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之后,郑军上下在惶恐不安中等到了皇帝的圣旨,郑芝龙被平调到了甘肃,当上了甘肃巡抚,而郑明、杨耿等人也是分调各方,杨耿去了四川,郑明去了大草原,成为了大唐正四品的将军,在唐军中也算高位,只是他们的真正能指挥的人马却是少得可怜。
真正得到重用的却是担任谈判使者的郑兴,他虽然只是从五品地官职,却得到了福建水师的全部实权,让郑芝龙等人欣慰地同时,也对郑兴大为不满。
而郑兴这个伏波将军也并不好当,郑家在福建水师中的高级军官大半被调到水师正副统领马守应和郝摇旗辖下担当水师的教官,其空缺职位由唐军原先的水师中抽调人手补齐,这部分人连大海都没有出过,自然没有海战的经验,全要郑兴一一调教。
郑芝龙即降,处在唐军包围圈中的数万郑军也跟着投降,郑芝虎,郑鸿逵两兄弟也被皇帝封了一个四品地将军,打发到了大草原,郑系集团的重要将领就此分散在天南地北各一方,只能老老实实的为新朝效力。
得到皇帝旨意的五天之内,这些人就全部要到外地赴任,李鸿基给郑芝龙特别优待,让他可以在十天之内再起程。郑芝龙却没有真在福州待满十天地打算,在第六天就让家人和自己起程前往甘肃。
这些天来,原先的部下一一向他告辞,让郑芝龙不胜唏嘘,他在福州也不愿再呆下去,只是虽然天南地北各一方,众人却都放下心来,皇帝如此做,显然是不会对他们再秋后算帐,让他们聚在一起才是危险之事。
郑家在福州地产业庞大,自然不是区区数天能处理干净,郑芝龙将能带走的贵重物品尽量带走,郑家的财产足装了百辆马车,郑芝龙的家丁,仆役有数千人押送,而这些只是郑芝龙财产的冰山一脚,更多的实在是带不出来,不能带着的房子,田产,还有那些价值稍低的物品,郑芝龙就留下心腹家人看守,等着慢慢变卖。
对于他还能担任甘肃巡抚,郑芝龙倒是没什么不满,毕竟皇帝还是给足了他的面子,甘肃虽然远比不上福建,到底还是平调,相对于那些在明朝担任一二品大员之人,投降唐军后却只是做到四五品官职,他的待遇远比他们好。
郑森也垂头丧气的夹在这支数千人的庞大队伍中,他离家出走后,本来想鼓动一部分水师的将领跟着他一起出海,被郑明发现后,毫不客气的将他送回到了郑芝龙的府上。
郑明对投降唐军不满,但他心中明白在连江、长乐两县被唐军拿下后,郑军再无机会,福州虽然有郑军近一半的水师力量,却根本冲不破唐军的封锁,若是强行离去,只能成为唐军的靶子,自然不会陪郑森发疯。
这个历史上曾在父亲向清兵请降后,依靠身边仅有的数十名亲兵,成功的将大部分郑家舰队拉走,成为一个独立势力的英雄人物,终因现在的年龄太少,威望不够,得不到父亲部将支持,计划一展开就胎死腹中。
郑家的全面投降,对弘光朝的重臣来说无疑是当头一击,福建的丢失,让弘光朝这个成立还不到半年的小朝庭立马就陷入了毁灭的边沿。福建在郑芝龙手里时,郑芝龙虽然对朝庭不是十分恭敬,但是到底还是承认了弘光朝的合法性,福建还是弘光朝的地盘,整个弘光朝是一个整体。
如今福建落入唐军手中,弘光帝尴尬的发现,他能管理的地方除了一个浙江省就只剩下应天府周边的一些地区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这些省份虽然名义上还属于弘光朝,可是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不会与弘光朝发生什么关系了。
这如何行得,没有四省的财力支持,他这个小小的弘光朝连运转都困难,则那些从广西、云贵等省过来的客军更是哗然,他们好心过来对朝廷支援,不但粮饷不足,连勉强吃饱也不成,如今连回家的路也断绝,这几支兵马差点要发生暴动,弘光朝上下拼命安抚才勉强压了下来。
弘光帝已忘了当初是谁严令不得对福建支援,在朝堂上对着底下的重臣破口大骂了一通,然后要大臣们想出打通西南四省通道的办法。
如果要和西南四省连通,当然最好是能重新收回福建,可是要和唐军作战,弘光帝却是万万不愿,几个大臣刚提出来,就被弘光帝骂了一个狗血喷头,自己和唐军的差距太大,这一点弘光帝牢牢记在心里,如今躲唐军还来不及,如何敢先挑起与唐军的战争。
