吗?

    皇上见到这个样子也说不成什么了,便宣布退朝,只叫了军机大臣和他在尚书房议事。

    经过他们一说,李序然才松了口气:原来,是赫利指派乌金去邻国也就是摩萨国搬了救兵,结果,摩萨国的国王还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了他四十要兵马。

    这样一来,乌金的兵力立刻就多了起来:原先就有近三十万的兵马,现在有多了四十万的援兵,总共加起来已经有七十万大军了。他在都州府留了十万驻军,剩下的六十万将士全部到了战场上,大邺府边上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六十万大军围的水泄不通。

    李序然的心里很清楚,现在自己在大邺府的兵力也就是二十万多,同时,他这个三军大元帅也不在军中,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打过这六十大军的。

    现在只有依靠火炮了,这种武器可以远距离的射击,乌金的兵力就是在多也不敢拿他们当炮灰吧?更何况这里面有一大半还是从邻国借来的兵力呢。

    李序然的心里特别着急但是,他还不能说出来,从刚才在朝堂上的情况来看,皇上似乎对这件事另有安排,只是,他不知道这个安排是什么。

    是的,皇上是有安排。但是,现在发生了这样,就是有安排也不敢安排了:从当下的战况来看,还有谁比李序然当这个元帅更合适呢?不说他的战绩和在军中的威信。就说对北沙的了解,对赫利和乌金的了解,单就这一点无人梦比。

    果然如此,皇上也没有说什么,军机大臣也没发表什么,大家很快就商量的有了结果,结果就是李序然便再次接到归营的命令。

    至此,再没有必要争论是否还要继续北征的话题了,这时,李序然想起了一个词:纸上谈兵。这些朝中的大臣养尊处优,那里能知道战场中的艰难呢,他们能谈出什么呢。

    就这样,李序然再次踏上了北征的路,和他一起随行的五千将士也得到了奖赏。每人都得到了金银,还有御酒,李序然很清楚这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但这些将士们还是很受感动。

    考虑到战况紧急,李序然给这五千精兵全部配置了战马,这样一来,实际上他们就成了一支骑兵队。是啊。他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火急火燎的,这支三十多万的大军对于他来说,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来到南江省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地方,李序然感到很熟悉,原来这是他曾经当过县令的那个县——太仓县。

    离开这里已经有段时间了。记得当初当地的百姓自发的组织了万人送行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的对他们说:一定会回来看看的。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了,他一次也没有来这里,到不是因为忘记了这里,而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

    他带着骑兵飞快的往过走。这次走的突然,所以,周围的官民都不知道他要路过这里,自然清静了许多,但是,李序然还是想站下来看看,毕竟这里付出了他太多的心血。

    他刚上了一个小山坡,正像远处望去,突然听见后面来了声响,原来是十三骑的人带着几个人走了过来。

    “大哥,你猜猜,你猜谁来了?”,十三骑的老大说道。

    “知县老爷,知县大人,多年未见,你近来可好?”,说话的有好几个人,他们穿的是布衣,但听这称呼,李序然就能明白:这是他太仓做县令时的部署。

    再走进时,李序然看到了,原来是沈浪,就是当年自己在太仓做县令时的那个沈捕头,后面的那个好像是罗氏兄弟,还有周青,这些人同时出现,李序然一下子就开始印象,这么一来,他都想起来了。

    “怎么是你们?你们怎么会在这儿?你们还在县衙吗?县衙的情况怎么样了?你们怎么都穿成这样了?”,一连串的问题从李序然的口里冒了出来。

    也许是徐明告诉他们什么了,毕竟徐明当年也在太仓县,和他们还是有些交情的。也许是他们自己看出了什么,毕竟他们在衙门呆过,沈捕头等人对李序然说:“我们知道你有要事在身,还是边走边说吧”。

    李序然也没有心思在山上远眺了,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也没有时间在这里耗着了,他要赶紧赶路。

