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亓加裨谒城炀奂私逋虼缶蠹宜邓悼矗Ω迷趺创颉!�
  左光先从加入唐军以来还寸功未立,这时见有机会,连忙自动请缨道:“唐王殿下,未将愿为先锋,将顺庆府拿下。”李鸿基摇了摇头道:“我非是要拿下顺庆府,如果只是要攻下它,我这十几万大军压过去,秦良玉势必不能挡,我要的是活擒秦良玉,才要找大家相商。”
  活擒秦良玉,这秦良玉若是要逃,顺庆府条条道路相通,怎能全部堵得住,左光光毫无把握,只得坐了下来。
  洪承畴道:“殿下,若要活擒秦良玉,只要拿下一个地方,秦良玉插翅难逃。”
  李鸿基看了看地图,自己怎么没找到这个地方,忙问:“何地?”
  洪承畴道:“合州。”
  李鸿基死死的盯着合州这个位置,才发现这个地方实在是绝妙,涪江、嘉陵江、渠江三条大河汇合而过;占了合州就等于将四川与重庆的联系隔绝,自己一直考虑顺庆府四通八达,却没有想到无论秦良玉走那条路,最后都要经过合州才能返回重庆,然后回到她的老家石柱。
  可是唐军要攻合州,必须先拿下渠县和广安,渠县好办,秦良玉等于已经放弃,可唐军若是要攻打广安,肯定要惊动秦良玉,必定会加强合州的防守,再要打合州就难了。
  见到李鸿基沉吟不语,钟华站了起来,道:“殿下,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吧。”特种部队不伤一人,拿下进川的天险城口,大大地露了一次脸,这次看来又有机会了,钟华怎肯错过。
  出动特种部队,这确实是一招好棋,可是合州不比城口,中间还有一个广安,要想不惊动广安,势必不能派太多人,就是得手了,官军也会疯狂反扑,等唐军来救援,最少还需要一天时间,若在这一天里守不住,那所有偷袭的特种兵都会折在哪里。,真正是偷鸡不成失把米。
  李鸿基转了几圈,心中委实难以下决心,问道:“你需要多少人?”
  钟华道:“臣带五百人足矣。”
  “五百人,五百人。”李鸿基呐呐自语,要绕过广安,带五百人已是极限,显然钟华也不是卤莽之人,李鸿基转过头对贺景道:“贺爱卿,合州有多少守
  贺景忙答道:“回殿下,合州是个要道,以前有三千兵马驻守,加上州里维持治安的衙役和兵丁,合计有四千人,至于战事一起,合州现在有没有增减兵力,就不是微臣所知了。”
  李鸿基转过身来,对钟华道:“你现在知道了吧,合州的兵马是你的八倍,而且重庆绝不容合州有失,得到消息后半日时间就可以赶到,那时你们面临的敌军可能还不止八倍,可能是十倍,二十倍,你们能守得住吗?”