又要和四省连通,又不能和唐军作战,弘光朝的大臣上下都傻了眼。恐怕神仙也做不到这是人能做到的事吗。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七十九章 天才加白痴的计划(5000+)
更新时间:2009…8…19 23:28:16 本章字数:5403
见到底下众臣个个哑口无言,弘光帝却丝毫没有生气,他心中已有解决方案,是太监田成搜肚刮肚替他想出来的,众臣无能,正好显示出他的英明神武。
田成自从给朱由崧献上这个壮阳的配方,并每日夜间派遣乞丐替弘光帝捕捉蛤蟆作为药引后,已成为弘光帝面前的第一红人,有时连内阁大臣马士英、高弘图、王铎等人也要给田成眼色才能见到弘光帝。
“诸位爱卿既然不愿说,那就朕来说一条。”
皇帝竟然有办法解决此事,一时间,殿上的众臣都惊诧莫明,彼此交换着疑虑的目光。
兵部尚书阮大铖首先反应过来:“皇上英明,臣等愚顿,实在想不出办法来解决此事,还请皇上为我等解惑。”不管皇帝的想法怎样,先拍一下皇帝的马屁总不会错。
其他人也是大为好奇,想听听这个登极以来,胡作非为,被民间传为蛤蟆天子的皇帝如何能解决这个难题。
看到大臣如此反应,朱由崧更是兴奋,他得意洋洋的抛出了自己的方案:“朕欲以南直隶的所有地盘和唐军交换福建,不知卿等以为如何?”
应天府虽然是大明以前的陪都,但这里太过不安全,前面虽然有长江阻隔,但唐军得到了福建水师,长江天险再也不足凭,若是唐军要对应天府进攻,马上就可兵临城下,只是要无缘无故放弃应天府势必不可能。众臣也不会答应,如果能用南直隶的地盘换来福建,不但解决了与西南四省的联系问题,而且自己也会安全地多。
田成向他提出这条建议时,简直让朱由崧欣喜若狂。在他看来,南直隶虽然被唐军占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却是精华部分,漫说应天府非是江北可比,就是扬州,苏州这些地方江北也远远比不上,更别说自古就是穷山恶水的福建了,只要他提出来,唐军一定会意动。
大殿上却是一下子象炸了祸,皇帝要拿江南之地和唐军交换福建。不说这些地方赋税远比福建收得多(福建海运的赋税大部分落入郑芝龙手中,所有弘光朝手中南直隶的税收会比福建多),单是应天府已被弘光朝定为都城,如何能用都城和别人去交换。
高弘图首先站了出来:“万岁,此事万万不可,应天府仍是太祖钦定地国都。大明已失去了北京,应天府如何能够再失去。”
王铎也附合高弘图:“万岁,应天府若失,我等离亡国之日不远,对万岁提出此议者。该杀!请万岁赶快打消此念。”
何腾蛟更是请旨:“万岁,应天府不可弃,臣愿领一支劲旅收复福建。”
朱由崧以为这个换地的计划提来,大家一定会赞同,正所谓你好,我好。大家好,哪知道三个大学士马上跳出了两个反对,而一向唯皇帝眼色行事的马士英也好象没有赞同,弘光帝不由颇为郁闷。
其他大臣看到两个大学士对皇帝的提议反对。等于指明了风向标,纷纷跳出来反对。一时大殿上群情汹涌,要皇帝说出是谁提议如此荒唐的办法,当斩之以正天下。
田成就站在弘光帝的侧面,一时吓得冷汗狂流,生怕弘光帝将他说出去,被愤怒的大臣处斩,他这段时间虽然风光无比,但到底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见到大臣们群起反对,顿时慌了手脚。
弘光帝也是脸色难看,他也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只是到底已做了快半年的皇帝,知道万不可以说出田成来,否则群臣恐怕会气势更涨,只好道;“这非是旁人的主意,仍是朕偶尔想到,才与众位卿家相商,若各位认为不妥,那此议作废便是。”
这等于是皇帝已经妥协了,可是弘光帝是什么德性大家都已清楚,除了每天躲在后宫享乐,他如何会自已想到以地换地的办法,肯定是旁人进地谗言,一时之间,众臣更是不依不饶,非要弘光帝把进言之人说出来。
