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悖矶嗳四馨阉背缮咸焯赜谂衫锤ㄖ婷熳拥娜恕!�
李鸿基得到宋献策,对他很是重视,第二天就招他来议事,宋献策赶到李鸿基的府地,见只有他一人,连忙拜见闯王。
李鸿基忙将他扶起,道:“军师,不必多礼,鸿基正有一件大事要请教军师。”
宋献策见闯王对他如此重视,大为兴奋,道:“闯王有事,尽管吩咐。”
李鸿基道:“我有一事正屡决不下,正有请教先生,目前我军扩张太速,根据不牢,我想向朝庭请和,拟了三个条件,不知是否可行?”
宋献策道:“不知闯王是何条件。”
李鸿基将条件给了宋献策,宋献策一看,道:“朝庭必不会答应,不过借此拖延时间却可以。”
李鸿基大喜,道:“这么说可行。”
宋献策道:“不错,朝庭虽然不会答应,但现在朝庭在山西的兵力不足,要从其它地方抽调,我军提出谈判必正中朝庭之意,不过不会有结果。”
李鸿基道:“反正双方都不需要结果,能谈就行。”
李鸿基马上召开会议,商议谈判的人选,没想到大部分将领一听要与朝庭讲和,都群起反对,坚决不同意。
李鸿基看着在生闷气的李万成,拓养坤等人,道:“各位,我军和朝庭议和和投靠朝庭是两码事,朝庭如果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和现在也不会有什么区别。”
李万成道:“那我军怎么还要和朝庭议什么和,就现在这样不就挺好的吗。”
李鸿基只好解释:“这不一样,我们提出和朝庭议和,朝庭就会以为我们暂时没有进取心,他就不会马上调兵来攻打,他会慢慢准备好了时再打我们,这样我们就有时间巩固现有的地盘,等到朝庭准备好了时,我们比他准备的更周详,那样我们又何以和朝庭大打了。”
李万成等人恍然大悟:“哦,闯王的意思是要先骗朝庭,然后再打。”
李鸿基点了点头:“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闯军的这些反对的人顿时都不说话,闯王既然是这个意思那就无所谓了,听闯王的就是了,李鸿基见众人不再反对,遂道:“如今我们要议和,就先要派一名使者,必须能言善辨才行,不过有晋王在我们手里,安全问题是不用担心。”
众人都面面相觑,要说打仗,众人都二话不说,要说谈判吗,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众人的目光不由转向一班降将。
宋献策倒是有点跃跃于试,但因是刚来,也不好表现太过,也就没有说话。
许鼎臣,赵建极,牛勇,朱孔,王水奎,毛文炳,商刚中等人刚听到闯军想和朝庭议和时也大为吃惊,生怕闯军把他们当成献给朝庭的礼物,听了闯王议和的本意才放了心,这时见闯王和众将望向自己这帮人,每人都心情复杂,没人愿意刚投降就又去原来的地方当使者。
李鸿基见自己的一帮部下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而降将又不愿去,也大感头痛,只好点将,道:“赵先生代表我军走趟如何。”
赵建极大感为难,但自己初入闯军,闯王的命令又不能不听,只好道:“遵令。”
李鸿基见赵良极愿意去,大为高兴:“好,这样以赵先生为正使,拓养坤为副使,明天就出发,带着咱们的议和条件去官军阵营。
拓养坤见闯王要自己去,大感意外,刚想反对,见闯王瞪了自己一眼,顿时不敢再说。
第二天,赵良极和拓养坤两人带了几名随众,拿着李鸿基的书信,议和的条件,前往太原见陈奇榆。
陈奇榆听说山西的布政史赵良极求见,还以为他是逃回来的,太原的官员逃走了不少,后来陆续有人返回,陈奇榆连忙接见。
