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传令的各将很快集中到史可法的营帐中,等众将都到齐,史可法将退兵的决定说了出来,众将都是一片哗然,大家都以为休整之后,马上就要对淮安重新发起进攻,没想到竟然是要退兵,众人一时搞不清状况,都面面相觑。
史可法将那日看到地结果和盘托出,并将淮安城中有唐军地猜测告诉大家,众人马上惊慌起来,唐军既然介入,自然不会只是单纯的守城,谁也不能肯定此时没有一支部队已盯上了眼下这数万明军,一个不好大伙儿全都死无葬身之地。
只是朝庭的旨意是要尽快拿下淮安城,如果退兵,那岂不是和朝庭背道而驰,许多将领犹犹豫豫的说出自己的担心,更多地人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眼看全军要陷入危急,还有坚持进攻淮安城,无疑是愚不可及,一时营中大吵大闹起来。
史可法重重的敲了一下桌案:“好了,我意已决,今日下午我军出其不意,退军!”
众人都静止了下来,望向史可法,大家自然知道史可法如此说就是要把退兵的责任全都承担下来,史可法的几名心腹将领站了起来,嘴皮动了几下:“大人,你……。”
史可法摇了摇头:“不必多说了,大家分头准备去吧。”
众人都应了一声:“遵令。”鱼贯而出了史可法地大营,毕竟能够平安撤退,又不担风险,谁都不会反对,换了别地主帅,恐怕会千方百计将黑锅给下属背,哪会主张承担了所有地责任,一时众将对史可法都打心底尊敬起来。
等各个将军回到营中,宣布了撤军的消息,所有官兵都欢声雷动,大家都对如此难啃的淮安城有了惧意,此时养精蓄锐了数天,又不用再攻城,明军士兵一时暴发出巨大的热情,半上时辰不到,已全部收拾好了,就等着撤军。
明军营中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城巾地守军,接到报告的韩忠、何报、刘老四等人都匆匆赶到城头,看到底下的明军来来往往,韩忠还看不出什么明堂,连忙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何报只用望远镜看了几眼,就确定了下来:“不好,明军在拆营。”
韩忠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拆营干么,不怕冻死么?”
何报回道:“他们这是要撤军。”
韩忠不由高兴起来:“撤军,那城中之围岂不是解了。”
何报的一个亲兵冷冷的回道:“当然解了,只是他们却要全跑了。”
韩忠才想起他们不是只守城这么简单,主要还是要拖住这数万明军,见何报地脸色不对,小心提议道:“何大人,不如我军开城出击。”
何报的双手紧握着手巾的望远镜,手上青筋暴起,心中犹豫不决,韩忠担心的看着他手中的望远镜,那可是价值一千五百两白银的东西。
何报考虑半响,那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城中地兵马绝大部分在两个月前都是从来没有拿过兵器的农民,用来守城还可以,若是出城攻击明军,恐怕被明军冲上数下就要崩溃,到时留不下明军,淮安还有可能被明军趁势夺去,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史可法看到城中不出击,失望的看了谁安城一眼,喊道:“全军出发!”