许多大臣都两眼放光,多少年没有这样的盛事了,大臣们团结一致,共同反对皇帝的错误决定,传了出去,在民间恐怕又能增加自己不少清名,因此一个个争先恐后,对弘光帝大声指责,慢慢从换地漫延到弘光帝登极后,只顾身色犬马,不顾民间疾苦,强征民女,搜刮民财,对唐军却是一让再让,毫无一丝进取之心,将弘光帝说得一无是处。
清流领袖钱谦益更是大声疾呼,要皇帝停止让大监搜罗美女的行为,并将负责搜集民女,每晚派人出城捕捉癞蛤蟆的田成重罚,以挽回天子的名声。
王铎自从给弘光帝书写了那副“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见月当头。”地对联后,也受到同僚的责难,指责他不该毫无原则的依附皇帝,见此时正是撇清自己的时候,也大力支持钱谦益重罚田成的主张。
田成在旁边听得大恨,没想到这把火还是烧到了自己身上,只是弹劾他地人一个是大学士,一个是礼部尚书,平时他虽然依靠弘光帝的信任可以飞扬跋扈,大殿之上可没有他什么位置,田成连忙跪地,大声辨道:“万岁爷,奴才只是奉命行事,王学士和钱尚书要罚奴才,分明是对万岁不满,还请万岁爷明鉴。”
钱谦益大声应道:“狗奴才,好一句奉命行事,我问你,城北的张员外被你逼得家破人亡,数十万家财全落入你手中,这可也是奉命行事。”
田成奉命为弘光帝寻找美女充实后宫,凡是被田成狗爪子看上的应天府女子,就用一张黄纸贴在她们额上。送入宫中,如果谁家敢隐藏的,不仅会被抄家,而且四邻都会被牵连,本来田成也只敢对一些普通百姓如此做法。对于那些大户人家并不敢如此,谁知道他们和朝中地哪个大员就有联系,最多不过敲诈一点钱财。
那个城北地张员外家资壕富,仍是一个大盐商,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不象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经常抛头露面,甚有艳名,被田成的几个手下得知后,本来想敲诈一点钱财。没想到那个张员外自持自己儿子已做官,又拜在钱谦益门下,并不把田成派去地人放在眼中,一口回绝。
田成得知后,心中暗恨,仗着圣旨在身。亲自上门,将黄纸贴到张员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头上,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
这下张员外可傻了眼,弘光帝是什么德性张员外当然知道,那是最喜欢玩母女同台。如果自己的妻子和女儿被送入宫中,那他如何还有脸面活着,张员外越想越心急,头上一顶绿油油的帽子好象随时在幌动,顾不得向钱谦益求援,他素性连夜将妻子和女儿先送走再说。
田成既然把黄纸贴上了。当然不会轻易让张员外的妻女溜走,他其实只是给张员外设了一个套,不然他大可以当场把张员外的妻女带走,张员外的妻女一送出。马上就被田成派的人截住,以抗旨之罪。将张家抄没,数十万两的家财揣入了田成自己地腰包,张员外的妻女也没有逃过送入宫中的命运。
张员外气急,他急忙向钱谦益求救,可是此时已晚,田成已拿到了皇帝的圣旨,而且他的妻女也到了宫中,绝对不可能放出来,张员外气得跳河而死,而张员外的儿子张清远在外地,听到家中出事地消息赶回来的,自己家中已是家破人亡。
张清不过是一个七品小官,田成有皇帝的宠信,又如何奈何的了田成,替父亲收尸后,张清还得辞官守制。张清仍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自己地门生遭受了如此大的委屈,钱谦益若是不能替他讨回公道,依附他的人如何会再相信他,只是钱谦益虽然是清流领袖,又是朝庭最重要的礼部尚书,要对付一个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也不是易事,此次钱谦益抓住皇帝失误的机会正好对付田成。
田成对数十万家财之事避而不答,反而回道:“钱大人,你休要污蔑于我,替皇上选美,仍是奴才地本份,张家有美人不献出,还想连夜送走,不把皇上放在眼中,当然得抄家。”
钱谦益气极笑道:“好,好,那城北的刘员外家呢,你抄了他的家,他的妻女比张家还要美上几分,却没有送入宫中,反而成为你地外室,这又如何解释?”
