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一功冷冷地反驳起来:“朝庭还欠我们三个月的响呢,能把我们的响补齐就不错了。”
周凤梧道:“各位,叫大家来是要把事情告诉大家,不是让大家来争吵的,解决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看大家愿意不愿意干。”
这时众人都知道肯定是李鸿基的意思, 所以都静下心来。
周凤梧接着道:“本来按其它官军的做法也不是不可以解决,那就是杀了。”周凤梧停了一下,众人都吸了一口气,乖乖,一下子要杀数万手无寸铁的人,明知李鸿基不会这样做,但心里还是格登了一下。
周凤梧接着说:“但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样的事我们不能干。”这些人当兵不久,还没有沾染上官兵那中杀人如麻,杀良冒功的习气,所以都点了点头。
“但是这些人也不能放了,放了这些人马上又变成了土匪,那我们还得再剿,还还不如现在就把他们杀了。”
众人不由又点起了头来,各人都朝李鸿基望去,李大人肯定有办法,这是众人的想法。
周凤梧再说道:“朝庭养不了,所以我们只有自己养,就是要让他们自食其力。”
“自食其力”众人都不解起来。
这时李鸿基站了起来,“不错,让他们自食其力,这种方法本朝太祖曾经用过,各位跟我来。”
太祖用过,众人不解,跟着李鸿基来到一张地图前道:“各位请看,这是我们全陕西的地图,这是商洛山,商洛山方原数百公里,完全可以容下数万人员,各位看怎么样。”
高立功恍然大悟道:“原来大人是想让他们屯田。”
高杰道:“可是这么做朝庭能同意吗。”
张飞道:“管他同不同意,朝庭不养,难道让他们饿死吗。”
李鸿基道:“朝庭是不会同意的,所以我们不能让朝庭知道,这次我们发给朝庭的捷报只能说俘虏数千,反正匪首已经击毙,也不会影响大家多少功劳,这些多出来的俘虏和我们这次新招的青壮都可以到商洛山去,这样还是另一个好处,就是以后万一吴成的事暴露了我们还有一个立足点。”
众人闻言都点头,这吴成是巡按大人的侄子,这次逼不得已要杀了他,朝庭肯定会重视,众人心中还是不安,这商洛山等于是另一重保险,万一事发了众人进山就是,想到此,众人都对李鸿基佩服起来,大人真是深谋远虑,一顿马屁狂拍。
李鸿基接着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要确定进山的人选。”
一听要选人进山,大家刚才的热情全退了下去,能留在城中谁愿意进山,只有李万庆跃跃于试。
李鸿基哼了一声,高立功站起来道:“大人,卑职愿意带队进山。”
李鸿基道:“你不行,你是我的副手,必须在城中,否则会引起怀疑。”高立功只好坐下,李鸿基一个一个看去,众人都连忙低下了头,只有李万庆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李鸿基无奈:“这样吧,反正还有一段时间我们才能进山,过几天再确定人选。各位先回去吧。”
众人大喜,都急匆匆走了,李鸿基和周凤梧相视一笑,这些人一点情绪也不会控制。
第二天,李鸿基吩咐贺珍将吴成和他的所有亲卫一起悄悄处决,然后将不沾泥授首的消息飞报榆林,王承恩接报大喜,这些天来王承恩一直忙于围剿高迎祥,进展却不大,听到不沾泥围攻金县,心急如火,却也抽不出援兵,十天来勉强抽掉了三千人,正要出发,突然接到捷报,怎不喜出望外。对吴成身死的消息,王承恩倒是毫不怀疑,毕竟在榆林这小子经常带着亲卫外出,自己碍于吴生的面子不好管教,这次死了也活该。
不沾泥也是一名大匪首了,王承恩接报后就飞马入凑朝庭,并保举李自成为都司,手下都各有封赏,并补了三个月的军响,唯有陕西巡按接到侄儿阵亡的消息天天被弟媳吵得心烦,本以为金县靠近榆林,不会有什么事,但出事了也没办法。唯有天天到衙门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公事倒是勤勉了很多。
