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论平等〔法〕皮埃乐勒鲁-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理想的制度是由君主、贵族和民主派联合组成的奴隶主国家。——译者

 133

    第 六 章921

    事实上,恰恰在奥古斯特①和梯贝尔②建立起一个真正的实际统一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人,一位贤人,他来向世界提出一种共和国的新方案。他来为没有奴隶的世界建立一个乌托邦,一个相似于柏拉图为奴隶世界建立的乌托邦,这个人就是耶稣基督。

    耶稣事业的全部荣誉应归功于他自己。

    我们应当承认,如果撇开人们先于基督曾在东方说过的一切,那么耶稣将要对西方说的一切则全是新的。请读一读,反复读一读希腊和罗马的全部古典文学吧,在这些文学著作里,你们能发现人类信仰吗?你们能发现人类团结得象一个人那样吗?你们从中不仅看不到人类深厚的兄弟般情谊;更何况在这全部文学著作里,根本就不存在使这种友爱成为认识和信条的抽象概念。

    直到耶稣即将出生的年代,我们才在古人中发现了某些相似于他的福音的带有人情味的语言。除去泰朗斯③的一句

    ①奥古斯特(Auguste,公元前63—14)古罗马国王,是恺撒养子屋大维的尊称。公元前27年,古罗马元老院以“奥古斯特”

    (即“神圣”

    、“庄严”之意)的称号献给他,并正式确立罗马帝国。——译者②梯贝尔(Tibere,公元前42—37)

    ,古罗马国王。公元14年继承王位时,他已五十六岁,他推行和平政策,着重财政、法律和外省行政的管理,后来他退居幕后参与国事。——译者③泰朗斯(Térence,公元前190—159)

    ,古罗马喜剧作家。生于北非迦太基,幼年来到罗马,沦为奴隶,后被主人赏识,被解除奴籍。他一生写过六部喜剧,都是依据希腊新喜剧改编而成,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产生较大影响。——译者

 134

    031第二部分 过去

    诗,西塞罗的几个字,赛纳克①的几个句子,整个古代就没有什么可以使人作出某种结论的东西了。我指的不是人类的彼此团结和人类的统一,而是说在最通俗的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全体人类的感情第一次是由一个被解放了的奴隶在罗马表达出来的,这是一个迦太基②的孩子,他被罗马人从他的家里抢走,当作奴隶抚养,是他表达了人类的感情;他的话是那样新奇,以致所有的人都惊讶不已。圣。奥古斯特说:“当有人第一次在罗马舞台上朗诵泰朗斯这首动听的诗:‘我是人,我认为人间的一切对我都不陌生’时,整个阶梯剧场内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在这个如此盛大的集会上,所有罗马人和他们帝国的附属国或联盟国的使节,个个都为这一声自然的呐喊而心情激动。”

    这确实是一声新的呐喊,我还要重复一遍,这件事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这是由一位被解放了的奴隶让罗马人听见了福音的先声。而且,对于罗马人来说,这不过是在他们剧场的娱乐声中突然降落在他们中间的

    ①赛纳克(Sénèque,公元前4—公元65)

    ,古罗马哲学家,斯多葛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一百多篇,如《论神意》,《论道德的书简》等。

    他宣扬宗教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听天由命是美德。他的名言是“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牵着走”。此外他还宣扬禁欲主义。他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吸收,故恩格斯说赛纳克是“基督教的教父”。——译者②迦太基,位于北非突尼斯湾,距今日突尼斯市约十六公里地方的一个城市。早在公元前八世纪该城就初具规模,是古代北非与古罗马、古希腊联络的经济中心和思想中心,后历年来战火纷飞,城市也几经建设和毁灭,十二世纪时只剩下小小的一个城镇。——译者

 135

    第 七 章131

    一句漂亮的诗句;可以说泰朗斯本人就如同女预言家一样,对于上帝启示她们所说的东西根本就不懂,或者似懂非懂。在泰朗斯以后,没有一个罗马人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比他更远。

    西塞罗善于朗诵和欣赏泰朗斯的诗句;他甚至乐意谈论那种可以联系全人类的仁慈、博爱精神。可是,他从这个直觉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呢?什么都没有。仿佛他只是为了从人类的友爱中找到几句响亮的诗句才隐约察觉到了这种关系。一直等到赛纳克出现才有了比较确切的东西。

    赛纳克认为仁慈之心,人皆有之,奴隶会有,自由人也会有,而且他说,它是从自然的需要中产生出来的:对罗马人来说,好处是什么呢?本性要求他们有利于人。不管奴隶是自由的,或生来是自由的和已被解放了的,也不管他们的自由是正义或联系的结果,这又有什么重要呢?哪里有人群的地方,哪里就存在着人,哪里也就存在着利害。但是正当赛纳克这样表达他的意见的时候,先进的自由思想早已趋于形成一种新的宗教;正当赛纳克把这一点还作为一种次要观点加以论说的时候,耶稣由于他在这方面的思想确立成为一种教义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第 七 章耶稣是社会等级的摧毁人

