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中原逐鹿-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味佳餐’,许多串好吃的葡萄,来喂我们,想要我们吃得走不动,甚至把我们胀死在鲁西南。我们对‘委员长’送来的‘好饭好菜’是要吃的,但要看时机,还要量力适度,不能把肚皮胀破。我们在内线再歼敌几个旅,敌人还可能抽调兵力,阻我南下。因此,如果我们留恋于内线继续作战,这正是上了蒋介石的当。我们决不能上这个当。”接着,刘伯承又分析了战略形势,他说:“现在我军在全国各个战场,已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在北线的东北和华北战场,我军正在发动攻势,在南线敌人重点进攻所造成的哑铃形战略态势,越来越对敌不利,东西两翼的所谓重点进攻,在山东和陕北我军的严重打击下,敌人已陷人欲胜不能、进退维谷的困难境地,其联系东西两个战场的中央晋冀鲁豫战场,已被我军突破。我军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迅速实施战略进攻,扩张战果,这是战略利益的需要。而敌人当前兵力集中在郑州。开封、徐州及陇海路沿线,注意力集中在鲁西南,妄图在鲁西南同我决战。陇海路南,直到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敌人兵力薄弱,后方空虚。并且敌人还错误地判断我连战疲惫,要‘窜返黄河以北’。在这种情况下,我军立即南下,实施战略进攻,可发挥战略突然性的奇特效果。当然,南下作战会有若干困难,但是我们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国各战场的有力配合,有广大指战员的艰苦奋斗,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刘伯承一口气讲完了他的决心,深深地感染着在坐的每个人,不禁心潮激荡,热血沸腾。邓小平立即表示赞同:“刘司令员的决心和部署方案非常正确。我完全同意。我们要立即南下,下决心不要后方,直捣大别山,逼近长江,威胁武汉三镇和蒋介石的老巢南京,把战线从黄河边向南推进到长江边。古人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我们的战略反攻,必然迫使蒋介石调兵回援,这样我们就能配合全国各战场的兄弟部队,彻底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彻底扭转全国战局,加速蒋家王朝的灭亡。”
稍作停顿后,他又说:“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我再强调三点。第一,一切工作要服从战略进攻任务的要求,要教育各级干部和广大战士,这是一个极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军战争史上的创举,要准备为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决策做出贡献,付出代价。要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第二,在我进军途中,敌人必然北追、南堵、东西截击,我军在淮河以北主要是消灭敌人的地方武装,要力避与敌主力纠缠和作战,千方百计直奔大别山腹地。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第三,要教育部队,进入新区作战,一定要严格遵守党的政策,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参谋长李达和副政委张际春也表示赞同。
刘伯承下命令似地说:“决胜料势,决战料情,情势既得,在断不疑,行动越早越快越好!今天下达命令,明天晚上开始行动。在部署上,四个纵队分三路开进:3 纵队为东路,1 纵、中原独立旅为西路,野战军直属队、2 、6 纵为中路。11纵及军区各级地方部队仍在鲁西南开展攻势,以迷惑敌人。豫皖苏军区部队破击陇海路、平汉路,断尾追之敌的交通,暂归我们指挥的华野西兵团部队于鲁南、鲁西南积极佯动,寻机歼敌,掩护我主力南进。”
邓小平:“请参谋长立即起草电报,报中央和中央军委。”向中央的请示是:“我决心提前于8 月7 日全军开始战略跃进。”
8 月7 日,毛泽东来电告诫刘邓说:“你们至少一星期不动。”
当天,毛泽东接到刘邓提前出动的电报,遂于8 月10日复电刘邓和陈粟,认为刘邓南进决心完全正确,电报说:“(二)在敌主力东迫郓城、西边郸城情况下,我在郓巨作战已不适宜,即北撤亦来不及,只有南进才利机动,刘邓决心完全正确。(三)敌此次判断我北撤,完全不料我南进,又有宋时轮王秉璋两纵迷惑阻滞敌人,南面除桂系到商丘、潘文华两个旅位于平汉路外,完全空虚,极利机动。(四)陈唐。叶陶到豫皖苏后,照刘邓虞电,在该区活动一时期,掩护刘邓南进,尔后即活动于陇海南北地区。陈粟六纵及军直到黄河北岸后,如邱、欧、罗广文已南进,即相机渡河与宋时轮、王秉璋会合,在鲁西南活动。”
8 月11日,毛泽东又致电刘邓、陈粟说:“刘邓部署很好。前已通知你们所有山东全军统一归刘邓指挥”,并特别指示:“一切决策临机处理,不要请示。我们尽可能帮助你们。”
刘邓与毛泽东配合默契,共筹帷幄,可谓达到珠联壁合的境地。刘邓之主动灵活,机断决策,正是体现了毛泽东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精华,也正是有了这些,和此后刘邓在逐鹿中原时的伟大杰作,才有了此后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毛泽东对邓小平说的那句沉甸甸的话:“一切都交给你了!”
