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克里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馄渲校诿拦尘僮闱嶂氐目夏岬霞易逶谄渲邪缪萘酥匾巧D昵崾本头杩癯绨菰己病た夏岬献芡车目死锶缃竦玫搅丝夏岬闲值苤形ㄒ唤≡诘陌禄.肯尼迪的鼎力支持,这为他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很早就觊觎总统宝座的克里终于等到了机会——他要谋求美国历史上第55届总统。然而,在民主党内预选过程中,克里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其中既有一致被看好的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又有曾任北约最高司令部司令的退役四星上将韦斯利·克拉克,然而克里最不可思议的魔力就在于他的绝地反击技巧,他能在逆境中,特别是希望渺茫的时刻力挽狂澜,一举击败对手。在这部传记里,三位作者真实而生动地描述了克里如何击败对手,展示了他出色的政治竞争策略。    
    取得预选胜利的克里已经表现出总统的行事风范和讲话语气。“我们或许需要一位新的总统,一些新鲜空气,来让其他国家对我们重新建立信心,并以此建立一个可信的政府,决定我们未来前进的道路。”克里如是说。得知克里在民主党胜出,成为自己连任的竞争对手,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如临大敌,马上以“坚强”形象出现在美国民众面前,以壮声势。对于他这位耶鲁大学的学长、骷髅会的前辈会友,布什绝不敢掉以轻心。孰胜孰败,今年11月份的大选会让全世界人见个分晓。    
    


家族渊源家族渊源(1)

    这里讲述的就是其中一个人的故事。对他的朋友和邻居而言,弗雷德里克·A。克里(Frederick A。Kerry)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尽职的丈夫、慈爱的爸爸,堪称各方面的模范。他与妻子艾达和三个孩子住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郊区的布鲁克林富人区。他们拥有一个风格随意的三层小楼,距离电车线几个街区,一位德国移民妇女伊莉斯是家中的佣人,也是他们家庭的一员。他们经常参加地区罗马天主教堂的活动。    
    美国这个移民之国是在1921年繁荣起来的,当时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传统中心——欧洲正动荡不安,弗雷德里克·克里16年前就离开欧洲,来到了美国,这个日后美国参议员约翰·F。克里的祖父已经在自由之国挣下了——也失去了——两份财产。现在他正在为第三份财产奋斗。    
    体重接近二百磅、身高足有六英尺二英寸的老克里是一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商人。他曾经帮助改组美国的几大零售巨头,一些报纸称他为重要的社会活动家。在离开芝加哥后,他又来到波士顿,奋斗了大约七年。弗雷德里克·克里和他的家庭很容易就融入了美国社会,在美国这个梦的国度取得了成功。在爱尔兰人数最多的这个州里,他们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社会生活,甚至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还说克里是来自爱尔兰的。    
    然而,表象是靠不住的。在刚来到美国时,在爱丽丝岛上对移民局官员陈述或后来在布鲁克林的人口普查中,弗雷德里克一家都没有隐藏自己的家庭背景:克里和其家人是奥地利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出生于当时奥匈帝国的一个地区,后来这个地区成为捷克共和国的一部分。奥地利的记录告诉我们更多的细节:弗雷德里克·A。克里出生在一个以制啤酒和制鞋为生的犹太家庭,名字叫弗里兹·科恩(Fritz Kohn)。关于这个秘密,他显然不想让布鲁克林的邻居们得知。    
