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田间-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养放到前院的小草棚里,放了些白菜叶,两只小羊就很不认生的吃起来了。
赵方把李其给的点心拆开,留了一半,剩下的包好送到村长家,赵东回来过年的时候把他儿子也带回来了,一个两岁的小孩子,长的粉粉嫩嫩的,说是两岁其实也只有一岁多一点,走起路来还不是稳,遥遥晃晃的像只小企鹅,看起来非常好玩。名字是在永宁县请举人起的名字,叫赵安远,不过大部分人都叫他小远,赵东走的时候把孩子留了下来,让赵大娘照看着,这些点心正好能给赵大娘哄小孩子用。
小远最近这段时间经常能看见赵方,很喜欢和赵方玩,一看见赵方走进来就立刻迎上来,伸开两个手要抱抱。看见赵方手里有东西立刻改变姿势把赵方手里的东西接走了。
赵大娘很惊讶赵方送这么好的点心,赵方只说是一个朋友送的倒也没再问什么,小远很喜欢吃赵方送的点心,一边吃着一边抱着点心包不肯撒手,赵大娘却也是不舍得让他如此糟蹋这么好的点心,许了各种条件,半强迫半哄的把点心哄下来藏好,小远被强夺了点心,满脸的不高兴。
赵方顺便问了些养羊的注意方式,又请村长帮忙注意小猪的情况,打算也养两头。
赵方走的时候小远正在门边闹腾,点心的事转眼就忘的干干净净。
回到家史乔正在桌子边坐着,赵方走的时候放下的点心一块都没动。
“你怎么不吃啊,这点心据说很好吃。”赵方拿了一块,香、糯、甜,真是很好吃。
“据说?你没吃过吗?”史乔喝着茶,茶是用赵方在山上采的野菊花泡出来的,
“这家的点心很贵,我没吃过。”赵方很当然的回答了,很多时候,真正的赵方的记忆都会被他当成自己的记忆,他现在就是赵方啊。
“你尝尝啊,真的不错,不是很甜,我去做饭,今天给你炖排骨汤喝。”这里的排骨很便宜,六文钱一斤,赵方很喜欢排骨,最喜欢糖醋排骨,可惜家有病人,只能喝汤。
第八章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中秋,继续加一更,大概在下午6点左右。
继续求圈养,求手滑,求留言,指出不满意的地方。
买的时候排骨已经请人剁好了,清洗后下开水煮至血水都出来后;捞起洗干净待用。
把萝卜削皮切成滚刀块,一块大姜用刀拍破。
锅里加进适量的水,排骨放进去,再依次放入萝卜、姜、几粒蒜、盐、黄酒、八角、桂皮、香叶,由于史乔情况特殊,赵方在炖汤的时候喜欢往汤里加几粒红枣和枸杞,红枣是他在地窖里找到的,满满一坛子,枸杞是他采回来打算卖的,加进汤里补气养血,给史乔喝最合适不过,顺便也给赵方补补。
烧开后赵方在锅底加些树枝,让它慢慢炖着。起锅时加些芫荽小葱之类的就完全按个人的口味了,赵方喜欢加,炖好的清汤中加些绿绿的菜叶看起来很养眼。
猪大肠是很多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很难处理,但是却很好吃,赵方用面粉、盐、淀粉轮番上阵把卖回来的猪大肠洗了半个小时,虽然买的时候已经被处理的很干净了。
在锅内倒了些油,把用淀粉、鸡蛋、盐腌制的大肠放进热油锅炸到八成熟。起锅后在锅里留下一些油,加入切碎的葱姜蒜,再放入适量的调料,加进三勺排骨汤,大火熬成浓汁,然后倒进大肠溜炒,起锅的时候赵方加了些切成丝的酸白菜,又撒了些香菜。
吃饭的时候史乔对溜大肠很感兴趣,不过赵方很严格的执行齐大夫的吩咐,只让他夹了几个尝尝味道,一个人愉快的把看起来很油腻吃起来也很油腻的大肠给解决了。