李鸿基接到封赏,见吴成的事也没追问大喜,知道这件事暂时蒙过去了,唯有因这次大战,银子花销太大,为了保证伤员的治疗,士兵的封赏只能等待李双喜他们把银子带回,自己每天到各个病房慰问伤员,把这些俘虏的伤员感动得热泪韵眶,发誓要粉身碎骨以报大人恩德,一时倒把王嘉胤忘了, 这天听李万成提酲才想了起来,忙吩咐提审王嘉胤。
第二卷基业 第一章归来
更新时间:2009…8…16 12:48:59 本章字数:2839
王嘉胤已被关了十多天了,情绪慢慢稳定的下来,虽然在牢里没有一个人对他说话,也不知自己会被怎样处置,但既然只有他没有死肯定官兵对他还有用处,打定了主意无论官兵要他做什么都答应了就是。
这天终末见到有士兵来提他了,倒也不是很慌张,李鸿基看着跪在地上的这个人,长得也算是相貌堂堂,开口问道:“你就是王嘉胤。”
“罪民正是王嘉胤,请大人饶命,大人有何吩咐罪民一定照办。”这一开口软骨头就露了出来。
李鸿基不禁犹豫起来,我的事这样一个人能交给他办吗,安慰他道:“你放心,我不会杀你。”
王嘉胤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你在高迎祥手下任何职。”
“罪民在匪首高迎祥手下任大将军之职。”
李鸿基道:“难道你不知道高迎祥是我舅舅吗。”
王嘉胤大惊:“小的该死,小的该死,高统领确实说过有一个外甥在官军中,不知道就是大人,请大人恕罪。”
李鸿基道:“这次我会放你回去的,但你不可说被官军俘虏过,我有事让你办。”
“多谢大人,请大人吩咐,莫非大人要小的却劝高统领投降。小的一定照办。”
李鸿基叹了一口气,这事还是以后再说,此人如此怕死,一落到官府手中恐怕什么都会招,遂回道:“正是,只要高统领投降,朝庭是不会亏待他的。”说罢再也没兴趣与王嘉胤纠缠,吩咐李万庆道:“带他下去,悄悄放了。”
王嘉胤直到被放了还以为在做梦,就这样把我放了,还真相信我会劝高统领投降,咬了自己一下才确定自己真的被放了,却打定主意,回去后绝不把被官军俘虏的事说出去。
李万庆放了王嘉胤也感到不解,忍不住问道:“大人,这样的小人放了有什么用,何不干脆杀了一了百了。”
李鸿基道:“我本来想通过他与义军取得联系,但此人如此贪生怕死,我也不会依靠他,好歹他也是义军中的一名大将,就让他回去算了。”
这天李鸿基正在与邢秀娘比武,李自成以前曾拜师学过武艺,本领不凡,李鸿基二十一世纪又是特种兵出身,这大半年来李鸿基每天练武,已将二者结合,威力倍增,邢秀娘是女子,武艺以轻灵为主,见李鸿基每天练武都是直来直去几下子,颇为睢不起,今天忍不住和李鸿基比试起来,哪知虽看李鸿基翻来复去只是这几剑,但李鸿基每出一剑,邢秀娘都不得不硬接,椐本发挥不出自己轻灵的优势来,还没过十招,两臂已酸麻无比,连刀都握不住,邢秀娘气得一把丢下双刀:“不比了,你这人一身蛮力,根本就不懂武艺。”心中却彻底对李鸿基佩服起来。
李鸿基嘿嘿一笑:“什么是武艺,我练的是武功,杀人的功夫,你的武艺只能看看而以。”
邢秀娘一撇嘴:“那只是你力气大,否则不可能赢我。”
李鸿基也不争,邢秀娘的武艺从小练就,刚开始一招一式也不敢马糊,追求千变万化,自然不懂唯快不破的道理,自己和她说也不会相信。
这时李过来报,马维兴他们回来了,李鸿基大喜:“大好了,他们终于回来了,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啊,”对邢秀娘说道:“秀娘,你也一起来咱们去迎接他们。”
邢秀娘喜兹兹的应了一声“好”,刚才比武的不快早已不见了,没有什么比得到夫婿的重视更好了。
马维兴和李双喜老远就看见李鸿基正在城门口迎接,自从除了吴成后,整个金县被李鸿基经营得铁桶一般,不象上次回来还要偷偷摸摸,这次干脆光明正大在城门口迎接,这回金富贵和陆家华也有派人一起到草原,今天两人也一起过来了。
