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巾帼红颜:穿越之我是穆桂英-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桂英,感觉如何?”

“师傅,桂英什么也看不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浓雾。”

黎山圣母看到木棍中的穆桂英,一动也不动,点点头,然后说道:“桂英,你记住,不论误入任何阵中,一定不要惊慌。然后,再想破阵之法。这个迷雾阵,为师已经教过你如何破解了,你试试吧。”

“是,师傅。”听完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的声音,穆桂英静下心神,回想黎山圣母教过的步法,左三右四,前三后二。

站定之后,穆桂英深呼了一口气,便伸出右手向右脚旁边探去。很快,穆桂英的脸上一喜,将摸到的木棍使劲拔出。又是阵强风吹过,穆桂英周围的迷雾突然散去。黎山圣母正站在穆桂英的正前方,向她微笑:“不错,不错。初次入阵,便能这么快出阵,很不错。”

“那得多谢谢师傅的栽培。”

“怪不得你那些师姐们被你欺负,还护着你,这小嘴就是甜啊。”

想到自从穆桂英来了黎山,小谷中可比之前热闹多了,黎山圣母便是满脸笑容。穆桂英见黎山圣母心情很好,眼珠一转,凑到师傅的身边,继续拍着‘马屁’。

说着说着,穆桂英便小心地问道:“师傅,你说这阵法在两军对垒时,是不是很重要啊。”

“那是当然了,要不怎么说排兵布阵呢。”

“那桂英忘记从那里看到了,说是三国时诸葛亮,曾用一堆石头,困住了东吴的十万大军。师傅,现在还那样历害的阵法吗?”说完,穆桂英便偷偷注意黎山圣母。

说实在的,自从学阵法之后,穆桂英就想着能否问出‘天门阵’之事。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穆桂英也不会直接跑到师傅面前去问。一个不小心,那不就得露馅。如今机会就在眼前,穆桂英岂肯放过。她早就想好了,就算黎山圣母不知道,也得给她提个醒。穆桂英可是知道‘天门阵’可让当时的大宋朝伤透了脑筋,死了无数的人。

黎山圣母却不知道穆桂英的意思,只是说道:“天大地大,世间能人不少。虽然为师是不会,可说不定有人就会呢。诸葛军师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心血,就那么失传了呢。”

“哦。”穆桂英眼珠一转,一边去收起那些木棍,一边自语道:“那么历害的阵法如果失传那是真可惜。不过,也不知道这阵法是不是在大宋。如果要落到歹人手中,那可怎么办。”说着,还叹了一口气。

黎山圣母本来没有在意穆桂英说什么,可在想到什么之后,脸色越来越严肃,深思起来。穆桂英偷看黎山圣母的表情,心中一喜。只要师傅上心便好,提前预防总是没有错的。

穆桂英刚将所有木棍收起,便陡然而起的一阵强风。丝毫没有料到的穆桂英,竟然被吹的身形一动。穆桂英惊讶地看看天气,依然晴空万里,可怎么会突然起风了。

回过头,穆桂英刚想问师傅是否要回去。却见黎山圣母望着起风之处,双眉紧锁。半晌,黎山圣母在轻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看样子这场‘雨’不小啊。桂英,起风了,咱们回去吧。”

“是,师傅。”穆桂英又看了看晴朗地天空,很是疑惑地跟在黎山圣母的身后。

可没有想到,师傅两人刚刚踏进后院,就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很快,平时稳重的大师姐紫梅跑进后院。她见黎山圣母顿时脸上一喜,急道:“师傅,你快去看看。郑道长与任道长来了,而且任道长好像‘走火入魔’了”



第十章 舍身取义
夜空星光闪烁,小谷灯火点点。

在小谷后院的一间厢房中,任道安脸色苍白,满身银针如同‘刺猬’盘坐在床上‘打坐’,床边站着黎山圣母与郑道平。黎山圣母眼见任道安头的脸色开始慢慢地红润,才向郑道平点点头,两人出了房间。

“圣母,师弟他”