转眼元宵节就到了,早晨先要到亲人坟山烧些纸钱,还要烧些用金箔纸折的元宝,赵方特意向赵大娘学折法,亲手折了元宝,他一直觉的挺对不起赵方和赵方的父母的,占了他的身体,每次要扫墓烧纸什么的,他都会尽力做到最好。
这里的主食是小麦,汤圆大部分都要到城里去买,几乎没有人家会自己做。
吃过早饭大部分人都会到城里买东西,汤圆、灯笼、点心,家里有孩子的还会买一两个花式灯笼留着哄孩子,晚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上两盏灯笼,小孩子也拿着自己的灯笼满村的乱跑,到处比谁的灯笼好看,谁的灯笼好玩之类的,很是热闹。听说城里更热闹,有灯会,舞狮子之类的活动,村里也有人吃过晚饭又进城的,不过不多,都是些爱玩的小伙子。
天没黑就开始有人挂灯笼了,赵方在门口挂的时候几乎家家都挂上了,从门口向看,门口的两个红灯笼十分的喜气,星星点点的灯光竟让赵方有身处闹市的感觉。
挂好灯笼,汤圆也正好煮熟,以花生芝麻做馅的软软糯糯的汤圆,让人瞬间有了过节的感觉,怪不得节日要有特定的食物,果然是有事实依据的啊。
赵方端着汤圆在门口看灯笼,村中的小孩子聚在一起拿着灯笼到处走,就连小远也拿了一个小巧的灯笼跟着,赵大娘十分小心的在后面跟着,突然的就觉得很温暖。
史乔慢慢踱了过来,他也渐渐的好起来了,稍微走几步路没什么问题。
“你怎么不买个灯笼玩。”看见赵方正在很出神的看着在外面疯玩的孩子。
“我没去城里,没法买。”
“可以让别人帮你带一个啊。”
“为什么,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能和小孩子一样玩这个。”都是要奔四的人了。
“你也是孩子。”史乔看了赵方回了一句。
这样的问题是说不明白的,赵方直接忽略。
“你吃完了吗,碗给我,我去洗碗,你别走太远,外面冷。”赵方接过史乔手中的碗到后院洗碗。
史乔看着赵方走进去叹了口气,这个孩子懂事到让人心疼。
元宵一过年就算正式的过去了,村里人又开始忙碌了。
没几天就有人在卖小鸡了,赵方把家里的鸡窝鸡笼打扫干净,请赵大娘帮忙选了些小鸡,村子里的人都是拿鸡蛋去卖,没有出去买的,赵方买了两次,每次都有人在背后议论,想了想自己的情况赵方也就释然了,在这里是有些奇怪。
很多时候做菜需要加鸡蛋才会好吃,这个时候赵方就会很纠结,赵大娘送鸡蛋过来的时候赵方才突然醒悟,原来他也是可以养鸡的,养些母鸡就有鸡蛋吃了,再养些公鸡打牙祭,想了各种方案,赵方最后决定先养三十只鸡。
十五只公鸡十五只母鸡,虽然有些少,可是一次养很多也奇怪,村长家也就只养了二十来只,其中有二十只是母鸡,所以赵大娘在拿鸡蛋卖钱的同时也能偶尔救济一下赵方。
普通人家一次也就养十几只鸡,赵方买的虽然多,不过村里人并不奇怪,因为鸡在养的过程中会因为生病死掉一部分,而且最近很多人都夸赵方懂事了,开始学会过日子了。
这时候的天气还冷,小鸡不能放在外面养,赵方就找了个用藤条编的大筐,筐底放了些麦秆,再在上面放了一层木板,再把小鸡放进去,筐就放在厨房的角落里,每天都打扫的很干净,这里可没什么药能给鸡用,干净至少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赵方也看过家里养鸡,小时候他还漫地的跑这给鸡找野草吃,不过大部分被嫌弃的扔掉了,家里都是用青菜叶加些麦糠来喂鸡的,貌似前期是用蒸熟的米加麦糠来喂的。
为了保证这次养的小鸡能最大程度的成活下来,赵方决定先用米和青菜轮流着喂小鸡,等它们稍微大一些再用青菜喂。
