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面很有一套,多次模拟推演比赛中都是最终的胜利者,是李志高很看重的年轻人,属于重点栽培的那种,所以才让他来参加会议。

    至于美国人斯科特,他原本是马文的下属,不过马文一早就去了美国,为李志高办理各种事情。比如申请各种专利、开办贸易公司以及购买军舰,招纳人才等等。反正是不在这边,而斯科特呢。就是马文在这边的代理人,他的存在,就是替马文管理好其他美国教官,让那些人别生乱子,顺便也是防备某些人

    这个某些人,主要针对的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李华德以及他背后的“英国势力”。

    原本,李志高最先接触的就是马文以及马文带来的美国人,李志高怎么想先不说。至少马文看来,李志高是他在这个神奇的国度所结交的神奇的朋友,甚至马文还充满了幻想,觉得以后俩人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而他自己呢,则希望像以前某个叫华尔的美国人一样,当上中国的将军,甚至是更高的地位!

    实际上,马文的背后一直有美国人的支持,但这些美国人并不是美国政府。只是一些美国商团。

    这些美国商团说实话,实力并不算高,跟所谓的美国银行家根本没法比,他们大多数只是一些跟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商人而已。而此时在中国。美国的贸易商一直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因此他们才比较抱团。

    之前,他们通过马文支持李志高。一开始只是为了获取李志高那些稀罕的货物,并也因为这些东西而大发横财。但后来随着李志高实力越来越强之后,这些美国商团就开始不安分了。因为他们也发现了新的机遇,就好像当年的吕不韦一样,觉得李志高是奇货可居,决定扶持他当代理人,放长线钓大鱼,维护美国人的利益,最差也能继续获取廉价的贸易品。

    可后来又忽然出现了一个英国人李华德,开始跟李志高联系密切起来,这就不得不引起马文等人的警惕。

    李华德作为英国人,外人很少知道他跟李志高之间真正的关系,只以为李华德是个好运的,因为勾搭上李志高而重新崛起的英国商人,而他的英国人身份,自然也就被外人认为是代表了英国人的利益。

    事实上,英国领事在跟李志高接触过后,的确去找过李华德,要他密切监视李志高,把李志高的消息传给他,除了要注意李志高的军事力量外,还要特别是注意那些让人眼馋的技术,但却不知道,这边英国领事刚找过他,他那头就一五一十跟李志高说了。

    因为李华德很清楚,英国领事救不了他的命,而李志高却可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志高的实力越来越大,有钱有兵有地盘,已经有问鼎中国最高宝座的实力,并且还有很多赚钱的手段,这让李华德的野心也跟着越来越大。相比而言,做一个中国未来的财政大臣,一个小小英国的领事,一点虚无缥缈的英国人身份以及所谓英国利益,根本打动不了他。

    李华德现在还在上海,不能亲自过来,而李华德的女儿李丽就是他在这边的代理人。

    李丽的明面身份是工商银行太平府分行的总经理,但实际身份却只是李志高的私人秘书,由于李丽经常跟在李志高身边,事到如今,外人都已经把李丽当作是李志高的女人了。

    正因为感觉到了地位的威胁,马文才让斯科特紧紧跟着李志高,生怕李志高倒向英国人,让他的地位改变。

    这不是开玩笑,李志高倒向哪边,将会直接决定巨大的利益,因此马文虽然早就去了美国,但他无时无刻都惦记着这边的情况,经常跟斯科特通电报,因此对这边的事情也比较了解,特别是知道李志高竟然弄来重炮之后,就更看重自己的投资了,这才让斯科特无论如何都要紧紧跟着李志高。

    对这点,李志高也无所谓,手底下有竞争也是好事儿,于是就带着斯科特进来参加会议,算是给马文以及他背后的人一个定心丸,毕竟自己现在还离不开美国人,不说别的,光那些越来越多的美国工程师,就是自己最不能缺少的重要人才,没了他们,港口啊城市啊啥的都得停工!

    反正,这个会议只是商量对策,真正的作战还得是自己拿主意。

    程永和是最早跟李志高接触的老人了,他一开始的身份势力等都还在李志高之上,不过这人毕竟是掌兵的。还是长官长江水师提督那个巨坑,因此跟王永霓不同。最是识时务,懂变通。

    他在发现李志高的实力越来越大。并且他的水师被李志高的安全局人员渗透的越来越厉害,特别是在发现连洋人都怕了李志高之后,就干脆全面倒向李志高,成了李志高的支持者。

    程永和不傻,他知道清廷已经烂透了,暂时没乱,只不过是还没捅破那层窗户纸,但乱是早晚的。

    也就是说,乱世即将来临。这天下未来是谁的还不一定,而李志高有了如此的局面,未来的赢面很大,此时投靠,就是早早从龙,就算万一不行,他也可以有说辞。比如被迫无奈啊,潜入敌营之类,反正到了他这个地位。只要不是太过分,一般就比较从容了。看看历史上那些清朝高官,不都是变成革命军高官或者军阀,再失败了就变富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至于为什么没有王永霓,是因为这人最近越来越不规矩,跟自家越来越离心。早就被内部调查局的人给控制起来,因此这种机密会议就不要他参加了。

    要不说呢。周大强虽然如今已经是建设军团的施工总监兼农场联合会的会长,但却最会拍马屁。看到李志高这么自言自语,别人都不说话,他立刻就凑趣道:“主席,不知道怎么个不科学法?”