他有持无恐,故意大张其鼓的撤军,就是想引诱城中地义军出击,作最后一博,现在义军坚守不出,史可法只能无可奈何的退去。
看到城下明军最人一个人也已退去,淮安中地军民全都欢呼起来,在明军进攻的日日夜夜,虽然义军的上层都是胸有成竹,但普通的民众到底是不安,这可是造反的大罪,万一城破,后果不堪设想。
何况早期明军攻城时,义军手忙脚乱,虽然占有城池的便宜,但死伤比攻城的明军还多,让他们都心有余悸,如今明军主动退兵当然最好。
史可法在退军的路上也是不敢大意,唯恐哪里就会钻出一路唐军对其突击,直到全军回到了盐城,史可法才松了一气。
盐城城小墙矮,容不下数万大军,再说史可法放心不下的还是扬州,扬州不但城池远比盐城要大,而且还是应天府的屏障,不容有失,在盐城休息一晚后,史可法就将全军向扬州撤回。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九十二章 海军检阅
     更新时间:2009…8…19 23:31:48 本章字数:3244
史可法退到扬州,在弘光朝引起掀然大波,上下群情汹汹主张对史可法严惩,只是弘光朝还没有拿定如何对史可法惩罚,史可法辨罪的奏章已经送到,听到淮安府唐军参与其中,弘光朝有的大臣惊惶失措,有的却是半信半疑,还有的认为是史可法逃避责任的推词。
此事事关重大,如果史可法所说是真,那极有可能代表唐军要对弘光朝大举进攻,没有证实之前,谁也顾不得给史可法惩罚,史可法得以继续统领军队驻扎在扬州。
王铎重新代表弘光朝向福建出使,一方面是责问淮安民变唐军到底有无参与,一方面是要与唐军商议福建的交割,本来双方的协议是弘光。朝先将云南和三百万两银子交给唐军,唐军交出福建后再接手淮安三府,如今前面的要求弘光朝早已做到,唐军却借口三府民变,拒不交出福建,显然是无理取闹。
先前弘光朝以为三府民变很容易消除,才接受了唐军这个借口,现在不管唐军有没有参与这场民变,也非是弘光朝短期能够平定,自然不肯任由唐军拖下去。王铎责无旁贷担起了这次重任,他已准备了无数的义正言辞,准备将唐军说得哑口无言,乖乖将福建让出来。
此时福州最大的港口,停泊最多的却不是各种商船,而是唐军东海舰队的全体战舰,上百艘战舰静静的停在港湾,外围还有数艘在执行警戒任务,在这片水域虽然没还没谁能够威胁到这支实力强大的舰队,水师上下却无一人敢大意,因今天是东海舰队成立近二个月来。皇帝对舰队的首次检阅。
东海舰队这两个月来主要以磨合为主。舰队的大部分人员都是原先地郑军,如今通过一番调整,这支舰队地中低层军官大部分都换上了唐军水师出身的官兵,战力比以前有较大的下降,唐军自己的水师太弱,无法将郑军和周家的水师吸收消化,李鸿基明白水师太过重要,唐军必须完全掌握,所以反过来让自己的水师一分为二。溶入到二支水师中。
而原先郑家水师中的军官,一部分自己请调到了甘肃,重新成为郑芝龙的手下,一部下却是离开了水师。去过富家翁的生活,还有一部分则送到长安。进入商洛地军官学校,在那里重新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才会重新回到水师巾,极少部分十分优秀的人材留了下来,官职都有所提升。
如今这支舰队已组建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来一直在东海上奔波,一边扫荡各地的海盗,为来来往往的商船扫平海路,一方面也是对舰队重新训练。至于成果如何,就要看这次皇帝地检阅了。
这些战舰虽然静静的停泊在江面上,一门门竖起地大炮却发出一阵阵肃杀之气,一列列士兵排在战舰的甲板两旁。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
远处明黄色的皇帝仪仗已经浩浩荡荡的驶了过来。周围是一队队的近卫军戒严,四周的百姓看到黄色的车盖驶过,连忙跪在地上大呼“万岁。”
李鸿基坐在宽大的马车上,周碧和田淑英两人一左一右的伴在他身边,接受着人群地欢呼,周碧在旁边不停的打量着李鸿基,她留在福州已快有一个月了,两人虽然还没有同床共枕,已经不象刚开始那么生疏,但李鸿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周碧来说还是一个迷。
在李鸿基身上,很少看到帝王的架子,接见部下时也经常是笑容满面,但真要发起怒来,所有地人莫不是战战兢兢,只是却没有那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这并不是说李鸿基不杀人,而是李鸿基从来不会因生气,或别人无意地触犯他而杀人,即使是一个下人触犯了他,只要够不上处罚的标准,李鸿基也不会特意去处罚他。这不但在可以生杀予夺的帝王身上罕见,就是在一般大权在握的人身上也少见。
见周碧盯着自己看,李鸿基不由模了一下自己的脸上:“怎么,朕脸上有花?”