史乔最近也慢慢能动手做些事了,和赵方也算很熟了,看见赵方养鸡不时也会说上几句,不过都没什么建设性,赵方估计让他说怎么吃鸡会更靠谱一点,在这个时代就算是农村养鸡的也都是女人,赵方算是特例。
小鸡长的很快,赵方觉的小鸡们慢慢能适应温度了就把鸡放进了鸡窝里,白天放到院子里,小鸡会自己出去晒太阳在地上找些碎屑小虫之类的东西吃,不过主要还是吃赵方准备的东西。小鸡刚放出去赵方盯了两天,发现没什么问题也就去忙别的了。
刚出了正月村长就帮赵方卖来了两只小猪,竟然还附赠了一只猫,看着刚刚满月的小猪和小猫赵方无语了,这赠品和小猪完全没有任何在一起的理由,不过很可爱,白白的像一只雪球,碧蓝的眼睛很讨人喜欢。
赵方想起以前家里的猫,直接给把名字给小猫用上,猫猫。
小猪才刚刚满月,不能冷着饿着,赵方要每天给他们煮猪食,加上家里的羊和鸡,赵方慢慢的忙碌起来。
田里需要除草浇水,还要注意小麦生长的情况,各种青菜也都慢慢可以种了,赵方几乎什么都不知道,看见别人做什么他也就跟着做什么。
小鸡渐渐长大了,能自己觅食了,一开始只是在院子里,后来就到外面找东西吃,赵方家周围没有人家,最近的一家离他家也有五十米左右,是村长家。屋子周围的草长势良好,鸡就每天出外觅食,几乎都不吃赵方准备的食物了。
赵方不用整天盯着家里的动物了,开始继续上山找草药,山里的草药种类很多,春天里能找到的草药更多,村里的人知道的只有四五种常用的草药,把那些不常见的都当做草看,倒是让赵方找了不少的珍贵草药,赵方关于草药的记忆不少,家中也有医书,他也看了很多,知道那些草药采摘的时间和保存的方式,不像村里人就只是简单的看见了就采回去,不按方法采摘,大大降低了药效,卖的价钱很低,赵方和他们卖一样的草药总能卖到好价钱,他采药每次都只采一小部分,只有一些特殊的才会多采一些,卖的钱也不多,但足够他维持日常生活的,每次还能买些骨头和肉回去。
赵方在山里也发现了一棵和他差不多高的花椒树,几颗小茴香,都被他移栽到后院了。
在城里买了几棵已经很大的葡萄树,栽种在后院里,卖树的人说最迟明年就能看见葡萄了。
元宵刚过的时候史乔向家里寄了一封信,后来也没什么下文,史乔也不着急,慢慢养着伤,齐大夫每半个月来一次,每次都夸史乔身体恢复的快,让史乔慢慢的增加活动量,渐渐的史乔白天不用在床上躺着了,他也会帮着赵方看看小鸡,扫扫地,清清屋子做些活动量不大的家务活,每天也到村子里转一圈,遇到人了也和他们聊聊天,史乔话不多,但是很会说话,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很喜欢听他讲的各地的风俗和他路上的见闻,往往他刚绕着村子走了几步就被人拉住聊天了。
三月的时候史乔的身体已经完全好了,齐大夫过来看诊完以后说这次养伤把史乔以前的一些小毛病也给养好了,把赵方好好的夸了一番,赵方顺便请教了一些医书里写的很模糊的一些问题,齐大夫回答的很详细,很欣慰赵方能对医术这么感兴趣。
第九章
伤养好了,史乔也准备离开了,赵方有些舍不得,但是也不能留着他,史乔自己把衣服之类的东西准备好,赵方很精心的帮他准备了一些吃的东西,,特意到城里买了上好的精肉,做了些肉松、猪肉干,辣椒酱满满的盛了一罐子,还请赵大娘帮忙做了些烙饼、馒头之类的干粮,都要史乔带着,史乔对这些没什么意见,只是强调一定要带些五香萝卜,这样一来东西就很多了,赵方提前就请赵三叔用藤条编了一个箱子,赵三叔常年编这类东西,东西很齐全,没几天就编出来了,编出来的成品和赵方说的一点都不差,里面空间很大,赵三婶又在里面缝了一层油布,外面用线缝了很多用麻绳做的扣子,打开合上都很方便,又到薛木匠家请他在箱子底装了两个木轮,由于不知道具体位置木轮装了好几次才能正常的被拉着走,薛木匠甚至很神奇的把赵方说的可以收起来的拉杆也做出来了,非常的好用,和赵方以前用的完全没有区别,嗯,除了做箱子的材料不同,薛木匠一个劲的夸赵方聪明,赵方很惭愧,不过也不能说什么。