    “时间不对,行动不对,人数更不对!”李志高点了点两个红色箭头,“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底,看样子很快要下雪的样子,这时候出兵,时间不对,特别是对攻击的一方,会加重困难。另外,所谓兵贵神速,他们既然出兵了,就该一鼓作气打过来,打我个措手不及才对,可安庆那边的兵马在铜陵就停下,南京那边更是磨磨蹭蹭的在牧龙镇就扎下营盘,这分明是稳步推进,根本不是突袭的意思。好吧,这样也就罢了,无非是搞两个前进大营而已,稳妥推进也没错,可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既然这样搞,又兵分两路,那就得有十足把握才行,可他们两方加起来,总人数不过三万多人,而且其中有一半是巡防营,另外一半才是新军,且武器陈旧,连重炮也没几门,最多就是有几门75毫米克虏伯……这是什么情况?看不起我么?还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实力?以为只靠这点人就能对付我?”

    的确,李志高现在的实力,不说别的,光军队一项,至少在江南一带,那就是一家独大。

    目前为止,李志高已经有一个整编完毕,训练有素的满编主力师,这个主力师在经过不断的整编与扩大之后,一共有一万四千多人。这一万四千多人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完成了武器换装。

    换装的地方主要是把中正式变成56半自动步枪,去掉92步兵炮,增加60毫米迫击炮以及82毫米迫击炮,此外还在营级换了m1式75毫米榴弹炮,而且还额外增加了一个装备了18门55式37毫米高炮的,由师指挥部直属的高炮营,火力密度空前强大,已经是二战时代的标准了。

    除了增加了火力密度,李志高还陆续给这个师增加了大量卡车跟皮卡,虽然没有坦克装甲车,没有成为机械化,但却实现了摩托化,也就是说,不止是大型火炮以及其他物资是用车辆运输,就连普通士兵,也可以做到长途行军不用脚走路了。

    毫不客气的说,只是这一个摩托化主力师,外加自己已经扩张到营级的特种部队,李志高敢对抗当今世界所有的主力师,甚至他有信心这一个师可以对抗当今世界所有的军级单位!

    而除了这个就差武装到牙齿的主力师以及全现代化装备的特种营,李志高还有两支非常备的武装力量。

    其中之一,就是预备役动员兵,目前这个预备役随着李志高势力的扩大,特别是农场联合会的扩张之后,已经能轻松动员出四万一级动员兵,可以随时组成四个动员师。这四个动员师虽然有男有女,但都是年轻人,至少能每人发一条新中正,而且营级能装备换装下来的92步兵炮,团级能装备自家生产的90毫米迫击炮。

    至于另外一支非常备的武装力量,就是所谓的建设兵团了。

    前文说过。李志高为了搞建设,先后雇佣了十万人规模的建筑工。这些建筑工除了要搞建设外,平时也会进行军事训练。一旦有事,就可以每人发一杆新中正步枪。这些人,可是十万真正的青壮男子,哪怕军事训练程度以及文化程度都不高,比预备役都不如,但人数多啊,十万人,哪怕没有重火力,那也足够让任何人却步了。他们干别的不行,当补充兵,或者当后勤兵总可以吧?

    只是陆军,就有十五万人,而除了陆军,李志高的空军也发展的不错。

    李志高是现代人,一向注意空中优势,因此在这半年多来,不但注重自己研发。还注重进口。

    目前他马鞍山工业区自己研发并制造出来的飞机,一共有新福克e飞机18架,自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两架。这些飞机虽然也加装了一定的武器,可以进行实战。但说实话战斗力真心不怎么看得过去,只是李志高为了积累技术,培养技术人员用的。所生产的飞机,李志高也是打算用来做出口。

    李志高真正的空军主力。还是李志高从现代进口的飞机,而目前为止。进口的飞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初教…6乙型飞机,一共购买了80架,另外一种是运12f飞机,一共购买了56架。

    之所以买这两种飞机,是因为这两种飞机价格便宜量又足,而且可以满足当战斗机以及轰炸机的需求。

    其中,初教…6乙型飞机,是在初教…6教练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武器改装,每一架飞机都装有7。62毫米机枪两挺,照相枪一具,作战时还可以加挂两枚25公斤的高爆航空炸弹,或者一枚50公斤的高爆航空炸弹。因为加装了投弹瞄准器,飞机的俯冲性能也不错,所以不但能当战斗机,加挂炸弹后,也可以当做小型俯冲轰炸机,总起来,是又能当战斗机,又能当侦察机,又能当俯冲轰炸机的多用途战斗机。

