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山西,虽然一直是明朝重兵云集的地方,太原城中也还有数万精兵,无奈统兵的艾万年,李卑两人数次败于唐军手中,早已惊破了胆,加上河南一投降,山西已处于唐军的包围圈中,形势极为不利,艾万年和李卑商量了一下,只得投降。
李鸿基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连连发布命令,让唐军的各个将领带兵去接收投降的各地,其中山西由前线的拓养坤,黑虎星等人接收,山东由刘体纯。李岩带人接收,直隶由湖南地李双喜派人接收,河南由湖北的刘芳亮派人接收。基本采用了就近原则。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也派了出去,他地任务是协助刘芳亮接收河南,河南情况特殊。
这些年。河南一直灾害频频。导致全省起义此伏彼起,官兵剿不胜剿,各地纷纷结寨自保,这让河南的壕强势力大为增强,加上又有左良玉割据一方,河南巡抚李仙凤的威信大为受损。
此次李仙凤虽然宣布接受唐军地统治。实际上李仙凤能控制地地方有限,河南最大地两城开封和洛阳分别有明庭的番王周王和福王,这两地就公开反对李仙凤的投降,福王是崇祯的亲叔叔。有人还提议要拥戴福王登极,和大唐势不两立。
最重要的是河南还有外援,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兵马已来到河南,他们本来是要上京勤王,只是没等他们进入河北,就传来了京师被破地消息,他们进退两难,两家的军队本来就互不统属,而且结下了恩怨,根本不能协调一致,而且郑家还和唐军有接触,彼此更是疑神疑神,只得暂驻在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
李仙凤在河南宣布投降唐军的消息,让两省的军队都找到了借口,他们一起联合向李仙凤进攻,李仙凤只有不到一万地兵力,还以老弱居多,他匆忙丢下郑州,逃到了许昌一带。
这样一来,事实上河南还有一大半在明军余部手里,李鸿基派吴三桂协助接收河南,对他即有考验之意。也是为了让他和刘芳亮能够一东一西,相互呼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唐军准备接收各地投诚时,张献忠看到了便宜,他不甘寂莫,尽起全部大军,号称五十万人,攻向已宣布向唐军投降的直隶的各地,直隶的官员,军队都翘首等着唐军来接收,措不及防下,整个直隶被张献忠的大昌军占去了一小半。
唐军上下对张献忠的行为恼火万分,尤其是李双喜更是火冒三丈,直隶是由他来接收,张献忠此举摆明和他作对,李双喜尽起湖南的二万野战军,加上三万守备军,三万民夫,号称十万大军,迅速进入直隶,才将张献忠的兵锋挡住,双方分了直隶的一大半。
只是李双喜的军队毕竟太少,张献忠虽然只占了一个省,但他将江西的青壮抽调一空,虽然没有他宣称的五十万,但至少也有三十多万人,李双喜却不能象张献忠那样做,唐军兵精不在多,充其量才五万人,能在直隶和张献忠分庭抗礼已是不错,要把张献忠赶出去却不可能。何况直隶还有一个前明的朝庭在。
双方只能大打口水战,李双喜指责张献忠破坏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蓄意挑起战争,要求张献忠带兵退出直隶,否则一切后里由他自负。
到嘴里的肉怎么会退出来,张献忠深知唐强已弱,抢占直隶也是迫不得已,以前唐军对他是不错,但那是在大明还在的时候,如果大明被灭亡了,唐军绝不会允许他在江西称王称帝,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他,还不如现在抓紧时间扩充实力,直隶无疑是最好的目标。
只是他现在还不想与唐军彻底撕破脸,若是让唐军把主攻方向对准他,他现在可吃不了兜着走,面对李双喜的使者,张献忠都是亲自接待,好言好语,只是提出退出直隶,却是顾左而言他,李双喜无奈,只得和张献忠在直隶对持。