1947年8 月7 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介石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我刘邓大军12万人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兵分三路,突然甩开敌人,向大别山挺进。
左、右、中三路人马按预定计划昼夜兼程。其中,第三纵队出发时,正处于北进的敌罗广文、王敬久两兵团之间。为免于纠缠,该纵先向西南避开独山集、羊山集的国民党军,尔后向南经成武、单县间南下,于M 日晨进抵陇海路以北的郭村。当天夜里,该纵先遣队攻占陇海路马牧集车站,并破坏了该站东西段铁路和桥梁,掩护纵队主力跨越陇海路。
位居右路的第1 纵队、中原独立旅,从马楼和孟庄间约8 公里宽的地段上,乘隙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线,于8 日拂晓进至定陶、成武之间地区,于11日由柳河镇、民要问越过陇海路,进至眼县东北的和楼及其附近地区。
居于中路的第6 纵一部,于8 日在成武以西九女集歼灭敌地方武装一个营。
8 月11日,中原局、野直、第2 纵队,在虞城古心集附近越过陇海路。从这天夜间起,横贯中原的大动脉陇海路,便第3 次被刘邓大军的脚步震动了连续3 天。
刘邓大军在北有滔滔黄河阻断,东、南、西三面有国民党军10几个旅重兵围堵的险恶环境下,突然南进,可谓金蝉脱壳,大大出乎国民党统帅部的意料。14日,刘邓所部远远地甩掉了国民党大军的围堵,按预定计划进到豫皖苏解放区的大牛岭、吴台庙、杨蔡国一带,根据军委指示和部队疲劳情况就地休整一天。
22.毛泽东密电陈毅:“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自从刘邓挥师南下,在陕北转战的毛泽东无一天不在惦记着他们,一直密切关注刘邓大军能否扎下根来。凡有刘邓电报来,无论白天夜晚,必亲自处理。毛泽东和周恩来身在陕北佳县神泉堡,除随时提供敌情给以指示外,还做出了给他们增加兵力的决策。经过同晋冀鲁豫中央局商量后,决定将留在内线作战的第10、第12两个纵队,带上一批新战士和伤愈、病愈归队的指战员,运送大批弹药、药品和银元,南下中原。带着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这两个纵队经过长途跋涉和沿途作战,按照中央军委计划到达指定地区,加强了中原野战军的力量,提高了粉碎敌人围攻和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信心。这使刘伯承和邓小平非常感动。刘伯承说,这是党中央、毛主席对中原野战军的“雪里送炭”。
为了保证刘邓大军南下顺利,党中央和毛泽东令陈赓率部渡过黄河之后,又几次电催陈、粟南下豫皖苏钳制敌人,以减轻刘邓的压力。毛泽东在8 月24日给陈毅、粟裕并告刘伯承。邓小平及华东局的电报中,指示陈粟西线兵团“必须在九十两月内歼灭几部敌人,攻占多数薄弱城镇,逐步将此两区(指鲁西南区及豫皖苏边区——引者注)创造成有利战场及支援刘邓之后方。着西线兵团在九。十两月内不能达到上述目的,而使刘邓在大别山站不住脚,甚或遭受不利,因而被迫北返,则于大局不利。”
前几天,刘邓来电告急:国民党数十个旅形成堵截包围态势,企图将我围歼于进军途中。
毛泽东忧心如焚,8 月30日,仍未见陈粟大军采取更加有力地配合刘邓大军的行动,给陈粟拟了一封电文:陈粟:29午电悉。