“郑道友不必太过忧心。任道友已经服下‘万造丹’,又得老身及时‘金针过穴’,现下任道友的一身修为算是保住了。只要在精心调养七七四十九天,便可痊愈。”

听得黎山圣母肯定的语气,郑道平大喜过望,连忙躬身拜谢。黎山圣母自是赶紧虚服,与郑道平来到院中石桌旁边坐下。远处的穆桂英见此,很是有眼色地端来茶水。黎山圣母知道自己的徒弟什么都好,就是好奇心太强,便也没有去管她。

“郑道友,任道友怎么会突然走火入魔了呢。”

“一言难尽啊。所幸贫道陪在师弟身边,否则,师弟不仅修为不保,这性命也恐怕”郑道友叹了一口气,慢慢道出原委。自从上次聚会,钟汉与穆桂英相认之后,任道安也因此牵出心中往事。

话说这任道安未当道士之前,家中还有一位大哥。兄弟两也是自幼丧父丧母,相依为命。可家中贫困,有时候都吃不上一顿饱饭。正巧,郑道安的师傅带着郑道安路过,发现任道安很有灵性,便收他为徒,带着他离开了兄长。

在终南山修道数处,任道安虽然没有回去看过兄长,却也与兄长互通消息。所以,任道安也没有急着回去探望。可在小谷看到感人的一幕之后,任道安便兴起回乡的兴致。不过,由于一些事物的缠身,这一托就是几年。

正好上个月,任道安终于闲下来了,便同约师兄郑道平回云南探望家人。郑道平本是不想去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是感觉有事,便答应了。师兄弟两人一路走走停停便到了云南。

那成想刚进云南,便听说镇守三关的大元帅杨六郎被奸臣暗害。师兄弟两人走南闯北,自是知道杨家一门忠烈,为大宋朝抵挡外敌。如今杨家只剩下杨六郎这么一个男儿了,怎么会被暗害了呢。师兄弟两人便四外打听,才知道杨六郎受奸臣算计,先是被诬陷发配云南;后又被奸臣搬弄是非,借皇命追到云南,将杨六郎杀害。

如今,昭通府小梁王柴勋虽将奸臣赶出云南,可杨六郎已经死了。郑道平、任道安师兄弟进云南之时,云南百姓正为杨六郎的灵车送行呢。师兄弟两人看着队伍慢慢出了昭通府,相互感慨了一番,才继续起程。

不过,事情到此居然还没有完。任道安与郑道平到了自家的那村落中,便发现自家的门口有很多人。进去一看,才知道任道安的兄长刚刚离逝。任道安没有想到这次回来,竟然没有见到兄长的面,心中如何的悲伤就不用说了。此时的郑道平便发现任道安的气息有些紊乱,不停地劝解,任道安才好一些。

万万没有想到,天黑之后,村人都散去。任道安兄长的儿媳再次跪倒在任道安的面前,道明公公是突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死了,才突出旧患,散手离逝的。任道安听后,心中便犹如翻江倒海般的痛楚。不过,怕自己的师兄担心,任道安忍住痛楚,继续询问。

原来,这任道安的侄儿名叫任炳,字堂惠,为贩马为生。这贩马就得走南闯北,到处寻找好马进行贩卖。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任炳在一次买马的交易中,便栽了跟头,被人诬告偷马。本来即将被判处斩的任炳,已经自己死定了。

可没有想到,杨六郎路过此地。他见任炳与自己长得十分相像,便好奇打听案情,最后还出手救下了任炳。大难不死的任炳与杨六郎一番交往,惺惺相惜。又因为两人站在一起就像双生子,最后结拜成了异姓兄弟。在那之后,任炳经常会去天波府拜访,杨六郎也会去任炳家窜门。所以,两人的交情相当好,堪比亲兄弟。

这次杨六郎因受牵连,被皇上发配云南。任炳心中为义兄抱不平,却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去经常探望,以解杨六郎心中苦闷。可那奸臣见杨六郎不死,便不罢休。在朝中搬弄是非,欺骗皇上说杨六郎在云南造反,便带着手下人追来,想将杨六郎除去。

