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留着活口,朕还有用处。”颜良冷笑一声,令道:“传朕之旨,凡从羌人部落抓回的羌胡,统统都罚为奴隶,把他们发配到西北,给朕去修筑驰道。”
    作为大楚皇帝,颜良所要做的,不仅仅是统一天下,他更要做超越秦皇汉武,古往今来无人能够超越,最伟大的皇帝。
    灭曹操和刘备,统一天下,只是颜良宏伟之业的一部分,他的目光早已瞄向了西域,那片更广阔的土地。
    将来欲对西域用兵,最重要的就是粮草的后勤补给,那么仿照秦始皇,修筑方便车马行走的专用驰道,就是一件极为必要之事。
    欲在西北这种苦寒的地方修路,劳夫的死伤是在所难免,颜良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百姓去因修路而死,那么,这些死伤无所谓的羌胡,自然就成了最好的劳动力。
    法正明白了颜良的意图,不禁再生敬意,拱手叹道:“陛下的眼光博远,当真是非臣等所及呀。”
    颜良也不谦逊,只坦然的接受法正的恭维赞叹。
    片刻后,帐帘掀起,邓艾和姜维两员小将入帐参见,还带着两个血淋淋的俘虏前来。
    那两名俘虏,正是曹丕的谋主杨阜,还有西羌国主彻里吉。
    “见了我家天子,还不下跪。”邓艾厉声喝道。
    那彻里吉垂首不语,杨阜则是脸色铁青,愤愤的盯着颜良,二人均没有伏首。
    邓艾飞起两脚,分别踢在了二人的膝盖上。
    彻里吉腿一软,“扑嗵”便跪在了地上,跪地的他也没有反抗,只闷闷不乐的低着头。
    那杨阜却觉尊严受损,拼命的想要站起来,却给邓艾轻松的按住,任凭他如何挣扎,也休想直起腰来。
    挣扎半晌,本就有伤的杨阜,气力又遭大损,只得无奈的作罢。
    颜良的目最先扫向了杨阜,冷冷道:“杨阜,曹操已死,你辅佐曹丕为虎作猖,你可知罪!”
    杨阜瞪着颜良,喘着气厉声道:“颜良,你这残暴不仁之徒,你有什么资格辱没我家天子。”
    面对杨阜的慷慨激愤,颜良只冷笑了一声,眉宇间尽是讽刺之色。
    “曹丕这小子,长安城把曹植抛给敌人,接着又谗言陷害曹彰,如今又借故逃到凉州,对曹操见死不救,这样一个阴险狠毒,灭绝人伦的家伙,朕骂的就是他。”
    颜良用讽刺的言语,揭穿了曹丕的直面目。
    杨阜神色一震,眼眸中瞬间闪过动摇之色,仿佛颜良的话,一下子令他恍然大悟一般。
    杨阜是个聪明人,曹丕的所作所为,只要他用心细细一想,自然能看破其中端倪,识破曹丕的真面目。
    此前时,杨阜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些,只是他一直不愿意接受而已。
    却不想,今身为俘虏时,会为颜良再揭起这伤疤。
    沉顿了片刻,杨阜却神色愈加肃厉,毅然道:“我主乃忠孝之君,颜良,你休得再污蔑我主。”
    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杨阜宁愿选择继续欺骗自己,也不愿意承认自己跟了一个阴毒的小子之主。
    颜良的眼眸中,杀机在迅速的凝聚。
    如果是放在十几年前,对于杨阜这样的二流谋士,颜良也许会十分的渴求,就算杨阜如此冒犯,他也会用各种手段,想办法将他收为己用。
    但是现在,颜良大势已成,麾下英才无数,又何惜杨阜这么一个不识抬举的二流谋士。
    敢犯我颜良者,岂能让你有好下场。
    颜良眉头一凝,摆手喝道:“既然你这么执迷不悟,铁了心给那个小人做忠臣,那朕就成全你的愚忠,来人啊,将他推出去斩了,再把他的人头送去给曹丕。”
    号令一出,杨阜顿时心头一震。
    他原以为,以自己在大秦国中的身份,颜良多少会花点心思来劝降他,以此来收取人心。
