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商战风云录(上)-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展开系列收购,数十年后,竟成地王。      香港的纸币是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这两间商业银行发行。      香港的亚热带天气,对长期生活在高纬度的英人来说,真是苦不堪言, 香港夏季漫长,蚊子特别多,一位初到的英军少尉在家信中大倒苦水,他 找不到恰当的比喻,就说香港的蚊子“大得像蚌蜢,密得像一堵墙”。      一华人把气候水上之因产生的病,叫热病或瘴气。科学的称谓应是中 暑或疟疾,疟疾是蚊子传播的,英人没有挂蚊帐的习惯,患疟疾的人特别 多,那时没有治疟病的特效药,死亡率很高。据史料载,1843年夏季,瘴 气盛行,死于瘴气的西人,逾400人。      颠地洋行大班颠地,走私鸦片而成巨富,却对香港不存好感,颠地在 接受 《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下是为了生意,我在香港一天也呆不 下去。”      胆小的西入视香港为畏途,来香港实现淘金梦的西人,又为香港的气 候折磨得焦头烂额。酷热难当的西人常常诅咒香港的天气:老天爷,怎下 结冰下雪,                                     热育灵感      1844年夏,一位名叫丢杜的美国人,从西雅图来远东寻找生意机会。 船在日本横滨作短暂停留后,一直朝南航行,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到达香 港,正值热带飓风来临前夕,天气更是酷热异常。      西雅图在美国西北角,毗邻加拿大,对热带地区的人来说,那该算寒 带了。丢杜在一家华人开的客栈安下身,光着膀子用毛巾不停地擦汗。没 一一瞬,老板送来一杯热茶,然后带着卑微的笑退出去。      丢杜望着热气腾腾的茶水人冒三丈,用英语叫道:“搞什么鬼?我现在 要的是冰镇饮料!”丢杜愤怒地把热茶浇掉。      丢杜随后在烈日下行走,去找西人了解生意行情。他们谈得最多的是 香港的天气,一边咒骂,一边气喘吁吁地扇风。一位先生对丢杜说:“华人 都是耐高温动物,这么热的天还喝滚烫的茶。我们西方人可消受不了。要 是我,现在最美的享受就是能在家乡的雪地里打滚,凿开冰层,把头伸到 冰水之中痛饮一番。哇,上帝啊,那真是太美好啦!”      丢杜灵机一动,心想:若能把冰块运到香港来,肯定是一宗赚钱的买 卖。对,我什么都不做,就做冰块生意!                                     香港下雪      丢杜第二次踏足香港,身份是冰商——他运来了一船冰块。时间是这 一年的初冬。丢杜声称是来自美利坚的天然冰块。这一点值得怀疑,一是 
… 页面 30…

时间距他首次来港太近,二是这时候美国北部才刚刚结薄冰——美国至香 港有万里之遥。      丢杜言称是美国冰,大概是为博西人的好感,西人把北美新大陆看成 是西人的第二故乡。      丢社首次来港,听西人说:香港一年四季炎热似火。这次丢杜来港, 正值西伯利亚寒潮入侵香港,从不备冬衣的华人冻得瑟瑟发抖。      美国冰一抢而光,大概算香港开埠以来最畅销商品,原因是西人大都 是“耐寒动物”,他们有吃冰的习惯,天寒地冻亦是如此,冰镇泉水、冰镇 果酒、冰镇牛奶等。就是从中国引进茶,不少西人仍不习惯喝热茶,而是 泡开后过滤放冰,喝的时候再放冰块下去胡搅。另一个原因,冰是香港的 稀罕物,即使并非特别需要吃冰,买几块回来重温冰镇饮料的滋味,何乐 不为?      丢杜家族有储冰的习惯,冬天采冰储人地窖,待第二年夏天再慢慢享 用。