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暴君颜良-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听闻曹操明袭襄阳,却暗为诱惑设伏的诡计后,均是慨叹不已。
    “曹孟德虽极有谋略,但此等计策却未必是他想出来,依老朽之见,这多半是郭嘉的献计。”
    就连贾诩,这是也忍不住感慨道。
    “郭嘉么”颜良眉头暗自一凝。
    先前荆州时,有诸葛亮这么个智谋非凡之辈,帮着刘琦从中作梗,着实令颜良头脑了一把。
    眼下曹操这里,又有一个智谋丝毫不逊于诸葛的郭嘉,看来跟曹操这场仗,必将是一场硬仗。
    心中暗思,颜良面上却是不以为然,冷笑一声,“曹大丞相有郭嘉,我有你贾文和,旗鼓相当,又有何惧。”
    颜良把贾诩吹了一番,自然是逼着这老狐狸出力。
    如今徐庶在昆阳对付袁谭,而田丰虽有智谋,但他的智在于对大势上的分析,实际到临阵机谋诡变,洞察敌人心思时,却非其所长。
    而贾诩却不同,这个老狐狸对于人心的把握,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天赋,这一点上,他倒是跟那郭嘉颇有几分相似。
    以贾诩来对付郭嘉,在颜良看来,简直就是绝配。
    贾诩给颜良这么一吹,苍老的脸上,不禁掠过些许得意。
    颜良见状,心中暗笑,趁势道:“文和,若论机谋诡变,咱们在座的谁人及你,依你之见,我军目下当如何退了曹操这强敌。”
    贾诩暗暗叫苦,这才明白过来,颜良方才的吹捧不过是在给他下套子。
    无奈之下,贾诩只得苦笑道:“目下的形势变化太快,主公且容老朽想一想。”
    “你慢慢想,本将不急。”
    颜良倒是轻松,把双腿往案上一架,自品起了香茗。
    然他表面上轻闲,但暗中目光却和贾诩一样,在侧面所悬的那大地图上游移上下,审视着当今南阳的形势。
    自武关向东,析县、郦县、宛城这一条路线中,析县已被曹军所攻陷。
    而向南的路线中,南乡和顺阳城虽在曹操之手,但因颜良的大军已进抵冠军城,随时可以对顺阳发起进攻,故而曹操对襄阳方面,实际上已构不成威胁。
    “曹操,你一下步究竟想怎么走呢”
    颜良思绪翻滚之际,贾诩那张苦瓜脸,则忽然间浮现了几分诡笑。
    “文和,心中可已有算计?”颜良马上问道。
    贾诩干咳了几声,笑道:“老朽不才,倒是确有条计策,虽算不得什么妙计,但在眼下这种僵持对峙的局面,也可以试上一试。”
    这老狐狸,肚子里果然有料。
    “说。”颜良问的也干脆。
    贾诩遂划拉着地图,缓缓道:“曹操以数万之众在顺阳设伏,可见他这一战是志在必得,若如此的话,老朽便在想,武关方面的曹军,会不会比较薄弱,诚若如此的话,那就给了我们可趁之机。”
    颜良随着贾诩的所指,目光向着武关方面移去,刀锋似的眼眸中,渐渐的浮现出了几许兴奋。
    “文和,你的意思,莫非是想让本将佯攻顺阳,暗中却派一支兵马直取武关,给曹大丞相来个关门打狗不成。”
    颜良何等的精明,立时便窥破贾诩的心思。
    “咳咳,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不过曹大丞相可不是狗,而是只猛虎,此计也只能叫作关门打虎才恰当。”贾诩笑道。
    管你是狗还是虎,这一条计策,却足以令颜良兴奋起来。
    你曹操不是阴险么,很好,我就比你更狠、更阴,老子我夺了你的武关,切断你与关中的联系,给你来个瓮中捉鳖,看你还怎么扭转乾坤。
    颜良微微点头,显然是已赞成了贾诩的计策。
    这时,贾诩又指着地图,继续道:“若想攻下武关,必要先下郦、析二县,目下析县虽在曹操之手,但料想兵马并不甚多。现在的关键就是,速派一军急赴郦县,再迅速攻取析县,然后便可直捣武关。”
    颜良脸上的兴奋愈烈,点头道:“很好,就这么办吧。正好玲绮和儁义还有一万步军未到,本将就即刻下令,让他们折返北上,改走郦县,去攻夺武关。”
    贾诩笑而不语,以示赞同颜良的用兵。
    当下颜良便即下达了军令,命斥候飞奔而去,去给吕玲绮传达颜良最新的命令。
    紧接着,颜良又传令诸将,令诸营折腾起来,声言将对顺阳发进大举进攻,与曹军决一死战。
    诸将领命,纷纷而去。
    颜良背负着双手,驻立于地图之前,目光久久逗留在了郦县二字上不去。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复仇!复仇!
