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流知青人生-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我就先唱了,你注意听。”杨楚生坐在草地上,谁说他唱歌鬼哭狼嚎了,柔软的声音就唱“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

    这歌在这年代,那是特别好听,要是刘雪贞来唱,还会更加好听。

    “嘻嘻,你是怎么想到的呀?这歌真有意思!”刘雪贞急忙往竹寮里面跑,当然是拿出纸和笔。

    杨楚生唱了有三四遍,这刘雪贞也真不含糊,“唰唰唰”记得是一字不差。

    “谱呢?”这美女抬起头又问。

    “哎呀行了,就照我唱的就行,不用什么谱。”杨楚生其实也不会,搞不好以后他还真的成了词曲作者了。

    刘雪贞也哼哼了起来,突然说“这歌最好是男女对唱,因为是夫妻嘛。”

    “喂,别夫妻了,听了让人伤心。”孟跃进本来是在哼哼着《好汉歌》,突然也说。

    “你哼你的,我们唱我们的。”刘雪贞还不满,然后朝着杨楚生笑。

    这美女当然会笑了,跟他演夫妻嘛,平时朦胧中,都有跟他成为夫妻的想法,特别是他从香港回来了以后,这种朦胧也越来越清晰。

    “你聪明。”杨楚生赞一个,也站起来,往竹寮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刘雪贞“咯咯咯”地笑。

    这家伙用一条男人用的小格子布巾,这种布巾男社员和那些男建筑工人都会有,夏天用的。披在肩膀上可以防晒,想洗澡就当成保护,身上某件裤子,就不用浸到水里了。

    这就是孩子,杨楚生说着,将白雪的布枕头放在刘雪贞背后,那条布巾一包,捆上了不就是背着孩子的小妻子的嘛。然后将他的背心,往她的头上连脸一围,笑着说“真是一个小媳妇。”

    “我看,倒像是地雷战里偷地雷的。”王升也小声嘀咕。

    孟跃进边笑边竖起大拇指,这个倒吊眉的家伙,说得太逼真了。

    刘雪贞站了起来,看着杨楚生就只知道笑。其实吧,她也觉得有八分滑稽。

    “来,我们的舞步和动作,跟歌和词能搭上就行,尽量表演得能让观众笑。”杨楚生一说,拉着刘雪贞就上。

    “嘻嘻嘻!”刘雪贞未唱却先笑。突然说“这不会被当成资产阶级毒草吧?”

    孟跃进不耐烦地喊“无产阶级要是没有夫妻,那来的小无产阶级呀?”

    “咳咳!”刘雪贞清了一下喉咙,还没唱却突然“哈哈哈”地笑,感觉这样子,将来表演了,会不会笑倒一大群人。

    还是唱了,这刘雪贞一唱起来,躺在草地上的孟跃进也往上坐,好听。这声音柔柔的,就如一个小媳妇,喜悦中又带着羞涩一样。

    “哎呀我怎么去见我的妈!”刘雪贞终于唱完了,然后坐在地上,又是“哈哈”地笑,还红着脸看杨楚生。

第102章 一个小插曲

    这国庆节特别热闹,总之吧,杨楚生记得,每到国庆和春节,城市和县城都会有大型的记念活动。就是大量的工人学生,都举着彩旗,上街道游行庆祝。连续两三天,锣鼓震天响,那个热闹场面,在滨海市,个把小时过去,游行队伍还看不到后面。

    在农村也一样,各个大队的学校,肯定会有学校组织小学生,每人手里就一本红皮语录。这些学生,就连读一年级的,那个不会背诵几段语录,然后就沿着大队的几条主要巷道,几百上千人,一齐叫喊起一年级学生也烂熟的那些语录,场面也欢庆得不行。

