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τ谖纯⒆刺蟛糠侄急辉忌指哺牵疑种屑浠棺∽抛∽乓桓隽钊松返耐林蔷褪亲帕匀∪送返拇镅强俗迦恕�
婆罗洲在晋朝时期中原就有记载,当时的憎侣法显由印度求得佛法,回归中原途中经过南洋,曾有提及在耶婆提停留,中原对婆罗洲最早的通航也纪录出现在梁书中,不过,当时婆罗洲被称为渤泥、婆利、或婆罗,后来演变成婆罗乃),也就是现在通用的文莱。
在中原梁、隋、唐三朝里,渤泥都有遣送信使向中国朝贡,直至宋代这种接触继续保持,到了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明朝庞大的船队曾两次经过婆罗洲,渤泥作为大明地属国。直到葡萄牙人到来,才断绝了和大明的从属关系。
不过,这个岛屿太过荒凉。加上还有专门猎人头的达亚克族,葡萄牙人根本不重视,他们虽然占有了马六甲一百多年。也不愿意开发这个近在咫尺地大岛。在渤泥最多时也只留有一百多名葡萄牙人。作为象征性占领,岛上其他地方都是空白一片。
这个岛屿对于一心想追求大量利润的西方人来讲没有什么用处,但对于大唐来讲却是一个宝库,自从禁伐令下达以来,大唐境内木材的砍伐量大为减少,但因为修铁路地原故。木材地用量却大增,相应地木材价格也节节攀升。
木材价格的上升,自然会有大量的木材外运,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木材从东南半岛的各个国家运往大唐。但这些木材虽然比大唐境内便宜许多,毕竟还需要不小的成本,而婆罗洲上丰富地木材资源对于大唐来讲,简直是一笔免费的财富,许多木材商人都已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只是碍于葡萄人和岛上凶恶的猎头族,许多商人只得裹足不前。
这次大军出动,即是要在岛上找一个基地,暂时驻扎下来,也是借此机会干脆把婆罗洲划入大唐领土的范围。
航线水师早已熟悉,舰队直接驶往婆罗洲最热闹地地方渤泥国,在海上航行了六天后,航队已经到达了渤泥的达鲁萨兰港口,渤泥总人口数只有十多万,首府达鲁萨兰港人口大概有三万人,和唐军的西贡相当,渤泥的水上力量只有百十条渔船,不过,因郑和下西洋时曾有两次在这里停留,倒是可以停靠唐军的战舰。
渤泥此时的苏丹为博尔基亚,听到海上有一支宠大的战舰驶来时吓坏了,荷兰人进攻马六甲之事渤泥也知道,如果这是荷兰人的军队,毫无疑问,渤泥又得从葡萄牙人手上转到荷兰人手中,如果只是单纯换一个主子倒是没有什么,但要是荷兰人不让他继续当苏丹,或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如何是好。
博尔基亚吓得几乎马上就要带着王宫的卫队逃走,葡萄牙人征服渤泥时才出动了数百人,如今对方出动数百艘战舰,博尔基亚可不相信荷兰人只是想象葡萄牙一样,每年收一点贡品。
不过,后面卫兵的报告却让他打消了主意,战舰上挂的不是荷兰人的旗帜,反而是大唐的旗帜,对于大唐渤泥国不陌生,确切的说对于中原的大明王朝渤泥人还很有好感。
渤泥国曾经和大明关系密切,在明永乐六年,当时的国王麻那惹加那携王后、王子一行一百五十多人,亲自前往应天府向大明朝贡,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麻那惹加那在应天府游览月余,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应天。临死前提出要求希望体魄托葬中华,明成祖遵其遗嘱,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君主。