  钟华道:“请殿下放心,特种部队有信心拿下合州,只要能拿下,也就能守住。”李鸿基下了决心,道:“好!准许你部参战,人员你自己挑选,武器只要你们能带得了,也随你们挑,不过,万一事情不济,以保命为先,我军会尽快解决广安的守军来援。”
  “是,属下坚决完成任务!”钟华抢到了任务,喜滋滋的坐了下来。
  李鸿基摇了摇头,这个家伙若是守不住也肯定不会放弃,若是攻打广安时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只有给他收尸体了,无论如何,就是把广安夷为平地,也要确保自己特种大队的安全。
  确定了先打合州,下面就是要面对官军放弃地那些城市。李鸿基一提,李过首先道:“殿下,既然那些地方秦良玉不要,那么我们不妨先出兵占领,秦良玉想让我们分兵,我们就分兵给她看,以这些府县的粮草,足够我大军使用,若是都拿了下来,我军运粮的民夫反而可以空出来,到时我军不但没有被分兵,兵力可能更多。”李过从达县就可以知道四川之富,念念不忘官军的府库。
  李过所说似乎极有道理,秦良玉一发现唐军势大,不惜丢掉一府五县,不但自己的大军可以集中起来,而且可以让唐军分兵,可明知如此,眼着垂手可得的城池,又有多少人能拒绝。
    第六卷 烽火岁月  第六卷烽火岁月第二十五章钓鱼城
     更新时间:2009…8…16 13:33:33 本章字数:4746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李将军所议不妥,秦良玉既然故意放弃这一府数县,哪还会留下什么粮草,恐怕我军接手后一粒粮草也得不到,反而要多出数个包袱。”
  事实上,如果秦良玉够狠的话,还可以在临走时将百姓家的余粮也征掉,这样唐军不出兵救援也不行了,否则,饥饿的百姓会攻击唐军所有的运粮队,只是秦良玉到底也是四川人,不会做得这么绝。而且这样一来,官军就会民心尽失。
  李鸿基点头道:“洪爱卿所言有理,但我们仍然不得不如此做,渠县是顺庆府的前沿,我军肯定要占领,阆中府虽然离顺庆府较远,我们还是要出兵,甚至巴中,平昌,通江这些方我们也不得不出兵。”
  众人听了都默然不语,唯有李过有点不明白,占领渠县和阆中还有道理,可巴中,平昌,通江这些地方地处偏远,若要派人占领,不但要分兵,而且若是官府的府库已空的话,更是要大大增加唐军的后勤负担,这些地方随时可得,何必现在来占,李过不由问道:“殿下,既知道秦良玉是让我们分兵,我们暂时不占不行吗?”
  李鸿基斩钉截铁道:“不行。”
  李过还想问为什么,其他人却都已明白,那就是民心,随着官军的撤离,这些地方已成了真空地带,光靠衙役维持,短时还可以。一旦时间长了,马上就会人心浮动,全城大乱,若有野心之辈,趁势而起也未可知。唐军进川,是想得到一个完整的四川,可不是一个乱糟糟地四川,所以秦良玉算准了唐军虽然知道那是为了让唐军分兵的阴谋。可唐军还是不得不分兵。
  李鸿基接着道:“虽然我军不得不分兵,但怎么分兵却不能搞错,秦良玉一定以为我们会先占渠县和阆中府,我们偏反其道而行之,派兵先慢慢占领这些偏远地区,让秦良玉对我军的行动摸不着头脑,时间一到,我军就以掩耳不及的速度抢占渠县,进攻广安。”
  众人都点头,现在的渠县等于不设防地区。一路看中文网首发可是只有渠县还在官军手里,顺庆府和广安就是后方,秦良玉不会打逃跑地主意,广安城也不会戒备太严,有利于钟华的部队行动。
  见众人都同意,李鸿基马上分派任务,让左光先带二万人马一路接收巴中,平昌,通江等地。要求一路上大张旗鼓,同时各军加快伐木造船的速度,等钟华到了合州,再用信鸽联络,两地同时发起攻击,争取在钟华拿下合州后,唐军也将广安攻下,到时迅速来援,切断重庆和四川的联系。
  唐军地举动确实让秦良玉迷惑不解。看来唐军还是舍不得那些地区,又自持兵多将广,分了兵,可是留着渠县不占是什么意思。她虽然百般不解,但既然唐军毫无举动,她已只得按耐不动。以防中计。
  此时顺庆府虽然有五万大军。可是良莠不齐,秦良玉除了本部的三千白杆精兵外。另外只有一万人是她的嫡系,剩下的有些是官军的正规军,那战力还好些,另外还有二万多就是地方的卫所集中起来的卫所兵了,朝庭的卫所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败坏的无以复加,这些卫所兵不但有垂垂老者,还有刚刚十余岁出头的娃娃,如何堪战?
