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维兴为难的说:“这次却不行,一是大炮造之不易,一月只能造一两门,二是大炮运输不易,贤弟这次所带兵器太多,若是因为大炮,担误了兵器的运送反而不美,三是贤弟还要与高天王汇报后再作决定才行。”
郝摇旗考虑了一下,道:“不错,还是大哥考虑周到,回去立马向闯王汇报,估计我马上又得回来。”
马维兴又让安尼又发射了一发炮弹,将十里外的一个靶子又一炮打掉,因以前已标好的射击诸元,所以毫不费力,这更加坚定了郝摇旗回去马上向天王报告,让义军能尽快拥有大炮的决心。
第五天,闯军按照义军的要求,将所有的兵器都准备好了,郝摇旗一刻也不愿担误,马上就要率军出发,而牛金宝则带人留了下来。
马维兴将他送到了山口,郝摇旗连忙止住:“这次多谢大哥鼎力相助了,可惜还没有见到闯王本人,只有让大哥向闯王转达我郝摇旗的感激之情了。”
马维兴道:“闯王虽与贤弟没有见过面,但多次在我外前谈起过贤弟,说贤弟武艺高强,而且忠义无比,以后会有机会见到的。”
郝摇旗道:“多谢闯王夸奖,小弟告辞了。”喝了一声:“出发。”
马维兴拿出了自己的望眼镜:“贤弟,等等,这东西给你,带上有用,可以提前发现敌军。”
郝摇旗接过大喜,自从那天看到望远镜后就想拥有一副,但知道这也是马维兴心爱之物,不好讨要:“多谢大哥了。”接过之后,不肯耽搁,拔马而去。
身后传来了马维兴的声音:“贤弟此去一路保重,愚兄在商洛等候大驾。”
郝摇旗回了一声:“大哥也保重,我会尽快回来的。”
马维兴站在山口,直到已看不见人了才回转,这个郝摇旗确实对他胃口,自己已越来越把他当成兄弟了,但愿以后义军和闯军不要发生冲突。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十六章缠战不休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28 本章字数:2069
送走了郝摇旗,李鸿基也把目光投向太原,巡抚宋统殷见太原危急,此时太原下属县郡除了西边的清徐县,其余县城都被义军攻破,忙将副将吴才率精兵五千人,星夜前往清徐扼守。
此时高迎祥部众已发展到了三十万,除老弱外,精锐之士不下六万,吴才也不是什么将才,果然合了他的名字无才,见义军声势浩大,哪敢守城,义军刚到没几天,便弃了城池,向太原逃去,不妨与张献忠相撞,吴才更是大惊,打马便逃,主将没信心,官兵的士气自然也高不到哪儿去,几乎是一触即溃,吴才由太原带出去的五千大军,只逃回了不到千人。整个太原城顿时被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宋统殷又急又怕,看见吴才那种狼狈不堪的样子,恨得咬牙切齿,直接把他推出辕门斩首,然后吩咐各将紧守大门,严令出战。
太原是晋王番封重地,太原被围,朝庭振动,崇祯严令曹文诏加快速度,去救太原,曹文诏不敢怠慢,一路上攻城拔地,收复了永守,泽洲等城,向太原的外围寿阳逼近。
高迎祥不敢放松,曹文诏是有名的智勇双全的大将,当时军中流传一句话,叫:“军中有一曹,义军见了心惶惶。”高迎祥手下多数被曹文诏败过,死在曹文诏手下的义更是数不胜数,其手下众将都有惧意,不肯前去守城,其中只有王自用,王嘉胤,老回回马守应,满天星先已入山西,错过与曹文诏交手的机会,见其他人都害怕,主动请求前往,高迎祥大喜,调给四人一万精兵,前住寿阳。
安排好了寿阳人选,高迎祥不敢怠慢,马上向太原进攻,巡抚宋统殷知道太原是晋王番封重地,朝庭肯定会发兵来救,虽然断了与外面的联系,但打定主意死守,不理外面义军的嘲骂,高迎祥无夺,只得传令全力攻城。
王自用四人到了寿阳,高迎祥本要求他们死守,若能先拿下太原,把晋王处死,曹文诏救援不及,恐怕不需义军来攻,朝庭自会拿他定罪。
本来寿阳县虽小,但作为太原的屏障,城池高大,若四人真个死守,城内一万多精兵,曹文绍还真不容易拿下来,无奈高迎祥只看过四人对曹文诏没有惧怕心理,却没有想到四人是不知天高地厚之徒。