麻那惹加那虽然身死大明,两国的交往却没有断绝,渤泥出产的苏勃泥青含有数种金属,用这种柚料烧制的瓷器,其色彩在原来浓艳的蓝色中带有黑蓝色或藏蓝色结晶斑点,微闪金属锡光,别有韵味。后来明代官窑青花瓷器几乎被这种进口柚料垄断,若不是葡萄牙人过来打破了这种关系,说不定渤泥还是中原的属国,现在中原虽然换了朝庭,估计也不会对渤泥太过分。
相反如果能锄凭借大唐的力量从葡萄牙手中脱离出来,反而是件好事,此时渤泥的葡萄牙人因为荷兰人对马六甲的攻打,早已撤走,博尔基亚却不敢对葡萄牙人真正反抗,听到是大唐来的战舰,博尔基亚反而有几分喜色,急忙将他最信任的大臣穆赫塔迪召进王宫,让他代表自己去欢迎唐军的到来。
穆赫塔迪的想法却没有那么乐观,只是这只舰队明显不是渤泥可以抵抗,先去见上一面搞清楚唐军的来意也好,遂接受了博尔基亚的安排,从王宫连忙赶去码头。
在唐军离码头还有数里时,渤泯的城防军已经发现了唐军,面对着如此庞大的舰队,所有的城防军都双腿发抖,不过,在职责的压力还是向码头集中,只是谁也没有胆子真正拦阻唐军地登陆。
整个渤泥所有的军队加起来还不到二千人。
他们早已领教过葡萄牙人大炮和火枪的厉害,连数百名葡萄牙人都打不过,哪还敢对付数万地唐军。没有全部逃走已算不错,唐军上岸后,他们连码头也不敢呆下去。只能一步步退后。倒好象是在为唐军警戒。其中一些人已拿定了主意,只要对面的军队一进攻,马上就丢下武器逃跑。
穆赫塔迪到达码头时,唐军已有数十艘战船靠岸,数千名水师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码头上,他们每人都端着乌黑发亮地火枪。整个码头上一片杀气腾腾。见到本国地城防军不知所措,穆赫塔迪怕引起误会,连忙将城防军全部喝退。
城防军本来就快要支持不下去,听到穆赫塔迪传达苏丹地命令。顿时如蒙大赦,转眼两千城防军就走的干干净净,码头上到处是全幅武装的天朝大军,穆赫塔迪心中也没底,他战战兢兢的穿过己方城防军的队伍,壮着胆子朝唐军走去。
离大军数十步,前面的数名唐军已用黑洞洞地枪口指着穆赫塔迪的胸口,穆赫塔迪清楚的知道这种武器的威力,葡萄牙人就是靠着火枪征服了渤泥国,还曾经进山对付达亚克族人,即使是最勇猛地达亚克族人也抵挡不了子弹的攻击。
他连忙高声叫道:“不要误会,不要误会,我是渤泥国的大臣,前来求见你们的最高长官。”他的汉语倒也流利。
穆赫塔迪的汉语还是他父亲传给他的,主要是用来看懂从中原带过来的书籍,没想到现在倒有更重要的用途。
听到穆赫塔迪的话语,几个士兵垂下了枪口,穆赫塔迪松了一口气,他心里七上八下,渤泥曾在数百年接待过两次大明的舰队,当时大明的实力并不比现在的这支舰队弱,却对渤泥秋毫无犯,穆赫塔迪暗暗祈祷,保佑这支舰队也会和二百多年前的大明舰队一样。
“你等着!”一名士兵说完,转身向码头走去,看样子是答应给穆赫塔迪通报。
马守应还在后面的战舰上,码头上的最高指挥官是李劬,听到渤泥人的官员求见,李劬马上让人将他带过来。
三人还在西贡的时候就已商量好如何对待渤泥国,对付渤泥国,这次舰队连十分之一的力量也不用动用,如果渤泥人敢反抗,大炮一轰,再派数千人登岸,拿下渤泥是轻而易举,当然,渤泥不反抗最好,婆罗洲地多人少,唐军还想以这里作为基地,少不了要从渤泥抽调劳力,万一死伤太多,并不符合唐军的利益。
穆赫塔迪很快被带到了李劬的面前,看到李劬年轻的面容,穆赫塔迪不免怀疑他能否作主,只是望了望两边虎视眈眈的唐军,却不敢发问,只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渤泥小臣穆赫塔迪叩见天朝将军。”
见到渤泥派来的使臣如此恭敬,李劬倒是不好太过失礼:“唔,你叫穆赫塔迪是吧,不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穆赫塔迪赶忙起身,心里暗呼天朝到底是礼议之邦,或许情况真如苏丹料想的那样,天朝大军只是路过。
“你们的苏丹呢,天朝大军到来,怎么不过来迎接?”