    据奥地利人口记录记载,弗里兹·科恩于1873年5月11日出生在当时奥匈帝国的贝尼施(Bennisch),现在则是捷克共和国的霍尔尼·贝内绍夫(Horni Benesov)。弗里兹的父亲本尼迪克特·科恩据记载是贝尼施的犹太啤酒制造商,母亲玛蒂尔德·弗兰克尔(Mathilde Frankel)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商人的女儿。这个小城约有4300人,其中犹太人寥寥无几,1896年,弗里兹来到维也纳郊区莫德林,他在那里经营舅舅阿尔弗雷德·弗兰克尔的鞋厂。    
    弗里兹·科恩娶了一位来自布达佩斯的犹太女孩艾达·罗维(Ida Lüwe),随后生下儿子艾里克。当这个家庭逐渐在维也纳富裕起来时,一场反犹太运动席卷了维也纳。当时基督教社会团体管理着维也纳,他们严酷地对待犹太人,在各个方面压迫他们。尽管犹太人享有法定权利,但他们很难甚至不可能在商业和军事领域获取高层位置,也几乎没有希望成为教师、法官或政府官员。1900年,科恩申请将自己的姓改为克里。当时的文献资料显示如下:    
    弗里兹·科恩,莫德林的工厂管理者,出生于贝尼施的西里西亚,享有一切法定公民权利,属于预备役军队一员,申请将姓氏从科恩改为克里。    
    其一,因为该姓氏是犹太人典型的常见姓氏;    
    其二,因为他认为该名字将暗示他在军队中的成功。但是为什么他选择了克里呢?根据其家族后人的叙述,弗里兹及其家庭成员展开一张地图,当时弗里兹闭上眼睛随意扔了一枝铅笔,恰好落在了爱尔兰克里县(Kerry County),所以他就这样选择了自己的新姓氏。事实上,尽管克里县有很多人移民到维也纳,但克里这个姓氏却很鲜见。这对夫妇随后就改名为弗雷德里克·克里和艾达·克里。    
    不过要改变命运,改个姓氏可远远不够。1901年10月9日,科恩偕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来到了莫德林的圣奥斯玛教区,共同受洗成了天主教徒。随后,又在维也纳居住了四年。    
    此时,从维也纳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相对较少,大多数犹太人都来自东欧乡村。不过这个新受洗的基督徒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机遇在大洋彼岸。于是,他偕家人从意大利港口登上Konigen Luise号,于1905年5月18日来到爱丽丝岛。弗雷德和妻子、儿子告诉移民局官员他们是奥地利人。随后他们举家迁往芝加哥,并在此发迹。克里在当地黄页(姓名地址录)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宣传“弗雷德·A。克里及其员工”的商业咨询公司,克里的大名还列于专门记载当地名流的芝加哥蓝皮书上。    
    到1915年,克里夫妇带着艾里克和在美国出生的两个孩子米尔德里德和理查德(未来参议员克里的父亲)迁往布鲁克林。据说,他们在唐宁路10号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宅第内部的院墙围着精巧的木制镶板,天花板是由上好的木头精细地制成的房梁。当克里夫妇搬进去的时候,房子才刚刚建好,门前有一个长长的前廊,坐在廊下,克里夫妇可以看见周围富人邻居们同样的豪宅。克里还购买了一辆凯迪拉克,而且有能力去欧洲旅游。1921年,美国对移民的态度和制定的移民政策都发生了极大转变。国会通过了紧急限额法案(Emergency Quota Act),限制进入美国的移民人数。秋天,艾达·克里带着理查德和米尔德里德回到欧洲。艾达此时已经是一位富有的夫人了,据其后代说,她搜集了大量“令人惊愕的银器”。他们为什么返回欧洲不为人知,不过1921年10月21日,他们又回到了纽约,然后据说回到了布鲁克林家中,与弗雷德团聚。    
    也许旅行途中发生了什么,也许他们听到了什么坏消息,也许这仅仅是一次心血来潮的、感伤的探亲,但从随后发生的事情来看,这个时机却似乎很不寻常。1921年11月15日,克里立下了自己的遗嘱并归档,他将所有的东西都“给我最爱的妻子艾达·克里,任其永远自由支配”。    