曹文诏见寿阳城高,兵精粮足,若要强攻,损失太大,也非短期能够攻下,故意让老弱兵卒天天在寿阳城下叫骂,四人果然受不得急,第三天,王自用四人就大开中门,率领精兵将曹文诏骂阵的部队杀了个七零八落,还连追十里,被曹文诏用精兵团团围住,义军拼命杀出重围,尽管义军都是精锐,但曹文诏的大军也都是精兵强将,满天星更是被曹文诏的侄儿曹变蛟一刀斩为两断。
王自用三人也各自带伤,一万精兵只逃回了三千,寿阳也被曹文诏夺去,自此,高迎祥的义军中再也没有将领还末在曹文诏手下败过。
这些天,高迎祥日夜不停攻打太原城,城外伏尸累累,太原不但城高墙厚,城头还有五门红衣大炮,架在城头,射程达十三四里,而且都是开花弹,一炸就是一大片,义军扎营都得远远避开大炮的射程,搞得义军的进攻郁闷无比,进攻也不得不避开有大炮的地方,还好城中大炮不多,否则就根本没法进攻了。
高迎祥正在进退两难之际,王自用三人狼狈而回,高迎祥大惊,这么快就丢了寿阳,询问了一下丢城经过,高迎祥大怒,指着三人大骂:“我叫你们死守,死守,什么叫死守,来人,将他们推下去全砍了。”
王自用三人大声求侥,罗汝才,张献忠等人也有免死狐悲之感,这些人都是自领一营或数营,若也象官军一样,丢城就处死,那以后轮到自己怎么办,纷纷向高迎祥求情,暂且侥了他们,以后带罪立功。
高迎祥见众人求情,余怒末消,道:“既然众人求情,死罪可免,活罪不赫,来人,把他们拖下去每人打二十大板。”
亲兵将三人拖了下去,不久就听到啪啪的大板声,夹杂着三人的痛叫,张献忠等人都听得心惊肉跳,暗暗寻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以后还是得寻个机会自立才是。”
高迎祥见丢了寿阳,太原又非短期可以攻下,若大军在坚城之下,曹文诏再一堵住退路,那全军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心中已有退意,和众将商议,下步将何去何从。
张宗衡、许鼎臣两人因争将迟疑不决,被义军趁机壮大,还围攻太原,受到崇祯严厉指责,两人知耻后勇,张宗衡飞调左良玉,虎大威,艾万年,猛如虎及副将颇希牡等各镇大兵,以及宣府,大同两处的兵马,陆续出发,往救太原。
许鼎臣亦遣副将张应昌,督率抚标人马,前来夹攻,和刚破寿阳的曹文诏组成了一个半圈,隐隐要把义军在包围在太原。
高迎祥大惊,趁着官军还末合围,急忙向和顺县城方向退去,太原之围遂解,曹文诏等人率兵紧追不啥,高迎祥断后的部队被杀的七零八落,高迎祥立不住脚,大败,只得往河南退去,整个山西被官军次第抚平。
高迎祥进入河南,一举拿下卢氏,栾川等县,都督邓祖禹率总戎张全昌、副将杨世恩、先锋邓天河、参将李文云、游击朱世盛、以五千人前来迎敌,高迎祥恐曹文诏追至,不敢迎战,被追杀二十里。
高迎祥还想再退,其部下老回回马守应道:“我军新来河南,若是一退再退,恐不等曹文诏来,我军就站不住脚了,不如先战一场,若再战不胜,走未晚也。”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十六章缠战不休下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29 本章字数:2071
高迎祥一听有理,遂率众与邓天河接战,马守应抵敌不过邓天河,两军相斗不久就退了下来,邓天河也不追赶,传令向义军发炮,邓天河这次带来七门大炮,可惜不是红衣大炮,只能打三里远,威力也小得多,侥是如此,义军被火炮击伤,击死其实也不多,但义军刹时勾起了在太原城下被官军红衣大炮所击,死伤累累的情景,争相逃命。
邓天河趁机驱兵追逐,高迎祥大惧,派出中军精锐压阵,这三千人一上,顿时止住了阵脚,邓天河带兵亲自冲在前线,罗汝才举刀砍向邓天河,邓天河挺枪迎战,交手数合,罗汝才见不能胜,佯装败走,邓天河逐之,却被高迎祥的中军所困。
罗汝才远离邓天河后,取出长箭向邓天河眉心射去,邓天河坠马,马上被高迎祥中军斩首,几乎砍成肉泥。邓祖禹心中大痛,叹曰:“吾子勇冠三军,今乃为国倾生,惜哉!”