此时陈奇愉是五省总督,他接任曹文诏的职务本是山陕两省总督,后来崇祯见闯军势大,单靠二省无以制服,又给他加了河南,湖广,甘肃三省的总督,成了五省总督,一时之间炙手可热,
赵良极见了陈奇榆末免有些尴尬,两人本来都是巡抚,如今一个是五省总督,而自己已是贼军身份,但还是向陈奇榆行了一个礼道:“闯王特使拜见总督大人。”
陈奇榆一惊:“你投降了闯贼。”
赵良极大为不悦道:“我家主公起兵是为父报仇,如今手握两省之地,带甲之士三十余万,辖下民众更是数以百万,陈总督何以称贼。”
陈奇榆大怒:“贼就是贼,休想巧言脱词,来人,把他们拿下。”
赵良极大声道:“岂慢,难道你敢不顾晋王死活吗。”
陈奇榆顿时软了下去,他虽是五省总督,但事关番王,还是小心谨慎为上,道:“好吧,你们有什么条件可以放了晋王。”
赵良极将闯王议好的条件承了上去,陈奇榆接过一看,上面写了三条,
第一条:朝庭承认李自成闯王的封号,并不得干涉闯军在控制区施行的各项政策。
第二条:官兵不得进入目前闯军的区域内,双方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为界。
第三条;晋王全家落入闯王手里,要求朝庭出一百万两白银作为赎王费。
后面依然是对朝庭的诱惑,只要答应了这三条,闯军不但停止与官军的冲突,可以派兵帮朝庭对付蒙古和后金的入侵,甚至可以考虑帮助官府清剿流寇,最后还提出若朝庭需要武器,闯军也可出售给朝庭。
………………………………………………………………………… 本周的推荐比上周时下降了好多,写书肯定有高潮与低潮,需要大家一直的支持,低潮时更需如此。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三十六章谈判 下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59 本章字数:2363
本来原先闯王议和的条件有一个是要让曹文诏把害死闯王父亲的凶手揖拿送给闯王,而今曹文诏都已下了大狱,这条自然没有了,换成的晋王的赎王费,闯军如此做简直是绑票。
陈奇榆看得大骂:“无耻,无耻之尤。”但闯军大炮的利害陈奇榆是知道的,目前已从河南将曹文诏剿获的大炮运了回来,一共还有八门大炮完好,可惜炮弹只有不足百发,陈奇榆刚运回来时,试射过一次,那大炮的威力比葡萄牙人的强好几倍。这不能不让他心动,若是能利用闯军的贪财,用买来的大炮再击败他,岂不更好。
赵良极提醒他道:“陈大人,这好象你不能作主吧,要让皇上决定才行。”
陈奇榆放下了书信道:“好,我会给皇上上书,你们先住下来吧。”又问道:“你说能和朝庭做兵器生意,难道闯军还能卖给朝庭大炮?”
后面的拓养坤终于逮到机会说话了:“当然,我们闯王从来都是说话算话。”
其实卖兵器给朝庭,闯军中也有人不理解,李鸿基解释道:“他买一把兵器的钱,我军可造十把还多,为什么不卖,朝庭买的越多,和我军的差距就拉的越大,何况,打仗的关健还是人,他就是大炮和我们一样多,也打不过我军。”
众人听了,大觉有理,这才同意写上这条。
陈奇榆不敢怠慢,连忙夜写好奏章,将闯军求和的消息和条件详细列上,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传给崇祯,崇祯看到闯军求和的条件,不禁大怒:“这个逆贼,简直是痴心妄想,想让朕封他为异姓王,还想自成一国,简直是欺人太甚,不,是欺联太甚。”
崇祯狠不得马上命令陈奇榆把闯贼剿灭,他完全不想此时陈奇榆是否有能力剿灭闯军,他迟疑的是晋王在闯军手里,若他下令马上进攻闯军怕有人说他不顾宗室性命,没有亲情,有损自己的名声。