周碧连忙将目光移开,心里咚咚直跳,提醒自己只是因为周家的利益才不得已嫁他罢了,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又何必搞那么清楚,他纵使再讲理也是撑握天下人生杀大权的皇帝,自己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如果认为可以在他身边得意忘形,日后连累到家人,那就后悔莫及了。
田淑英却是满脸兴奋,她紧紧抓住李鸿基的手,每次和皇帝在一起接受民众的欢呼时,她都可以感受到那种高高在上,万民敬仰的感觉,此刻皇帝身边多了一个人,而且位置还在她之上,虽然让田淑英心中多少有些不快,但还是被那种万民欢呼的感觉冲淡。
李鸿基对于这种欢呼已是麻木,唐军到达福建不到半年,这里的一切多数还是照着郑芝龙任福建巡抚时运行,可以说唐军并没有给过福建民众什么恩惠,相反两军交战时,还有不少福建的子弟死在唐军手上,如今福州的民众却是实实在在的为自己欢呼,这种欢呼恐怕更多的只是对皇权的敬畏。
前面已快到港口了,近卫军已将道路全部封锁,民众的欢呼渐渐消失不见,一下之极闹变成了极静,田淑英脸上的兴奋才松驰了下来,放开了紧抓住皇帝的手。
马车又静静的驶过了一段距离才停了下来,李过的声音在旁边响起:“皇上,到了。”
田淑英先跳下了马车,接着李鸿基也下了车,周碧则跟在后面,田淑英一直生长于北方,平时又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船的样子都没有见过,最是心急,一见李鸿基下了马车,马上拉着他的手向前:“皇上,快走。”
李鸿基却止住了脚步,将田淑英的手拉住:“不用急,船又不会跑了。”等周碧上来。李鸿基将另一只手伸向周碧,周碧脸上微微一红,还是让皇帝抓住了自己的手。
后面唐军的重臣全跟了上来,见到皇帝牵着两个娘娘的手,一个个只能视而不见,前面已传来一阵阵惊涛拍岸的声音,船只的桅杆已经露了出来,众人不由加快了脚步。
等到了特意修建好的参观台,众人只是扫了一眼,就被眼前庞大的舰队震住了,远处水面上波涛起伏,银光一色,在辽阔的江面上连成一片,全是密密麻麻的船只,最大的战舰长二十丈,宽六丈,人在上面就象是一只只蚂蚁。一门门巨大的炮口斜指着天空,在阳光下发出闪闪的金属光泽。
李鸿基虽然早已看过眼前的战舰,但这么多战舰集中起来却还是第一次看到,心中也是震憾了一下,这才是海军的样子,以前唐军在洞庭湖所造出来的战舰与眼前的舰队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一阵悠扬的号角吹了起来,前面两艘最大战舰上的炮口突然冒出了一片火光,一门门火炮伸缩间,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一朵朵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连续响了一百零八下才停止。
第一声炮响时田淑英骇了一大跳,还以为有人要暗害皇带,脸色发白,差点要扑到李鸿基的怀中,见所有人都镇定自若,才敢抬头向响声处看去,见到半空中的一朵朵漂亮的礼花,不禁使劲的睁大了双眼,生怕将这美丽的景色错过一瞬。
炮声响过后,一声更大的声音传来,所有的水师官兵都跪了下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鸿基又好气又好笑,没想到郝摇旗也变得滑了起来,连忙放开了自己的嗓子喊道:“众将平身。”李鸿基的嗓子再大,在这样的风浪中也传不出多远,高台上连忙用旗语将皇帝的意思传了出去。
“谢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数万名将士的喊声将水面上的风浪全部压了下去。
李鸿基看了看面有得色的郝摇旗一眼:“郝爱卿,开始演练吧!”
