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避。
  唐军一开炮,刘之渤反而放心下来,他以前一直听说唐军地炮火厉害,为此担心不已,没想到对方大炮反而比自已少。没有多少大炮对攻经验的刘之渤马上下令开炮反击,城头的大炮也开始响了起来,刹时双方的炮弹来来往往,打了个不亦乐呼。。1…6…K小说网;电脑站www;.Cn。
  官军的火炮威力虽然不如唐军,但大炮据高临下,数量还比唐军多了一倍,看上去居然把唐军的大炮压制住了,但转眼官军就偿到了苦果,唐军的炮兵阵地突然间有上百门大炮一起开火。全部向官军的炮兵阵地倾泄而去,官军炮兵死伤惨重,只一轮就有一半的大炮哑了火。
  刘之渤看得大惊,急令官军将大炮转移,但为时已晚,只抢救出数门大炮,其余已全部毁在唐军的炮火下。官军剩下地几门火炮再也不敢轻动,只得任由唐军轰炸,幸好唐军只是对着城墙狂轰烂炸。城内只是偶有炮弹飞入。
  将城内的火炮压住后,唐军开始出动大批民夫,将成都的护城河挖开,将河水引走,然后挑土填运护城河,官军在城内惊恐的看着。若是让唐军将护城河填平。成都更加不可能守住,但谁也不愿意冒着唐军的炮火站到城头。打击挖河运土的民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护城河的引渠被挖开,水哗啦啦的流走。
  罗尚文看得大怒,唐军只出动那些民夫,简直不把官军放在眼里,向刘子渤请战道:“大人,必须把唐军填河地民夫全部驱赶,否则城就没办法再守了。”
  刘子渤为难的道:“罗将军,你也看到了,唐军填护城河的地方,炮火防护严密,我军根本没有办法在城头上打击敌人。”
  罗尚文一咬牙,道:“大人,我愿意带兵出击。”
  “出击。”刘子渤被罗尚文的话吓了一大跳,头摇的象拔浪鼓“罗将军,不可卤莽,我军守城尚且不敌,出城岂不是送死。”
  罗尚文道:“大人,正因为城已不能守,才要出城博一博,若不出击,只有等死,若是出击,或有一丝生机。”
  刘子渤坚决不同意,道:“罗将军,你这不是出击,是纯粹的找死,本官不能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成都只有二万名老兵,若是你惨败而归,不用唐军来攻,成都的新募士兵就会四散而去。1………6………K小说网”
  罗尚文道:“大人,等唐军将护城河填平就没有机会了,早晚是死,未将愿意在两军阵前轰轰烈烈的战死,而不愿意躲在城中,只能看着唐军慢慢推进。”
  廖大享见罗尚文执意要出战,也劝道:“罗将军,稍安匆燥,等唐军填平护城河至少还有数天时间,现在我方弱势,更不能冲动,只要多守上一段日子,或许会有转机。”
  四川已被唐军攻占大半,与重庆地联系又被切断,罗尚文不信还会有什么转机,他望着在座的将领:“各位,可有谁愿意和我一起出城,与唐军决一死战。”
  所有人都有意无意的避开罗尚文的目光,罗尚文向马应魁看去,道:“马兄,那你我两人并肩作战如何?”