穆赫塔迪陪着笑容,小心翼翼的道:“回将军大人,苏丹陛下正在王宫中准备酒宴,准备欢迎天朝大军的到来,实在脱不开身,还请将军大人原谅。”
渤泥人全无防备之心,李劬心中大喜,却是不动声色:“即如此,那你可以前头带路,我去拜见一下你们的苏丹。”
穆赫塔迪扫了一下岸上的唐军,此时唐军还在源源不断的登岸,他心中有几分不安,问了出来:“不知天朝大军到此有何贵干?如需要小国协助,小国一定尽力。”
“你们真会尽力?”
“一定,一定。”天朝的将军好象语气不善,穆赫塔迪已经开始流冷汗了。
“告诉你也无妨,如今葡萄牙已是天朝的属国,今有番邦正在进攻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天朝绝不允许别人侵犯属国,我们来到此,就是要给那些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番邦一个教训。”
李劬的话穆赫塔迪毫无怀疑,反而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起来:“将军大人,如今渤泥是葡萄牙的属国,既然葡萄牙是天朝的属国,渤泥自然也是大唐的属国,渤泥愿意派兵协助天朝将攻打马六甲的番邦赶走。”
“出兵就不必了,天朝的大军就可以完成,只是大军远离后方,还需要渤泥提供补给才行。”
穆赫塔迪为难起来,看了看仿佛天朝无穷无尽的大军,咽了一口口水,艰难的道:“将军大人,渤泥国小地贫,恐负担不起大军数日消耗。”
李劬一下子变了脸色,寒着脸道:“怎么,刚才还说全力协助,转眼就推三阻四起来,莫非你们有了异心不成。”
穆赫塔迪大惊,扑通一声又重新跪下:“将军大人息怒!将军大人息怒!渤泥自然会全力协助天朝大军,只恐到时拿不出太多粮草担搁了战事,还请大人给一个具体的数额,小使才能做到心中有底。”
“这样吧,你们就拿出二万大军一月所需粮草,如何?”
穆赫塔迪吸了一个凉气,渤泥全部民众加起来也不过十多万人,虽然物产丰富,但这样一笔钱粮掏出来,足可以把渤泥的国库全部掏空,而且还有搭上多年积蓄才行,一时之间,顿时愁眉不展起来,答应吧,唐军一走,面对空空的国库,惜财如命的苏丹定会将他碎尸万段,不答应眼前这一关就过不了。
见到穆赫塔迪脸上青红皂白,李劬知道他为难,笑了起来:“这些粮草天朝自会出钱购买,你又何需为难?”
穆赫塔迪顿时大喜,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天朝又不是西方的蛮夷,最讲究礼尚往来,以前去天朝进贡时往往能获得数倍的回赐,说不定这笔粮草还可以提高一点价格,岂不是老天要让渤泥发财,他顿时一拍胸膛:“将军大人放心,渤泥一定会竭尽所能为大军筹措粮草。”
李劬满意的点头:“那就请贵使前面带路吧。”
穆赫塔迪被李劬弄得悲一阵,喜一阵,再无原先的精明,喜滋滋的在前头领路,数千名唐军迅速跟在后面,向渤泥的王宫而去。
大家新年好,不知道还有多少兄弟没有睡觉,老茅祝大家新年发财,年年有余了。
第九卷 帝国 第五十二章 万事齐备
更新时间:2009…8…20 0:02:00 本章字数:4406
渤泥国小,只是国力累积了数百年,一百多年最强盛时国王不但包括了整个婆罗洲,还延伸到吕宋,虽然现在衰落了不少,又被葡萄牙搜刮了多年,依然不可小觑,王宫建造的金壁辉煌,占地广阔,王宫前的大广场足可以容纳五千人以上。
穆赫塔迪带着李劬来到王宫的大广场,见李劬的大军也直直的向王宫走去,连忙转身道:“将军暂且稍待,小使马上进去通报苏丹,请苏丹出来迎接大人。”
李劬哈哈一笑:“苏丹仍一国之主,不可轻易出来,本将该亲自拜见才对。”说完,李劬的卫兵轻轻推开穆赫塔迪,当先走进王宫。