马维兴和李双喜快马冲到李鸿基面前,快速下马敬礼道:“大人,这次我们带回了五千匹战马,金银少了一点,只有三十五万两左右,不过还有两箱珠宝。”
李鸿基一把抱了抱马维兴:“好,好,没什么麻烦吧。”
马维兴仰起了头,骄傲地说:“倒是有几个小毛贼想找麻烦,不过都被老马砍了。”
原来这次马维兴他们所带的货物量太大,引起了几个小部落的贪欲,但几个小部落知道单凭本部落无法吃下,便想邀其它部落结成联盟,事却不密,刚好还邀请了与上次同马维兴结拜的一个部落参加,那个部落深知马维兴实力,又垂涎这几个小部落的草场,便抢先一步告之了马维兴,马维兴一听,顿时先下手为强,伙同那个部落趁几个小部落分散之机,一个个全灭了。直杀得血流成河,现在整个草原都在传着马维兴的大名。
马维兴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大人,这次有二十几个兄弟受伤,不过都带回来了。”
李鸿基拍了拍马维兴:“好兄弟,这次干得不错,打仗哪能不受伤,没死人已是万幸,先回去好好休息,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让你做。”
马维兴高兴的道:“是”又拿出一串明珠,说道:“这次大人娶亲我也没在,这是给夫人的礼物。”说罢递给邢秀娘。
邢秀娘不接,望着李鸿基,李鸿基笑道:“马维兴是我兄弟,拿着不妨事。”
邢秀娘这才接过,自从李鸿基娶亲后许多人都想走夫人门道,开始邢秀娘也不收,只是邢有富来者不拒,被李鸿基知道后狠狠骂了一通,邢秀娘更是不敢收礼。
李鸿基又抱了一下李双喜,笑道:“累了吗,回去放你几天大假。”
李双喜年龄还小,却正是好强的时候,大声说道:“不累,马上再去一场也没问题。”
说完瞧见了旁边的金富贵和陆家华接着道:“这次还要多谢金老板和陆老板,这次他们办的货太好了,在草原上我们一口铁锅就能换一匹好马。”
金富贵和陆家华连忙道:“不敢,不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次两人虽然只占三成,但如果把马算上,也有近十万两银子,比得上以前心惊胆战的做上两年了,也是嘻笑颜开。
李鸿基吩咐道:“回去,咱们晚上喝庆功宴。”
“呵,呵”众人都大声笑了起来,当晚在李鸿基院子里大罢酒席,席上听马维兴大吹草原的风光,众人心醉不已,都想下次是不是也找个机会去草原一场,马维兴听到不沾泥来攻打过金县被杀时也大呼过瘾,对自己错过这场撕杀遗憾不已。众人直喝到天亮才呼呼睡去。
有了马维兴带回来的这笔银子,一切都好办,几天之后,就开始启动往商洛山进发的事宜,让马维兴休息几天后,李鸿基就告诉了马维兴那天开会的决议,并表示让他带队放心,此是商洛山内也不平静,大大小小的山头林立,其中有土匪,地主,还有一些是百姓自发结成的山寨,李鸿基的人要想站稳,必须扫平或收服这大大小小数百山寨,马维兴正在为错过不沾泥的战斗而遗憾,一听有仗打,立马满口答应。
这次商洛山的行动关系到日后自己的全盘计划,所以李鸿基是慎重再慎重,自己和高立功离不开,本来高杰是个很好的人选,却不愿进山吃苦,李鸿基也不好硬逼,李万庆虽然跃跃于试,但能力还不让人放心,只好等马维兴回来,让马维兴为主,李万庆为副,两人先率三千骑兵进山,打下一个基础,再将灾民和改造好的俘虏移民过去屯田。
此时的商洛山虽然大大小小的山头林立,但已经行成了平衡,随着马维兴和李万庆的到来,整个商洛山顿时鸡飞狗跳,平衡立马打破,自是又有一翻龙争虎斗。
第二卷基业 第二章商洛
更新时间:2009…8…16 12:49:00 本章字数:3957