复督张全昌进兵,这时官军也不足三千人,仗着火器才勉强与高迎祥斗个平手,高迎祥见官军的火器利害,不忍中军损伤太多,将五百强弓手调聚,射向官兵,官兵所用都是火绳枪,射程尚不及高迎祥的强弓,但弓箭费力太大,三五箭过后速度就慢了下来,两相斗了个棋逢对手。
那边总兵杨世恩却不战而走,为王自用追获,降了义军。邓祖禹大怒,亲率众出,忽然风雨大作,士卒寒栗,火药尽湿,官兵的火绳枪有如废物,邓祖禹仰首叹道:“天何困英雄若此?”
遂冒雨突前。混世王被铁简击回,刘国能敛伤左足而败,整世王复击背走,高迎祥大骇,悉众出战,遥谓祖禹道:“倘将军不鄙,愿求为帅,幸尊裁之。”
邓祖禹大怒道:“逆天叛贼敢胡论耶?我忠心报国,特来剿汝,此战不死不休。”
于是和朱世盛、李文云七将出战,高迎祥率义军混天王、扫地王等九人围之,搏战良久,官军到底兵少,火绳枪又失去作用,义军率众突进,邓祖禹本人和其部下都被义军所擒,高迎祥爱其勇猛,亲给邓祖禹解缚。
道:“误犯尊颜,望乞恕罪。若将军能归顺,愿为总主,万勿过辞。”
邓祖禹爱子被杀,安肯投降,道:“吾赤心报国忠臣,岂负圣主投贼乎?要杀就杀,何必多费口舌。”
高迎祥再三劝告。邓祖禹就是不充,后来索性骂不绝口。
高迎祥大怒,道:”既然如此,取他心来看,果赤否?“
邓祖禹叹道:“妻子已矣,所恨老母不得见耳。然自古忠臣为国忘家,莫不如此。予亦何憾。”从容而死。
高迎祥又向他手下七将劝降,无一答应,都被一一杀了,士众悉降,收总兵汪见国,擒德安府应城县令张绍登。经此一战,高迎祥遂在河南渐渐站住了脚。
曹文诏扫平了山西,没有进入河南,坐视高迎祥站稳了脚跟,一是崇祯给他的命令是节制山陕诸将,入山西剿贼,河南不归他管,二是官兵虽然连战连胜,但士卒已是疲惫,急需体整。三是山西本来尚且富裕,但经义军这么一闹,几乎波及全省,许多豪富之家都被义军所灭,百姓也多有逃亡,官军的粮响已是不继。
曹文诏扫平了山西,崇祯揽奏大悦,加封曹文诏为山西总督,加太子少保,原山西巡抚宋统殷畏敌如虎,以至太原被困,撤职查办,由许鼎臣按任,其它有功人员各有封赏。
崇祯还没高兴多久,就接连接奏,河南全省危急,卢氏,栾川等县皆入贼手,都督邓祖禹,总戎张全昌、副将杨世恩、先锋邓天河、参将李文云、游击朱世盛全部战死,崇祯顿时象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严厉申斥曹文诏纵贼进入河南,剥去其太子少保 ,令其带罪立功,再进入河南剿匪,务必要将高迎祥部剿灭在河南,否则到时两罪并罚,必不轻饶。
官军本大多是山西人,由陕西又转回了老家,一年多来,一直马不停蹄在两省奔波,将两省流贼剿了个干干净净,刚得到皇上封赏,正高高兴兴,想在老家休整,又马上被朝庭申斥,要求再入河南剿匪,顿时怨声载道,不愿动身,但曹文诏一向练兵严慎,张驰有度,这次受到皇帝申斥也满不是滋味,一心要想再建功勋,好挽回皇上的信任,在他的严令下,官兵也不敢懈怠,怒气冲冲的向河南杀来,要把怒气发泄在义军身上。
郝摇旗辛辛苦苦把兵器运到了山西,却发现义军差点在太原被官军所围,兵器也送不出去,而且山西的官兵越来越多,一个多月来已连续遇见了好几起,几次撕杀,兵器也丢失了一小半,郝摇旗无奈,只得先退入河南,用这批兵器扩了一万多人,后来高迎祥部也退到了河南,郝摇旗才与义军大部汇合。
