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好比英国,英国也是军火贸易的一员,同样买了李志高不少的步枪,还买了不少92步兵炮,都是打算回去自己造,只有迫击炮因为200门起订的缘故没买,但这丝毫不耽误英国对李志高军事实力的高估。

    从心底里来说,英国人不认为日本人能战胜李志高,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摧枯拉朽,但他们还是很乐于看到日本去碰一碰的,毕竟一支军队不能光看武器好坏,还得看综合战力,让日本试一试李志高部队的深浅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心思,可以想见,一旦李志高战败,那各国就会如饿狼一样扑过来,别的就罢了,至少李志高的工厂以及技术,特别是军用钢技术,必然要被这些国家给联合瓜分,到时候,李志高就真的欲哭无泪了,再想东山再起,那就真的真的很难很难很难了。

    军火贸易虽然给了李志高很高的暴利,但毕竟数量稀少,比起其他民用项目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时至今日,太平府地区的钢铁厂已经比较完善,大型高炉已经先后兴建了三座,炼钢方面,民用钢基本是是用顶吹纯氧的转炉,军用钢方面则主要是电炉产的合成钢。

    尽管马鞍山地区的铁矿石含铁量并不算高,因为设备先进,技术成熟,技术人员也越来越熟练,所以钢铁产能是节节攀高。

    民用钢方面,已经达到了月产30万吨的规模,电炉军用钢的月产也达到了10万吨。其中,军用钢基本都是自己内部消化,立刻送进军工厂变成武器弹药,民用钢则主要用来生产钢筋以及铁轨,这方面有20万吨,剩下的十万吨则当作民间消费,用作生产不锈钢等民用品。

    再加上水泥厂、化工厂、烟草厂等新型工厂,李志高在太平府的联合工厂。已经陆续开始爆发产能,生产出了许多在价廉物美的工业产品。

    到如今,在联合工业区内,像三酸三碱以及水泥炼钢等基础重工业已经基本健全,基础的石油化工也已经初见端倪,依附重工业的民用工业则遍地开花。

    不说别的。光李志高名下的工厂,就多达六十多家,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工厂,不是民族资本的那种小工厂可比的。

    在这个时代,完全没有产能过剩这一说,完全是卖方市场,基本上工厂出产的东西一出来,就立刻卖光光。

    太平制造,已经基本把江南地区的民用市场占领了。李志高民用工厂里的诸如火柴、肥皂、香烟、布匹,锅碗瓢盆等物几乎是一出现就给抢光,产多少,就卖多少。其他主要走出口的高档品,像传统的不锈钢餐具厨具,还有香皂香水洗发露,以及产量最大的各种高档合成布料跟绸缎,那也是出来多少。就抢多少,甚至很多外商还拿着钞票买预售卷。导致出口额月月增高。

    可以说,只是一个太平府工业区,就已经带动了整个太平府,甚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不断扩大的内需以及不断扩大的出口,导致李志高统治下的江南政府的经济增长速度。正在以百分之三百以上的速度在飞速狂飙,并且这个增长速度还在继续攀升,没有一丝要慢下来的意思。

    如果说这些数据还比较枯燥,那么来点实际的,李志高到目前为止。哪怕已经免除了大量苛捐杂税,但因为工商业飞速发展,光靠政府正常的财政收入,仅1911年到六月份的上半年,就收入了3亿银元,并且根据目前这个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如果一切正常,那过了下半年,全年的综合收入起码要超过10亿!这还不算李志高自己通过经商以及自家工厂里赚的暴利!要是算上李志高私人的收入,起码得翻五番!

    这是什么概念?清政府在灭往前,一年也不过收入八千万两白银,日本呢,1910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也不到3亿日圆,而日圆跟华元,也就是银元的兑换,此时基本是一比一的,因为此时一美元可以换到两日圆,也可以换到两华元,毕竟李志高的银元含银量高。

    从这可以看出来,李志高只是一个江南地区,全年财政收入就要超过了日本,而军费方面,日本去年陆军军费达到四千五百万日圆,海军军费三千五百万,总军费八千多万日圆,这么高的军费,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

    李志高的军费呢?由于劳动力成本极低以及武器没有过分先进,再加上没有大力发展烧钱的海军,李志高的军费支出实际上并不多,到目前为止,一年多的时间,总共也不过花了三千多万华元,但这笔钱基本都是投入在陆军上,空军跟海军所占比例很少。

    虽然看起来军费比日本的少,但考虑到武器的性价比,李志高这三千万完全可以顶的上日本的两亿,更不用说那些武器的先进性了。

    总之,中日对比,不,仅仅是江南政府跟日本征服的实力对比上,无论财政、军力、科技含量还是发展势头,日本都已经全面落后了,只不过因为时间太短,李志高保密工作又做的很好,所以外界,特别是日本所知不多罢了。