王宫前面倒是有数十名守卫,只是见到穆赫塔迪亲自陪着天朝大将到来,广场上又站着数千名大军,连动也不敢稍动,李劬一挥手,一个百人的唐军小队将王宫门前的数十名守卫驱赶到一边,代替了他们的守卫工作,数百名亲兵族涌着李劬,跨进了渤泥的王宫。
穆赫塔迪已感到不对劲,张了张口想阻止,环顾了一下广场上的数千名唐军,明智的没有出声,连忙跟在了李劬的后面。
王宫内部还有渤泥的近百名侍卫,见到数百名唐军直接闯入王宫,侍卫统领大吃一惊,急忙喝止:“站住,站住,没有苏丹大人的命令,你们不能闯进去。”
侍卫统领说的不是汉语。李钠和数百名唐军没有一个人明白,但他们拦阻地意思很明显,李劬打定主意。没有将渤泥的苏丹控制前,能不引起冲突尽量不引起冲突,停了下来。扭头望向穆赫塔迪。
苏丹就在宫中等候迎接天朝来的大将。城防军已经解散。
不用讲广场上地数千名天朝大军,就是进入王宫中的数百人也不是侍卫能对付的了,穆赫塔迪生怕引起冲突,见李劬望向自己,只得硬着头皮道:“大胆,你们还不退下。这是天朝来地大将军,就是苏丹也不敢失礼,你们还不退下。”
穆赫塔迪心中还有几份希望,眼前地天朝将领带兵进入王宫只是为自身安全作想。并没有他意。
听到穆赫塔迪地话,侍卫都看着自己的统领,除了以前的葡萄牙人,还没有大批士兵进入王宫的先例,只是眼前的天朝大军比葡萄牙人实力更加强大,如果阻挡,无异于以卵击石,不拦阻,又职责在身,巴不得统领能够开口让路就能名正言顺的退走。
侍卫统领脸上也是变幻不定,他接到命令迎接天朝地大将,可是没说允许数百名士兵进去,这全幅武装的土兵一旦进入王宫,王宫的控制权就要全部落到天朝手中。
“罢了,不是我不尽责,实在是无能为力。”侍卫统领向穆赫塔迪行了一个礼:“即然大人有苏丹命令,下官不敢有违。”他一挥手,王宫的侍卫如蒙大赦,急忙让开了道路。不过,他也算有心,暗中打了一个眼色,让一名心腹赶快前往苏丹处报告。
李劬却对这一百多名侍卫并不完全放心,使了一个眼色,分出一个五十人地小队监视着这些渤泥国的侍卫,其余二百多人继续向王宫内前行。
博尔基亚苏丹此时正坐在王宫的大殿内,兴高采烈的看着王宫总管指挥着仆人为即将到来的天朝将领准备宴席,渤泥有点身份的大臣都聚在博尔基亚身边,大声谈论着天朝的富足与仁慈,他们的祖辈还有人前往大明朝见过大明天子,得到过不少赏赐,他们收藏的财富中就有不少珍品来自于天朝。
如果是葡萄牙来人,即使其职位只是一个上尉或少校,博尔基亚也不得不到王宫门口去迎接,但考虑到是天朝来人,博尔基亚却不免托大,依以前和天朝打交道的惯例,他的身份应当相当于番王,自然不用去迎接一个将军。
他打着算盘,既然天朝大军到了这里,无论如何也有借着这次机会从葡萄牙人手中独立出来,恢复以前一方之主的局面。
一个侍卫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苏丹陛下,不好了,不好了,天朝大军来了。”
博尔基亚皱着眉,喝斥道:“什么不好,天朝大军来了是好事,来了几位将军,还不快把他们请进来!”
侍卫气喘息息的道:“只来了一位。”
博尔基亚思付,一位也好,来的人越少,越容易说动,实在不行,大不了花点钱财收卖。侍卫后面的话却把他的如意算盘打破,反而吓了他一跳。
“可是这位将军却带来的数百士兵进入了王宫,还将王宫的侍卫都看押了起来。”
“什么?”博尔基亚大惊失色,数百名士兵进入王宫那还了得,他再也坐不住了,其他渤泥的大臣也嗡的一下议论了起来。
“快带本王去看看。”
博尔基亚正要起身,李劬等人已经进到了大殿,看到二百多名带着兵器的军队进入大殿,王宫的仆役都惊呼出声,一个个缩在一旁。大臣们脸上也呈现了出惊慌之声。
李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