郝摇旗走了上来,行了一礼:“微臣参见万岁,参见两位娘娘!臣要开始演练了。”
李鸿基点了点头,郝摇旗走到最前台,他身后跟着五个亲兵,分别拿着红、橙、黄、绿、蓝五色旗子,郝摇旗先取出黄色的旗子一挥,刚此静止不动的船队里马上有十数艘船只动了起来。
众人都举起了手中的望远镜,只见十二艘小舰在最前面,中间跟着的是六艘中等战舰,最后面是三艘大的战舰。越行越快,向下游使去。
郝摇旗在旁边介绍道:“皇上,今天首先进行的编队的演练,这是我东海舰队中的一支分舰队,上面共有官兵五千四百人,大小火炮三百二十门,我东海舰队共有五支这样的分舰队。”
旁边的陆军将领听得大为羡慕,才五千多人,火炮就有三百多门,若是陆军,就是纯粹的炮兵部队基本上也是二十人才能配一门火炮,五千四百人只能配上二百七十门,战力先不说,水师单这武器配比就比炮兵还强了一筹。
这支分舰队在旗语的指挥下,一丝不芶的将海战上遇到的遭遇,追击,退却等战术演练了一遍,才回到了队列巾。等待着下一个指令。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九十三章 江阴
     更新时间:2009…8…19 23:32:07 本章字数:4414
随着郝摇旗手中蓝色的旗帜挥动,这次是两支分舰队出击,重点演练了两支舰队之间的配合,这次效果却没有第一次那么好,队型发生过数次混乱,还有一次有两只战舰撞在一起,舰上的几名战士落入水中,好在抢救及时,倒是没有人员伤亡。
郝摇旗的面上却是发红,脸色难看之极,转头向皇帝看去,李鸿基脸上倒没有什么生气的表示,才放下了心,李鸿基当然知道舰队经过一番大换血,必须会影响战力,只是现在海面上暂时还没有谁能够威胁到唐军,水师将领的忠诚才是最重要,否则即使战力最强,没有对唐军的忠诚反而会是灾难。
接下来的演练东海舰队上下都是战战兢兢,所幸并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最后一次是打靶训练,水师将数艘快要报废的船只放出,漂流出数里远,由一支分舰队进行射击演习,随着郝摇旗手中的红色旗帜挥动,先是前面的小战舰首先开火,接着是中型舰只,最后是大型战舰,一门门的火炮发出怒吼声,将数艘充当靶子的船只炸成了一片片碎木浮在水面上。
李鸿基首先鼓起了掌,接着看呆了的唐军重臣们也跟着鼓起了掌,郝摇旗望着皇帝的笑容,心总算放了下来,这次演练差点搞砸。还好最后没有出什么大错,看来皇上还是满意。
田淑英在旁边差点小手都要拍烂,最后上百门火炮齐射的效果实在是太过震憾,周碧却是鼓了几下掌就马上放了下来,在她看来,这支舰队比起郑家以前的水师来差距还有不小,实在是不足称道,想起周家的水师现在战力恐怕还不如这支舰队,心情更是低落。
看到周碧脸上不豫的样子。李鸿基不由转头询问:“爱妃认为这支舰队和以前相比如何?”
“回禀万岁,妾身以为战力比之以前不到七成。”周碧回答的毫不客气口
郝摇旗在旁边听得脸都绿了,只是对方是皇帝的贵妃。他并不好反驳,却颇为不服气,大声的“哼”了一声,故意要让周碧听见。
周碧看到郝摇旗地样子。知道他不服气,却并不想多说,李鸿基笑了起来:“朕倒是忘了,周家的水师还是爱妃训练的,所说当然有根据,爱妃可否将不足之处指出来。”
周碧斜瞥了李鸿基一眼:“皇上可是真心想让妾身指出来?”
“当然,朕还会说假话不成。”
“最大地不足就是配合生疏,调度无法,连一只小的演练还会出现两舰相撞的事故。若是两军交战,这一条足以致命。”
这一点任谁都可以看出来,李鸿基倒也不怪郝摇旗,他能在二个月内将一支大换血的舰队统合起来,并训练地象模象样已算难得:“这一条不算。日后配合久了,自然可以将之弥补过来。”
周碧见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