丢杜叔父去加利福尼亚寻找黄金钻石矿藏,他言称有希望找到黄金矿 脉,就定居下来,捎信叫家人来时别忘了带冰块。丢杜父亲说他是疯人清 语,但仍是这样做了。冰块抹上锯屑,再裹在厚厚的棉被里,运到目的地, 竟然未化尽。      在香港,想做冰块生意的恐怕不止丢杜一人,但做成了的唯有丢杜, 这与丢杜家族的储冰运冰的经验不无关系。      这次运冰售冰,不亏不赚,因为冰块融化得厉害。这对丢杜,算是很 大的鼓舞,他相信,随着保寒储运技术的提高,心赚无疑。      1845年,丢杜天然冰公司在香港成立,在今日上环雪厂街,建了一座 两层的建筑物。楼上为丢杜办公居住,楼下售冰储冰。丢杜的贮冰库很机 密,犹如银行的金库,禁止外人人内。我们只能推测里面有一个地窖,密 封度很好。丢杜公司的运冰船也很机密,船上设有冰舱。公司雇用华人背 冰,但不得进两头的冰库冰舱,两头出冰,皆是丢杜公司的人。      当年的皇后大道临海,与皇后大道相连的雪厂街正对着海滨码头,将 冰块从运冰船卸入丢杜公司很便当。后来港府填海,雪厂街成为离海数百 米之遥的内街,高楼层层叠叠把雪厂街与维多利亚港隔开。      很显然,雪厂街是因有丢杜公司的冰库而得名的。英美等国的人,叫 冰为Ice,冰库叫Ice House。那么港埠华人为何叫冰库为雪厂呢?      早年的港埠华人多来自珠江三角洲。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冰雪,只是 听过传闻,知道世上有一种很凉的东西。丢杜运来冰,大开眼界的华人不 知是冰是雪,结果就误以为是雪。这便是雪的来由。      就算是雪,那么冰库也该叫雪库或雪仓才对。这是因为华人眼看着结 满锯屑的大冰块搬进去,待出售时,成了晶莹剔透的小块冰(通常是锯削 成一磅一块),其间必有精湛的加工工艺。华人自古把加工的地方称为坊或 作坊。港埠的华人最早接受西语的中文译词,他们趋赶时髦,就把该叫雪 坊的地方叫做雪厂。      这样一误再误,冰库就变成雪厂了。      其后来自中原的华人,以及西人中的中国通,纷纷指出雪厂一词有误。 可雪厂已叫开,再改改不回去。港府在为丢杜冰库所在的这条新街命名时, 依据当时的既成事实,定其中文街名为雪厂街,算是对雪厂这一谬误予以 法律上的承认。 
… 页面 31…

     丢杜炎中送雪,深得港岛西人的赞誉。港府也把丢杜的冰块生意看成 慈善性的事业。当年丢杜建雪厂的地皮,是港府免费批给的,限期为75年, 附带条件是廉价供应公立医院用冰。      站在今天的角度,丢杜的冰再廉价不过,每磅售价5仙 (早期香港铜币 单位)。据1847年的资料记载,雪厂日售冰块700磅。那时的货币很值钱, 开埠之时,一块偌大的宅基地,只须10元左右。      雪厂每天售冰两次,早晨一次,午后一次。售冰不可能全天候服务, 当时保寒技术落后,时时进冰库取冰,冷气会散发掉。                                     冰雪不容      丢杜公司垄断香港冰块市场达20年之久。一文不名的丢杜偿还了所有 债务,在半山区盖了一幢古堡式的庄园宅邸,运冰船增至4艘,是在港美商 的佼佼者。      在港的洋商,莫不觊觎冰块生意。由于丢杜公司已形成规模,采取薄 利多销的方式,到60年代,日售冰增至数千磅。欲入此行业的洋商,怎么 算,都不容易赚到钱。      1866年,英商凯尔惊悉有人成功解决人工制冰 (用结晶硝酸铵作冷却 剂)的技术难题,他即赴英国,购买专利,把制冰机运来香港。      凯尔制冰厂设在春园街,直通皇后大道东,濒临风景优美的维多利亚 湾。后湾仔填海,春园街与雪厂街一样,缩为内街欲与已经独霸市场的天 然冰竞争,凯尔的人工冰,只能靠价格优势与其分一杯羹,然后将天然冰 驱逐出香港市场。这是商界惯用的手法,先削价打垮对手,待占领整个市 场再提价,实行价格垄断。      