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丁侍郎吃瘪,寇准很是解气,不禁捋着胡须得意。另一边,杨六郎却是一直盯着皇帝赵恒,希望他收回旨意。而赵恒却是陷入了深思,看得出来,穆桂英的故事,让他联想到了什么。

丁侍郎发现赵恒的神色,脸上一急,立刻上前一步,大声道:“皇上,农夫愚昧,可我朝比之农夫强上数百倍,数千倍的,可是大有人在,这就是我天朝上国的气度所在。辽国弹丸之地,我朝何苦做那让外邦嘲笑之事。如两国就此停战,我朝与辽邦的百姓安居乐业,都会记得皇上的善意,称道皇上为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赵恒微微一愣。然后,他的眼中慢慢散发出光亮,随后便在起身,大声道:“朕意已决:升丁谓为兵部尚书,代朕赴澶渊与辽商谈联盟之事。此事无须再议,退朝——”赵恒说完,看也不看殿上众人,转身便走出紫宸殿。

紫宸殿上的官员,与寇准的想法相同的,便都聚在他的旁边。而八王爷却是站在原地,一动未动,眉头紧皱。可没有多久,他就没有理会靠过来的寇准,追向皇帝赵恒。至于杨六郎则是神情木然地站起身,转身出了紫宸殿。穆桂英看到这个,很想上前开解杨六郎。不过,碍于两人的身份,穆桂英只能暗自着急。

可当看到丁谓趾高气昂地走过自己的身旁,穆桂英不由的冷笑道:“丁尚书,别怪桂英多管闲事。那辽人可最擅长出尔反尔了,桂英可是希望在两国坐下来的时候,别在发生第二次‘金沙滩一役’。哦,桂英差点忘了,丁尚书是君子,想那辽人一定会为丁尚书的君子之风而折服的。”

看到丁谓脚步一顿,穆桂英轻轻一哼,快步走出紫宸殿。与此同时,穆桂英却在想,原来他就是那个有名的‘奸邪之臣’,丁谓,丁宰相。一代名相寇准,被皇帝一贬再贬,好像就是因为得罪了他。不过,再仔细想想,如果皇帝信任寇准,又怎么可能会任由丁谓诬陷于他。

想到皇帝这个古代的最高权力象征,穆桂英不禁为刚刚从赵恒无意中流露出对杨六郎态度,而感觉到忧心



第一一零章 府中思对策
三军将士大破辽国摆下的天门阵,皇帝赵恒对此,可没有吝啬。凡是有功之臣,全部得到了封赏。而且,某些将官的封赏,还是八王爷亲自向皇帝请封的。所以,三军将士是皆大欢喜。

可天波府杨家,却没有一点儿的喜气。杨六郎一回到府中,便将自己关在书房内,闭门不出。而跟随进宫的杨宗保三兄弟,因为受完封便在偏殿等候,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至于紧随其后回来的穆桂英,却一头进了佘老太君的屋子里。很快,佘老太君便传来话,任何人不准去打扰她。这么古怪的事,可是杨家从没有过的。所以,除了这三人,杨家所有都人都聚在一起,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早知道,我就跟着一同进宫了。”杨八妹这么一说,杨大娘到杨九妹等杨家女将都有了这个心思。要是她们也跟着进宫,就可能知道发生什么事。可想到杨宗保三兄弟也一同去,却什么也不知道,不由都看向三人。

杨宗英面对众多目光,首先就受不住了,忙道:“各位伯娘姑姑,你们就别这么看着我们了,我们确实是在偏殿了,真的不知道紫宸殿中发生什么事了。”

“是啊,是啊,我们受封完,就离开了紫宸殿。”杨宗锋也赶快地解释道:“再看到六叔之时,他就是那副模样,我们也不敢问。嫂嫂又被寇宰相拉着,我们担心六叔,就跟着他先回来了。”

“好了,我们也别看着他们三兄弟了。就等着桂英从母亲房中出来,就知道了。”杨大娘看了一眼外面微黑的天色,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从进宫到现在,桂英好像还没有吃过东西,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受得了。”

“对啊。我都忘记了。”柴郡主经杨大娘这么一说,连忙站起道:“我现在就去厨房给桂英准备点儿大补的汤。”