杨六郎因为天高皇帝远,无法为自己辩解;又因为奸臣拿都在京城的天波府上上下下,威胁于他,只得遵从皇命准备赴死。任炳得知之后,思三想后,认为义兄不能死。于是,他与云南昭通府的小梁王柴勋,也就是杨六郎妻子柴郡主的兄长商量之后,将杨六郎打晕,由任炳代替了杨六郎被处斩。

杨六郎苏醒之后,大事以定。身感对不起义弟的杨六郎,只身来到任炳的家中,想以死谢罪。不过任父深明大义,阻拦了杨六郎。可在杨六郎离去之后,任父当夜便离开了人世。

任炳的妻子说完之后,任道安就感觉自己身体内气血翻涌。可就这样还不算完,任炳的妻子没有发现任道安的不妥,直接请救任道安将来照看一下任炳的儿子任金童,便寻夫自尽而死。

“师弟的修为刚好到了一个阶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法再进一步。每次修炼之后,都很困难才压制住心中那股气。没想到当时的情形竟然让他急怒攻心,而那股气趁势扰乱师弟的心脉,因而‘走火入魔’了。还好贫道这里有一颗圣母赠的‘固元丹’,否则师弟当时就可能爆体而亡了。”

郑道平长叹一声,才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润润嘴。这一路行来,郑道平要运功平息任道安体内乱窜的‘气’。还要指点车夫走近道,抄小路,可真是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刻。此时,见任道安无大碍了,郑道平身体的疲惫顿时袭了上来。所以,他也顾不得这小谷中都是女子了,说完前因后果,便回房休息了。

因此,院子里就剩下了黎山圣母与穆桂英师徒两人。黎山圣母自郑道平离开,就一直看着满天星斗,神情专注。穆桂英最后实在忍不住了,才上前一步,出声道:“师傅,茶水已经凉了,要不要再换一杯?”

“是桂英啊,为师都忘了你还没有去睡呢。”黎山圣母见是穆桂英,一边摇摇头,一边指着旁边的石凳,示意她坐下。

穆桂英心中明了,师傅要是没有事,不会让自己做的。于是,她轻声问道:“师傅,你有事要吩咐桂英?”

“正是。”黎山圣母看着星空,凝神说道:“桂英,想必你应该知道自己是‘将星’下凡吧。”

“小时候听师傅说起过。”穆桂英想着当时的情形,现在心中还很不可思议,自己这个穿越女还是‘将星下凡’。不过,穆桂英一个女子,却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那么风光,那么出名。没有一些资本,想来也是不可能的。

黎山圣母点点头接着说道:“其实,杨家六郎也是‘将星下凡’。可是,他这颗将星杀气过重,反噬自身,所以他的这一生磨难不断。不过,怎么说,他也是天上星宿,必贵人相助逢凶化吉。”

“师傅,您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穆桂英撇撇嘴,很是不以为然。不过,想到自己穿越了,还穿越成‘穆桂英’。穆桂英的心中,突然间也有了一丝惧怕。在前世,任何一个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啊,那太可怕了。

黎山圣母显然清楚穆桂英此时的想法,因为这不是一次两次了。黎山圣母回过头微笑道:“为师可没有这么说。不过,世间成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天道只能给人十分之三的指引,剩下的十分之七可是全靠自己去走了。杨六郎要不是太重兄弟之情,怎么会替下属背罪,发配云南呢。”

“可是师傅,杨元帅要不重兄弟之情,那些兵将也不会‘服’他,那他也不会总打胜仗吧。何况,那奸臣本来想害的就是杨元帅,他能躲得了吗?”穆桂英虽然是穿越的,可还是不怎么想认命。因为,她真的不像当寡妇。

黎山圣母也不知道穆桂英在执着什么,笑道:“天道给了杨六郎一个‘因’,可这个‘果’是他自己去‘结’的。难道,‘结’这个‘果’,只有这一种方法吗?”

