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进入巡航导弹时代-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000枚巡航导弹覆盖西太平洋
由中国快速研发和制造巡航导弹产生的影响,必将会使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专家和战略决策者大为吃惊。台湾在这一点上感受仍然颇为深刻,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使地区安全专家担心“台湾可能会面对世界任何国家而言都极为棘手的攻陆巡航导弹威胁。”
因此,台湾地区继续从美国购买“爱国者”导弹,并致力于自主研发公路机动“天弓…3”防空导弹(数量未知),以弥补固定的“天弓…2”防空导弹的不足。与美国“爱国者”导弹系统一样,这些导弹将用来有效防御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然而,由于台湾可部署的高性能防空导弹数量有限,所以一旦发生冲突,台湾地区领导人将被迫权衡对人口密集区、关键雷达设施、空军基地、海军基地以及指挥和控制设备的防御优先性。预计,在首轮攻击的数小时内,台湾的防御能力将受到灾难性的打击。
对美国而言,中国部署巡航导弹意味着其从关岛至南中国海的军事行动将受到中国巡航导弹的威胁,因为中国精确远程打击能力具有极强优势,可穿过美国空防网络系统。除中国之外,美军还将受到来自伊朗、缅甸和朝鲜等国巡航导弹的威胁。
展望未来,一旦台海地区突发冲突,中国的DH…10A及其发展型号就能够对美军航母都成实质性威胁。因此,中国有可能在近期与中期部署远程反舰弹道导弹(ASBM)和反舰巡航导弹(ASCM)。
因此,美国导弹防御局便开始投资研发“网络中心机载防御单元”(NCADE)系统。如果该项目取得成功,那么就有可能将AIM…120空对空导弹与“标准…3”导弹的机动拦截器相结合,进而利用包括战机及无人机在内的各种平台,发射成本较为低廉的弹道和巡航导弹。
然而,中国研制导弹系统的速度太快(通过DH…10A导弹项目就可看得出),美国及其亚太地区同盟国对付起来并非易事。中国将在2015年之前部署超过1000枚DH…10A导弹的情景并不难想象。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不断加快攻陆巡航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的生产、部署速度,而台湾地区、美国及其地区盟国也会努力应对由此产生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巡航导弹与反巡航导弹之间也许会展开激烈竞赛。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1)
被遗忘的胜利
1941年的苏德叶勒尼亚会战
周 华
“一谈到叶勒尼亚的战事,就不由得回想起我在那艰难岁月里的亲身感受,这是我独立指挥的第一个战役,对我而言,这是在对德大规模战争中作战、战略能力的首次检验。我是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如何慎重而又细密地组织和实施此次作战的。”——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1941年6月22日是“赌命的一天”。午夜后2点10分,古德里安进入了波豪卡莱的兵团前进指挥所;3点15分,德军炮兵开始射击;3点40分,轰炸机开始首波攻击;4点15分,德军第17、18两个装甲师前沿部队开始渡过布格河,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伤亡最惨重的战争拉开帷幕。
背后就是莫斯科
德军从发动战争开始,就力求能贯彻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无论在战术上还是在战略上,数量优势都是最普遍的致胜因素。尤其是在装甲部队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德军在开始进攻苏联时所投入的兵力,相较于苏联西部各军区在总体上占有相对优势。步兵为红军的倍,各式飞机为倍,坦克更达到倍。
开战第一天,德军投入117个师,约为红军的2倍。在主要攻击方向上,德军坦克数量更达每平方公里50…80辆。出动战机2000余架攻击苏联的66个机场,摧毁红军飞机1200余架,其中800余架连升空的机会都没有。
德军长驱直入,节节推进。7月14日,战争开始的第23天,德军到达了斯摩棱斯克城下,距离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莫斯科已经走了三分之二距离,德军平均每天前进20公里。两天后的7月l6日,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大门斯摩棱斯克陷落,莫斯科已近在眼前。苏联的存亡与共产主义、斯大林的命运似乎也将被做出“最后的审判”。斯摩棱斯克已经易手,西部方面军的防御阵地似乎也处在崩溃边缘。然而,朱可夫正在组织斯摩棱斯克大会战的关键性战役,西部方面军仍然屹立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莫斯科虽然在战栗,但也准备孤注一掷,与锐不可挡的德军做殊死决战。
叶勒尼亚突出部,是朱可夫决定与进入“重地”的德军组织决定性较量的关键性战场。此役的胜负,将决定德国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向与莫斯科的存亡。该战役具有以往研究二战战史者所忽略的关键性意义。此次战役是朱可夫在东线所指挥的第一场战役;同时叶勒尼亚突出部会战迫使德军在苏联战场上首次进行防御作战,也使德军精锐的党卫军首次受到重大挫败。
朱可夫的自我救赎