    暮霭沉沉,天地上下一片苍茫。
    昏黄的古道上,那一支沉寂的军队,正迈着有力的步迈,迎着西沉的落日匆匆疾行。
    大军之中,那一抹赤红如火的披风,甚是耀眼。
    马背上的吕玲绮,明澈如水的眼眸之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终于和曹操开战了。
    曾几何时,吕玲绮作梦也在盼着这一刻的发生。
    她永远也忘不了,下邳城那滔滔的洪水,更忘不了白门楼上高悬的父亲首级。
    这么多年来,她无时无刻不想着报这杀父之仇,她更恨不得亲手将曹操碎尸万段。
    等待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今日,吕玲绮不仅仅是在为颜良而战,更是在为亡父而战。
    复仇的怒火激励之下,吕玲绮全身热血沸腾,疯狂的抽打着战马,催促着麾下将士向着郦城进发。
    最后一抹残阳落山前,吕玲绮终于看到了郦城的轮廓。
    南阳郡的城池,大多集中在叶县到宛城,宛城到新野这条线上。
    郦城地处南阳西部,本为小城,前番经过西凉军的屠杀和破城,此时的郦城丁口不过千人。
    这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贫瘠小城。
    吕玲绮扫视了几眼,便准备下令全军继续前进,天黑前务必要在郦城下寨完毕。
    便就在此时,一员斥候飞奔而至,大叫道:“启禀将军,郦县已为曹军所据。”
    “什么?”
    吕玲绮吃了一惊,细眉顿时一皱,厉声道:“贼军有多少兵马,是何人领兵。”
    她奉了颜良急令,命她抢夺郦县,急攻武关,而今却不想给曹军先一步抢占了郦城,吕玲绮岂能不感到惊讶。
    “据逃出的百姓称,敌军乃是一千多轻骑,为首的敌将好似叫作张辽。”斥候忙道。
    听到“张辽”的名字时,吕玲绮清艳的容颜间,顿时浮现出恼怒之色。
    “张辽,原来是你这忘恩负义之徒,你来得正好,我正好先斩你这狗贼人头,以祭奠我父在天之灵!”
    愠怒之下,吕玲绮当即下令大军急进,务必要将郦城夺还,围杀张辽及其所部。
    五千先锋步军,在吕玲绮的催督下,向着数里外的郦城蜂拥而去。
    不多时间,大军已进抵郦城东门。
    吕玲绮举目远望,果然见城头上那一面“张”字的大旗高悬,沿城一线曹军已林列待战。
    吕玲绮便传令下去,叫五千步军摆出攻击阵形,只听号令全下,全军便即攻城,同时她又命人飞马前去通知张郃,令他速率后续的五千步军尽快赶来。
    兵马列阵又毕,吕玲绮却并未急于攻城。
    她只令大军列阵以待,自己却提方天画戟直抵护城壕前,高声叫道:“张辽那忘恩负义之徒何在,还不速来面见姑奶奶。”
    那清亮而愤怒的声音,只令两军将士尽皆可闻。
    城头上,张辽本是平静如水,面对着汹汹而至的敌兵,沉着冷静的准备指挥着他部卒坚守城池。
    自那一晚向曹操慷慨请战后,张辽率领着一千五百骑兵,昼夜兼程的赶往郦城。
    终于,在黄昏之前,他顺利的夺占了这座距宛城仅数十里的小城。
    而就在张辽刚刚打算喘口气时,却从斥候那里得到急报,言是近万的颜良军正向着郦城蜂拥而来。
    惊讶过后,张辽碍于兵少,自不敢与敌交锋,便一面下令全军登城迎敌,一面派人飞马赶往顺阳,去请求曹操的大军支援。
    此时,登城已久,张辽终于等到了汹汹而至的敌军。
    尽管敌人数倍于己,但张辽却对自己有着充分的自信,他相信,以自己的实力,和麾下精锐的战士,坚守到这座小城,直至曹丞相的大军抵达,绝对不是问题。
    然而,当张辽看到那一员年轻的女将出现在城下时,那沉静如水脸上,却不禁渐起波澜。