杨宗保一听,也起身道:“娘,我与你一起去。等汤好了,我就给桂英送去,顺便探听一下发生什么事了。”

看着柴郡主母子走出,杨宗锋与杨宗英的脸上,分别现出相同的不以为然。杨九妹看到两人的神情,眼睛一转,笑道:“听说,母亲已经找好了日子,待与凤仙的娘亲、翠萍的哥哥商量之后,就定下迎娶日子了。”

“真的?”杨宗锋、杨宗英一脸惊喜,立刻从椅子上起身,看向杨九妹。杨九妹‘扑哧’一笑:“看你们还笑宗保,我看待你们到了宗保这个时候,还不如他呢。”

杨宗锋、杨宗英俊脸一红,有些扭捏地坐回椅子上。杨大娘等人见两兄弟的模样,不由的轻笑出声。厅中凝重的气氛也消散了不少,众人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不过,她们还是时不时地看向后殿佘老太君房间所在的方向。



“你确定看清了皇上眼中的意思是你所想的那样?!”

佘老太君的房间中,佘老太君听完穆桂英叙述完紫宸殿中发生的一切,便是沉默不语。可当穆桂英说出赵恒在看杨六郎时,无意中流露出的神色,佘老太君却反复追问。而等到穆桂英的肯定,佘老太君却长叹一声,神情似乎很是疲惫。

“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当年太祖、太宗在位时,杨家不知道有多风光。”佘老太君似乎是在感慨,又似乎是在说与穆桂英听,声音很轻地说道:“可自从寿王登基之后,杨家却越来越不如从前。不知杨家在何处开罪了皇上,让皇上处处针对杨家,难道杨家的气数要尽了吗?”

穆桂英心中雪亮,原来佘老太君早就知道了赵恒不喜杨家。可面对大宋的安危受到威胁时,佘老太君却依然已半百之躯,为国效力。这么胸怀,这种气度,却在一个老妇人身上完美的体现,穆桂英深深地感觉到了佩服。难怪佘老太君会在杨基业成为金刀令公之后,还会被太宗封为‘无佞侯’。

不过,想到佘老太君似乎还想不到赵恒为什么会针对杨家,穆桂英忍不住轻轻地说一句:“奶奶,不是杨家的气数要尽了,而是杨家‘功高盖主’。”

“功高盖主?!”佘老太君先是一脸的震惊,可慢慢地,她有脸色又恢复了平静,随之而来的却是有些悲凉:“原来如此。没想到是因为杨家‘功高盖主’了。”

看到佘老太君从没有过的这种神色,穆桂英心中也有些难过。杨家人为保大宋平安,失去了那么多,最后却被他们忠心效命的皇帝所猜忌。相信杨家上上下下知道这个,都会悲愤的。

佘老太君的心情很快就平复,变成平常的样子,看得穆桂英暗自佩服。佘老太君看了一眼穆桂英,眼神中的赞许很是明显,轻轻地叹道:“如果皇上真是这么想。那他封六郎为保灵侯,封你为浑天侯,似乎就想让杨家人空领侯位,放弃军中之职。而皇上打算与辽国联盟,停止交战,也可能是为了这个。”

“奶奶,可辽人毕竟一直窥视中原,怎么会因为那一纸约定,而放弃身边的肥肉。”穆桂英想到寇准是所有人看得最清楚,可他却是臣子,做不得皇帝的主。最后,一心为了大宋的寇准,却得到了那样的结局,真不知道那时的他是否后悔。

佘老太君轻声一哼:“那是以后的事了。待辽国再恢复元气,杨家都不知道存在不存在了。既然皇上不想杨家再增加军中的威望,身为臣子自然要听从皇命。”

“奶奶,那你打算”

“我打算在宋、辽两国的盟约签订之后,让杨家人慢慢退出军营。”佘老太君说完这句话,神情突然温柔了许多,转而轻轻拍了拍穆桂英的手,又道:“好了,这些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为杨家开枝散叶。”

穆桂英被佘老太君如此直白的说,面上便挂不住了,很是红润。不过想到自己腹中的小包子,穆桂英突然感觉到饿了。而且,还没有等佘老太君询问,穆桂英的肚子,便主动出声了。

佘老太君‘哎呦’一声,拍了拍自己的手,笑道:“奶奶都忘记了,你快一天都没吃东西了。快去吃饭吧,别饿了自己苦了那个小的。”