义军部众在山西已损失了大半,河南一役,高迎祥的中军精锐也死伤惨重,有了这一批兵器,实力又是大增,此时河南先旱后雨,黄河又在数县决口,饥民正在敖敖待乳,义军一来就攻破数县,声威大振,饥民争相投靠,很快义军发展的比山西还大。
李鸿基一直在关注这场战势,听到义军被围时大惊,差点就想起兵相救,但左思右想还是按耐了下去,后来听到义军进了河南才放了心,见义军在河南发展迅速,估计曹文诏很快又要进入河南,此时陕西,山西两省就会完全空虚,目前商洛发展已到了一个瓶井,再等也没有更好的机会了。顿时打定了主意,要趁机拿下昔日两唐基业,凭这陕西和山西两省与大明争夺天下,发出命令,要求众将赶回商洛,商议大事。
第三卷风云四起 第十七章风暴前夕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30 本章字数:2277
崇祯六年的五月,李鸿基将各地大将全数招回商洛山中议事,此时,李鸿基手下已有了猛将数十员,在商洛的两年中还培养了数百名基础军官,也充实到前方各部队,正规的军队有三万人,还有各个地方的守备人员不下十万,直接在李鸿基统治下的民众将近百万,而朝庭由于各地官府的隐瞒竟然一无所知,所有的目光都放在河南的高迎祥,山东的孔有德,北方的女真身上。
山东由於孔有德军皆辽人,勇敢善战,并善用西洋火器,因此屡屡击败内地的援兵。孔有德除四处攻城掳掠外,还用计诱捕新任的登莱巡抚谢琏,他甚至说:“杀山东兵有如切菜般容易,虽然他们有数十万人,但对我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们绝非我的对手,我只怕关外兵。”
崇祯皇帝特在崇祯五年遣送红夷大炮六门至沙河,交付由刘宇烈所率领的二万五千名马步援兵,然而此一部队却於数日後在沙河大溃,大炮等火器全为叛军掳去。
这一局面让崇祯忍不可忍,调了四千八百名的关外兵加入山东行营後,官军才节节胜利,关外兵果然名不虚传,加上山东本兵的配合。孔有德被击败於沙河,不久,又被围於登州。。
直到崇祯五年八月中旬,在关外兵的摧锋陷阵下,莱城之围始解,而於该役中战功最著者,即属靳国臣、祖宽、祖大弼、张韬等关外诸将。这支关外军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其对火器的善用应是造成胜利的主要因素。
崇祯六年四月,在关外强兵的围困追剿下,孔有德和耿仲明以船百艘载男女一万二千馀人(含精壮官兵三千六百馀名),连同军器、枪炮等一应物件,在明军的堵截之下,狼狈地浮海从镇江堡(临鸭绿江出海口)登陆降金,令此一持续十八个月的兵变告一段落,然而叛军在山东地区则已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馀万”的结果
满洲人虽於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2)正月起,已在汉军佟养性的督造之下铸成红夷大炮,并於围攻大凌河时,使用自制的红夷大炮攻城,但数量相当有限,且操作技术亦仍不精。孔有德军的归顺,不仅令满洲人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由葡萄牙军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