李鸿基却正在为数万宫女,太监,还有数十万投降的官军发愁,从杨嗣昌那里收降了二十多万军队,加上京城三大营的人马,唐军的降军竟然有四十万之多,这些人每天巨大的消耗让富裕的唐军也受不了,一个月下来,支出至少要增加一百万银元。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当能是以这些人为前驱,攻打江南,唐军跟在后面捡果子就可以,另一个时空的满清就是如此做,只是这些人的军纪李鸿基可领教过,他不想让江南变成一片废墟,那么就只有学应对关宁铁骑的办法,抽取精锐,其余人让他们复员。
只是这样一来,唐军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四十多万人,唐军最多能留下四万人,其余还有近四十万要解散。按关宁铁骑地标准给他们解散费,李鸿基一算,天哪。至少需要二千多万银元。
李鸿基顿感头痛,把这次唐军准备的全部军费砸下去也不够,若是补偿的金额减少。李鸿基又怕这些人回到地方不能谋生。到时造成动乱更是得不尝失。
还有宫中地数万太监和宫女也不能一直养着。这些太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若是将他们赶出宫,只有饿死,那些宫女许多选进宫中多年,家中都失去了联系。也不可能直接放她们回家。
李鸿基虽然想尽快提兵平定江南,无奈若是没有将那数十万军队,和数万宫女太监的事情解决好,他根本不能离开京城。
李鸿基只好找来宋献策。陈贞慧,李万成等亲近之人商议,李万成大大咧咧的道:“皇上,宫女好办,你看我军中这么多兄弟没成家,一人发一个不就成了吗,还远远不够呢。”
宋献策马上斥道:“荒唐,宫中之人怎能如此处理,成何体统,传出去岂不让人对我军笑话。”
李鸿基倒是心中一动,如此处理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宫中将近上万名宫女,至少九成要清理出去,留下一**打扫宫殿,侍候花草即可。
“此事亦无不可,不过,不能分发,要让宫女们自行挑选,立有功那地士兵有优先进入宫女挑选地视线,再有就是马上在军中举行一次军中大比武,成绩排前面地人优先,各位看如何?”
李万成马上同意:“皇上英明,传了出去,那帮兔崽子们非得乐坏了不可,不过,皇上,不知让他们比什么?”
李鸿基想了想:“比什么吗,当能枪法是重中之重,还有投雷的距离和准度,马术,跑步,都可以比,这就要你们和军中的参谋商议,哪些东西对我军作战的能力有提高,就可以列入。”
李万成喜道:“好,好,我回去后,马上让他们列出来给万岁过目。”
宋献策见皇帝决定了下来,此举又能让唐军提高战力,也不再说话。
李万成期期艾艾的道:“皇上,不知将军们能……能不能也参加?”
李鸿基大笑:“你有几位夫人,还不够吗?”
李万成红着脸:“回皇上,只有五个,可是宫女我可一个也没有。”
李鸿基拍了拍他肩膀:“五个还不够吗,行了,别丢人了,回头朕再赏你五个就是,嗯,你回去统计一下,凡是校级以上军官,朕都赏他们一人,将军以上的朕赏二名,四品官员赏三名,三品以上赏四名。”
李万成大喜:“多谢皇上。”
宫女是香饽饽,好解决,那数万名太监和数十万军队如何是好。李鸿基不由又发起愁来。
宋献策道:“万岁,上次不是说那个铁路就要造出来,需要好多人力吗,不如让他们去修路好了。”
李鸿基心中一亮:“铁道兵,把他们都转为铁道兵,我怎么没想到,莫说四十万人,如果真到了大修铁路时,就是一百万人也不够。”
李鸿基迟疑了一下:“只是不知工部地火车头又有没有造出来,如果没有火车,造铁路又有何用?”
宋献策道:“回万岁,二个月前,工部已上报说商洛山已经用蒸汽机运煤了。”
不管了,蒸汽机已经造出一年半了,加上自己的指点,就是现在还没有造出可以长途运输的机车头,也应当快了,铁路可以先造出来,李鸿基点头;“此事就如此处理,以后明军的降军也可照此处理。”
宋献策道:“万岁,此事有一个弊端,若是其余地明军见到我军将降军如此安排,他们可能不肯投降。”
李鸿基点了点头:“宋爱卿说得有理,他们不能全部转为修路,还是要从中选出一批精锐成为正规军,这次借大比武之际刚好挑选出来,选不中就让他们转为修路,左良玉,刘泽清他们还是要让他们统军,或在朝中安排一个文职。”
又解决了一个问题,只是这些太监真是棘手,陈贞慧道:“万岁,微臣有一个办法不知可不可行?”
