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农场联合会跟农村保障联合会在某种情况是一样的,首脑都必须是党员,只不过农村保障会的会长更像是村支书,规模小一点,但权力更多;而农场联合会的会长更像是农业公司的执行总裁,权力可能不如农村保障会的会长,但规模更大,不局限在一个村。两者其实不冲突,也可以一人兼任。

    除了这些让陶成章自己也发蒙的各种农业政策,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让陶成章看到十分心惊,因为马鞍山附近已经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搞建设,据说光施工队的工人就超过十万人,这十万多工人每天都在用各种机械跟新材料卖力的修铁路,修公路,修房子……总之,看这个架势,马鞍山附近正在快速兴建起一座新城市!

    根据周正斌的陈述,新的城市以后就叫新太平市,这个新城市里,学校医院还有市政大楼等建筑,会建设在娃娃塘附近,而那个娃娃塘,现在已经被李志高正式命名为雨山湖。也就是说,根据规划,雨山湖区以后就是新城市的市政中心,属于居民区与商业区,而马鞍山附近,则是重工业区与军事管制区,即将完工的马鞍山港,则是未来的物流港口区。

    整体的城市规划,是李志高在后世找人设计的,具体建设方面,工程师还是那些美国工程师,他们搞工程建设还是很有一手的,而具体施工人员,则是雇佣的闲散劳动力,那十万人的规模,就是这个了。

    十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好在李志高现在啥都不缺,就是不缺钱,不缺钱,工人就不缺,实际上当建筑工人的收入不差。每个建筑工每月最少有五元银元卷,等于五块墨西哥鹰洋,这收入可以比拟此时的新军普通士兵了,而一个壮劳力,哪怕是当最普通的建筑工人,每月的收入在此时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五口。

    可以说,光给这些人开薪水,每月支出就要达到八十万元,还不算其他建设耗费,好在李志高现在不缺钱,这才能玩这么大手笔的建筑队!

    人手跟钱财不缺,而像钢筋水泥之类的东西,马鞍山的钢铁厂水泥厂等已经可以自产,虽然质量不如后世的,但搞建设还是可以的;而沥青等物,也是使用本地炼焦工厂的煤焦沥青,虽然质量差点,但铺路足够了;其他的像红砖、砂石等物,也是本地自产,但这些厂子一般都是把技术给民间资本,让他们搞民营,只有工程机械是从现代进口的。

    只是这么一个大规模的建筑行为,就养活了大量的人口,刺激了大量消费,并带动了许多民营企业,顺便还收获了人心,可以说一举多得。唯一的不好,就是花钱有点多,但李志高有那些卖药以及卖各种不锈钢产品,各种手表,各种日化用品的收入,完全可以撑得住,更不用说还有太平府本地的各种税收。

    实际上,李志高现在的收入已经是多元化,不仅仅是靠从现代倒腾轻工业品了,他靠后世的设备机器,在本地开设的许多工厂,也已经开始发力,但他自己主要是建设重工业,比如钢铁厂,发电厂,化工厂等,其他轻工业,他是以技术以及设备入股的形势,放开让民营资本进入,主要是一种扶持状态。

    到目前为止,李志高在辖地大力发展五小工业,其中技术加设备参股的工厂,就有水泥厂、机械厂、肥皂厂、火柴厂、卷烟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面粉厂、味精厂等等等等新式工厂,除了这些工厂,也大力鼓励服务业,像餐饮业、酒店业、理发美容等行业也都大力支持、甚至连**澡堂等娱乐行业也进行了正规化管理,但像大烟馆、赌场等地却一律取缔。可以说,太平府每天都有新工厂或者新公司在开办,工业能力不断增强,人均生产总值节节攀高,只从这里看,就是一片生机勃勃。

    总之,陶成章在这里连续考察了十天,可以说能去的地方都去了,能看的地方也都看了,虽然其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总起来说,还是一个让他十分满意的地方,觉得这才是未来中国要走的方向,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跟李志高合作的信念。

    而就在这时,多日不见的李志高终于出现了,双方见面后二话不说,直接就开始了最直接的合作会谈,并很快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方案。

    ——————

    这几章个人觉得描写略显草率,不过这是为了加快进度,才把之前写的很多章节删掉,合并成这几章,算作一个简单交代。因为问过几个人,他们都反应如果继续细写,反而会觉得没意思,因此这里只要描述一个大概就好,不必深究。
第八十九章 合作共识
    李志高跟陶成章都不是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因此他们见面后没多少寒暄,直接就进入主题,也就是谈今后如何合作。