  在达县地攻防战中,秦良玉的白杆兵损失极大,现在只有一半人,见识了唐军的强大后,秦良玉的内部已有不同的意见,她的儿子马祥麟,弟弟秦民屏,小叔马千使等人都感到唐军不可硬挡,返回自己老家才是道理。
  这次他们的嫡系死伤如此之大,让所有人都感到心痛,官军死伤多少不要紧,但那三千白杆兵和一万精锐与其说是官军,其实只是他们的私军,只是披了一层官衣,不但官位是世袭的,就是粮饷也全都是自筹,从大明开国到如今已传了数百年。
  四川少数民族众多,而且多是住在山里,不便征剿,明太祖当时为了能将四川迅速平定,对有实力地部落封官许愿,还封了一些立功的汉人为指挥使,只要不造反,充许他们的官职世代相传,并在所部征收钱粮,等于是让他们自治。16K小说网。电脑站www.16K.CN
  依靠这一政策,大明将四川迅速平定,虽然小规模的叛乱时常有,但终大明一朝,四川一直还算稳定,许多得到大明官职的少数民族迅速汉化,对朝庭忠心耿耿,一旦有叛乱发生,他们成了平叛的主力。
  马家的先祖虽然是汉人,对朝庭也从来没有背叛过,但明知不敌,还要拿自己的子弟兵去送死却不愿意,眼看唐军势大,有自保的心理并不奇怪,否则若是和唐军拼光了人马,自己地封地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秦良玉虽对大明忠心耿耿,但也不能不顾忌马家的利益,只是四川巡抚邵捷春对秦良玉颇为器重,平时也是照顾有加,现在更是委以全权,对自己放弃一府数县之地也没有一点责怪,若她不与唐军交战便退走,不但对邵捷春交待不过去,就是她心里也会不安。
  从达县到渠县这段距离由于已分属两营,平时江面上来来往往的热闹情景已全然不见,只是接近渠县时才不时看到河两岸有劳作的民众。
  虽然要打仗了,但普通民众和那些达官贵人不一样,达官贵人可以收拾东西投亲访友,躲避战火,他们却不行,若是耽搁了地里的活计,来年没有了收成,那就得饿死,初时虽然由于官府的宣传,让他们对唐军并生了恐惧,纷纷逃离,但过了数天。见没有什么事,又纷纷从山中钻了出来,继续耕作,仿佛这里已是太平盛世。
  为了掩护钟华等人地行动,唐军派出骑兵直达渠县外围。将两岸地民众驱赶,渠县该逃的人基本上已经逃了,剩下地人忐忑不安的等待着唐军进城,可是唐军只是在外围绕了一圈。好象对渠县毫无兴趣,又大摇大摆的缩回了达县。
  而此时钟华趁机带着五百特种部队地精锐,悄悄乘着木筏,沿着渠江漂流而下,由于有唐军骑兵的干扰,他们顺利的避过所有耳目,从渠县绕过。(电 脑阅 读 w w w 。1  6  k 。 c n)
  过了渠县就是官军的地盘了,唐军骑兵在外围时渠县惊慌了一阵,等唐军一退去,渠县地热闹又恢复起来。许多已逃到广安的人听说唐军没有进城,又纷纷返回,钟华他们潜伏两日后,见从渠县到广安的这段江面又热闹了起来,才重新出发。
  钟华将五百人全部分成了百人以下的小队,每个小队都拉开了数里的距离,为了不让有心人发现他们是一伙人,每个小队的人数绝对不同,装述不同。乘坐的工具也不同,有是使用木筏,有的使用竹排,还有两队人乘船,乘坐竹排和木筏的人都扮作苦力,随身只带着短枪,其它兵器,手雷等物品都放在船仓中。
  坐船的人则打扮成逃难地大户,自然会有大包大包的东西带着。虽然现在过了逃难高峰期,但也有一些原先舍不得丢下家财的主儿,在唐军露过面后又不放心,重新携带东西逃命,不过,这样的人极少。若是广安的官军稍微用心一查。钟华等人非得露馅不可。
  李鸿基算准了广安官军的心理,有渠县挡着。大家都还觉得安心,加上前段时间逃亡的多了,官军也懒得检查,所有人都安然穿城而过。
  只是广安虽然对人员检查极松,对货物的检查却很用心,他们大批的兵器根本没办法进城,最后钟华想了一个办法,趁着晚上地时间,将所有的武器固定在木排上,人潜在水里,从渠江飘过广安城,在城外再捞起来,这样,用了两夜他们才把兵器全部偷运过了广安。