“爱卿有何策?尽管讲来。”
“是,万岁,这些太监学得都是侍候人的功夫,其实有许多富人还是愿意有几个太监作为仆人,只是非皇族或皇上赏赐,常人用太监是僭越,有些人用也是偷偷的使用,皇上只要将僭越这条罪废除,太监还是有人要的。”
若李鸿基不是皇帝,没有体分到那种万万人之上的孤寂,对什么僭越之罪肯定会斥之以鼻,只是他登上了金銮殿的那一刹那间,就体会到皇帝的无奈,这个位置诱惑力太大了,所以必须定下许多规章对皇权的敬畏,才能减少别人的偷窥。
只是他终究还是一个有现代思想的人,考虑了一下马上道:“可以,你帮朕拟好旨意,朕明发天下就是。”
陈贞慧抹了一下冷汗,若是皇帝不同意,他刚才的那条提议就等于冒犯皇帝:“臣遵旨。”
李鸿基还是皱起了眉头:“这样还是太慢,数万大监,要多久才可以清退完。”
宋献策劝道:“万岁不用着急,万岁为天下之主,不可太过寒酸,还是该多留下点人手侍候。”
李鸿基苦笑:“数万人,朕就是面也见不全,如何让他们侍候。”
宋献策道:“万岁不如派人到西安将几位娘娘接过来,宫中也可以热闹一些。”
李鸿基摇了摇头:“算了,朕安排好这里的事务,就要重新出征,没得让她们白跑一场。”
宋献策还想再劝,李鸿基已止住了他:“此事就如此定了,各位爱卿就全力安排此次大比武,务要办得圆满。”
宋献策满腹疑虑,皇帝不把皇后和几位娘娘接过来,难道不想把都城放在京师,只是此时不好问出来:“臣遵旨。”
第二天,皇帝要在军中举行大比武,优胜者可以得到宫女的消息就传开,唐军上下顿时一片沸腾,许多自认本领非凡的人开始磨拳擦掌,本领稍差一点的就临阵磨枪,谁都想能抱得美人归,军营里到处是自发训练的身影。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三十九章 美女威力
更新时间:2009…8…19 23:10:02 本章字数:4222
解决了这几件大事,李鸿基轻松下来,回到寝宫,李娃神神秘秘的走了上来,笑容说不出的诡秘,李鸿基敲了他的头一下:“你做什么坏事了?”
李娃嘿嘿一笑:“万岁,小的可不敢做什么坏事,是有好事。”
“好事,对了,朕倒是差点忘了你,等下也赏你几个宫女就是。”
李娃这些天正对着那些宫女直流口水,只是皇帝都没有动,他可没胆子动手,听到皇帝的话,喜得抓耳挠腮:“谢万岁!谢万岁!”
李鸿基笑骂:“没出息。”推开了自己的房门,不由一呆。
里面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见有人进入,抬眼望了一下,马上就跪下:“民女田氏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说话燕语莺声,宛如黄鹂。
李鸿基虽然住在宫中,却一直没有找女人侍寝,也没有安排女子做端茶送水的杂活,他这座寝宫都布满了侍卫,可以说没有一个女子能进来。
这倒不是说李鸿基不想女人,他现在身为皇帝,宫中有近万名女子,无论让谁侍寝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正因如此,他才不让女子进入寝宫,就是怕自己忍不住开了这个头,就沉迷在温柔乡中,再说唐军攻下京师不久,难保宫中有女子会心向大明,若招来她们侍奉,若有人心怀不轨,也是一件麻烦之事,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她是谁。怎么会在朕地寝宫,李娃,你这个差是怎么当的?”