崇祯想了想,不能决定,马上传令把三位大学士招过来,讨论闯军的和谈问题。
此时的三位大学士是温体仁、王应熊和吴宗达,崇祯等他们来到,将闯军的谈和条件丢给三位大臣,道:“你们看看,这是闯逆的谈和要求,你们议一议,要怎么回复。”
温体仁身为首辅,最能体察崇祯心意,见崇祯如此神色,肯定有什么为难之处,忙将和议的条件接过来,一看他顿时明白了崇祯为什么为难,道:“皇上,贼军的条件太过苛刻,朝庭决不可答应,然晋王亦不可不救,皇上可令陈奇榆再与贼军谈判,要求其打消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投降朝庭才有出路,另一方面令陈奇榆加紧备战,到时再一举将闯贼荡平。”
崇祯听得大感满意,微笑着点头,王应熊和吴宗达两人也已看完,吴宗达人称“篾片”指的是他毫无用处,只会说:“皇上英明,皇上所说的是,皇上作主即可。”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人,崇祯用他做大学士只是凑数而以。
这时,吴宗达见崇祯望向他,马上道:“皇上英明,首辅大人所说极是。”
崇祯又望向王应熊,王应熊见殿上两个大学士都已同意,皇上也大有此意,遂道:“首辅大人这是老成谋国之言,请皇上参详。”
崇祉见三位大学士意见相同,遂不再犹豫,马上下旨,传谕陈奇谕,可以和闯军接触,但要求闯军投降才可,同时要赶快作好打仗的准备,迅速剿灭闯军。
陈奇榆接到崇祯旨意,知道皇上不想真正与闯军和谈,但有晋王在闯军手里,不好明确拒绝,他再与赵良极和拓养坤相见时就没有好脸色,直接道:“皇王已有旨意,闯军可以投降,朝庭可赫免李自成判乱之罪,升为朝庭总兵,否则他日朝庭大军一到,尔等都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连累家人。”
赵良极还没有说话,拓养坤大叫:“放屁,难道皇帝小儿不想要晋王的狗命了。”
陈奇榆大怒:“逆贼,竟敢辱骂皇上,若非看在你使臣的份上,现在就可杀了你。”
赵良极连忙拦住拓养坤,先前已有预料是此结果,道:“陈大人,此时我需返回报与闯王,等闯王有了决定赵某再与大人商淡。”
陈奇榆也知闯军不会接受此结果,但陈奇榆需要时间重新整顿队伍,暂时还没有进攻闯军的力量,也不可能把赵良极等人扣下来,遂送了闯军的使臣回去。
李鸿基听了赵良的汇报,道:“很好,朝庭看来暂时不会进攻我军了,他需要时间,我军更需要时间好好消化得到的地盘,你们两人继续和陈奇榆谈。”
拓养坤挠了挠头:“还去,”
得到李鸿基肯定的答复后,赵良极和拓养坤两人干脆被停下了其它职责,成了传职谈判特使,在两军间奔波,双方来来往往,讨价还价,大打嘴仗,虽然谁都知道这次谈判不会有结果,前线对持却被缓和了下来。
李鸿基见前线已无大事,放下了心,现在需要返回西安了,闯军的地盘人员扩充太快,已经是到了必须重新明确各人的职责,完善各部衙门的时候了,否则很快就可能运转不良。
李鸿基得知临县没有被官军攻破,李劬还活着时大为高兴,又提升其为守备,成为闯军这一批军校出身中的佼佼者。
崇祯七年二月,李鸿基任命李万成为山西前线统领,带领猛张飞,黑虎星,牛成虎,李劬等众将和四万大军在祁县和交城和陈奇榆收聚的三万官军对持。
李鸿基只率了一万中军返回西安,等李鸿基回到西安时,已是崇祯七年的三月份了,周凤梧,马维兴带着众人在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闯王凯旋而归。
虽然李鸿基一直在前线,一些重大的事要传给李鸿基亲自处理,但陕西的事务文事交给大多是周凤梧负责,军事马维兴决定,差不多已是闯军的政治中心。