  从广安到合州,来来往往的人更多,不时有大批的物质运往前线,那都是给秦良玉部所用,他们这些人夹在中间根本不起眼。
  到了合州的钓鱼城,这里的检查比广安更松懈,只有他们交入城费,官军看都懒得看一眼,他们带去的货物也是草草检查了一下就放行,为了不暴露自己的兵器,钟华还派人先运了一些真正的货物进城,见如此轻松,唐军地弓箭,手雷,刀剑等物品只在上面盖了一层东西,就大摇大摆的从城门直接运送进去,不过,钟华还是不敢大意,五百人分成三天才全部潜了进去。
  合州治所设在钓鱼山上;称钓鱼城;一面是峭壁悬崖,三面环江。凭险设防,依山势筑有周长十二三里、高两三丈的石城,南北山脚下各有一延至江中的城墙,名一字城。钓鱼城上可控制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条江,下可屏障重庆。
  当年的南宋在丧失蜀道天险之后,守蜀将帅利用四川多山川的条件,择要隘,建山城,构成了以重庆为中心,以点控面,扼守夔门,阻止蒙古军东下地防御体系。而钓鱼城则是重庆地屏障,更是重中之中。
  公元一二二九年二月蒙古大汗蒙哥率军渡过渠江,驻军于钓鱼城东五里的石子山一带;强攻钓鱼城。经过几天战斗;攻破一字城,遂连续攻东新门、奇胜门(城西)、镇西门等。守城军民依坚据守,木石兼投,大石遥击,使蒙古军进攻均遭失败。
  四月,大雨整整下了二十天,蒙古军利用一无雨深夜,偷袭宋军,杀伤多人。南宋十万多军民在主将王坚率领下,团结一心,坚决抗蒙。率兵反击,打退了蒙古军。
  到了五月,天气转为酷热,蒙古军疫病流行,王坚乘隙多次率兵夜袭其营地。蒙古军日夜不安,战斗力大为减弱。
  蒙古军将领劝蒙哥收兵,蒙哥不听。六月,又派其先锋将汪德臣选兵夜袭钓鱼城,被击退。汪德臣单骑到城下招降,被流石击中,不久死去。
  蒙哥准备再战,为了侦察城内情况,在城东筑台,亲临现场,指挥士卒登台僚望。城上宋军用投石机发射,击中蒙哥,蒙哥身受重伤后于七月死于军中。蒙古军遂撤围北归。此战使蒙古军遭到南下攻宋以来最严重地挫折,合州的钓鱼城也名扬天下。
  此时的合州主将为汪风,合州前有秦良玉的五万大军,后有重城重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唐军会用区区数百人来进攻合州,要知道,当年纵横天下的蒙古十万铁骑足足攻了四五个月也没有攻下,他们的大汗也死在攻城中。
  他却忘了此时已不是当年,当年蒙古人残暴之极,动则屠城,城内十余万军民齐心协力,才得以挡住蒙军,而此时他虽有三千人,但全然不作防范,唐军自然敢打他的主意。
  看着如此坚城让自己轻易潜伏进来,以前想好的种种应对办法都用不上,钟华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忍不住感叹,再坚固的城池也需守城的人用心才行。
  等所有人进城后,钟华才放出信鸽,定于今晚攻城,这三天来,先进去的人已和唐军的情报人员接上了头,将钓鱼城的所有情况都打探清楚。城中有两座军营,东西门各设有一座,每营由一个游击将军统领,各有一千五百人。
  另外城中的军事力量就是汪风的亲兵有二百余人,还有各种衙役兵丁七八百余人,和贺景在会上说的人数一模一样,可见官军都没有意识到唐军会偷袭合州。
  钟华马上分配好任务,由他亲自带领一百人去攻击汪凤的衙门,东门的军营交给特种兵的一名中校陈星带领二百人负责,西门的军营则交给另一个中校孙大兵,约定在晚上寅时准时发起攻击,务必一举成功。
  寅时正是人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唐军的特种兵最喜欢这个时间发起攻击,在人睡得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