你们在惠民留驻时间太久,最近几天又将注意力放在胶东,其实目前中心环节是在陇海南北积极行动,歼击及抓住5 军、57师,攻占一切薄弱据点直接援助刘、邓。我们对于陈(士渠)唐(亮)叶(飞)陶(勇)二十多天毫无积极行动,你们亦未严令督促,十分感觉焦急。为此问题军委多次指示,未见具体答复。现在欧震,张淦,罗广文,张珍,王敬久,夏威各部均向刘、邓压迫甚紧,刘、邓有不能大别山立脚之势,务望严令陈、唐积极歼敌,你们立即渡河,并以全力贯注配合刘邓。胶东方面,9 纵、13纵在内线,2 、7 纵在外线,是很好的。
毛泽东30日19时措辞是严厉的。
这一个时期,毛泽东发给各野战军的电报均以中央或军委的名义,而这封给陈、粟的电报则署名“毛泽东”,并且必签上四个粗重的“A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华野西兵团渡河南下。足见毛泽东的决心和焦虑。
这时,坐镇南京的蒋介石感到情况不妙,为了阻止华野外线兵团与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合,匆忙从山东及西北战场和武汉地区调集了35个旅,分别向鲁西南开进,企图利用黄河秋汛决堤放洪,以阻止华野部队过黄河,并迟滞陈票所部的攻势。而在鲁西南地区尾追华野的国民党军,认为华野在鲁西南“已陷入绝境,南有陇海路,东有津浦路,北面和西面有黄河,四面被围,无路可走,因此变得十分猖狂,一改过去被打击后的谨慎,各路分别孤立冒进,以求抢到”歼灭共军“的头功。
根据敌情变化,陈粟为迅速打开局面,决心率主力南渡黄河,出奇不意地打击敌人,并有力地配合刘邓大军在鲁西南的作战行动。为此,决由粟裕拟定了两套作战方案。
8 月30日,毛泽东未见陈粟野战军采取更加有力地配合刘邓野战军的行动,所以才亲自给陈毅、粟裕发了一份“绝密”电报,要他们“全力贯注配合刘邓”。
23.刘伯承兵法:狭路相逢勇者胜
刘邓通过巧设神机,以一部兵力在黄河边佯动,。造成北渡声势;一部兵力向西破击平汉铁路,切断敌交通;一部兵力向西直出信阳,作出挺进桐柏山姿态,迷惑了蒋介石,当其弄清我军意图之时,刘邓南征大军经5 昼夜长距离跃进,已穿越陇海路,深入敌人战略纵深,在阴雨、褥暑中度过了整整10个昼夜。国民党军部队误认为刘邓大军过陇海线是所谓“北渡不成向南窜”,“企图越平汉路西窜”,他们几路扑了空又饥肠辘辘地开始了新的奔波,以一部自蚌埠西进太和,在沙河堵截,以主力分路南追;以一部在平汉路侧击,企图阻止刘邓大军西越平汉路进入豫西广大地区,将其一举歼灭在黄泛区。
成竹在胸的邓刘首长根本不理会蒋介石的这一套,于8 月16日中午起兵向着黄泛区开进了。
黄泛区,举目茫茫一片,四望苇草荒芜,极目处或一株枯树梢露于黄沙滩头,或一座屋顶小岛般浮在水中。要走过这茫茫草地,辎重、炮兵非常艰难,刘邓果断决策,破釜沉舟,要求除了弹药、文件、粮食,其他全部丢掉,轻装前进。
仅有的几门美式榴弹炮和几辆十轮牵引车全都炸了,炮手们一面执行命令,一面却抱着这些用生命换来的武器不忍释手,有的放声痛哭。
这时,由于一再损兵折将,蒋介石受到了即将离华的美国顾问的多番质询。他一气之下,干脆将战局交给手下摆布,独自到庐山“养病”去了。
8 月23日,刘邓中路大军尾后拖着数十万追兵,越过涡河、沙河、颖河、洪河,却被汝河挡住了去路。
与名川大河相比,汝河实在微不足道,河宽只有60米,水流不算太急,但河槽深陷,河堤陡峭,水深丈余,无法徒涉,没有船就无法通过。
没有找到船,先遣部队只好架起浮桥,但很快就被敌人的飞机炸坍了。
形势越来越危险。敌人正以十几个师的兵力从背后向我追击,第58师等三个整编师距离我只有50余里,第二天清晨8 时以前就会赶到。我军正面临被敌师挡住去路