  望着罗尚文热切的目光,马应魁有一股冲动,和他一起出城死战又如何,也不枉来到这世上一场,嘴上却还是道:“罗兄,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罗尚文大为失望,没想到无一人支持自己,大怒道:“那各位就等着城破吧。”怒气冲冲的走出了大堂。
  众人面面相觑,看着罗尚文出去大家都觉无趣,刘之渤只好道:“好了,没事都回去吧。”众人一一起身告辞。
  刘之渤虽然不让罗尚文出战,但也深知不能任由唐军顺利地将护城河填平。他命令炮兵对城下挖掘护城河地民夫炮击,为了不被唐军的火炮一网打尽,官军每次都只出动一门火炮,发射一发炮弹马上转移。
  这种做法果然给唐军造成了很大地麻烦,每一次炮击都让唐军的民夫有所损失。而等唐军的炮火打击来临之前,官军地火炮已转移,直到四天后,官军的火炮才全部被唐军推毁。不过,这几门火炮也没有白白消耗,本来只要二天时间,唐军就可以完成任务,直到第五天,唐军才全部将引渠挖开,护城河的水慢慢干枯,数千民夫开始了填土,到了第六天,整个护城河有一大段已经填平。Www.16k.C n唐军可以直接发动对成都的进攻了。
  这些天,唐军地大炮一直没有停止,官军的伤亡虽然微乎其微,但士气已夺,尤其是那些刚招的新兵,许多人都吓得脸色发白,腿肚子打颤,每个人都巴不得离城墙越远越好。
  成都的文武大员全都挤在巡按刘子渤府内,一个个都愁眉苦脸。刚听到秦良玉投降时,大家已经是惊恐万分,有了蜀王的支持,又招齐了十万兵马,大家才重新有了信心,可是唐军这些天来的炮火攻击,所有官员的信心又已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大厅内一片愁云惨雾。
  从城内的火炮全部被唐军毁掉后,官员们就已坐不住。每天都集中在巡按府内,商量该如何守城,却都一无所获,听着唐军一直不停的炮声,聚在一起地官员越来越悲观。
  突然城外安静了下来,众人听惯了唐军的炮声。一时之间还认为是错觉。刘之渤对旁边的亲兵问道:“我是不是听错了,怎么没有了炮声?”
  亲兵喜道:“大人。没有听错,唐军已经没有开炮了。”
  众人都惊讶起来,纷纷交头接耳,露出了喜色,莫非唐军的炮弹用完了,罗尚文拔着冷水道:“唐军马上就要进攻了,各位等着破城吧。”
  刘之渤也紧张起来,道:“走,咱们到外面看看去。”
  在唐军炮火的蹂躏下,北门已成为了一片废墟,城墙整段整段的塌陷,唐军的步骑兵随时可以沿着缺口冲进了,刘之渤甚至可以想象唐军冲上来的情景,官军的人数虽多,但肯定没有办法顶住唐军地进攻,只能步步后退,到时整个成都都会化为一片火海。
  刘之渤向唐军阵营内看去,营门还是紧闭,唐军好象无意攻城,他刚松了一口气,突然唐军的营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了十来个骑兵,朝城门奔来,眨眼间已到了近前,双方的面容已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众人正不解其意,从这队骑兵中射出了一支长箭,刘之渤的亲兵大惊,急忙用盾牌将刘之渤挡着,只见长箭飞过众人的头领,扑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箭尾上面好象还绑了一封信。
  亲兵急忙将箭拾起来,交给刘之渤,刘之渤接过信一看,脸色一变,这是一封劝降信,上面大意是唐王仁慈,不想让成都百姓有所损伤,这些天才只炮击城墙,如今城内已毫无机会,限其一天后投降,否则到时唐军不再留手,城内不分民宅,军事,一律用大炮轰击。
  送完了劝降信,这小队唐军马上返回,刘之渤手中捏着那张薄薄的劝降信,仿佛有千钧之重,他朝身后的官员道:“走,咱们回去再说。”
  唐军给了官军一天的投降时间,整整一天,城外再无炮声,让日夜惊恐地成都百姓稍感安心,城内已经流传了唐军要招降的消息,百姓都喜忧参半,投降就意味着成都不用再挨唐军的炮火,自己的家也可以保住,可是要让他们突然接受唐军的统治,心里也是毫无准备,毕竟大明已在这里统治了数百年,虽然蜀王府的人经常横行霸道,税收也越来越重,但大家都还过得去,没有改换门庭地想法。成都地文武官员面对唐军的劝降,马上分成了两派,文官们大多主降,他们认为再抵抗下去也毫无希望,只会毁了成都府,最后还是会落入唐军手里,又何必让百姓死伤惨重。
  武官们有一部分也已动摇,但罗尚文坚决主战,也有很大一部分武将站在他那一边,让刘之渤左右为难。其实他心里还是倾向于投降,洪承畴降了,秦良玉降了,连卢象升也降了,还都得到了重用,他又有什么不能降地。