穆桂英尴尬地点了点头,便要起身离开。可佘老太君却突然站起身,说道:“我还是与你一同出去吧,想必大娘她们都等急了。对了,对于皇上的心思,先不要对你公公说。我怕他知道之后,更加的烦闷。”

“桂英知道了,奶奶放心。”穆桂英对佘老太君的话,深以为然。在紫宸殿上,杨六郎就为不能对辽国趁胜追击耿耿于怀。如果再知道皇上的真正意思,不得多悲愤。再因为如此,而郁郁寡欢,患上病症,那可太不值得了。

从佘老太君的房间出来,穆桂英便直接去了厨房。本来,穆桂英初回天波府,根本不知道路。可金萍、银萍姐妹并没有跟着女兵回穆柯寨,而是陪着穆桂英来了杨府。通过一天的时间,金萍、银萍姐妹已经将天波府的地形都摸熟了。有了两姐妹的指引,穆桂英很快就到了厨房。

没想到,杨宗保却在厨房中,金萍、银萍两姐妹立刻退走,将这里留给了穆桂英与杨宗保。杨宗保一见穆桂英,眼中便有她一人,根本没有看到金萍、银萍两姐妹的到来与离开。

“桂英,你饿了吧。这里有很多好吃的,还热着呢。我给你拿,你就坐在那里就行了。”杨宗保见穆桂英来到厨房,便知道她肯定是饿了,很是殷勤地,拿这拿那。最后,杨宗保还指着炉火上的汤锅,说道:“这可是娘亲自熬的大补汤,一会儿就可以喝了。娘还让人热了这些吃食,给爹端去了一些,剩下这些都是给你留的。”

“这厨房怎么没有其她人?”穆桂英看到空无一人的厨房,心中很是奇怪。这天波府怎么说也是一座不小的府邸,怎么说这厨房里也不能没有人吧,还让当家主母自己熬汤送饭。

杨宗保一拍自己的额头,连忙坐在穆桂英的面前,向她解释了一下天波府中的一些现象。以免穆桂英遇到之时,不知道,惹出什么笑话来。原来,这天波府上上下下,全都是习武之人。每天的清晨与傍晚,所有的人都会到西院的校场习武。除了上了年纪,身体不太好的老管家杨洪,这个时候在守着府门,其余的地方,还真没有一个人。

穆桂英一边喝着汤,一边暗想,怪不得这杨家将这么历害,原来这天波府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上阵杀敌。想到上阵杀敌,穆桂英不禁又回想在佘老太君房间里发生的事。看了一眼杨宗保,穆桂英忍不住问道:“我在奶奶的房间呆了这么久,你们都等急了吧。”

“可不是,大伯娘她们都聚在前厅,连平日的训练都取消了。”杨宗保呵呵一笑,又给穆桂英盛了一碗汤。而穆桂英接过之后,便又试探着问道:“那你你怎么不问问我,我在奶奶的房间为什么呆这么长时间?”

杨宗保神情一窘,半晌才道:“看到你,我什么都忘记了。”

“你”穆桂英知道杨宗保不会说谎。可就是这句不是谎话的话语,让穆桂英的心中充满了温情。就连喝到嘴里的汤,穆桂英竟然感觉到有些甜甜的



第一一一章 宫宴识美人
太阳刚刚落山,汴梁城中便是灯火辉煌,其热闹繁华的程度一点儿也不逊于白天。

行驶在宽敞的街道,看着两旁的行人,坐在马车中的穆桂英却在猜测佘老太君,在今晚的宫宴中,会有什么举动。自昨日从宫里回来,与佘老太君密谈之后,佘太君一直没有出明她的打算。不过,穆桂英却感觉到,今日的宫宴中,佘老太君一定会有所行动。

从天波府到皇宫,不是很远。所以,没有多长时间,杨家一行人便到了宫门处。此次杨家来赴宫宴的人,只有佘老太君、杨六郎、穆桂英及杨宗保三兄弟,其余之人,都被佘老太君留在了府中。这次不同以往的赴宴,让杨大娘等深知佘老太君为人几个媳妇、闺女,感觉出这宫宴之中要出什么事。因此,自佘老太君出府,几个杨门的女将,便聚在一起,等待着众人归来。