史乔看见箱子很惊奇,开开合合的看了很久,又问了很多详细问题,然后把东西都放进去,史乔被捡到的时候身上就一个小包袱,后来村子里的人给他送了些衣服来,加上赵方准备的一大堆吃的,箱子被塞的满满当当的。
赵方估计史乔身上没什么零钱,就到钱庄里取了十两银子给史乔当盘缠,相处久了也知道史乔不会要他的银子,就偷偷的塞到箱子里了。
早晨送史乔走后赵方慢慢走回家,尽管外面鸡叫猪哼的很热闹,赵方还是觉的家里空荡了很多,失落了好几天才慢慢恢复过来。
慢慢的到了四月,天气热了起来,赵方在春衫和夏衣之间开始纠结了,早晨和晚上想穿春衫,中午想穿夏衣。家里的鸡、羊、猪都长大了很多,尤其是猪,最明显了。现在还没什么农活,赵方照顾他养的各种动物很是用心,毕竟都是钱啊,鸡是不用怎么照顾,它们每天自己到外面找小虫子,啄些青草之类的就能把自己喂饱了。羊也很简单,赵方每天早晨把两只羊栓到门外的树上,放盆水在旁边,羊就在树周围吃些青草,绳子很长,羊还可以随意的晒太阳,长势也很好。猪就有些麻烦了,赵方想养的是按他家的标准养的,半年就能长到二百多斤,猪窝里是赵方特意用青砖铺的地,每天都要用水冲洗几遍,猪食也不像平常人家只放心糟糠剩菜之类的东西,他用的是专门配制的猪饲料,用豆粉、玉米粉、麦糠、磨碎的鱼骨,当然也会有些吃不完的剩饭,有时候还按天气加些草药进去,上一世的时候他爸爸有句话他记的很清楚,人能吃的东西猪一定能吃,药也一样,所以他也随便的往饲料里加各种东西,鱼骨很难找,他就用晒干的小鱼、虾米代替,所幸他家的猪当他的试验品当的很高兴,身体也很好。
最近天气热了些赵方就不在里面加草药了,每天都割些青草喂它们,不仅能省些粮食也能给两只小猪燥气。
山里的木耳蘑菇多起来了,赵方不能每天都上山,但是也经常去,采些野菜,摘些野果,也打些藤条学着编东西,至今没什么好的进展。
自从村里的齐大夫知道赵方对医术很感兴趣之后,每次上山采药都叫上赵方,路上还给他讲些医理药性,比书的详尽很多。
山上的植物很多,野菜自然也少不了,赵方每次上山都会摘很多野菜带回家,这可是纯天然的野味呢,最近一段时间雨水充足,气温回升的也很快,野菜长的非常好,汁多叶厚,口感清爽细腻,尤其是加到肉汤里,吃过之后回味无穷。而且野菜长的到处都是,随处可见,赵方就每天都采些野菜,吃不完的晒用开水烫过以后晒干收起来,吃起来也很不错。
四月底就是小满了,赵家庄每年都会开办小满会,各处的小贩都会聚到这里,卖一些收割小麦用的镰刀、锄头、木锨、篮子之类的农具,本村的村民也都会把自己平时在家做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卖,很是热闹。
小满会并不特定在小满一天,还有小满之后的五六天,买东西和卖东西的时间都很宽裕,赵方也拿了些干菜之类的来买,把他做的辣椒酱盛砸小坛子里,一罐一斤,只是玩票性质的,所以定价很贵,三十文钱一罐,虽然很贵,不过因为味道很不错,倒是买了不少,一开始做的几斤第二天就卖完了,火来又赶做了几十斤也卖光了,还好材料这里都有卖的,做起来也不算很麻烦,剔除成本他也赚了五六百文钱,不少人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