  只是罗尚文握了成都一半兵权,他若要硬压罗尚文投降,万一罗尚文翻脸那岂不糟糕,因此脸上刘之渤一副沉吟不定的样子。
  两派人马吵了一天,也没有结果,眼看天已经黑了,廖大享道:“刘大人,赶快下定决心吧,明天再不给唐军答复,那唐军就要攻城了,到时炮弹不长眼,没准就会落在大人头上。”
  刘之渤脸一变,已经意动,罗尚文忙道:“大人,万万降不得,我们深受朝庭隆恩,岂可投贼!史笔如钩啊,大人。
  这句话罗尚文已说过无数遍了,再也打不动眼前的这些文官,罗尚文无奈只得改换一种说法,道:“大人,唐军目前只有用火炮,连兵马都没有出动,若是我们现在就降,岂不是连抵抗也不敢,到时唐军上下必定轻视我等,恐对前程有碍。”
  这句话让所有的文官都住了嘴,是啊,太轻易报降,肯定会让人瞧不起,到时再出头就难了,一个个都默不作声。
  刘之渤心中也是一动,道:“那依将军的意思该如何处理?”
  罗尚文毫不犹豫的道:“抵抗,只要我们抵抗的越激烈,唐军就会越重视我们,我们也对得起朝庭,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再投降不迟。”
  刘之渤点了点头,马上给唐军回复,表示全体官军势与成都共存亡,唐军若想进城,那就凭本事进来。
  李鸿基接到刘之渤的回信,大为惊讶,没想到这个巡按还是一个硬气的人,第二天,唐军开始了攻城,官军果然不能抵挡,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一大段城墙,唐军在城墙上停了下来,不再向城中推进,而是把大炮拉上了城墙,开始对城中进行轰炸。炮弹雨点般的落入了城中,而且专挑最高最好的房子轰炸,这样的房子目标明显,而且非富即贵,唐军只炸了数十栋房子,就停了下来,再次派人劝降。
  这下那些官员们受不了,唐军的大炮仿佛长了眼睛,百姓们没有伤亡,伤亡倒是全在官员壕绅身上,他们纷纷要求刘之渤马上请降,却都被罗尚文赶了出去,并扬言:“再敢言降者,斩。”官员们愤愤不平,把恨意全集中在罗尚文身上,有人提出不如把罗尚文除去,众人纷纷点头,一场新的风暴开始在成都酝酿。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四十二章同窒操戈
     更新时间:2009…8…16 13:34:53 本章字数:4779
  成都的文官都对罗尚文有了反感,他们一起联合起来向刘之渤施压,让刘之渤解除罗尚文的职务,刘之渤也感到为难,唐军的炮火一攻城,他就后悔了,唐军将火炮架到了城墙上,大半个城池都在火炮打击范围之内,这城还怎么守,可是现在他就是想投降,也得过罗尚文这一关。
  若是在平时,刘之渤只要说服廖大亨,他就有权先解除下面将领的职务,然后再上奏朝庭即可,可是在此时,若要解除罗尚文的职务却是一个大麻烦,罗尚文主战,没有什么好的理由无缘无故解除他的职务,罗尚文马上就会明白巡按大人有意投降,几乎可以肯定罗尚文不会听话,可是要秘密对付罗尚文需要时间,刘之渤将群情汹涌的官员安抚下来后,连忙派人出城,与唐军秘密接触。
  李鸿基接到刘之渤的使者,明了城中情形,同意再给刘之渤三天时间,若是三天过后成都再不降,那就失去投降机会了,唐军将不惜玉石皆毁,大举攻城。
  就在李鸿基对成都边打边逼降时,李双喜的信使已经到了,李鸿基看完信愣了半天,义军怎么会横插一脚,而且时机还恰到好处,如何应对义军的挑战,真是令人头痛。
  四川自己必须拿到手,可是现在如果要和义军起了冲突,便宜的只是朝庭,虽然唐军不一定不能应对,只是义军本是一个助力。却变成了阻力,让人不能不郁闷,李鸿基只好把众人招来相商。
  李过,左光先等人一听义军竟敢和唐军争夺四川,纷纷要唐王教训一下义军。李过道:“殿下,张献忠太不知天高地厚,不给他一个教训,他还会以为我军是好欺负的。”
  左光先也道:“是啊。殿下,义军本来就是流寇成性,他们到哪里去不好,偏要跑来我们争四川,若不反击,他还以为我军是软柿子,说捏就捏。”
  李鸿基点了点头,道:“唔,你们所说不无道理,但我们目前地主要敌人是朝庭。若是冒然与义军开战,毫无疑问,我军会取得胜利,但削弱了义军或者将他们消来,对我军来说毫无意义,得益的只是朝庭。wwW。l6K。cN”
  听唐王的意思是不与义军动武,洪承畴开口道:“殿下,义军已经攻克万县,万县以上。朝庭兵马不多,连重庆也只有二万人马,还被我军打残,若义军攻下重庆,不肯退出,我军取还是不取?”