    当吕玲绮当着两军士卒的面,公然斥他为“忘恩负义”之徒时,张辽的眼眸中,竟也闪过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愧色。
    “这哪里来的贼婆娘,竟然敢如此骂文远,文远,不若打开城门,我突然冲出去,把这贼婆娘一枪刺死。”
    替张辽打抱不平之人,正是曹纯。
    自退往关中之后,曹操便将他精锐的虎豹骑进行了整编,命宗室将领曹纯担任统领,以确保这支精锐的骑兵,完全的掌握在曹家手中。
    曹纯虽有治军之能,但论统帅骑兵的能力,放眼麾下诸将,除了夏侯渊之外,就只有张辽。
    如今夏侯渊在关中防范马韩西凉诸侯,而今曹操所能倚重的骑兵将领,就唯剩一个张辽。
    故是此番以轻骑争夺郦城,曹操便令张辽为主将,命曹纯为副将。
    听得曹纯狂称一枪刺死吕玲绮,张辽的嘴角,不禁露出一抹苦笑,“子和,城下那女将可不是一般人,你若真单枪匹马出城,那可是自寻死路。”
    曹纯一怔,眼哞顿时闪烁出惊疑之色,一时间是想不通张辽为何会如此忌惮城下那一女流之辈。
    “子和有所不知,城下那女将乃是温侯之女,她的武艺,纵使是我也要忌惮三分。”
    张辽叹息着,道出了吕玲绮的身份。
    曹纯大吃一惊,猛的转头望向那嚣张的女将,却万万想不到,她竟然会是吕布的之女。
    吕布有多强,曹营诸侯如何不知,当初无论是讨董之时,还是兖徐二州的争夺战,吕布都让他们吃尽了苦头。
    而今以张辽之武艺,竟也对吕布之女忌惮三分,曹纯自知自己武艺逊于张辽,只怕更不是姓吕的女将对手。
    “原来竟是那三姓家奴的余孽,没想到竟然会为颜良这狗贼效命,他们还真是臭味相投。”
    听得曹纯出言侮辱旧主,张辽眉头微微一凝,却也不回应他,只高声道:“打开城门,本将要出城出敌将一会。”
    此言一出,曹纯脸色又是一变,急道:“文远,那贼婆娘不过是三姓家奴的余孽而已,何必跟她废话,下令放箭逼退她便是。”
    “温侯虽然声名不好,但毕竟曾为辽之旧主,而今旧主之女既要相见,辽岂能龟缩不出。”
    张辽语气肃然,说罢也不再理曹纯,只提刀下往城头。
    曹纯被张辽委婉的给“呛”了一番,眉头不禁也暗皱,正待再言时,张辽已大步而去。
    曹纯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却也无可奈何。
    城门打开,张辽单骑出城,直抵护城壕前,与吕玲绮隔壕相对。
    张辽将大刀挂住,微微一拱手:“下邳一役,人皆传言小姐命丧于乱军之中,没想到小姐竟仍活着,辽当真是欣慰。”
    虽为敌将,但张辽还念着故主的面,尊称吕玲绮一声小姐。
    吕玲绮却细剑一凝,长戟向张辽一指,厉声道:“张辽,我父生前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投降曹贼这个杀父仇人,助纣为虐,你对得起先父吗。”
    面对着吕玲绮斥责之言,张辽眼眸中闪过一丝愧色。
    那愧色,也不过是一闪即逝而已,张辽的表情,旋即便恢复了淡然。
    “温侯待我有恩,我张辽也为他死战到了城破之日,只是良臣择木而栖,曹丞相乃当世雄主,辽归顺明主也是顺应天义,辽自问无愧于心。”
    张辽一脸慷慨的为自己降曹做了辩护。
    吕玲绮听罢,却是一声冷笑,“好一个无愧于心,张辽,如果传闻非虚的话,我可记得你在白门楼时,曾亲口大骂过曹操乃国贼,可有没有这一回事。”
    “这”张辽眉头一皱,顿了顿只得道:“确曾有此事。”
    回应张辽的,又是一声更鄙夷的冷笑。