李鸿基出兵山西时还是冬天,一路都是残破不堪的景色,回来时一路上春意昂然,处处是生机,一排排兴旺的景象,看得李鸿基豪情大发,如今自己手掌数十万大军,管理数百万生灵,自己决不会走李自成的老路,最终这大明的万里江山都归自己掌控。
———————————————————————————————————
本卷完,第四卷马上会上传,还请各位继续支持。
第四卷草原争霸 第一章大封功臣
更新时间:2009…8…16 12:50:00 本章字数:4170
高桂英正在房内精心的打扮,李鸿基一走就是大半年,两个小妾都被他带在身边,她虽然忌妒,但她知道这两个女人之才都远胜于她,丈夫需要她们的帮忙,平时两人有了矛盾时,她还要调和,免得让李鸿基分心,自己在家独守空闺,也只能作出毫无怨言的样子,今天丈夫终于要回来了。
李慧梅站在她身后,甜甜的道:“娘亲今天真漂亮。”
此时的李慧梅已是十三岁了,长的亭亭玉立,在高桂英面前倒象个大家闺秀,可是活泼好动,还喜欢舞刀弄剑,经常背着高桂英和一些军营中的少年呆在一起练武,高桂英从小出身农家,虽然想把自己的义女教成知书达理的人,但以前田玉珠在时还可管束,田玉珠也跟着李鸿基到前线后,李慧梅的功课彻底丢了下去,每天练武不停,高桂英管了几次,后来见她实在没有心思读书也也就不管了,只要她高兴就好,女儿家懂太多也末必好。
高桂英听了女儿的奉承,笑道:“你是不是怕你田姨娘回来逼你读书,想让我说情。”
李慧梅摇了摇高桂英的手,耍娇道:“娘,读书真的没意思吗,我想做个大将军,也像邢姨娘一样。统领一队女兵,那多威风啊。”
高桂英今天高兴,道:“好,你要学武就学武,我对你田姨娘说,以后不逼你读书。”
李慧梅大喜:“谢谢娘亲,谢谢娘亲,娘亲对我真好。”
高桂英搂紧了她,当初李鸿基惹祸远走他乡,一去就是二年,若不是收养了这个义女,自己都不知怎么过来。不过她却隐隐有点担心,李鸿基和自己成亲七年,两房小妾也娶了数年,却还没有子嗣,会不会有问题。
突然门口的声音已嘈杂了起来,隐约听见了闯王回来了的消息,高桂英大喜,拉着李慧梅的手,道:“走,咱们去迎接你爹爹。”
李鸿基回到自家的院内,让迎接自己的人都回去,自己带着田玉珠,邢秀娘和数十名亲兵向院内走了,远的就看见高桂英牵着李慧梅来迎接自己。
高桂英痴痴的望着自己的丈夫,他好象瘦了点,又黑了点,在前线一定很辛苦。李鸿基也望着她不说话,在高桂英身上,他体会到了一个优秀女人的对他所有的爱意,无论他做什么,高桂英从不反对,甚至自己两次娶妾都没有告诉她,她也丝毫不大吵大闹,反而在其中居中调和,这次自己带着两个小妾一起上前线,留她独守一个人在家里,她也毫无怨言。
两人互相望着,田玉珠拉着李慧梅悄悄离开,邢秀娘也让亲兵们都出去,自己也悄悄走了,大姐和夫君分别了数月,应当让他们两人好好聚聚。
李鸿基见众人都出来了,向前跨了几步,一把抱住了高桂英,道:“对不起,一丢下你又是半年。”
高桂英死死的反抱住丈夫的身体,恨不得和丈夫融在一起,嘴里讷讷自语:“你回来了,你回来了。”
李鸿基感受到她的情意:“不错,我回来了。”一把将她抱起,向房中走去。
朱玉风悄悄的摸着手中的瓶子,里面装的是绝毒的鹤顶红,是皇家专用来赐死大臣所用之物,她趁着闯军刚入秦王府不熟悉环境时偷偷藏起的,她本是为自己和姝姝准备的,毕竟两人都是女子,万一受到凌辱也好用来自尽。
不过成功的躲了下来的朱玉凤想法已经变了,她要用这东西剌杀贼首,为朝庭剪除一个大患,同时也为自己的母亲报仇,想想,一个孤身女子,成功的潜伏要贼首的巢穴中,将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