朱可夫在与参谋本部作战部讨论后,认为德军未必敢冒险在近期内进攻莫斯科。德军在进攻莫斯科方面并没有做好准备,其前线突击兵团已是强弩之末,而中央集团军群两翼也处境不妙——德军战线形成一条长长的倾斜线,从叶勒尼亚一直延伸到罗加乔夫和日洛宝。这条倾斜线的尽头正是朱可夫新成立的中央方面军所部署地界。中央方面军在兵力上较为薄弱,仅有第13、21两个集团军。而中央方面军南翼则与防守基辅及其相临地域的西南方面军相毗连。因而苏军中央方面军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处于“互咬”态势。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2)
德军在基辅以南多处迫近第聂伯河,但暂时还没有渡河。主力部队正力图占领克列缅丘区域。莫斯科方向上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左翼为9兵团,司令官史陶斯,并在集团军侧翼配属第3装甲兵团,司令为霍斯将军;集团军群中央位置为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卢格元帅;第2集团军部署在集团军群右翼,司令为魏克斯将军;侧翼配置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为古德里安。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达到48个师,其中包括9个装甲师,7个摩化师与1个骑兵师。而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空中火力是东线3个空军集团军中最强的第2空军集团军,司令为凯塞林元帅。
朱可夫认真研究了德军在此地段可能采取的各种作战方案,得出他所认为唯一正确的结论,即:希特勒看来不能也不敢置中央集团军群的危险地段右翼于不顾,德军将力图在短期内削弱红军中央方面军。德军的作战目标如果实现,就能前进到红军西南方面军的翼侧和后方,并全歼西南方面军,基辅将成为德军最后的战利品,而在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区域也能取得作战主动权。因此,德军的目标必须放在消除西南方向对中央集团群翼侧的威胁后,才有能力将莫斯科会战的议程提上来。在西北方向,朱可夫认为,德军将大力加强北方集团军,以便在短时间内夺取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并直接从莫斯科东北方向实施大迂回作战。希特勒力图通过此战消除左翼红军对德军的威胁。
7月29日,朱可夫带着一张战略形势图、一张德军部署图,以及关于红军状况、各方面军与中央的物资储备材料等,向斯大林当面报告了他所欲实行的作战方案,即放弃基辅,在中央方向的叶勒尼亚突出部实施反突击。斯大林显然难以接受放弃基辅的任何决定,双方的情绪都有些失控,争吵的结果显而易见,朱可夫被免除了参谋总长职务,转而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但他仍然获得了组织叶勒尼亚反攻作战的权利。
第2天,红军最高统帅部颁布了朱可夫的调职命令。对于朱可夫而言,斯大林虽没有发布宣判他死刑的命令,但派他担任面对敌军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而所辖兵力又如此薄弱,其实与宣判死刑的可能相距也不算太远了。
坦克南下,希特勒盯上基辅
莫斯科的地缘价值与巴黎完全不同。莫斯科在铁路、公路交通上都是苏联的心脏,在政治上是苏联的大脑,经济上是重要的工业区。因此攻取莫斯科,对于苏联所产生的心理打击,是相当巨大的。而德意志国防军全军将士所想望的第一目标,也莫不以莫斯科为前进的中心。不过,希特勒却不是这样想的。
8月17日,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攻占乌涅恰铁路中心后,将苏联从哥美尔到布良斯克间的铁路线拦腰斩断,并且已经形成一个深入的缺口,作战形势对红军中央方面军越来越不利。不过德军的损失也非常大,已经在叶勒尼亚突出部暂时转入防御。德军在该地区的进攻频频受挫,也是德军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首次被迫在主要战略方向上转入防御。古德里安为此在8月14日时曾经向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建议,应将部署在叶勒尼亚突出部的德军部队撤出,但是遭到希特勒拒绝。希特勒认为,叶勒尼亚突出部是向莫斯科进攻时实施突击作战最有利的桥头堡。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3)
8月21日,希特勒下达命令,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奠定了尔后德军作战计划的基础。内容大致如下:一、冬季尚未来临之前,最重要目标并非莫斯科的攻取,而应以克里米亚与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区,及切断苏联通往高加索油田的供应线为主要目标。北面的作战目标应为列宁格勒,并与芬兰军队取得联系。二、我军目前战略上居于极有利形势。中央、南方两集团军群的内翼,均应采取向心式作战,以期扩张战果。其目的不仅要将苏联第5集团军赶过第聂伯河,并要将其尽歼之。如此则可以令南方集团军群在渡过第聂伯河中段时获取必要安全的保障,并让该集团军群中央与左翼部队可继续以罗斯托夫…哈尔科夫方向前进。三、对于未来作战的问题,不必太过考虑,中央集团军群为歼灭苏联第5集团军毋须节约兵力,而应尽量使用,由于形势上的便利,或许仅需以极少量兵力即足以击败敌人。四、为保卫罗马尼亚油田,攻取克里米亚实为极其重要的目标。
换言之,德军的主要战略方向在这一天指向了南方的乌克兰。