后有追兵,千钧一发,万分险恶。
刘邓听了先遣队的汇报,此时尾追的敌人先遣队已经和我后卫部队接火。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过去!”
刘伯承赞同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家明白这句话吗?”
大家明白:当冤家对头狭路相逢时,只有勇敢地冲上去决一雌雄才是惟一的出路;谁想转身后退,谁就把自己的脊背亮给了对手。战争不仅充满着不确定的因素,战争还是力量的角斗场。
刘伯承接着说:“从现在起,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敌人飞机大炮有多少,我们都要以进攻手段对付进攻的敌人,从这里打开一条血路。历史决不能逆转,大军南下的战略决策决不能改变!”
作为一支大军的统帅,在危难关头能传播信心是他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
无声的力量从统帅身上辐射出来,大家听着刘司令、邓政委的命令,真切地感到刘邓连在一起是一座威严的大山,一座威严的大别山。
在刘邓的带领下,部队开始了反击无数战士的身影在火光中一掠而过,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同他们一起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突击队打开了一条长10里、宽8 里的通道。刘伯承拄着一根断木作的拐杖,跟在冲锋的战士后面踏上浮桥,邓小平紧挨在他的身旁,不时的搀扶一把。子弹在身边飞着,炮弹在附近炸响,刘邓大踏步走过浮桥,迎着纷飞的子弹,又走向阵地下午4 时,中路南下部队全部过了汝河,在这两军狭路相逢的汝河边,刘邓大军是勇者。
刘邓大军勇渡汝河,打破了蒋介石企图消灭刘邓于汝河以北的梦想。
8 月27日,刘邓大军又勇渡淮河。
从8 月7 日至27日,历时20余天,刘邓大军行程千里,涉过黄泛区,渡过涡河、沙河、颖河、洪河、汝河、淮河等重要河流,先后解放宁陵、雅县、拓城、毫县、淮阳、沈邱、新蔡、项城、上蔡、临泉、息县等11座县城,直驱国民党的后方。8 月2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部队全部到达大别山北麓的商城、光山、息县、演川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大反攻的序幕。
8 月30日,刘邓特电告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我军已胜利完成渡过淮河”。
此时,在陕北的毛泽东正焦虑地等待着刘邓的消息。因为几天前他刚刚获知国民党军的数十个旅正在对刘邓进行围追堵截,他一直在地图上反复查看,并曾给陈粟发电,催促他们抓住山东战场国民党军第5 军、第57师歼击,并攻占一切敌薄弱据点,以支援刘邓大军。获悉刘邓顺利跃进大别山,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心里一块石头落地。毛泽东手拿电报反复读了好几遍,忍不住对周恩来、任弼时说:“我们终于熬出来了!”并称赞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据说,在南京的蒋介石闻言,暴跳如雷,一连骂了好几个国民党军政主官,撤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