    八天以后,阴云低低地压着天空,天气阴冷,弗雷德·克里似乎仍然像平常一样循着每日的日程,他从布鲁克林走了四英里来到位于城中波伊斯顿街(Boylston Street)的办公室,大概是乘电车。大约中午11:30,克里来到了久负盛名的科普利广场饭店(Copley Plaza Hotel),距离他的办公室仅有一个街区。据记载,这家饭店于1912年开业,由詹韦·哈登伯格(Janeway Hardenbergh)设计,其风格与纽约中央公园饭店一样。饭店的椭圆形大厅以其天棚的天使著名,是由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画的。克里作为当时城中的商业领袖,自然是这里的常客。    
    但是在11月23日这一天,克里却情绪低落,异常绝望。午饭前,许多宾客都在餐厅里等着就餐。克里向洗手间走去,从衣袋里掏出一枝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他魁梧的身躯轰然倒下,餐厅里的人群听到一声巨响。    
    弗雷德里克·克里死了。    
    


家族渊源家族渊源(2)

    这个死讯成了波士顿许多家报纸的头版消息,包括《波士顿环球报》、《电讯报》和《波士顿先驱报》。《波士顿环球报》的大字标题说:“于科普利广场枪击自己,F。A。克里,商人,立即死亡。”随后各家纷纷撰文猜测他自杀的原因。一些文章说克里一直患有严重的哮喘,还有文章推测他自杀可能是因为财政危机。而克里的死亡报告书上则写着克里自杀是由于“暂时的精神错乱”。《波士顿先驱报》上的一篇文章说:“F。A。克里在饭店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个鞋商由于严重的疾病变得虚弱沮丧——他曾经改组了许多百货公司。”该文章还注意到克里在自己口袋里给妻子留了张纸条,其内容没有被披露。该文章还引用了克里律师的话,说克里“一直以来受哮喘的折磨,由于长期失眠导致身体虚弱,精神沮丧,这是他结束生命的惟一原因”。    
    但是克里的一个孙女南茜·斯托克斯雷格(Nancy Stockslager)称她知道真实的原因:“祖父挣下了三份财产,可当他即将失去第三份财产时,他再也无法面对了。”    
    这个解释很合理。一份法院的遗嘱检验报告声称:弗雷德里克·克里留下了一辆凯迪拉克,一些衣服,两股价值200美元的股票,25美元现金和J。L。沃克公司及斯潘塞鞋业制造公司(J。L。Walker Co。and Spencer Shoe Manufacturing Co。)的一些股票——如同废纸,毫无价值。据报纸报道,克里的第三份财产就是斯潘塞鞋业制造公司,就像其孙女所说,这份遗嘱检验记录也证实他濒临破产了。    
    克里还留下了他挚爱的家庭,包括他最小的儿子——6岁的理查德,他日后成了一位外交官,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儿子,即参议员约翰·福布斯·克里。约翰·克里对祖父的犹太血统和祖父的自杀知之甚少,直到2003年他准备竞选美国总统时才得知。事实上,克里最亲近的助手和家庭成员都以为参议员从父亲这边算是爱尔兰裔,从母亲这边看则是纯粹的贵族名流——从他母亲这支可以追溯到福布斯家族和温斯罗普家族。这个结合在马萨诸塞政界相当有益。1763年,德高望重的约翰·福布斯,也就是参议员约翰·福布斯·克里母系的祖上,被大英帝国授予要职。这个苏格兰人被任命为圣奥古斯丁地区的大臣,该地区是大英帝国统治下的东佛罗里达的重镇。在随后的20年里,福布斯一直住在佛罗里达,是该州政务会的最高法官。他娶了一位富有的波士顿女人多萝西·墨里(Dorothy Murray),她一直住在马萨诸塞弥尔顿布鲁士山(Brush Hill)的自家房产领地里。    