    但杨阜却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慷慨非但没有赢得颜良的尊重,反而是招来了速杀之祸。
    而就在杨阜还在纠结是否该放下颜面,开口求降时,左右虎卫亲军,已经毫不犹豫的将杨阜拖了出去。
    解决了杨阜,颜良如刃的目光,已是转向了彻里吉。
    有杨阜的前车之鉴,彻里吉心中早生畏惧,当即就想出口求降。
    但就在彻里吉还未出口时,颜良已不耐烦的喝道:“这个羌酋朕看着就恶心,还不快把他推出去,给朕五马分尸之后,丢出去喂了野狗。”(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六章 灭秦在即
    “楚帝饶命,我乃是受曹丕欺骗才会与陛下你作对,如今我已知错,愿率羌族臣服于陛下,请陛下饶命。”
    彻里吉吓破了胆,再也撑不住所谓的尊严,当场就向颜良伏首求降。
    颜良却冷哼一声:“你杀了朕那么多大楚军民,想一句认错就了事,真是蠢不可及,朕告诉你,从你入侵我大楚之时起,你和你的那些胡虏部下,就已经注定死路一条。”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彻里吉惊恐难当,拼命的叩首求饶。
    颜良却赖得多看他一眼,只冷冷的一拂手。
    “虏狗,去死吧!”周仓大骂着,亲手将彻里吉拎起,如拖死狗一般拖往了帐外。
    于是,杨阜和彻里吉二人,相继便被处死。
    杨阜还算运气好,只是被斩了首级而已,那彻里吉却为五马分尸,死的极为惨烈。
    颜良处死此二人,斩杀了近三万的羌军俘虏,当天便叫文丑起兵,率两万步骑一路杀向羌人聚居地。
    于此同时,颜良则在破羌城休整两日,随后亲率八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折返北上,杀奔姑臧城而去。
    当颜良挟着羌军之威,挥师北上时,一骑秦国的细作,已将这惊天的噩报,飞马送往了姑臧城。
    
    姑臧城,皇宫。
    御书房之中,曹丕正在提笔作诗,兴致悠然自得。
    案几上摆的不再在珍贵的书帛,而是曹丕从楚国境内走私来的竹纸。
    皇后郭嬛则陪伴在侧,不时端茶奉水。
    曹丕一番挥墨,赋诗已成,双手负于胸前,饶有兴致的欣赏自己的杰作。
    “陛下这一首诗赋,当真是曼妙无双,堪称当世极品呀。”郭嬛禁不住赞叹道。
    曹丕面露得意,却问道:“朕这首诗,比之子植如何?”
    曹丕所旨的子植,正是那被他遗弃,死于汉帝之手的曹植。
    他这个弟弟自幼才华绝艳,极有文采,就连曹操也极为赞赏,论才学,曹丕在他那位弟弟面前,一向是抬不起头的。
    “陛下此诗,远胜于子植。”郭嬛毫不犹豫的赞道。
    曹丕脸上的得意愈盛,将那未干的墨迹捧起,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那般自信的神情,仿佛曹丕已坚信,自己的诗才的确已超过了他那已死的弟弟。
    “子植若在,也会对朕甘拜下风吧。”曹丕手捧着自己的杰作,满脸的自信与得意。
    郭嬛又笑盈盈道:“陛下不光是诗才绝世,武略亦是当世无二,将来超越先帝,率大秦将士夺取天下,必也不在话下。”
    听着妻子的恭维,曹丕是越发的得意,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是何等的自信得意。
    正当这时,殿外侍从匆匆而入,声称太尉吴质,有紧急之事在外求见。
    “传他进来吧。”曹丕目光依然不离自己的杰作。
    片刻后,吴质匆匆而入,满脸的沉重,曹丕却并没有看到。
    “启禀陛下,西平郡有紧急军情送到。”吴质沉声道。
    曹丕只微微点了点头,“是不是羌人的铁车兵,又大败颜贼了?”