    就在他准备上马的时候,沈捕头对他说:我们几个都是来投奔大人的,一会在路上详说。

    李序然在太仓县为官多年,自然对这些人是很了解的,可以说这些人很大程度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么,他们现在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了,于是,李序然便叫他们随行。

    他们一路狂奔,到了晚上的时候,人困马乏,实在是走不动了,李序然便命这些人找个地方休息,并派了五百人去附近的城里买了吃喝的东西,就在一块大草地上简单的扎了营。

    这时,沈捕头才将情况告诉了李序然。

    原来,当年,李序然走后,他们便在新任知县张庆峰的带领下继续当差,由于李序然留下的规矩已经成了铁的定律,当时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他的模式,所以这个县令只是完全按照李序然的思路干下去了,到也算是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差错。

    但是,随着时间的慢慢发展,张庆峰知县到了其他地方上任,另外的新来的知县开始他的太仓之旅。

    但是,这个知县所接受的就不是李序然留下的那个基础了,虽说不是个烂摊子,但也今非昔比了,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更何况是一个县了。此刻的太仓县已经远远的不是李序然时代的太仓县了。

    慢慢的太仓县再次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沈捕头他们也越来越感到和县令的分歧太大,这时正好在太仓县发现了个小矿,需要个管事的,沈捕头便向上面求情,他是捕头正好可以维持矿上的秩序和治安,所以,上面也就同意了,于是他就带着几个亲信兄弟做上了新的差事,整天就是管管人、挖挖洞,倒也落的自在。

    但是,过了一年多,他们发现当地的官员和上面的人勾结贪墨矿上的银子,沈浪他们看不过去,起初还和他们周旋,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便辞了差事自己开始养些马为生。

    当时,他们也曾想过找李序然来反应这个情况,但经过他们多方打听,李序然在前线指挥大军北征,有好几次差点有生命为危险,不是遇刺,就是受伤,他们也就不敢再打扰李序然了。

    前段时间,李序然奉旨进京,他们后来才听说的,于是,他们就把家里的事情安置好,便专门在这条从京城回北沙的必经之路上等李序然,等了一天夜终于等到了他。

    在他们的心目中,李不然不仅是他们上司,也是他们的大哥,当然,他们知道好多人还没有资格叫他大哥。而李序然也很清楚,这些人既有武功也有办差的经验,同时他们的人品也都是经过多年考验的,行吧,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李序然就答应了他们,不过,李序然还是让十三骑想办法给张庆峰去封信,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

    就这样,他们一路狂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北沙,来到南沙府后,李序然向当地的驻军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南沙这个大后方,要是敌军在从这里偷袭包抄过来,本帅唯你是问。

    之后,李序然带着大军继续前行,每到一处,他都安抚将士们要守好阵地,千万不要慌张,其实,对于这些将士来说:看到李序然,知道李序然还是他们的大军元帅,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自然心里就不慌张了。

    最后,他们终于到了大邺府。

    “大哥、元帅、元帅”,众人看到李序然后急忙向他走过来,边走边说。

    “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怎么样了?”,李序然见走在最前面的尘远问道。

    “大哥,乌金这孙子向摩萨国借了四十万兵马,现在大邺府北边大军压进,我们用火炮压了好几次了,这样子下去也不是办法,弹丸有限啊,现在就等你回来了”,说话的正是副先锋尘远将军。

    “乌金有没有列他的生死阵?还有,敌军除了火炮之外,还在等什么?不可能就只是在等我吧?”,李序然向周围的几个将军说道。

    “依照末将看,乌金还是在准备,他刚从摩萨国借兵,估计是怕摩萨的国王反悔,所以才急着带着大军前来的,所以,他还要做些部署和调整”,陈虎说道,他毕竟在北沙的时间长,对这里的情况自然了解的更多。

    李序然看看他们几位,又望着远处的敌军,走上前去说道:“既然他们还在准备,那我们就来反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各路将军听令”。