穆桂英扶着佘老太君从马车上走下,杨六郎等四人却将各自的坐骑交给宫门处的侍卫。一行人刚要走入皇宫,姜德兄妹、黄凤仙、何庆四人也洽好到了。三人与佘老太君见过礼之后,便一同进入皇宫。其中,姜德与黄凤仙向佘老太君微微点头,却让穆桂英突然明白,白日里佘老太君出府,一定是去了姜府与黄府。

因为姜德兄妹、黄凤仙、何庆所立之功不少,八王爷又为几人不吝啬赞美之言,皇帝便很慷慨地赏了三座府邸。姜德兄妹,黄凤仙,何庆三家,也算是在汴梁城落了户,成了平民百姓羡慕的官宦人家。

至于穆桂英的两位兄长,穆铜、穆铁深受穆天王的影响,对为官没有什么兴趣,在三军凯旋之时,便回穆柯寨了。八王爷也就了穆桂英的请求,没有在请功奏折中提到两人。而赵恒知道穆桂英兄妹出自山寨,见穆家这么识趣,心中很高兴,表面上却也当做不知。

最后要提到了就是那位姜翠萍的师姐,穆天王好友胡文永的闺女胡秀英。以胡秀英之功绩,也可以得到封赏,可胡文永得了天门阵被宋军所破的消息之后,便来到边关,将她带了回去。穆桂英看得出来,胡文永对官场也为恐避之不急,便默认了胡文永的做法。不过,穆桂英也不为胡秀英委屈,因为胡氏父女临走之前,姜德可是与胡文永谈了一宿。第二日,胡文永是喜气洋洋地离去的。

想着身旁之人,穆桂英等人便看到了举行宫宴的宫殿,广政殿。听佘老太君说,这广正殿是太祖在位时建立的,专门为了举行大型宴会,策进士的宫殿。赵恒将这次宫宴设在此处,显然是很重视宋朝大胜之事。

走进广政殿,穆桂英才看清,这次宴会可不只是立功的将士,整个宫殿中坐满了人。以官服来看,除却汴梁之外的所有官员,都来了。所有的人,还以‘文官’、‘武官’分坐在大殿的两侧。‘文官’之首,坐着的正是寇准,寇宰相。而‘武官’之首,坐的却是八王爷,这让穆桂英挑了挑眉。

由小太监引着,佘老太君坐在了八王爷的旁边,接着就是穆桂英、杨六郎等武将。穆桂英见杨六郎排在自己的后面,心中有些忐忑,可佘老太君却轻轻拍拍她的手,穆桂英的心才微微安定。看了一眼杨六郎,发现他仍是沉默不语,似乎想着心事,什么也不在乎的样子,穆桂英在心中又叹息。想来,杨六郎还在为不能对辽国趁胜追击之事,耿耿于怀。

待大殿中坐满了官员之后,在郭大总管的尖声中,皇帝赵恒与皇后郭氏相携而来,两人身后却是赵恒的妃子。看样子,这次宫宴的规模很大,赵恒全家都出动了。穆桂英暗自复议赵恒,却认真听着佘老太君对后宫妃嫔的介绍。

皇后郭氏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其谦约惠下,性恶奢靡,深得赵恒的敬重。在皇后之下,赵恒最为宠爱的就是刘美人,刘娥。刘娥因出身比较低,赵恒一直想将她晋升为妃,却为群臣所阻。赵恒无奈,便不在晋升后宫之人。所以,这么多年来,后宫之中除了贵为皇后的郭氏,便是四品美人刘娥最为尊贵。

“刘美人。”穆桂英看着坐在赵恒另一侧的丽质美女,突然想起,她不就是‘狸猫换太子’中的刘皇后。想到,宋仁宗即使得知了自己的生母另有其人,对刘娥还是那么孝顺,可想而知,这女子可不是一般人。想想也是,一个女子如果没有才智,如何能在后宫众多美女之中,却让皇帝独宠她一人。

对于大宋朝的历史知道不是太清楚的穆桂英,还是大致地知道,宋仁宗继位之时,这刘娥还垂帘听政来着。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