    虽然都有诚意合作,但一开始两人的分歧还是比较大的。

    在李志高看来,光复会主要是有许多知识分子型的成员,对搞教育很有一手,因此希望光复会的人只在宣传、教育等政府部门工作,为自己正在大力发展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其次,因为光复会发展时间长,在各地都有情报网,而且跟其他反清组织,特别是各个部队里的革命志士都有联系,比如在新军里很有势力的共进会等,因此希望以后在情报方面,光复会能跟自己的安全局能够实现共享。

    其三,因为光复会目前是被清廷取缔的组织,希望光复会成员可以跟尹锐志一样,以光复会会员的身份加入光荣党,以光荣党的名义行事。

    而陶成章的要求则是,光复会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党派在太平府参政议政,光复会的会员不止是要参加教育领域,还得让光复会的会员自由的加入李志高的军队以及其他行政部门任事,比如财政、民事等。

    情报共享这个倒是可以,但既然情报共享,也得让光复会的成员加入安全局,也分享安全局的情报。

    第三,光复会会员不能在拥有光复会会员身份的同时,还同时加入光荣党,也就是说,不承认双重党员,以前以光复会会员身份加入光荣党的人(主要指尹锐志)既往不咎,但对方必须重新选择一方,选择一党之后,另外一党就得退出。

    很明显,两者最大的分歧就是两点,第一就是对军队以及政府部门权力的争夺,第二点就是是否承认双重党员身份的问题。

    很显然,陶成章的这些要求,李志高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到了李志高这个地步,也不会为这点事儿着恼。毕竟这就好比是做买卖,一方漫天要价,另外一方就得就地还钱,如果因为对方提出的条件高就直接翻脸,那就说明没有谈判的诚意。同样的,如果对方一这么狮子大开口,自己就立刻乐滋滋的答应,想着以后再慢慢来,那就是不是有诚意,而是脑残了。

    所谓的谈判,有时候一开始的狮子大开口,本身就是双重测试,如果你软下来,那对方就会得寸进尺,如果你够理智,够硬气,那双方就开始谈点实在的。

    果然,在李志高明确拒绝之后,双方就开始重新摆实力,说道理,不过因为李志高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述说的一方主要是陶成章。

    陶成章的说法是,他们光复会并非争权夺利,之所以要以独立党派的身份参政议政,也是为了防止独裁与**,让政府更好的运行,并且从现在就建立制度,以后就会少很多麻烦。说白了,陶成章希望建立多党制,而不是一党*专*政,反正就算他们光复会这么做了,也不会动摇李志高的地位,也就是说,以后首脑还是给李志高。

    可惜,李志高如今已经不是当初了,他不会被陶成章这套忽悠住,什么首脑还是自己,什么多党制是为了限制**,那都是扯淡!李志高很清楚,自己最大的依仗,除了来回穿越,能获得大量后世物资支持外,另外一个就是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的光荣党。

    如果说戒指是自己的物质保障的话,那么光荣党就是自己的人力资源保障。

    如果光有物资没有人力资源保障,那只能当运输大队长,弄来的东西迟早都是别人的。

    就好比自己目前的情况,如果不是他有一支忠心耿耿威力不俗的军队,掌握着太平府的政权,别说跟光复会合作,那些列强,清廷等势力早就扑过来吃干抹净了。

    看看清政府,当初也是花大力气搞新军,结果呢,历史上埋葬清政府的,也就是他自己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新军!

    总之,党指挥枪,一党*专*政这一套,李志高无论如何是不能放弃的,他来这里不是玩崇高的,他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小命跟利益,其次才能谈民族谈国家,这是他骨子里带着的草根小市民思维,轻易改不了的。在他看来,他打下的江山,就得自己坐,不能让别人插手,其他的无所谓,至少军队是属于他的核心利益,绝对不能让外人染指。

    虽然分歧比较大,不过经过妥协,最后大家还是继续搞起了合作。

    双方妥协后的合作方案是:

    一,双方互不承认双重党员身份,可以让光复会以独立党派的身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里以在野党的身份参政议政。

    二,李志高自己的军队只能是李志高领导的光荣党指挥,光复会成员不准以光复会会员身份参加军队,已经参加军队的光复会会员,要么自动退出,要么脱离光复会,否则被查处之后,会被强行开除清退。

    三,双方会展开情报合作,光复会成员会给李志高的光荣党联络其他革命志士,并争取在近期举行一个各反清党派的联合会议,让光荣党早日跟其他党派取得联系,至于安全局,会对光复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情报共享,但某些关键情报不会开放。

    四,允许光复会在太平府独立办报,但会成立一个新闻审查处,所有的报纸必须先经过新闻审查处审查合格后,才能向外发布。新闻审查处的审查委员会成员是三名,其中一名光荣党成员,一名光复会成员,一名无党派人士。原则上,新闻审查处实行的是一票否决权,只要有一方否决,新闻报纸就不准发行,必须回去重改,只有三人共同同意,才准许发行。至于新闻审查处的委员会成员,实行的是推举任命制,也就是其他人自己推出人选,再由李志高亲自任命。