丢杜的冰每磅售价5仙,凯尔就把冰价定为4仙。凯尔认为,港人会蜂 拥而来买他的冰,殊不知,丢杜的雪厂仍顾客盈门。原因很简单,人们普 遍认为天然冰洁净,是上帝所赐之物,而人工冰,是用港埠的水制成的, 西人一惯抱怨水土不服。      不久,市面上传言:丢杜的天然冰不是来自遥远的北美大陆,而来自 中国的北方。传言是否来自凯尔就不知。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曾一度使雪 厂门可罗雀。      原来,西人偏执地认为华人不讲卫生。他们亲眼目睹华人在溪流拉屎, 或把臭烘烘的马桶拎到饮水塘里洗刷。依此推理,来自中国北方的天然冰, 何谈洁净?      丢杜真是有口难言,他的天然冰一直采自美国和加拿大。中国与日本 开放门户,丢杜曾一度派船去过中国北方与日本采冰,但发生当地居民追 杀采冰人员事件,丢杜便死了这颗心。其实中国北方有大量罕有人迹的河 流湖泊,就算是采自中国北方的冰,怎么会不洁?      幸好搭乘丢杜运冰船来港的法国人出面证实,丢杜的天然冰确实来自 北美,风波才慢慢平息下来。      一波甫平,一波又起,凯尔公司在铜锣湾另增一家制冰厂,竟把冰价 压到每磅3仙。正巧此时,港埠最大的医院香港公共医院的考德威尔博士, 向港府提交了一份有关香港疫病的报告,其中就谈到凯尔公司的人工冰, 根据检测,人工冰符合食用标准,不是疫病的病源。 
… 页面 32…

     这份报告,无疑力凯尔公司做了极好的广告宣传,加之售价极廉,凯 尔人工冰的售量大增,大有独霸市场之势。      这对丢杜来说,不啻灭顶之灾。丢社被迫把售价降到4仙,顽强地与凯 尔竞争。      鹿死谁手尚不得知。那时,丢杜凯尔势不两立,见面不打招呼。在西 人俱乐部,只要有一人先在,另一人便会扭头就走。      有一次,在玛丽咖啡厅,丢杜在,凯尔公司的一位职员也在。丢杜起 身,当这位职员的面,一扬手把两元小费扔给了女侍。女侍受宠若惊,大 概从来没得过这么多的小费。丢杜给凯尔公司的人一个信号:我财力雄厚, 你们想挤垮我,痴心妄想!      没多久,凯尔在他的已洛克式的洋宅举行家庭舞会,请柬还送至他的 死对头丢杜家中。凯尔的家庭舞会,十分排场奢侈,众多的光临舞会者, 皆留下这种印象:凯尔制冰,看来真是赚了不少哇!      其实丢杜与凯尔,都在打肿脸充胖子。丢杜售冰4仙一磅,完全是亏本 买卖,他现在差不多亏光了积蓄下的盈利,考虑是该撤退,还是举债经营。      凯尔的市场占有量确实在与日俱增,他一开始就制定流血竞争的策略, 但卖得愈多,也就亏得愈多。原以为流血竞争能速战速决,没想到丢杜是 块牛皮糖,吞不下,也嚼不烂。凯尔是集资经营,说难听点,就是借债维 系。      两人鏖战,都打红了眼,都闹不清对方的实力到底怎样,究竟是盈是 亏。      这场血战之所以能长达10多年,是因为港埠的英美两国财团做他们的 后盾。凯尔很早就得到以渣甸洋行为首领的英资集团的支持;丢杜发生财 务危机,向旗昌洋行大班诉苦,很快得到以旗昌为首的美资集团的资助。      因此,香港早期的冰块大战,实际上是英美两国财团在远东实力的一 次较量。                                     冰融雪化      1880年,年迈的丢杜停止了向香港运冰。他作出决定前与旗昌大班会 晤,丢杜说他已身心憔悴,准备收场回美国养老。旗昌大班沉默不语,然 后劝丢杜再观望一阵。这表明,美国财团已对丢杜取胜不抱指望。这是在 英国的殖民地,美国财团无法与其抗衡。      丢杜停止了输冰入港,凯尔还不知道丢杜已休兵,只差没竖起白旗。 这之前,丢杜公司常会发生断冰之事,海上航行,变幻莫测,延误船期, 合情合理。      焦头烂额的凯尔,这时正在做垂死挣扎。渣甸洋行大班,已向凯尔发 出最后通牒,再不扭亏为盈,他们就要“断奶”。这意味着,英国财团对这 场劳民伤财的马拉松商战丧失了信心。      丢杜在撤退回美之前,决定拜访凯尔一次。心想反正不准备在港做生 意,就没有必要留下一个仇敌。      在家中,犹如一头受伤的困兽的凯尔,听到印度仆人报告丢杜先生求 见的消息,脑中马上跳出一个信号:“丢杜该不是来求和的吧?”凯尔跑下 楼去,在门厅把丢杜一抱,说:”老伙计,您终于来啦!正如我的中国通译 