    “末将在”,众大将齐声说道。
第一百六十六章 舌战群敌(上)
    “从其他府调出两万精兵,把自护的队的队员也用上,派出五千轻骑在敌军一带密集侦查敌情。陈虎、尘远、秦章你三人率领五万前军,以火炮手、弓箭手、盾牌兵、斩马刀手为主,其他将军配合安刚指挥十万人的雁型八卦阵,以此来挡住敌军的主要势力,岑飞将军率领来两万兵马断后,剩下的将士全部原地待命”,李序然不容置疑的命令到:

    “大军布好阵后,只能守着,不准进攻,除非敌军攻上来,切记不可随意出击,只要压下去敌军即可。同时,大军喊出口号,放出风去,我们不想和北沙为敌,这只是朝廷内部的事情,我们更不想与摩萨的兄弟们为敌,因为这件事和他们没有关系,希望他们能明白, ;只要他们现在能退回去,朝廷改不追究,朝廷已经给了李序然北征的临机专断的最高权力,所以,本帅的命令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希望他们好了再做最后的决定”

    “得令”,众将士齐声说道。这些将军知道,李序然这招是离间计,就是使摩萨过来的将士和乌金互相猜疑,从而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那么,为什么八卦阵的人数由八万变成十万呢?原来,通过上次的现场检验,李序然发现尽管八卦阵的杀伤力和威力很大,同时反应也很快,但是由于只有两翼,也就是敌军所说的“毒蛇”,中间的八卦人数多,所以导致这个六边形很大,大了也就绕的圈子大,所以,仅有两翼很难顾此即彼,鉴于这种情况,李序然便在两翼的基础的上又增加了两翼,这样一来。现在等于成了四翼,同时,李序然对其他一些关口的人员进行了调整,由此变成了现在的十万人。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先锋的五万前军几乎全部由火炮、投石器、还有弓箭、组成,这等于在这快大空地上筑起了一道城墙,乌金的兵马现在还有统一协调好,可是,即使现在好了,那也轻易的不可越过李序然的这道防线了。乌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是要强攻的话,那极有可能就成了这些火炮的炮灰、弓箭手的活靶子。

    当然,李序然还是主要抓住了敌军是两部军队组成还没有统一协调好的劣势来和他们形成各不能动的对峙状态,可话反过来说,如果乌金真的是通过人肉战的方式来攻打的话。那李序然也面临很大的挑战,毕竟他们的弹丸和弓箭是有完的那一刻,其中还不包括很大的消耗和浪费的弹丸和弓箭。

    那么李序然想好什么对策了吗?是的,他想好了,他要做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就像是独闯千军万马阵一样,也就像是舌战群儒一样,李序然要做一件他从未做过的事情。

    对,他要去摩萨国,亲自和摩萨的国王谈一谈。他必须要说服这个糊涂的国王,把自己的六十万将士全部给了这个财狼一般的乌金,不是既帮助了敌人。又消耗了自己,最后还落的个多树了个敌人——朝廷大军。

    自从李序然来到北沙后就开始了解这个摩萨国,尤其是随着大胜仗的次数增多和共占的地盘增加,这种行为就越来越频繁了,而最厉害的就是在自己听说到摩萨国的国王给乌金借了兵之后。

    这个摩萨国的在北沙的东北方向,两个地方接触的范围很长。所以这两个地方的摩擦和斗争几乎就从来没有断绝过,也正因为如此赫利大王才这里驻扎了二十万的守军吗,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摩萨国是他们最大的潜在敌人,除了眼下正在交战的朝廷大军外。

    摩萨国比北沙更荒凉。这些国家的人主要靠游牧为生,所以他们的体质和骑术都是一流的,最关键的是,这里的人比北沙的将士们更勇猛,同时也更尚武,他们在文韬方面还有很多亟待改进的,但武略方面确实还是很厉害的。

    李序然在一路上已经想了无数次,这次摩萨国的国王之所以给他借兵,一定是听信了乌金的花言巧语,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