8月23曰,古德里安获得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告知,希特勒已经决定暂时放弃以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为首要战略方向,眼前目标是占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在希特勒这个“无可挽回的决心”出台后,古德里安认为这个向基辅进攻的作战计划,其结果一定会将战局延长至冬季,而这正是德军所希望能够避免的。
朱可夫的准备与顾虑
朱可夫将参谋总长的工作交接后,立即出发到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格扎茨克接任。当天,朱可夫立即与司令部所属军官出发到第24集团军司令部,该集团军的部队正在与德军处于炽烈的交战状态。朱可夫观察到,叶勒尼亚突出部区域的夜空被大火照得通红。
7月31日上午,朱可夫到达叶勒尼亚区域的前沿阵地视察,对德军的阵地工事构筑状况进行确认。朱可夫判断:德军的防御构筑得很好,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德军在防御阵地前沿与纵深,将装甲车、火炮都配置于掩体内,叶勒尼亚突出部形成一个独特的筑垒地域。朱可夫认为,对此次作战的准备而言,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做。因此必须更深入地研究德军防御配置。准备时间至少需要10…12天。因此,向叶勒尼亚突出部的进攻作战最快要到8月下旬才能发动。为了不使德军察觉红军的作战意图,必须对准备工作严格保密。
8月12日,朱可夫亲自审讯19岁的俘虏米特曼,以期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米特曼把叶勒尼亚突出部看成是继续向苏联内地进攻的前进阵地。他认为德军在叶勒尼亚地区受阻3周之久并转入防御,是因为德军统帅部想要赢得时间,向前线调集预备队。米特曼向朱可夫供述:古德里安上将的特别命令解释说,“我们前进得太远,应当等预备队靠近以后再继续前进。”大德意志步兵团也在叶勒尼亚突出部进行防御。红军炮兵给德军造成的损失相当巨大,苏联火炮打得很凶猛,使得德军士兵十分沮丧。 。。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4)
叶勒尼亚地区的交战相当激烈,战线上双方犬牙交错的交火持续不断上演。不过这对于红军正确认识德军的防御战术有极大的益处。德军进行防御作战时,首先会在居民区域构筑防御工事,让居民区成为强有力的支撑点。支撑点体系主要设置在防御前沿,但德军在纵深内的防御却不够完善。每个支撑点均可实施多方向射击,因此适合于环形防御。这种支撑点体系能使单个目标的防御具有很大独立性,以德军观点而言,能够提高整体防御的稳定性。一个支撑点失守,可以运用附近目标与地段的火力替代。因此,红军在进攻支撑点时,必须保障两翼,并压制相邻支撑点的火力。否则,进攻的部队就有被火网交叉射击的危险性。红军的一个步兵团曾经在向叶勒尼亚突出部的一个村落进攻时,由于支援部队前进缓慢,形成该团过于突出的状态,德军抓住时机反击,向该村集中附近各支撑点的所有迫击炮火力,该红军步兵团遭到惨重损失。
8月19日,朱可夫向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德军确认红军已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集结主力,因而暂时放弃对莫斯科的进攻,转入对红军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积极防御,而德军所有实行突击作战的装甲部队将用来对付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朱可夫在电报中提及,为了破坏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建议斯大林最好能尽快在格卢霍夫…切尔尼科夫…科诺托普区域建立一个强大的突击集团军,用以在德军南下时对其翼侧实施突击作战。突击集团军的兵力必须包括10个步兵师,3…4个骑兵师,不可少于1000辆坦克与400…500架战机。朱可夫并建议,成立突击集团军的兵力可从远东方面军、莫斯科防区和防空区,以及尚未进入交战状态的军区抽调。
同一天,朱可夫就收到最高统帅部的复电,内容如下:“你关于德军可能向切尔尼科夫、科诺托普、普里卢基方向挺进的意见,我们认为是正确的。德军的挺进意味着从第聂伯河东岸对我基辅集团的迂回,和对我第3及第21集团军的包围。为了预防和遏制这种复杂情况的发生,已经组成了叶廖缅科为首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并正在采取其它措施(另行通知)。我们相信能够阻止德军的前进。斯大林、沙波什尼科夫。”
序战,德军精锐严阵以待
叶勒尼亚突出部在7月底战况开始吃紧,当时德军统帅部正准备攻打基辅。德军装甲矛头正在转向之际,红军在叶勒尼亚区域所进行的顽强抵抗,让希特勒不得不思考解决叶勒尼亚区域红军的办法。希特勒认为,由于叶勒尼亚突出部是德军进攻莫斯科最重要的跳板,因此在德军主要装甲兵力转向基辅方向时,红军在该区域肯定会有所动作。因此德军将精锐的党卫军“帝国”师部署在了斯摩棱斯克面向莫斯科进攻的最前沿,希特勒寄希望在德军主力进行基辅包围作战时,“帝国”师能与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团等部队一起守住斯摩棱斯克前沿与叶勒尼亚突出部。。 最好的txt下载网
被遗忘的胜利:苏德叶勒尼亚会战(5)
7月29日,大德意志团开始移动到叶勒尼亚城的北面村落;7月30日凌晨,红军炮火开始猛烈地向突出部内的乌兹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