太监也是人,虽然不能行人道,也有七情六欲,给皇帝送过这么多的美女,田成也起了为自己置个外室地心事,刘家和张家差不多,田成不但夺了刘家的家产,而且把刘家的妻女收入自己被窝中,只是此事做得极隐秘,没想到不知为何被钱谦益知晓。
弘光帝脸色越来越青,田成是他最得力的助手,自己只要使一个眼色,田成就能知道自己的心意,并办得妥妥当当,他当然舍不得没有了田成,只是没想到自己以为忠心耿耿的田成,也会背着自己捣鬼,尤其还是和自己抢女人,这殊不能容忍:“田成,这是怎么回事?”
田成看到弘光帝的脸面色,已知道不妙,他连忙道:“皇上,休听钱谦益胡说,奴才是一个残缺不全之人,如何会有外室,刘家的几个女人虽然漂亮,但是性子倔强,奴才怕她们会对皇上不利,一时半刻不敢将她们送入宫中,只好先将她们安在外面,找人对她们劝说,等她们软了下来,自会送到宫中。”
弘光帝面色和缓了下来,钱谦益见田成就轻避重的糊弄了过去,知道若是不下猛药,弘光帝肯定不会对田成追究,如今已彻底得罪田成,田成是弘光帝最宠信之人,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他在皇帝耳边的坏话,让自己倒霉,打蛇不死。后患无穷。
“万岁,田成假借皇命,夺人妻女,谋人家财,半年时间。其家财已不少百万之资,还请皇上斩了田成,以正国法。”
钱谦益说完,又使眼色向高弘图求援,高弘图为东林党领袖,又与钱谦益交好,加上自己也对田成深恶痛绝,现在田成已敢将手伸向那些与官员有关的壕门大户,万一哪天他地手伸向官员家中怎么办,他们虽然有人喜欢将女儿送入宫中以换得高位。但弘光帝的口味实在太怪,喜欢母女同台,他们可不想有朝一日自己的夫人也会被送到宫中。
高弘图马上道:“田成祸国殃民,请万岁下旨将田成处死。”
高弘图一开口,那些还在追究皇帝错误的大臣马上转了口风,齐声应道:“请万岁下旨将田成处死。”
上百人开口。齐声要处死田成,田成吓得摊在地方说不出话来,这些天来,仗着皇帝的撑腰,他行事越来越肆无惧殚。此时方知已犯了众怒。只能用求助地眼光看着皇帝。
弘光帝非是一个有魄力之人。他幸运的当上了皇帝,最大的目标也不过是能无忧无虑的享乐一生,见到大臣们齐声要处死田成,心中也慌了神,哀求道:“众位卿家,田成有错。不过是一个奴才,朕让他反省反省就是,何必要处死。”
见皇帝退让,钱谦益大为兴奋。此时不彻底打倒田成,日后让他重新番了身。就要轮到自己难过了:“万岁此言差矣,大明的国事坏就坏在这些奴才身上,昔日魏忠贤也只是天启帝身边的一个奴才,却将大明的根基败坏,若非如此,凭崇祯帝的励精图治,又如何让将大明江山丢失大半,现今大明还有这半壁江山,如果万岁还要对这等奴才姑息,亡国就要在眼前。”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