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咱们之前在各种场合做报告、频繁的接受采访以及经常性的被人以“英雄”恭维这其实是在心理上击垮战士们。
  这就像温水煮青蛙,就像之前所说的“战争能”这并不是说百姓不该这样、或是当兵的不该这样,而是社会环境正朝这条错误的路往下走而没人发觉或是意识到什么,等到真到不得不改的时候伸出一个指头就裁了一百万的兵,那时才感到了切肤之痛。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校长再次起身与我握了握手:“开始我还担心这话不知道怎么跟你说,现在看来这种担心都是多余的嘛!那以后就请二连长多约束约束你的部下,这样我们的教学也就更方便开展!”
  “没问题!”我点了点头,心下不由一片无奈没想到来这军校的第一天就碰到这样的麻烦,一个教官、一个校长两个上级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才放心。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啊现在我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了。


 第八十章 战例

  步校的生活从第二天就进入了正轨。
  一开始是走正步原本我以为进军校不用学这东西,毕竟我们部队里的这些兵吧说是新兵又不是新兵,他们在上战场之前也有当过几年的兵也有练过走正步的,只不过后来都去拿锄头种地就是了。而且我也觉得咱们这都是在战场上打过仗的兵了,再进这军校来学走正步那是不是有点别扭的感觉。
  但没想到这队列训练竟然没有一点减少的意思我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跟我们同年级的学员都来了一个多月了,还跟我们一样在踢正步。
  这队列训练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立正口令一出全体战士就像一根根柱子似的立在太阳下,一动也不能动,那汗就一身一身的流,武装带都会湿掉。这时候张教官就会在队伍中穿行,一边喝斥着一边给每个人纠正动作也许是因为之前被战士们顶撞过,或者是因为清楚我们这支部队的历史,张教官也很小心的不触怒战士们,所以喝骂的话显得客气多了,顶多就是几句:“你怎么站的!”,“手伸直!”
  这其中如果真说从没练过队列的那就属我了,所以我这动作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是不断。不过也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张教官对我却是相当的客气,每次他都很细心的纠正,也不敢像喝斥别的战士一样高声说话。有一次也许是骂顺了,可骂到一半发觉对像是我于是后半句马上就变小声了。
  好吧!张教官也懂得做人,否则他如果对我又踢又骂的。我一方面为了给战士们做榜样所以不敢反抗。另一方面就会渐渐在战士们面前失去了在战场上树立起来的威信。这或许是我们之间达成协议的好处。又或者是张教官知道要是对我不客气,那我手下的兵也不会对他客气
  练这些的时候还算舒服的,毕竟咱们都是在草丛里、烂泥里潜伏过的,现在这样在太阳底下晒一晒也只能说是小儿科。最痛苦的就是拔正步,随着“分解动作,1”的口令,就开始了艰难的举腿工程,举着一条腿。感觉压了什么一样的沉重,然后腿开始抖,从脚趾尖抖到整条腿,然后就摇摇晃晃的开始不听使唤听到教官喊“2”的时候就有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感觉。
  按照教官的话说这队列训练的目的是端正军人的姿态,保持严整的军容,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等等叭啦叭啦的一大堆但按我来说,这其中还有煅炼战士们的耐力的成份在里头,比如有一天我们再次走上战场潜伏的时候,战士们的小动作就会少许多了。
  原本这种队列训练是要练上一个月的,但李校长走到张教官旁偷偷地说了句什么之后。我们的队列训练就在一个多星期后结束了,以后队列训练就只在课间的时候偶尔练练。
  接下来就是单兵战术首先发下来的一本书《单兵战术基础》。
  我看了看目录。有移动技巧、野战单兵训练之类的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东西,不由大喜过望。
  可是翻开书一看不由就愣了,里头充斥着:“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这其中也有一些实质的内容,但看起来却比这些口号还要少。
  接着走进教室的是一个年轻教员,虽然也穿着一身的军装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当过兵的样子,原因是长得瘦骨磷峋的风一吹就倒的那种。后来我才知道他还真没当过兵他原本是一个初中教师,姓陈,这时代会教书会写字的人不多啊,所以就把他调上到军校里担任教员了。
  这也许有些匪夷所思这步校里会写字的人还不多,那之前步校的人都在干嘛的要说这个吧,本身推荐上来的工农兵就不一定会写字,上了步校也不一定要读书。
  初中教师来上战术课?这有点扯吧。
  不过似乎还真行因为陈教员马上就念开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
  好不容易讲到了一个战例却闹出了个笑话,事情是这样的
  教员说到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的时候,就举了个例子:某战斗英雄持火箭筒抵进到越军地堡5米处发射,一举击毁了敌人的地堡
  一听这话战士们就傻眼了5米?