穆桂英无话可接,只得眨眨眼睛,小嘴一撅放弃了。这样的争辩十年来,发生不少次了。可穆桂英没有一次胜出,谁让她的师傅是黎山圣母这个隐世的道家名宿呢。跟人家讲道理,不就是与孔子谈文学。

“师傅,你还没有说留有桂英有何事吩咐呢。”穆桂英放弃争论,引得黎山圣母再次微笑。

“刚刚为师观察星象,北方蠢蠢欲动,边关又要不太平了。眼下能镇得住边关的,也就是杨六郎了。虽然在云南,他逃过一死。不过,他的这一劫数还没有完全过去。杨六郎能否安然渡过此劫,还多靠任道长相助。”

黎山圣母又回头看了一眼任道安的房间,又道:“杨六郎的这一劫也关系着任道长能否解开心结,突破自己的修为。至于桂英你嘛,在这里一呆就是十年,也应该出去历练一下了。否则,你在为师这里学到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正好,你与任道长同行,还可结个伴,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第十一章 汴梁城
第二天,经过黎山圣母的第二次‘金针过穴’,任道安的内伤差不多已经全部都好了。只是因为来时一路颠簸,又是大病出愈,有些虚弱而已。还好,黎山圣母的‘岐黄之术’登峰造极,有她给的一小瓶丹药,康复只是个早晚的问题。

本来穆桂英还怕任道安太过伤心,不想去相助杨六郎呢。因为他的侄儿任炳怎么说也是因为杨六郎而死的,而且也杨六郎还间接与任炳的父亲,妻子的死有关系。照一般人的想法,肯定不会去理会杨六郎的死活的。不过,也不知道黎山圣母与任道安说了什么,任道安居然答应了,而且好像还是很高兴的样子。

穆桂英却是顾不得这些了,她正为眼前的一大堆发愁呢。黎山圣母说过,这次下山历练之后,就不用再回黎山了。那穆桂英的随身之物,自然要全部带走了。可这是去历练,又不是‘逃难’,怎么能带这么多衣物,还有弓箭,绣绒刀这些兵器呢。

还好,穆桂英在询问黎山圣时,郑道平在旁答就帮忙。因为,郑道平正打算要到北方去访友,正好可路过穆柯寨。穆桂英一听,立刻小嘴甜如蜜,大拍郑道平的马屁。穆桂英当时的神情,让郑道平与黎山圣母笑不可支,就连任道安的眼中也有些笑意。

黎山的小谷中都是女道士,郑道平与任道安也不好常呆。待穆桂英收拾自己要带在路上的包袱,任道安便提出立刻起程。于是,也没有到正午,黎山圣母亲自将三人送到小谷的出口。

看着两人熟练地上马,快速远去的背影,郑道平有些不解地问黎山圣母:“圣母,你让桂英师侄儿与师弟同行,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啊。”

“郑道友猜得很对,老身是更深一层的意思,没有对桂英说。”黎山圣母微微摇摇头,说道:“桂英这孩子什么都好,可却只有一样,她自己也不知道这短处。老身希望桂英能在历练中,发现自己的短处,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拿捏”

黎山圣母的一番苦心,穆桂英自是不知。她现在很苦恼一件事,任道安要帮助解开杨六郎的这一劫,必然要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汴梁城。因为假杨六郎,真任炳的遗体,一定要先运回天波府。按照时间上来算,此时的灵车也差不多快到汴梁城了。

到了汴梁城,就得到天波府,这天波府中可住着杨宗保。明明知道‘穆桂英’与‘杨宗保’是原配,可她这个穿越的穆桂英,一点儿也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对现在的杨宗保‘一见钟情’,倒追人家杨家的‘小将军’。可再一想到自己现在才十三岁,那杨宗保也差不多这么大。想这些,是不是有点儿太早了。

这些复杂的心思在穆桂英的心中百转千回,她这一路上就没有了什么话。任道安痛失亲人,又刚刚大病出愈,也想着自己的心事。两人这样有一搭没有搭的,很快就看到了汴梁城的城门了。

“桂英,前面就是汴梁城了。”任道安看着前面不远处庄严的城门,脸上露出了多日来的第一次笑容。穆桂英可不知道任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