    此前杨阜曾给曹丕发回过消息,声称彻里吉的铁车兵极是厉害,颜良连战连败无计可施。
    那个时候,曹丕便彻底放阔了心,对羌兵的战斗力深信不疑,如今听闻西平郡有急报来,自然而然的就以为必是羌军大胜。
    那吴质却用沙哑的声音,默默道:“数日前,颜良设计大败羌军,斩杀七万羌军,羌王彻里吉被杀,杨阜也为颜良所害。”
    大殿中,瞬时间一片死寂。
    曹丕手捧的那幅杰手,脱手而落,飘落在了地上。
    他身旁的郭嬛,亦是身形一震,手中所端的茶杯,险些就跌落出去。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曹丕猛抬起头,惊愕的冲着吴质大叫。
    吴质吓了一跳,只得按下心神,用悲悲切切的语气,将颜良如何挖坑设伏,将七万羌国铁车兵一网打尽的过程,默默的道了出来。
    当吴质说完时,曹丕整个人已僵硬在了那里,当此盛夏之际,他却感到无比的寒酷,一颗脆弱的心儿,都仿佛要冰碎一般。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啊,颜贼竟然连铁车兵也能破,他到底还是不是人啊?”曹丕惊恐到了极点,双手抱头自语,已是有些语无伦次。
    “陛下冷静些。”郭嬛秀眉暗凝,试图上前相劝。
    曹丕却有点情绪失控,猛的将手一挥,将上前搀扶的郭嬛推开。
    这一推不发紧,郭嬛手中的茶杯溅落,茶水溅了曹丕一身,连同他地上那方干的杰作,也一并溅湿。
    “贱人,连你也敢冒犯朕!”情绪失控的曹丕,一时大怒,伸手就是一巴掌甩了过去。
    啪!
    一声脆响,郭嬛“啊”的一声惨叫,娇躯便被甩翻在地,花容上顿添了一个红红的掌印。
    案前的吴质都看得呆了,吓得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赶紧低头垂首。
    倒在的郭嬛却是又惊又怕,她自嫁与曹丕后,便深受宠爱,曹丕把她当成宝贝一般,含在口中都怕话了,别说动手,就是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
    而今,曹丕竟然当着外臣的面,竟是狠心的扇了她一巴掌,这如何能不叫她惊羞万分。
    “陛下~~”郭嬛委屈的哼了一声,娇躯伏在地上颤抖着,脸蛋上已是泪水涟涟。
    曹丕这一巴掌扇过后,失控的情绪仿佛也回过神来,愤慨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看看垂首战战兢兢的吴质,再看看伏在地上哭泣的自家皇后,再看看地上那被溅污的诗赋杰作,整个人如同虚脱一般,一屁股坐倒在了龙座上。
    殿中,一片惶恐与死寂。
    脚步声打破了沉默,侍从再入,将一木匣奉上,声称是颜良派人刚刚送往姑臧。
    曹丕心头又是一震,暗暗咬牙,喝道:“给朕拿过来。”
    侍从将那木匣子奉上前来,放在了案几上。
    曹丕挺起了身子,将那木匣缓缓的打开,匣中,那张血淋淋的面孔,渐渐的呈现于曹丕眼前。
    尽管曹丕早就有所心理准备,但当他看清那张血污的脸时,还是禁不住浑身一颤,眼中闪过无尽的恐惧。
    那人头,正是杨阜的首级。
    曹丕吓得一声惊臆,刚刚直起来的身子,又是一屁股跌坐在了龙座上。
    郭嬛从地上爬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凑了上去,当她看到杨阜的人头时,也不禁惊叫一声,吓得花容失色。
    毫无疑问,这血淋淋的人头,正是颜良送给他们的礼物,用来警告和恐吓他们,再顽抗下去,下场将与杨阜一样。
    御殿中,恐怖的气息如瘟疫般扩散,所有人都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之中。
    当曹丕惊恐无助时,颜良却在统帅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奔姑臧城而来。
    西羌军团已覆没,秦军也只余下一万可战之士,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颜良前进的脚步。