… 页面 33…

 (翻译)说的一句中国成语,两败俱伤,不如握手言和。”      言和?丢杜一楞,觉得这样再好不过。丢杜说:“对,对,我们合并吧, 联手占据香港的冰块市场,谁敢再与我们竞争!”       “丢杜先生,您再不来言和合并,我都快撑不下去了,您不知道,我 好几回给债主逼得走投无路,真想跳维多利亚港。”       “唉,过去的事就别提啦,提起让人心酸,我的那些美国朋友,开始 一个劲怂恿我跟你火并,到后来见无利可图,就撒手不管。跟你说实话, 我今天来本是来告别的,想撤回美国去。既然凯尔老弟有心合作,我就不 走啦”      两人抛弃商场的狡诈,快言快语,互倾苦水,最后,两人竟抱头而哭。      1880年12月31日,丢杜、凯尔收拾残局,舔净伤口,正式组建香港制 冰公司。公司性质为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皇后大道7号,即公司总部写字 楼。所属物业有雪厂街雪厂、春园街制冰厂、铜锣湾制冰厂等。      凯尔物业居多,任董事长,丢杜任总经理。合并后的制冰公司,独霸 了香港的冰块市场,垄断了价格——马上提价为每磅5仙。那时从美国引进 一个新名词:托拉斯。有人称香港制冰公司为制冰托拉斯。      香港政府对企业经营采取不干预政策。实现垄断的制冰公司大班们, 该可以高枕无忧了。                                     渔翁得利      谁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凯尔与丢杜的蜜月非常短暂。两人均是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这种好 斗的作风自然也会带到合组公司来。没多久,两人爆发冲突。凯尔咄咄逼 人,丢杜仍是牛皮糖的老脾气,令凯尔无计可施。      这时候,人工冰已经过10多年的检验,渐为消费者完全接受,天然冰 不再具备优势。经过成本核算,从北美输入天然冰不及就地制冰成本低。 凯尔抓住这一事实,重新向丢杜发起进攻。丢杜毕竟年迈力衰,不再与凯 尔交锋,渐渐退出日常经营。      一年后,凯尔以丢杜健康原因为理由,把丢杜的总经理一职夺过来, 独揽公司大权。丢社也确实感到力不从心,连顾问一职也不要,闲在家中 饲养奶牛。稍后,他出让股份,回美安度晚年,制冰公司成了凯尔的家族 产业。      这起“宫廷政变”,渣甸洋行的大班们了如指掌。不过,他们还不想这 么快将其归于渣甸的旗下,且让凯尔从从容容把公司的一切理顺。      1883年,凯尔踌躇满志从英国引进新式制冰机。安装调试,步入正轨, 出冰量不但大,且成本低。      渣甸洋行大班认为时机成熟,把凯尔召进总部大班办公室。大班向凯 尔诉苦,说本商行在新加坡的投资失败,需要注入资金,而子公司的经营 状况均不佳,本商行己陷入财政危机。      凯尔是明白人,一听就知渣甸洋行逼债来了。往昔与丢杜血战,凯尔 向渣甸洋行借债经营,至今早已过偿还日期。渣甸新任大班口头说不必急 于还,如今口说无凭,契据才是铁证。凯尔购买新设备,向东藩汇理银行 借了一笔巨款。现在别说向汇理银行再借钱,向所有的英国银行与商行都 
… 页面 34…

借不到钱——他们会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