  “有什么问题吗?”教员问。
  “报告教员!”刀疤回答:“5米的距离发射,火箭弹的保险还没解除,在这个距离上火箭弹不会爆炸”
  “唔!”我不由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这一点我也是不知道的,身旁张帆很快就把这个经验给记下了,显然她也是刚知道。
  “这个”教员不由一愣,但他不愧是在这步校呆过几年的教员,脑袋一晃就回答道“火箭弹的动能也可以杀伤敌人,以火箭筒的初速来看,完全可以击穿一般的碉堡,穿透后产生的碎片也可以杀伤敌人!”
  从教员回答的这些话来看,他还是有点军事知识的,但很显然他的军事知识大多是建立在纸面上。
  “报告教员!”很快就有一名战士举手问:“我们在前线看到的敌人碉堡,普遍有沙袋、有覆土,甚至还有钢筋水泥,火箭弹能穿进去吗?火箭弹够坚硬不会碎裂吗?”
  “报告教员!”还有一名战士问:“杀伤榴弹的杀伤半径是15米,5米发射自身防护怎么办?”
  “5米还用得着发射火箭筒?”粱连兵大声反对道:“这个距离打火箭筒那不是被敌人打死就是自己把自己炸死,这么近都可以朝射孔甩手榴弹了,干嘛要脱裤子放”
  我狠狠地瞪了粱连兵一眼,粱连兵赶忙把脑袋一缩就把剩下的话给咽了下去。
  几天前我就给手下的兵下了命令:要尊重教官、教员,一切按规矩来,否则别怪我把他们从部队里踢出去。
  这招对上级来说不管用,但对我来说却很管用。
  上级如果下这个命令的话,这些兵就会把嘴一撇:“踢出去就踢出去呗,谁愿意提着脑袋去打仗!踢出去正好”
  可是我下的这个命令战士们的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那就好像被我们这个群体排斥,被其它人给否决了,所以这关系到一个荣誉问题。
  这听起来也许有点奇怪,但其实人的心理有时候就是那么微妙。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的课堂才能保持这个样子,否则的话这个理论跟实际联系不上的教员早就被战士们给轰下台了。
  但尽管这样,教员头上也冒汗了,结结巴巴的说:“这个问题吧以后再探讨,以后再探讨”
  其实我是知道问题在哪里的,他说的这个战例,其实要表达的就是我军勇猛顽强的战斗精神,说的是我军敢于抵进射击,是新时代的“刺刀见红”精神
  这时代的人的想法吧,那就是距离越近就越是英勇,就越是体现是军人不怕死的精神于是就有了在5米这个距离发射火箭筒的说法。
  而且这种战术或是说体现这种精神的东西的不仅仅只是这个战例,我翻了翻手中的课本就发现随处可见差不多的战例,比如舍身炸坦克、奋不顾身的朝敌人火力点冲锋等等。甚至还有拿炸药包炸坦克的要点和步骤这并不是说这些战例里的战士们不够英勇,而是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一样这些战术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战争了。
  想了想我很快就明白了,这些战术也许是来自我军抗美援朝时代的要知道那时我军装备太差,反坦克或是用于摧毁敌人碉堡工事的武器严重缺乏,这使得我军不得不抱着炸药包或是爆破筒等冲上去炸毁目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事迹,并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抗美援朝以弱势装备击败了联合**。
  简单的说那是在装备不足时无奈的打法,再加上当时单兵武器不是很发达,也使得这些战术成为可能。
  但现在不一样了,时过境迁随着单兵装备大批量的由半自动转为自动,这种战术就变成十分危险的甚至是完全不可行的,同时也因为我军装备的进步也变成不必要的。
  当然,在某种特殊环境下,比如目标位于火炮的死角必须抵近射击或是抱着炸药包上那就另当别论,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能用火炮解决的为什么要让人上呢?
  想到这里我不由皱了皱眉头我不是都跟张司令说了吗?步校教的东西很有可能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战争了,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难怪战场上还有那么多指挥官硬顶着部队迎着敌人的子弹冲。
  那张司令这还要让我们进这步校来学习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八十一章 战术训练

  晚上是思想政治课,由一名中年教员授课,说的都是那什么打仗时应该要有什么要的精神啊,或是什么口号什么理论之类的。而他又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这句话挂着嘴边,时不时的引起战士们在下面偷笑,而教员却又有些莫名其妙的不知道我们在笑什么。
  这时马克思总是对那些发出笑声的战士吹胡子瞪眼的,有时就连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对这课的内容当然不感兴趣,往常这时候我总是会跟坐在身边的张帆写写纸条什么的搞点小动作没办法了,这步校简直就不给我们一点点单独的时间,白天训练上课,晚上还要上课,上完课就只有半个小时的自由时间然后就得熄灯睡觉了,所以跟张帆谈情说爱的时间就只有在这个时候了。
  而且为了给全连的战士起到表率作用,我只有很可怜的假装做笔记
  记得我第一次给张帆传纸条的时候是这样的,那天听着政治课实在无聊,于是随手就在纸上画了一个猪头,想了想,就在下面写了一行字:“照着你的样子画的,很像吧!”接着就推了过去。
  张帆接过一看,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只惹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就连教员也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她,而我却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气得张帆在桌下狠狠地踩了我一脚。
  过了一会儿,等课堂再次恢复的时候,张帆又把纸条给我递了过来。上面多了一行字:“原来你喜欢的是猪祝福你们!”