    一大早,村里的学生们还没到学校,杨楚生他们四个,让人笑抽地带着他和刘雪贞的道具。就是她自己的布枕头,和跟秋月嫂借的,那条红色的背孩子背带,还有就是一条红头巾。

    杨楚生手里的东西更加好笑,就提着两个竹篮,左边一个就是鸡,右边一个就是鸭。

    这知青们统一起来的文艺汇演,公社的场地还怕不够,搞得杨楚生他们得走了七八公里,才能到达知青农场。

    还别说,他们一进知青农场,刘雪贞看着好几排知青宿舍,都是土墙,上面是用石板条当成屋顶,然后屋顶上堆着乱七八遭的稻草。这样下雨不漏水才怪,而且这些小房子,也就开着一个人的脑袋差不多能伸出去的小窗户,不禁说“啧啧,还好我们是插队的。”

    杨楚生笑一下,小声说“你以为插队的,都能像我们一样呀?”

    又是热闹了,这知青场里,也有他们好几个同学,杨楚生又是知名知青。什么文艺汇演先不说,先来一阵亲热。

    “你们演啥呢?瞧我们的。”一位女知青,搂着刘雪贞的肩膀就问。

    这位女知青的打扮,完全就是京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而且手里还提着一盏马灯。这也没有办法,整个滨海地区都没有一条铁路,那里找戏里那种灯。

    杨楚生看着周围,立马就是瞪起眼睛发傻。他们的道具跟人家比起来,那叫小巫见大巫了。有多少女知青,还画上眉,本来很美的脸被**遮盖得半点光泽都没有,然后肩膀上都挑着一提竹箩,头上还戴着草帽。不用说了,她们演的是一幅丰收的景象。

    “你们来了,演什么呀?”陈燕这位报幕员,看见他们有点滑稽的道具,走过来就问。她手里还拿着一个本子,那个大队的知青,要表演什么节目还得临时由公社审核。

    这陈燕也是一脸浓妆,文艺汇演她可不敢穿裙子,一身草绿色军衣,因为知青不应该有资产阶级大小姐的香风,应该展现飒爽英姿。

    “我跟他,演一对小夫妻,还有一个孩子。”刘雪贞笑着说。

    王升撇了一下嘴巴,也说“还有一只鸭和一只鸡。”

    “对,这样他们一家就成了五口。”孟跃进也说,反正这两个爷们,心里就是有一股酸味、

    陈燕抬手掩着嘴巴笑,不过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可不能着眼于小家庭,要放眼大社会,你们的节目叫什么?”

    “小家庭就是大社会的缩影。”杨楚生也接一句,然后就报出了《回娘家》三个字。

    “对对,好好演,公社准备挑选几个好的节目,到各大队表演呢。”陈燕说完了赶紧记下。

    “我也有一个节目,男声独唱,好汉歌!”孟跃进也来,这家伙可能也是激动,声音有美声唱法的韵味。

    “你们两个节目还挺有新意的。”李燕边说边记,也累,不但要记歌名,还得记歌词。最后抬手做一个再见的姿势,她还得忙。

    杨楚生看着这县委书记千金,也在摇头。感觉吧,以前的老同学,脑子里对于一个资字,越来越痛恨了。

    这样的文艺汇演,公社应该也很重视,不然许书记怎么放弃了休息,也来凑这种热闹。

    许书记也看见这小知青了,这位书记正在跟知青农场的知青们,来个亲切交谈的镜头,然后朝着杨楚生招招手。

    “许书记,你也来了?”杨楚生走近了就问。

    “你们四个,准备什么节目了?”许书记不但问,还伸出手,就如大领导在接见他们似的。

    王升比杨楚生还快,双手伸得特别长,紧紧握着书记的手,瞧他的表情,激动得脸比喝下二两米酒还红。

    “放心,我们的节目保证精彩。”杨楚生说得那叫爽。

    刘雪贞却老是笑,许书记都转到别处了,她还问“我们的节目,就一定会精彩呀?”