    耶稣是西方的菩萨,是社会等级的摧毁人。十八个世纪。。。。。。。。

    后苏醒了的世界对他作出反响,把他尊为最崇高的革命者,法兰西革命承认他为革命的准则和源泉。他是体现博爱精神的

 136

    231第二部分 过去

    立法者,他一边期待着平等的实现,一边来到世界传播人类统一的学说。世界在十八个世纪中虽然崇拜他,但并不理解他,而只有当人们对他不再迷信的时候,他才真正被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只要看到《福音书》中的这一点就行了:由耶稣制定和执行的计划赋予古老共和国的平等标。。。。。。。。。。。。。。。。。。。。。

    志以深刻的意义;如此构思的《福音书》不能不为人们所敬。。。。。。。

    佩。

    而古老共和国里公民平等的标志是什么呢?公共用膳。。。。。

    那末,耶稣正是用自己的圣体体现了这一标志,这一平等的象征,并使之臻于完美。

    耶稣的全部教诲就在于此。他告诉人们所有的人只有一个躯体,一个灵魂。有一个创世者,一个救世主,他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教会人们这样做。

    古代有一个德西宇斯①,为了拯救罗马,他跳进了深渊;还有一个苏格拉底,他宁可死,却不愿说谎:而今有一个比德西宇斯更高的德西宇斯,犹如人类胜过罗马一样;有这样一个苏格拉底,他不仅不满足于死难临头时甘愿去死,而且他肩负着十分重大的使命,迎着死亡向前走去。

    请听耶稣本人事先昭示的意图:

    ①德西宇斯(Décius,20—251)

    ,古罗马国王。他为了恢复古罗马帝国在传统宗教基础上的精神团结,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基督教徒运动,结果适得其反,事隔一年,他本人也被杀死。这就是文中所说的“他跳进了深渊”。——译者

 137

    第 七 章331

    “我是生活的面包。你们的父辈在沙漠里吃过吗哪①,可是他们死了。这儿是从天上降下的面包,以使吃过这面包的人不再死亡。我就是从天而降的活生生的面包。如果有人吃了它,他就永生不灭。而我要给的面包,就是我要赋予世界。。。。。。。。。。。。。。

    生命的我的肉体。“

    (《圣约翰》第六章)。。。。。。。

    一切正象他所希望的那样得到了实现。

    《福音书》就是一幕剧,而耶稣和他的信徒们欢庆的复活节则是这幕剧的结局;因为在复活节和耶稣之死中间,没有时间的间隔。

    耶稣来到耶路撒冷庆祝他的复活节,也正是为了他的死亡。

    他召来他的信徒们,亲手给他们洗脚,和他们一起就餐。“

    当他们吃饭时,耶稣拿起面包,在表示感激以后,他切开面包,并分发给他的信徒,说:‘拿吧,吃吧,这就是我的躯体。

    ‘。。。。。。。。。。。

    然后,他端起了酒杯,又感谢了一次,他把酒分给了他们,就说:‘大家喝吧;因为这是我的血,新结合的血,它为许多人。。。。。。。。。。。。。。。。。。。。。

    赦罪。可是我对你们说,今后我不再喝葡萄园里的果酒。等。。。。。。。。。。。。。。。。。。。。。。。

    到我和你们到我圣父的天国里的那一天再喝它。

    ‘“

    (《圣马蒂。。。。。。。。。。。。。。。。。。。。

    于》第二十六章,第26—29页)

    信徒们向耶稣提出问题:他的讲话为他们的灵魂增强了力量;然后,考虑到一切都已结束,他的使命业已完成,他已建立了平等用膳,他就想到死亡的来临,因为他必须用生。。。。

    命赋予这顿晚餐以意义和价值,于是他使灵魂离开大地,并开始祈祷:

    ①吗哪(lamane)是《圣经》中所说的古代以色列人在旷野西十年中所获的神赐食物。——译者

 138

    431第二部分 过去

    “耶稣说完这些话,然后举目望天,说道:‘我的父亲,时间已经到了我已在大地上为你赞美;我完成了你交给我。。。。。。。。

    的事业。

    ‘“

    (《圣约翰》第十七章)。。。

    他完成的事业究竟是什么呢?你们希望了解吗?请听他为他的信徒们以及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人类所做的祷告吧:“圣父,请以你的名义留下你交给我的人们,好让他们象我们这。。。。。。