  洪承畴其实对义军很是反感,巴不得唐王能下令把义军消灭,在他看来,义军到处流窜。攻下一地后,对当地乡绅烧杀抢掠,简直是罪不可赫,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他投靠唐军而改变,但洪承畴知道义军与唐军的关系毕竟不是象朝庭一样对立,他竟然投靠了唐军。也只得放下厌恶义军的心理。为唐军谋划。
  李鸿基听得头痛,自己不可能把重庆让给义军。重庆本身富裕,人口众多,若是给了义军,只会白白遭踏,道:“那洪爱卿地意思呢?”
  洪承畴道:“殿下,那就只有和义军比速度了,只要我军抢先拿下重庆,那是战是和,主动权也在我军手里,剩下的那点地盘恐怕也养不活义军数十万人,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主动离开。”
  先攻重庆,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是眼下成都正到了关键的时刻,怎能抽身而去,李鸿基在大帐内踱着步,来回地转着圈,走到一张案几旁,用手狠狠的一拍,将案几上的东西都震了下来,道:“那好,我们不能在成都担搁时间了,马上派人告诉刘之渤,限他明日投降,时间一到,我军马上攻城。”
  刘之渤得到使者的回报,安下了心,找到监军廖大亨商量,怎样寻个由头将罗尚文的职务解除,廖大亨道:“刘大人,这还不简单,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人只需如此这般……即可。”他轻声的将陷害罗尚文的计谋说了出来。
  刘之渤听得打了一个冷颤,心里骂道:“死太监,果然不是什么好货,看来自己以后也要提防他才行。”口里却道:“大人高明,下官这就去办。WWW.16K.CN”
  廖大亨道:“刘大人,咱家这可全是为了大人的前途,听说唐王不喜欢用我这等身体残缺之人,以后廖某如果潦倒,大人可莫忘了今日之事。”
  刘之渤暗骂:“死太监,你当刘某不知你在四川捞了多少银子吗,哪会僚倒,你现在出力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刘之渤脸上还是堆起了笑意,道:“廖大人说笑了,以后刘某还需谬大人指点才是。”
  两人又互相恭维了几句,刘之渤的亲兵来报,小声地道:“大人,唐王的特使来了。”
  刘之渤大吃一惊,不是说好了三日后归降吗,现在唐军还派什么特使,若是让罗尚文一方的人发现了,马上就会有喧然大波,他和廖大亨对望了一眼,彼此眼神都有疑惑之色,但现在两人打定了主意降唐,可不敢得罪了唐军特使,刘之渤忙道:“快快有请。”
  唐军特使一上来,廖大亨吃了一惊,来人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前些日子投降唐军的马祥麟,廖大亨在秦良玉军中做监军时,马祥麟也没少送礼给他,一直对他恭恭敬敬,见到了马祥麟,廖大亨放下了心,既是熟人,当然好说话。
  虽然刘之渤,廖大亨两人以前的职位都要远高于马祥麟,但现在马祥麟作为特使,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