    这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奇迹,是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经济奇迹,是李志高疯狂作弊,没日没夜倒腾两个世界物资情况下催出来的经济奇迹,是任何正常的经济理论都无法解释的通的。

    因此,马文作为一个局外人,有所担心是正常的,但李志高这个明白人,却知道除非逆天,否则只要不脑残的乱出招,攻打日本或许还不成,但日本要是敢过来打自己,那绝对是有来无回。

    当然了,作为谨慎主义者,李志高也不能只是靠数据,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日军侵略,李志高还准备了不少堪称大杀器的杀手锏,这就更不能对马文这个美国人说了。(未完待续。。)
第一二八章 这算不算趁火打劫?
    “永生难忘的教训?”听到李志高的话,马文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李,我的朋友,你这么有自信?”

    “那当然。”

    “哎。”马文摇摇头,“李,我最亲爱的朋友,看来我必须跟你单独谈谈了。”

    “哦?当然可以。”李志高笑了笑,“不过,我这里刚开业,有那么多好东西,你就不想先逛一逛,然后再说?”

    “没那个心思。”马文摇摇头,一脸担忧之色的道,“至少,在你说服我你能自保之前,我没那个心思逛你这个什么超市。”

    的确,要说现在最担心李志高以及李志高政权的外国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马文了,在真心这一点上,就连靠药物控制的李华德也有所不如。

    作为一个年轻的,从小衣食无缺的,且特别喜欢看科幻小说,还带有那么点冒险基因的,总渴望与众不同,并且最早接触李志高的美国年轻商人,马文可以说对李志高的事业比谁都上心,而且,他也一直认为,他应该是李志高最好的朋友。

    马文有这种想法其实不是因为他单纯,而是他的美国思维作怪。

    在美国人看来,公私是分的很清楚的,很多人哪怕在公司、军队或者政府里哪怕配合再怎么默契,平时再怎么熟悉,但只要不邀请你去自己的家做客,不留你住宿,不随意让你动他自己家的东西,那就不是你的好朋友,只能算是好伙伴。

    李志高刚跟马文认识的时候,因为性格以及方便的原因,经常邀请马文在自己住的地方一起吃饭住宿,一起谈理想。一起谈抱负,甚至连李志高那些在马文看来十分昂贵的东西,也随意的让马文接触,就连那辆先进的三轮摩托车,在他多次提及后,都随随便便的送给了马文。哪怕只能在太平府境内开。

    只是这样,就让马文认为李志高是拿他当好朋友好兄弟了,然后,李志高建立军队的事情,甚至合伙坑清朝官员的时候,他都是全程参与,并且也出了不少力气,因此李志高建立的事业,马文也认为有自己的一份。

    李志高目前的成就。在马文看来就像……怎么说呢,就好比是一个股份公司,大股东自然是李志高,他起码也是个创业的小股东,因此很有点主人翁的精神。

    在马文想来,马文的军队从无到有,几乎都有马文的影子跟帮助,如果没有他搞来的那批军火。没有他搞来的美国教官,也就没有江南军的前身团练军。没有团练军,也就不可能有后来那一系列眼花缭乱,又让人不可思议的成功。

    可以看到,马文是很注重这支部队的,也是为了壮大李志高的力量,他才甘心情愿放弃军校副校长以及名义副总指挥的名头。远去美国帮李志高注册专利办公司,顺便游说美国政经界的高层,让美国投入更多力量扶持李志高的政权。可以说,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商业合作伙伴的范畴了。

    在美国的时候。马文也不忘询问李志高这边的事情,几乎每三天就要发电报询问这边的事情。

    这时期已经开通了越洋电缆,中美已经开通了越洋电报,但因为技术问题,还不可能打越洋电话,只能是发电报,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信息量不大,而且价格不菲,但这丝毫不能阻止马文的关心。

    也正是在这种持续的关心下,他才知道在这大半年中,这里都发生了什么,知道李志高已经从当初的一介小小巡防营的长官,一举造反成功,成了统领长江中下游,中国最富庶地区的最高长官。

    知道这个消息后,虽然身在美国,但马文也是十分兴奋的,而且这件事也为他之后的动作减少了很多阻力,因为正是李志高的巨大动作跟影响力,特别是那众多新潮的技术,让美国人加大了对李志高的重视,加大了跟江南政府的商贸往来,虽然没有搞成最惠国待遇,但依然美国成为江南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在这番往来中,美国也从其中获利不少,不说别的,光那些注册的专利以及授权,还有那些依托专利开设在美国的工厂,就让美国获益很多。

    正是因为把李志高的成功也看做是自己的成功,因此马文才在听说跟日本闹的不愉快后,这么急忙忙的赶回中国,要知道,这时候可没有长途客机,美国去中国只能是坐船,而且是蒸汽动力,没有个两周,是不可能去到中国的。