    样溶为一体然而,我不仅为他们祈祷,我还为那些用自。。。。。

    己的语言表明信仰我的人们祈祷,目的是让所有的人团结一。。。。。

    致。圣父呀,正象你我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愿在。

    他们中间也有我们,但愿所有的人相信是你把我派去的。我。。。。。。。。

    让他们分享你赐予我的光辉,好让他们团结得象一个人,正如我们是一个人那样。我体现在他们身上,而你体现在我的身上,好让他们在统一中成为尽善尽美的人。“

    (同上)。。。。。。。。。。。。。。

    当他做完了这次祷告,他的使命便告结束;他穿过西特隆①的急流,看到犹大②带着比拉特③的打手朝他奔来。

    牺牲已经完成;一切都已结束。

    团结的标记已经找到;殉。。。。。。

    难者已经死去。然而他是死而不朽的;他将永远为人们提供公共用膳,让他们欢度复活节和举行平等者的宴会。统一的

    ①西特隆河发源于约旦,流经耶路撒冷圣地,它的河谷至今保存着许多洞窟和墓穴。相传在这里响起了“最后审判”的号角。——译者②犹大(Judas)

    ,耶稣十二使徒之一。

    《圣经》故事中说他是出卖耶稣的人,——译者③比拉特(Pilate,约一世纪)

    ,古罗马帝国驻犹太等地的总督。据《圣经》记载,耶稣是由他派人抓获、审判、并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译者

 139

    第 八 章531

    学说已经播种于全世界。

    圣保罗①高声喊道:“没有犹太人,希腊人;没有奴隶,自由人;也没有男人,女人。因为你们大家是耶稣基督身上的统一体。”友爱餐开始了;友爱餐,也就是吃团结饭,吃相爱饭。。。

    与基督的友爱餐相比,希腊城邦的公共用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自由人的用餐又算得了什么!谁会参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餐呢?奴隶们被排斥在外;参加者只能是自由人;三四十人中间只有一人应邀出席。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餐上,有象耶稣自称的道德食粮和精神面包吗?那儿都是物质的东西;人们吃的面包,就是面包。只是人们聚集在一起来吃饭罢了,可是他们不懂得他们的生活没有发生变化。应该有一个人牺牲生命,也就是说将自己的生命作为粮食献给其他人,以便教会他们在精神上彼此吸取养料,在生活上相互依靠,他们组成的是同一个躯体,他们只有一条生命。

    尽管这个人为盛餐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作出了伟大的榜样,他却告诫自己切不可把奴隶们排除在盛餐之外。不但如此,他正是和穷人们一道庆祝了他的接纳祭餐的。

    喔,耶稣,你仍然是那么伟大,虽然你在苏格拉底之后,虽然他走在你痛苦道路的前面,并和你一样为了拯救人类而献躯!

    ①圣保罗(S。

    Paul)

    ,《圣经》故事人物,耶稣升天后向他显现而直接挑选的使徒。他被派往各地传教,后被罗马皇帝处死。——译者

 140

    631第二部分 过去

    第 八 章连接耶稣和先于他的西方立法者的纽带。耶稣继承了古代立法者的精神,但赋予他们的思想以新的适用范围

    尽管耶稣非常伟大,但是如果人们想要理解他,却不能把他跟人类隔绝开来。

    几乎就在基督降临之前,罗马帝国建立了,它的建立无疑是我论证到现在为止提出的最显著的证明,即古代平等和博爱的认识不象我们今天在基督教之后对它们的认识,我们把它们看作一种教义,一项原则和一种法律。当人们看到罗马在经历了五百年的共和国之后过渡到专制政权,除了特权阶层的反抗以外,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当人们想到这种反抗只是一种没有借助于法律的事实上的反抗,想到这一切由于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而只能局限于盲目的斗争、交战、放逐和残杀;当人们看到在塔西陀①的历史著作里,达拉西亚人、索拉尼斯人、赛纳克人等在一位暴君的命令下丧生,他们就象舞台上的斗士那样泰然自若,堂堂正正地死去,既不抗议又不申诉,似乎这种暴君制是很合法的,似乎法律根本就不应该占上风,人们就越来越相信这个真理:古代人缺乏对人类平等的认识,因此,他们也就不认识法律。

    ①塔西陀(Tacite,约55—120)

    ,古罗马历史学家。它的传世作品有五种,如《历史》、《编年史》等。他是一个正统的共和派,向往古老的共和国,憎恶个人专制。——译者

 141

    第 八 章731

    但是,如果说古人没有法律,那么至少他们已有了法律的萌芽。事实上,虽然他们没有作为制定法律的基础,但对人类平等观念,他们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萌芽:因为凡涉及到人的总体的时候,即使他们否认人类的博爱,他们却承认在狭隘圈子内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即等级内的友爱;这样他们同时就有了博爱、平等和法律的萌芽。

    这就是耶稣培育了的萌芽;在当时的社会里,虽不能自由地培育它,至少他拯救了它,把它放到某个神圣的地方,即教会。当我说到耶稣的时候,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这项事业。。

    中所有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做的。一大批配得上与他合作的人参加了这项工作;在他之前已有先驱者,在他之后又有继承者。

    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