    数天时间里,颜良的大军便连破苍松等武威诸城,大军长驱直入,直抵姑臧城下。
    为了防止曹丕远遁西部,颜良在大军前行时,就已派赵云、邓艾和姜维,率楚军的轻骑,绕过姑臧城,袭取了西北面的显美城。
    显美城一破,就等于截断了武威与凉州西部诸郡的联系,曹丕放弃姑臧城,远遁敦煌诸郡的希望,就此破灭。
    曹丕没有料到,颜良的用兵之速如此之快,自己还未及做决断时,通往敦煌的道路就已被切断。
    无路可退之下,曹丕只能将所有的兵马,都龟缩在了姑臧城中,企图据城自守。
    时年夏,颜良的七万大军,完成了对姑臧城的包围。
    围城已毕,颜良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一面向城中射书诱降,一面促督后方,命将大批的破城炮送往姑臧城。
    破城炮体积巨大,穿越大片荒凉之地送往姑臧一线,自然非是易事,尚需一些时日。
    颜良却也不急,反正曹丕已成瓮中之鳖,颜良大可喝着小酒,坐待他的破城利器抵达。
    颜良悠哉,被困的曹丕,日子却极为艰难。
    凉州本就是贫瘠之地,姑臧城虽为都城,但内中所屯粮草并不甚多,如今一下子涌入数万张嘴来,曹丕的粮草负担可想而知。
    如今再加上大势已去,城中四处弥漫着绝望着的情绪,人心惶惶,军队士气低落之极。
    尽管颜良迟迟没有攻城,但曹丕却早已心急如焚,整日都如热锅上的蚂蚁,深受着煎熬折磨。
    曹丕知道他无力回天,他也曾想过开城投降,做一个亡国之君。
    但每一次,当曹丕下决心投降时,他就不自觉的想到了孙权、刘琮、刘璋,那些投降颜良诸侯们的惨烈下场。
    曹丕很清楚,残暴如颜良,就算自己投降了,也绝不会给自己一条生路。
    只怕,他曹丕的下场,比孙权等人更为惨烈。
    就这样,曹丕就在降与不降的苦恼着苟延残喘,只希望能多熬一天是一天。
    这一天,曹丕的残喘终于到头。
    在一个灰暗的早晨,曹丕接到了他不想面对的急报:
    八万楚军已尽集城外,四百门破炮城瞄准了姑臧城,楚军最后的进攻,马上将要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七章 颤抖吧,曹丕
    战旗飞舞,刀戟森森。
    姑臧城南处,无数的楚军黑压压如铺天盖地的乌云一般,屹立于敌城之前。
    颜良坐胯着赤兔马,手扶着倚天剑,昂首藐视着姑臧城头,身旁的周仓着为他抱着青龙宝刀。
    天色渐亮,颜良马鞭轻轻一扬,战鼓声旋即响起。
    前军处,一个个庞大的军阵缓缓裂开,骡马拖着一辆辆巨大的破城炮,向着阵前移去。
    两百余门破城炮,齐集于南门一线,此地,将是楚军的主攻方向。
    城头上,几千秦军已经是战战兢兢,慌成了一团,就连负责指挥的吴质,也是额头直滚冷汗,满脸的畏惧之意。
    此时,匆匆的脚步声响起,身披重甲的曹丕,慌慌张张的爬上了城头。
    皇帝的到来,并没有激起秦军的斗志,曹丕那份慌张的情绪,甚至还更加打击了他的士卒。
    曹丕探头向城外一望,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几百步外,那密密麻麻的人头,那反射着寒光的刀戟森林,逼眼而入,如刀子一般深深刺刮着曹丕脆弱的神经。
    曹丕脚下一软,身子向后跌去,险些就没站稳。
    朱铄紧上前几步,紧忙将曹丕扶住,低声道:“陛下千万要稳住,将士们都在看着陛下呢。”
    秦军士气低落已极,曹丕若是再被楚军声势吓倒,当场跌倒于地,那秦军的军心将加速瓦解,这一战将更加没有悬念。
    曹丕一语被朱铄点醒,他深吸了一口气,勉强的挺直腰板,强撑出几分气势来。
    曹丕来到城头,拔剑在手,厉声道:“大秦的将士们,为了你们的妻儿,为了大秦的社稷,为了你们的尊严,给朕死守城头,绝不许后退一步!”
    “死守城头,绝不后退!”朱铄挥舞着拳头,以响应曹丕。
    只可惜,想象中山呼海啸般的吼叫声,并没有出现,响应曹丕的,不过是几声零零散散,底气不足的慷慨而已。
    曹操的心里边,更加的虚了。
    则在这时,城前一线,楚军的破城炮已经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