    运12f飞机,原本是一种短途运输机,原本的最大载重达到了3吨,不过李志高买来之后,又送去南非进行了改装,主要是加装了四挺12。7毫米重机枪,外加配备了一些侦查设备,这样一来,这款运12f飞机不但火力更加强大,而且可以当侦察机以及轰炸机使用。当轰炸机的时候,最大载弹量达到了惊人的2。5吨,可以装备各种航空炸弹。比如可以在机腹内加装25公斤的小航弹,也可以装备5枚普通的500公斤航空炸弹,甚至可以在外面加挂一枚2。5吨的重型炸弹。

    到目前为止,李志高已经组建了一个飞行大队,飞行大队由四个飞行中队组成,其中两个纯战斗机中队,两个轰炸机中队。

    两个纯战斗机中队,总共装备48架初教…6乙飞机改成的战斗机,每一个中队24架初教…6乙型飞机。

    至于两个轰炸机中队,则是初教…6乙跟运12f的混编,每个轰炸机中队装备有12架初教…6乙以及12架运12f。

    有了这个飞行大队,相信在中国这里的天空,是不会有任何对手的,也正因为对自家飞机的自信,因此这些飞机平时的训练,主要是演练如何协助地面攻击,真正空中作战的演练比较少。

    也就是说,李志高目前别看只有一个小小的太平府,但因为能来回穿越,可以说不缺钱来不缺粮,加上本地的工业农业都在超高速发展,因此只有一个太平府,就有超过十五万的兵马可用,且没有一点财政之类的压力。

    十五万兵马啊,基本做到人手一枪,就不说主力师,也不提那些空军部队,光这个人数,就能吓倒所有不怀好意的人吧,就算清王朝,能弄出这支大部队都困难。

    要知道清朝目前的主力新军全加起来,到辛亥革命的时候,也不过十六万多人,目前根本没那么多人,所有新军人数加起来也就十四万多,但却是分散在各地,根本无法这么快聚集起来。

    正常说来,李志高现在有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又没公开造反。大家应该继续相安无事才对,可就那么奇怪。清王朝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先来招惹自己了。

    招惹自己也就罢了。一来还只派来了三万人,就是这三万人,还没有集中起来使用,而是分一东一西两个方向,一个是南京方向的两万人,一个是安庆方向的一万人,其中大半是巡防营,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是新军。

    虽然这两支部队都是悄然同时进兵,可安全局的人已遍布周围。就算搞不到机密情报,但兵马调动这么大的事儿,还是瞒不住的。而那些派出去的安全局特工,都有李志高给的中继站式的无线电报话机。

    这些无线电报话机不但性能强大,通话距离远,而且特意进行了改装,里面安装了塑胶炸药跟无线电控制器,一旦发现不妥,李志高这边可以遥控起爆。炸掉这些无线电话机,保证让这些东西不会落到敌人手中。

    总之,因为提前布局,所以这些部队的调动根本瞒不住李志高。就算没有先进的设备,也瞒不住,顶多信息传递会慢一点而已。但丝毫无法阻止自己做动员准备。

    “就是!”周大强立刻搭话,“主席。我看这些人就是傻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想早点过来送死了,要我看,不如趁机造……那个吧!”

    “去去去,一边呆着去。”李志高挥挥手,“说点建设性的。”

    “建设性,这个,那个……”周大强开始支支吾吾了,因为你让他拍马屁他可以,但要他说啥谋略,真是难为他了,他虽然也认字,但也就比文盲强点罢了。

    “偷袭!”周大强忽然灵光一现,“没错,他们肯定是想偷袭我们!”

    “偷袭你个头!”李志高没好气的道,“我不都说了么,要是偷袭,那就得一鼓作气打过来,哪有走到一半就停下来的?看他们的样子,很明显是在太平府范围之外就停下兵马,摆明了只是给我们施压,也摆明了给我们准备的时间。”

    “没错,这不是偷袭,是试探!”说话的是陶成章,他没有看周大强,只是虚虚点了点地图上那两个尖头,“文青老弟,你且仔细看,这两个方向的兵马,一个是南京方面以新军第九镇加江防营的兵马,有两万多人,可以说是这次进犯的主力;另外一个方向是安庆方面,其中以第31混成协的新军为主,也有部分巡防营兵马,但总人数不到一万,很明显是次军。他们同时进犯,应该计划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是早有预谋。”

    “我也相信他们计划了不是一天两天,也知道是早有预谋。”李志高点点头,“可是这种事儿,不可能一点风声没有,情报部门怎么一点信息都没有?周正斌,孙顺,你们俩是干什么吃的?不会监听电报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