    “你刚刚还大骂曹操为国贼,曹贼免你之死后,你转眼就痛痛快快的归降了曹贼,变化如此之快,我倒要问问,你当真是问心无愧吗。”
    听得这番讽刺之词,张辽顿时便面露尴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张辽当时确实是骂曹操为国贼了,但人总是要面子的,面对那种时刻,就算他对曹操早就心羡欲降,但也不可能一点骨气也不表现,当即纳头就降,那反而会让曹操和世人看轻于他。
    所谓的斥责曹操,只不过是归降之前,台面上的表演而已。
    谁曾想要,吕玲绮竟会拿这把柄来嘲讽张辽,这一时之间自令张辽尴尬难辩。
    吕玲绮也不打算听他的辩白,当即画戟一横,冷冷道:“你也不用再狡辩,眼下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开城归降我义兄,我就当你将功补过,既往不咎。这后一条路,便是你再继续为虎作伥,执迷不悟,那城破之日,我必亲手将你碎尸万段。”
    吕玲绮言语傲然,几乎在以命令的口气,向张辽下着最后通碟。
    张辽虽然心觉惭愧,但吕玲绮这命令式的生硬之势,却反是激怒了张辽。
    当下张辽将长刀一提,正色道:“张辽受丞相厚恩,岂能背叛,请恕辽难以从命。辽还要劝小姐一句,那颜良乃残暴不义之徒,终究会为丞相所败,小姐还是早些脱离他为好。”
    张辽非但没有归降,而且还出言讽刺自家义兄,吕玲绮不禁勃然大怒。
    “很好,你可是你自找的。”
    怒喝一声,吕玲绮瞪了张辽一眼,拍马折归本阵。
    张辽长吐了一口气,也勒马回城,重新回到了城头。
    上城之后,曹纯忙问道:“文远,那贼婆娘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张辽本待如实相告,但想到吕玲绮这等劝降之词,若说与了曹纯,传到丞相那里时,只会徒增猜疑,与其如此,何苦自讨没趣。
    念及于此,张辽便道:“也没什么,她只是把我大骂了一番,说我背叛温侯而已。
    “仅只如此吗?”曹纯追问道。
    “只是如此。”张辽很平静的回答。
    曹纯遂不再多问,但眉宇之中,却悄然闪过一丝疑色。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八章 颜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拍马回阵的吕玲绮,恼于张辽的不降,当即就准备下令攻城。
    正当这时,却见阵后尘土大作,似有一彪兵马正狂奔而来。
    吕玲绮料知是张郃的后军杀至,却也不敢小视,忙令斥候前去打探。
    不多时间,斥候回报,果然是张郃率五千兵马赶到。
    一刻钟后,大队的兵马赶至,却见一将从阵后直奔中军所在,来者,正是张郃。
    “吁~~”张郃勒马于前,拱手问道:“吕将军,这郦城是怎么回事。”
    吕玲绮遂是张辽率一千多轻骑,抢先一步攻陷了郦城之事道来。
    言罢,吕玲绮又豪然道:“张将军,你来得正好,城中只有一千敌军,你我就合一万大军,一举攻破城池,斩杀了那张辽狗贼。”
    张郃并没有吕玲绮那般豪然,而是纵马直抵阵前,举目远望了一番敌头。
    但见郦城城头,兵甲森森,旗帜井然,曹军虽只余千人马,但军势却极是井然。
    观得这般敌情,张郃眉头暗暗一凝,便即又拨马回往中军阵。
    勒马于前,张郃一脸凝重道:“适才我看了一番,敌军士气整肃,军势不弱,那张辽又是善战之辈,我军虽众,但眼下缺乏攻城器械,此时强攻似乎有些不太稳妥。”
    张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