    “嘿嘿,不是精彩,而是爆棚。”杨楚生爽得脖子也歪,因为看见陈燕朝着他们走过来。

    “喂,陈燕过来了,肯定要将我们的节目,当成压轴。”杨楚生又对刘雪贞臭美一句。

    孟跃进却是大笑,也说“你做梦吧,毫无例外,压轴的就是一场大合唱。”

    “我倒觉得,陈燕带来的是坏消息。”刘雪贞也小声说,因为看陈燕的表情,笑得并不自然。

    没错,陈燕的笑,是不自然,让人感觉她只是裂着嘴巴,作出笑的样子。走到他们四个跟前,小声说“你们的节目不行,审核不能通过。”

    “为什么?”刘雪贞眨着眼睛问。

    陈燕摇摇头又说“孟跃进的好汉歌,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

    “我知道了,我们的回娘家,宣扬的是小家庭观念。所以个人英雄主义和小家庭观念,通通都要被和谐。”杨楚生也笑着说。

    陈燕点点头,还是给他一个自然的笑。不过却也眨着眼睛问“和谐是什么?”

    “和谐就是安定团结。”杨楚生说着又笑。

    “哎呀,这样的节目,也不能演呀?亏我们还带这些。”刘雪贞说的声音可不小,将那个准备当成孩子的枕头,狠狠往地上摔。

    孟跃进也差点跳起来,这家伙就为了今天能上台,每天唱那首《好汉歌》不下二十遍。搞得他一唱起来,浑身就充满力量,没力量也听不出雄壮。

    “这些不能演,那要演什么?”这孟同志也是特别不爽。

    杨楚生还是笑,还能给别人做思想工作“算了,那些能演,那些不能演的,不是你我说了算。”

    “你们还是演别的吧,有一首歌,节目单里没有,许书记觉得不能没有人唱,所以就让你们唱吧。”陈燕又说。

    “你说嘛。”王升也问了。

    陈燕一说,杨楚生又在笑,原来是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感觉这些知青们的头脑还是不够红,这首歌怎么会没有人唱呢?

    “就由我们四个合唱?”刘雪贞还问。

    “对呀,这首歌,你们肯定都会唱,唱得整齐就行,要排练也来不及了。”陈燕又说。

    孟跃进也有点无精打采,还在嘀咕“没意思。”

    “喂,同志们,我们很荣幸地,能在没有人唱的情况下,唱出这样的主题。所以我们要好珍惜这样的机会,不要辜负了”

    杨楚生还说没完,孟跃进就说“行了,你的思想不见得比我好,别口是心非了。”

    “这些东西要怎么办?”刘雪贞看着身边的道具问道。这美女最失意,她跟杨楚生排练了好几次,每一次她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投入到两个成了一对小夫妻,还生了一个孩子的剧情里面了,却不想这叫无形中的棒打鸳鸯散。

    热闹了,高音喇叭开始响了。知青们那个高兴啊,这知青农场的知青最爽了,要没这个文艺汇演,他们今天还得照样抡起大捶,抬着石头修水库。

    这种文艺汇演,其实搞的也是一种气氛,红光大队的四个知青,有三个真想打个盹。反正怎么演,都是那些样榜戏。单就《红灯记》中的那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杨楚生就感觉,他已经听了七次。

    “下面,是红光大队插队知青们的合唱,喝支山歌给党听!”陈燕的报幕一完,“哗哗哗”许书记第一个鼓掌。这歌是他亲自安排加入的,杨楚生他们那两个节目是由周主任删了,改为唱这个的。这样重大的节目,怎么能没有这首歌呢?

    “上!”杨楚生这一声,也吓了孟跃进一跳,真的是豪气冲天,有一股献出山歌小意思,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凌云壮志。

    “扑!”刚刚走进后台,拿起杯子唱一口开水的陈燕,看着杨楚生的神气,差点让她嘴里的开水喷出来。唱这样的歌,却没有激动万分的表情。

    这搞什么?四个知青,应该叫四不象,四个人四种腔调。杨楚生同志开口就是一种比陕北民歌还高的调,只是听起来,有点像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刘雪贞的声音从没以往的柔,比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柔。