    这四条,就是所谓的《合作四共识》,是光荣党与光复会合作的基础,并且这个共识,也是光荣党以后跟其他党派合作的基础。

    从这里不难看出,李志高弄的这一套,就是后世红党弄的那套政治协商制度,根本是,这个政协以后只是个皮,也会给点小权利,真正的权力,还得是最高党委会,更确切的说,是最高军事委员会。

    比如李志高现在,他的身份虽然很多,但真正有权力的身份,就是光荣党最高党委会主席,加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其中,最高党委会主席是光荣党的最高首领,是党首,而不是政府职称;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也不是清朝的军队正式职称,是民团,或者说是他私人武装部队里的最高首脑。

    只要李志高掌握军队,掌握警察、安全局等暴力机关,那么放开教育、医疗、媒体监督等方面的权力,就不算什么。

    当然,为了防微杜渐,从一开始就尽量减少**,在即将成立的政府部门检察院之外,他还会在党的内部成立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简称中*纪*委,实行党内监督,并且中*纪*委跟安全局一样,都是直接对自己负责,实行独立运作,不受任何其他部门掣肘。而在军队中,则直接由军事委员会的军事纪律监察局负责,实行的是更严格的纪律监察。

    简单的说,检察院,中纪委等都是监察政府部门的机构,被查出来一般就是坐牢,最高就是无期徒刑。而军队里一旦发现**,实行的是军事法庭审判,贪污过100两直接就是枪毙!低于100两,则不管贪污多少,都是无期徒刑!没有有期徒刑这一说,而且贪污军官的家属,往后三代都不准进入军队,实行的是严刑峻法!

    总之,双方谈妥之后,就开始了正式的合作。

    陶成章很兴奋,并没搞清楚李志高的险恶用心,反而觉得李志高是真有诚意的民煮人士,要不然不会放开这么多权力,因此他连续给光复会拍电报,让其他光复会成员赶过来,为即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做准备。因为按照双方达成的共识,以后的太平府新政府的各项法规政策,甚至各个政府部门职能之类的情况,都会在政治协商会议里谈妥,会议结束之后,就按照会议协商的章程来,这明显就是要建立政权的迹象。

    换句话说,在陶成章看来,政治协商会议应该就是类似国外议会那种立法机构,如果让光复会成员早点参加这个立法会议,就能提前站好位子,争取更多席位,以后再办事儿就好办了。同时,陶成章还很大度,他不但通知了自家的光复会,其他共进会、同盟会等会党,他也有通知,表现的是一派大公无私,想的就是搞个多党联合会议,却根本不知道,这个政治协商会议就是李志高糊弄外人的,就跟清廷搞的那个地方自治一样,只会放开像医疗、教育、卫生等部门,其他财政、宣传、警察等部门,是绝对不会放手的,而在法律等方面,也肯定会优先优待自家人。

    总而言之,有后世红党前辈的模板在前,枪杆子在后,李志高一点都不担心权力分散,甚至连新政府的首脑是谁他也不在乎,毕竟政府首脑是可以轮流选举的,但党主席以及军事委员长,却是他自己说了算,很明显是终身制滴。

    就在大家忙着搞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正式的地方政府的时候,一个意外却打断了这个政治协商会议的进城,而这个意外,就是清廷的异动!

    简单点说,大兵压境了!
第八十九章 这不科学啊!(求首订!)
    ps: ; ;历经磨难,终于要上架了,啥也不说,大家一定要捧捧场,起码给个首订啊,老庄在这里含泪拜谢了!

    “这不科学啊!”

    看着墙上巨幅地图上的两个红色箭头,李志高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两个红色箭头来源有两个,一个来自南京,一个来自安庆,所代表的含义就是两股兵力,而尖头所指的地方,就是太平府。从这个图就能看出来,这两股兵马就是冲着太平府而去的。

    实话说,被清兵围剿,李志高早有预料,甚至觉得这个围剿来的太晚了些,但这次围剿不但时间很晚,而且还很诡异,这就让他很奇怪了。

    现在是李志高特意召集的作战会议室,在这个会议室里的,都是李志高一方的真正高层,包括有刘润生,程永和,郑云,孙顺,周大强,周正斌,赵长天,美国人斯科特,以及特别加入进来的陶成章,却没有知府王永霓。

    这其中,刘润生,郑云,孙顺,周大强这些人不用说了,一直是李志高起家时候就跟着的铁杆,那个只有23岁的赵长天,则是太平军校军事参谋科的第一名,对军事参谋方面很有一套,多次模拟推演比赛中都是最终的胜利者,是李志高很看重的年轻人,属于重点栽培的那种,所以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