李鸿基一生气。李娃顿时收起了嘻笑的脸宠,那名女子更是更是吓得伏在地上发抖:“回禀万岁,这并非宫中地女子。而是有人送进宫中献给皇上的。”
原来杜郧这次到吴三桂军中招降。
受惊非小。他本以为皇帝肯定会对他另眼看待,李鸿基却只是按先前答应给他的赏赐了事,杜郧顿时垂头丧气,这点钱财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丝毫不能让他动心,关键是要再次能接近皇帝。
他左思右想。想起皇帝在他去招降吴三桂之前曾问起过吴三桂是否有一个小妾叫陈圆圆,他自认为猜中了皇帝地心思,忙打听哪里有叫陈圆圆地美女,几天下来却毫无结果。他顿时想起田弘遇来。
田弘遇是前明田贵妃地父亲,田贵妃人间绝色,倾国倾城,深受崇祯的喜爱,田弘遇为了保住女儿的宠爱,还经常到江南搜寻美人往宫中送去,以期让女儿的地位巩固,他的府中多有美女。
杜郧赶忙到田府,和田弘遇说要送美女进宫,哄新皇开心,田弘遇正为了曾收留过前明皇子而发愁,不知唐军什么时候会找他算帐,听到杜郧这么一说,顿时大喜过望。
他的小女儿田淑英刚好才十六岁,姿声丝毫不输于她姐姐田贵妃,本来田弘遇就有意让小女儿也进宫,只是还没来得及送,大唐就取代了大明,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当然巴不得小女儿能送给新皇。
杜郧见到了田淑英也是喜出望外,赶忙往宫中送来,李娃本不想让田淑英进宫,杜郧又是威胁,又是许诺,又是一口一个为皇帝作想,李娃辨不过杜郧,又想皇帝也确实需要女人服侍,他心中也有自己地算盘,皇帝不找女人,他们也只能干瞪眼,不如送过去,若皇帝满意,他们也不用如此辛苦。
李娃一点头,田淑英就此通过重重的宫殿,出现在了李鸿基的寝宫。
“抬起头来。”听到是田弘遇的女儿,李鸿基也有点好奇,顾不得责怪李娃。
田淑英缓缓地抬起了头,一张俏脸上全是惊恐之色,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果然是天姿国色,因为害怕,更是有一股楚楚可怜的神态,让人想从心里呵护。
李鸿基只觉得心中猛然**了几下,强忍了数月的欲望被挑了起来,他将声音放软:“起来吧,朕又不是什么老虎,你不用害怕。”
田淑英依照父亲入宫前反复教给她的礼节,磕了几个响头,回道:“谢万岁!万岁!万万岁!”才敢起身。
这个时候,十六岁的少女已长成了,这一起身,鼓鼓的胸脯,纤小的腰肢,像润滑的脂肪一样雪白的皮肤,长长的脖颈比象牙还要白,方方正正的额头上弯弯的眉稍,娇柔的象麦芽儿似的小手因为紧张,用力的攒着自己的衣角。
李娃看皇帝的神色就知道皇帝对眼前的女子很是满意,他刚见到时也是失神良久,才敢让她送入皇帝的寝宫,李娃忙悄悄退了出来。
第二天早晨,天已亮了起来,李鸿基却不愿意起床,抚摸着少女如丝般的皮肤,想起昨夜田淑英的娇柔,心中不觉又是火热。
怀中的少女已经醒了,感受到皇帝的欲望,不由惊惧的喊道:“皇上。”
李鸿基几个月没有接解到女人,欲望自然来得强烈,田淑英初次破瓜,昨夜承受了皇帝的一次又一次征伐,早已是疲惫不堪,此时见到皇帝下体重新涨了起来,不由花容失色。
李鸿基只觉神清气爽,抚摸着少女凝脂般的肌肤,渐渐的又滑向了胸前的蓓蕾,乳小如鸽,刚好盈盈一握,手指感受着那种柔中带硬,更是让她变幻着各种不同的形状。
感到田淑英气息渐粗,李鸿基才放开了她:“美人如花,朕就封你美人吧。”
田淑英掀开了锦被,不顾自己赤身裸体,跪在宽大的龙床上:“臣妾谢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田淑英雪白的身体暴露在空气中,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