  好吧!看来张帆还是挺有幽默细胞的。我还以为这时代的人都是一本正经的呢!
  于是这纸条一来二去的就传得频繁起来。晚上的政治课也就成了我和张帆交心时间。
  可是今天晚上我就没那心思了,教员在上面讲课,我就在下面翻着书这书就是今天刚发下来的《单兵战术基础》。
  应该说这书里还是有许多内容有用的,毕竟是我们先辈作战的经验积累,比如说这里面归纳的移动技巧、跃进方式,利用隐蔽物的方法,甚至对跃入高低不同的战壕都有细说由此我就联想到了战场上越军的各种动作,跟这书里说的同出一辙。
  很明显越军的单兵战术就是以我军的战术为基础的这也难怪。要知道美越作战的时候,越军在战术方面毫无疑问的会偏向中国而不是苏联。
  其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距离越南近,方便大批的指挥人员进入中国培训。二是许多越南人都会汉语交流方便。三是因为中国就在二十几年前打败过美军,而且同样也是像越南一样完全处于弱势装备,所以有大量的实战经验。
  反之苏联呢?不说其地理位置较远语言不方便,苏联可以说没有直接跟美军交过手,而且装备还比越南先进,越南想学也没法学。
  所以说这越南是我们的徒弟是一点也不夸张,只不过越南把我们这些战术学去之后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战场上并在战场上淘汰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或是落后的战术思想。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添加了一些战术思想,于是就有了现在越军的素质。
  这个过程其实是很自然的。一支部队在战场上要想生存或是减少伤亡,就必然要在战斗中不断的学习进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中取得进步。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相反的我们中国的军队却因为几十年没有战争或是战争规模太小等而在战术上没有改变。甚至因为十年动乱这种落后的战术都没有落实到战士身上,于是就出现了中越军人在素质上这么大的差距。
  我把书本往桌面上一丢,不自觉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张帆就给我递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的写了一大堆的话:“怎么晚上不说话?”,“看书看那么认真”,“喂杨学锋!讨厌你”
  好吧!这时我才发觉今晚真是冷落了张帆了,可是这张帆也奇怪想跟我说话把张条递过来就行了嘛!
  看着我疑惑的表情,张帆嘟了嘟嘴,飞快的在纸上写着:“看你看得那么认真,不想打断你!你都看完了?”
  “哦!”见此我才恍然大悟,张帆这人就是这样,不管自己有多心急也会先为别人着想。
  “是的!”我在纸上写道:“除了那些口号之外。”
  张帆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我,写道:“那是一年的学习课程,你一小时就看完了?”
  “唔?”我不由一愣,想了想就写道:“战术是要练的,纸面上的知识其实不多!更何况我们打过仗,在战场上自己就有总结一些经验,所以看起来才快!”
  “嗯!”张帆想想也是,于是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速度与其它战士比起来那可以说是神速了,一是因为许多战士们认字方面有困难,另一个则是因为没有经过初中、高中、直至大学的系统学习,这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想像能力自然就差上一些,于是看着这字面上的东西许多人就是没法理解,非要在真实的场地上演练、示范几遍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这也使得张帆越来越觉得我和这时代的人有些不一样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看来我爸还是低估你了!”张帆写下这样一句话。
  “什么意思?”我问。
  这时张帆不由一愣,好像意识到说漏嘴了,摇了摇头就装作听课于是我也就不再多问什么了。
  第二天我们就在张教官的带领下进入单兵战术训练。
  首先练的是运动话说这张教官还真有两下子,他在给我们演示时一会儿是直身前进,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是屈身前进,突然又跃入战壕,接着又快速朝前跃进几十步
  这战士们是看得满脸的糊涂,而我因为有昨晚的理论知识却是看懂了,张教官这是根据不同的地形作出各种相应的动作,比如直身前进的位置是敌人火力的死角,屈身前进则用于掩蔽物略低于人体的地方,跃进则是用于在敌火下迅速通过开阔地。
  好吧咱们虽然都是打过仗的,但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