雄伟的秦岭主脊、蟒岭、流岭、鹃岭、郧西大梁和新开岭五条主要山脉,像五根粗壮的手指,由西北向东北、东、东南延伸在古老的商洛境内,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洵河蜿蜒其中,岭谷相间依次排列,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把商洛造就成为一巨大的掌状山地。北亚热带与南暖湿带的气候过渡,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以及高山低谷的垂直差异,秦楚文化的交流融会,更是给这“魔掌”般的山地上蒙覆了神奇的面纱。使商洛成为一块神奇的土地。
商洛称“商”,也与最早的地方建置有关。公元前2215年前后,契(原居河南商丘)帮助大禹治水有功于百姓,被舜封之于商,并赐姓子氏,授为司徒,掌管以礼教民。商洛乃是古商国之地。
契不仅是商之始祖,而且被誉为“教育鼻祖”。契封商传子昭明,再传其孙相土。相土为候,于公元前2132年发明马拉车,使贸易日臻兴隆,所以世传“商业”一词发端于商国人熟操之业。商业的繁荣,不仅使商族人有了发展,而且给商地的经济发达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契的世孙,有的善于治水,有的注重发展畜牧业,该部落的势力日渐强盛,后来扩展到渤海一带,其第十四代世孙汤消灭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洛在春秋时期属于晋地,战国时期属于秦地。秦孝公二十年(公元前342年),商鞅(原名公孙鞅)因破魏有功,秦封之商於十五邑,被称为商君。商鞅辅佐秦国十年,实行政治改革,不仅使商洛成为新法的得益之地,而且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在周秦汉唐时期,商洛为京几的东南门户,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是我国西北地区通往东南诸地的交通要道。如果说在战国秦汉时期偏重于军事方面,盛唐时期则偏重于经济、文化的交流。那个时候,商州驿路可谓是馆驿密布,设施齐全。京城长安与江淮、江汉之间的交通往来,除大宗笨重之物由渭水、黄河漕运外,官民商旅往返于东川、黔中、岭南各地,大都利用商州驿路的捷近条件。
李鸿基想占领商洛绝不是曾经因为历史上李自成在此练兵,而更是垂涎商洛山的各种矿藏,金县太小了,虽然便于和蒙古走私,但要想扩兵,兵器的来源便成了一个大问题,而商洛各种矿藏都有。
《宋史·;食货志》中对商洛盛产金、水银、朱砂、铜、铁等矿产作了记载,朝庭还在这里设置了管理矿产冶炼和贸易、收税的机构。但由于技术不发达,矿产的探、采、冶都受到了限制,加之商洛“地近三辅,产矿之名易著”,引得民众盗窃争抢。
本朝嘉靖末年,邑人何恕等在白花岭聚众盗矿达万余人,十年不得而治,后请朝庭出兵才得以平定。此后,官府因此而认为开矿害大于利,便进行封山,使商洛矿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但随着这些年来陕西的连年大旱,封山令已经是名存实亡,整个商洛聚集了十数万人,而且还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这就给李鸿基控制整个商洛提供了方便。
更令李鸿基眼红的是商洛的柞水县大西沟铁矿是陕西最大的菱铁矿,据后世测量储量达3亿吨多,而且品位高,易开采。已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开采。有了这铁矿,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器。
在马维兴和李万庆出发之前,李鸿基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