    随后,灾难降临了。当美国独立战争席卷新大陆时,福布斯依然对大英帝国忠心耿耿。1783年,发狂的福布斯逃离佛罗里达,回到英国,几个月后不幸去世。他的死亡似乎是使美国的福布斯家族变化的开端。福布斯三个儿子中的一个——詹姆斯·格兰特·福布斯——也回到了英国,这个人正是参议员约翰·福布斯·克里母系的祖上。老福布斯的另外两个儿子约翰和拉尔夫留在了美国,对日后马萨诸塞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约翰是日后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在哈佛的同学,后来总统任命约翰为驻阿根廷的大使。拉尔夫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儿子托马斯后来在19世纪早期帮助建立了波士顿与中国的贸易。在仅仅50年间,福布斯家族就从大英帝国的忠实臣民变成了美国商人阶级的精英。随着福布斯家族在对华贸易中繁盛起来,其他家族也被吸引到这获利丰厚的贸易中。弗朗西斯·福布斯,即参议员克里的曾外祖父,先后在中国和欧洲居住了许多年。他在经商方面很杰出,在上海居住时建立了上海乡间俱乐部(the Shanghai Country Club),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研究他热爱的植物。不过弗朗西斯最大的财产是他的儿子——詹姆斯·格兰特·福布斯(与其祖先同名),他有过人的经商天赋,比家族中的任何人更了解商场。这个人即克里的外祖父。他也许是这个家族中最成功的一员,不仅参与波士顿对华贸易,还涉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重建。    
    克里的外祖父于1879年10月22日生于上海,后来进入哈佛学习,1901年毕业后进入波士顿银行业。在哈佛1901届学生毕业25周年的纪念书中,作者说:“从他们的自我评估来看,处于最佳状况的莫过于詹姆斯·福布斯了。看了他所提供的一切证据后,没有人会质疑他高贵的血统和体面的家庭背景。”惟一遗憾的是,作者写道,福布斯在自我评估中没有提到他娶的非凡的女人——波士顿的玛格丽特·温斯罗普。    
    如果马萨诸塞的福布斯家族是因其商业的成功而成为名门,那么马萨诸塞的温斯罗普家族则是在政治上叱咤风云的望族。詹姆斯·格兰特·福布斯和玛格丽特·温斯罗普的结合无疑是名门望族的联姻,联系了这一州最著名的两大家族。    
    温斯罗普家族的历史就是马萨诸塞州的历史,这个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个成员即约翰·温斯罗普,他是马萨诸塞殖民地的第一任州长。约翰·温斯罗普是参议员约翰·克里母系的祖上。温斯罗普社团(The Winthrop Society)一直致力于研究家族的宗系,很谦虚地在其报告中说:“1630年,约翰·温斯罗普州长和随他前来开垦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清教徒殖民者是来到北美的所有欧洲团体中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团体。”    
    温斯罗普于1588年出生于英格兰,认为英国国教(安立甘教会)应该被纯洁化,号召清除一切天主教繁文缛节的残余,宣称英国国王不应该领导教会。温斯罗普和大约1000名清教徒离开英格兰,乘船来到马萨诸塞,他被推选为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的第一任州长。温斯罗普认为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新世界,还要拯救旧世界。在航海期间,他在一篇布道中说:“我们必须要注意,我们就像建立在山上的新城一样,所有人的眼睛都在关注着我们。”    
    1630年6月6日,温斯罗普和他的追随者来到了马萨诸塞的撒勒姆,那里离后来克里度过一段少年时光的地方不远。来到了新大陆,很多清教徒发现环境很艰难,似乎难以生存,许多人死了。温斯罗普为了鼓舞士气,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基督慈善的楷模》。“在这种艰难环境下我们必须紧紧团结起来。”温斯罗普又写道:“我们必须彼此鼓励,急他人之所难,同甘共苦,永远结为一体,时刻与我们的团体同呼吸、共命运。”    
    温斯罗普认为,只有那些他认为“敬神”的人才能够忠于职守,只有清教徒(不包括女人)才被委以职位。温斯罗普曾12次被推选为州长,不过他却利用职权排挤其他潜在的对手。最著名的一例是,他曾经把宗教改革者安娜·哈钦森(Anne Hutchiso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