    一来到中国,马文就直奔太平府,谁知道刚好赶上大华超市开业,就被硬拉来参观了,但很显然,他一直是心不在焉。

    看到马文这么忧心忡忡的样子,李志高也不想让他继续忧心下去,于是就跟刘润生稍微做了个交代,让他继续带人参观,李志高本人则跟马文去了一家超市里的咖啡馆,在马文要了一杯咖啡,李志高要了一瓶汽水后,所有的服务人员都被赶了出来,让整个咖啡馆只有马文跟李志高两个人。

    “好了,现在忽悠我们俩了。”李志高笑了笑,“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你这个自傲的样子,让我很担心。”马文盯着李志高道,“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着急赶回来么?因为我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日本已经有了出兵打击你的计划,他们也已经在国内开始了秘密动员,现在跟你的谈判,只不过是想稳住你,搞的拖延战术罢了。”

    “哦,原来是这个,这个我早就料到了。”李志高摆摆手,“也没什么,这个时代本来就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日本人这么做,我丝毫不感到奇怪,而我呢,也早就做好准备了,你放心就是了。”

    “放心?我怎么能放心?”马文道,“你恐怕不知道吧。这次日本人的动员规模很大,我的人估计,这次日本人可能要出动三到五个主力师团,而且还要出动海军,这明显已经超出了惩戒威吓的程度,是要一次性灭亡你的意图啊。”

    “灭亡我?就凭日本?呵呵。你太看得其他们了。”李志高依然毫不在意的道,“以我目前的实力,只凭日本人,根本拿我没办法。”

    “我是在真心实意的提醒你好不好。”马文不满道,“你还这样敷衍我,这可不是朋友该做的。”

    “我怎么……”李志高刚想说怎么敷衍你,忽然记起来什么,再看看他不似作假的焦急神态,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马文的担心,是来源于不了解,是不了解李志高现在部队的实力!

    应该说,从表面上看,江南军的建立,的确跟马文是分不开的,因为李志高最早建立团练的时候,明面上的军火以及训练人员。都是马文提供的,而此后的第一次扩军。也是马文带来了不好军火以及美国退役军官。至于李志高那批现代武器,特别是特种部队的情况,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太好,这批美国人根本就不清楚。

    虽然当初伏击巡防营的时候,出动过火箭炮,威力让那群美**人十分动容。不过在李志高作假下,特别是指出这种武器射程短,准头差之后,他们也就不在意了,以为那是跟康格里夫火箭差不多的武器。而那种武器早就因为射程跟准头的问题被淘汰了。

    此后,那批起家的军队在掌握了初步的列队训练技巧以及粗通文字之后,李志高就开始建立了一所军校,把美**人都统统塞进军校里去,让他们在军校里当老师,远离了一线部队的训练,从此对一线部队的情况所知就更少了。而那些一线部队的训练呢,则改用李志高从现代社会提供的步兵操典,让那些知识分子出身的士兵去教导,因为那些士兵大都被集体扫盲兼洗脑,因此训练上有模有样,特别是新的训练大纲更适合新武器的使用,所以比美国人训练的情况还要好。

    也就是说,那个军校里的美国人,实际上就是个幌子,他们虽然也在讲课,但讲的多是一些土木工程以及一战时期的经验,都是他们原先学过的东西,而在军校学习的学生呢,学这些东西也只是当做一门课而已,其他还要学习李志高提供的军事教材。

    因为语言毕竟有隔膜,加上刻意隐瞒,所以直到现在,那批美国人也不清楚李志高的军队究竟实力如何,只知道似乎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并且这些武器都是太平府的工厂里自己生产的。

    连在太平府本地的美国教官都不清楚李志高的部队情况,就更别说远在美国,且只能通过电报获取信息的马文了,因此在马文的心目中,他虽然知道李志高后来又进行了几次扩军,但无论是军队的数目,还是武器装备,都所知不多,因此才这么担心。

    担心的地方就在于日本,在于日军的战斗力!

    俄军是公认的强军,而日本能够战胜俄国,也被认为是亚洲第一强军,特别是日本还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这样的组合去打李志高,没多少人看好李志高的政权,哪怕很多人都知道李志高的部队有很多火炮以及机枪,在陆军火力上已经超过日本。

    但是,打仗不能光看火力,还得看士兵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没多少大仗恶仗,没多少实战经验的江南军,显然在整体素质上比不过刚经过日俄战争的日军,更何况,日本还有强大的舰队,而李志高的地盘又紧靠长江,日军舰队完全可以通过长江逆流而上,直接在太平府登陆,到时候配合强大的舰炮,李志高的陆军十有**挡不住。

    也就是说,李志高的军队虽然火力很强,但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