    孟跃进却是一付江湖好汉派头,站在最前面,不但挺胸还挺肚子,唱歌身子还带晃,这家伙以为在喝《好汉歌》。

    还有一个是相当激动而且无比的王升,他是激动,无奈嗓门沙哑,听起来,就跟杨楚生养的那些北京填鸭在叫一样。

    杨楚生边唱边听,自己也差点笑出声,但也没办法。

第103章 压力我来顶

    国庆一过,秋收也不远了,别的不管,红光大队的养猪场才一建成,社员们立马将养在家里的猪,往养猪场里面挪。

    杨楚生帮着秋月嫂将猪赶紧猪场,一大群社员都在评判,那家的猪养得漂亮。

    社员们都高兴,不管杨楚生说的,政策会不会变。反正他们的猪赶进养猪场,各自的家里也变得清洁,空气也好。今年的春节,大家能过个清洁年。

    “喂,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如果有干部来了,大家就说,这些都是大队的,你们只是参股。”杨楚生冲着还在说笑的社员们喊。

    “你又说,政策要变了。”山猫蹲在他们家的猪舍边,听了就说。

    说起来吧,已经有人不大相信杨楚生的政策会变这个说法了。都国庆过去了,还没有一丝变的苗头。

    “总之你要说是你自己的也行,但别到时想哭。”杨楚生也说。

    “嗯,水鸡叔在叫你了。”秋月嫂小声说。

    杨楚生回头,看水鸡叔朝着他招手,那就得往他那边走了。

    “嗨!”桂香嫂嘴里喊着,也赶着两头上百斤的猪进来了。前面的猪直往里冲,可能因为紧张吧,这猪直往杨楚生冲上。

    桂香嫂张开小嘴巴就惊呆,搞不好杨同志避不过,得给猪撞倒。

    杨楚生也吓一跳,急忙双脚用力,往上一跃,“唰”地那头白猪从他的脚下冲过去。后面的社员们看了,都在笑。

    这位美村妇还咬着红唇,等杨楚生一落地,才暗自呼了一口气。

    “你们瞧,桂香人漂亮,这猪也漂亮。”芹菜婶大声说,社员们这会更乐。

    “桂香嫂,你这两只可以收购了,然后等着买便宜的。”杨楚生朝着她说。

    “真的呀,那我就卖了。”村香嫂也小声说,她也不懂为什么,好像感觉,他说的总不会有错的意思。

    杨楚生也有打算,公社生猪屠宰场,上了一百市斤的猪就可以收购。现在将能收购的卖了,等着政策一变,其他大队一些养了太多的社员,肯定会将那些属于资本主义尾巴的猪卖掉,猪一多,不就便宜了嘛。

    “喂,桂香,我们在跟你说话呢,哦,我们的话,没有杨同志的重要。”这芹菜婶又来。

    “去!”桂香嫂朝着芹菜婶一瞪眼,她最怕人家说这个,一说她的脸就会红。

    水鸡叔也在笑,朝着走到他身边的杨楚生说。“走吧,领导在视察我们的水稻,郭副书记还要我叫你。”

    郭副书记还专门叫,是不是觉得,他说的政策会变的事,是在胡乱猜测的?杨楚生边走边想。

    “杨楚生,你这养猪场的主意好啊,我估计这一进去,差不多就是一千头猪,这是解决缺少肥料的好办法呀。”水鸡叔边说边掏出香烟,这个小知青,当然值得他掏出香烟。

    杨楚生接过香烟,笑着说“肥料虽然重要,但也没有社员的损失重要,你想想,政策一变,我们大队最少得割掉三分之一生猪,这损失有多大?”

    水鸡叔却在笑,这小知青又在说政策的事了。现在他也不想说这事,怕他没面子。

    两人才走出养猪场,杨楚生就能看见,来的是那位地区革委会的张主任。

    “杨楚生,你好!”这柔软的女声,差点让杨楚生给忘了,就是那位在报纸上,将并不新鲜的多劳多得分配方式,冠为“杨楚生模式”的金记者。

    “金记者,你好!”杨楚生向她伸出手,一握,感觉这记者才应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年代,女人的手不应该这样柔软。

    “杨楚生,来来!”郭副书记挺着急似的,连叫带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