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上南下-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次有了源头活水
没有群众群众,一支部队于一个陌生环境里是法生存的
毛伟人说的一句话,鱼水鱼水,又形象又恰当,没有水,再威猛的鱼儿,迟早得完蛋
不久,乔向文被领导召回纵队,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对敌工作部部长
那里,正有重要的任务等着他
啥叫对敌工作部,难不成,乔向文这个特工头子改行了?()
第二百章杂牌师长的烦恼
第二百章杂牌师长的烦恼
第二百章 杂牌师长的烦恼
东北格局风云变幻
这边,毛伟人的雄伟攻略还在初级阶段,民主联军打了一年多,远远未达到延安的目标
那边,老蒋动手了
1947年6月,老蒋签发了杀气腾腾的国民政府《戡乱总动员令》:
**党员应限期申请登记,脱离党籍,并得施以感训或劳役;
不登记者一律予以逮捕,移送有关机关审判惩处;
**在各地组设之机关团体一律予以封闭,其房屋及一切财物,除属于他人所有,经查明得发还外,悉交当地政府依法处理
够狠的
这也就算彻底撕破脸皮了
针锋相对的是,**在花了一年不到的,顶住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以后,开始了局部地方的反击和突破
对敌工作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根据延安要求,各中央局、地方党组织、各纵队于47年相继成立的
在东北局对敌成立大会上,联总司令员101只用了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部门的意义,那就是:
一,一手拉
这句话通俗易懂,也说到了点子上
从东北来看,国民党军队表面上占据着优势:
7个正规军,加上炮兵、空军、特种兵以及地方武装,总兵力过30万,而且装备精良,后勤保证步步到位,另外的一大优势是除哈尔冰之外的主要大城市、交通线、企业都控制在他们手里
东北民主联军经过土改、剿匪和局部反击之后,力量得到了增强,东北老乡主动报名当兵的越来越多
一不,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合计达到了22万
别看这数字不算大,太困难了
十万大军水陆北上,一直被杜聿明的部队压着打,一直退到松花江的北边
绝境之中,搞土改,剿土匪,躲开敌人主力,悄悄做一些基础工作,把东北老乡的心首先给夺了
这一招,真给走对了
有一点,蒋介石、杜聿明也不得不承认,到1947年的春天,两军对垒东北的形势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
国民党屡次围剿,联军力量越打越强,反击力度越来越大,为要命的是,在漫长的战线上,由于重点确保大城市的战略,导致兵力配备分散,机动力量明显不足,对于联军的机动进攻,经常出现调度、配置、协同上的明显问题
在东北保安司令部给国防部和蒋介石的报告中,此时屡屡出现要求增兵的字眼
但是,蒋介石当时正忙于陕甘宁和山东地区的重点进攻,暂时顾不上东北
关键是,对于杜聿明这个黄埔一期优秀生与四期小师弟的较量,他并不满意
恰巧杜聿明身体有点问题,需要入院治疗他很快派出黄埔的炮兵教官、参谋总长陈诚亲自坐镇东北,与黄埔的四期生决一死战
师兄斗法输了,老师上
在社会部基础上成立的纵队对敌工作部,当时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发动社会力量,广交各种,策反一部分可以拉的军队和军官
一,一手拉,说的就是一边进攻,一边策反
设置情报处、行动处、策反处、秘书处
情报处负责情报收集、电码破译,处长高阳、副处长刘胜;
行动处负责对内对外的案件查破、审理以及锄奸反特,处长白兵
策反处负责对国民党军官进行策反、劝降和教育,陈副部长兼处长,副处长梁青
秘书处负责关系梳理、统一战线和对外联络,处长许一梅
乔向文在挂牌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就让大家改变思路,广泛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如国民党军官兵的家属和亲友、与国民党将领有交往的爱国民主人士、有声望的地方绅上、敌军驻地附近的进步群众等
他根据上级的要求,详细介绍了策反工作的要点、注意事项和方式方法
纵队的策反工作,他形象地用了两个词:
拉出来,指的是通过关系人,通过宣传和攻心,说服对象;
打进去,指的是是物色工作对象,打入敌军内部,伺机而动
在第一次会议上,对于近期策反对象,乔向文一句话,杂牌军
这样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国民党军队内部,长期存在着嫡系与旁系、主力与杂牌、派系与派系、派系内部之间的重重矛盾与复杂斗争
江湖稍微插几句
国民党军队的派系,早在孙中山依靠地方军阀建立政权时就产生了
孙中山没军队,所以吃了不少亏,黄埔军校就是吃了太多的苦头之后,一代伟人痛定思痛的产物
在后来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战胜了其他各路实力派,成为了掌握全**政大权的领袖人物但是,蒋介石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加上红军在全国各地的**以及日本对中国的逐步蚕食,他又不得不依靠这些名义上归顺中央的军阀维持现状,以维护他的统治
当时的大派系有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等,其他小派系如川军、滇军、贵军、宁夏马军、粤军等,是不胜枚举
就连蒋介石所谓的中央军也分嫡系和旁系,大的就有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小团体则有孙立人、杜聿明、王耀武、李弥等等 这些派系的形成使得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嫡系看不起旁系和杂牌,作战时总让杂牌充当炮灰
杂牌则拼命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嫡系与杂牌之间的互不信任
东北战场尤其如此
一兵团,六兵团,九兵团,都是临时调配
兵团内部,每个军都是成分不同
滇军,川军,老东北军,各打各的算盘
杂牌军的将领个个都是老江湖,薪饷、编制、装备都比嫡系的中央军差,但是打仗总让他们冲在前面送死这些原本雄踞一方的军阀,谁不懂得狡兔三窟的生存之道虽然跟了蒋介石,暗地里或多或少都会给留条后路抗战期间许多杂牌军将领都和**、八路军四军有过接触或合作
滇军121师长潘国盛,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早年跟随龙云一起投奔云南都督蔡锷的反袁义军,因作战勇敢,很快被提拔为为连长 ,后担任云南军官讲习团副团长,主抓训练,为滇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在后来的军阀混战里,他紧紧跟随龙云,亲自带着学员参加战斗,在众多部队中十分抢眼,以善于动脑筋打聪明仗出名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次战役,云南子弟伤亡十余万人,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后因云南王龙云与蒋介石矛盾日益尖锐,蒋介石遂下了毒手,于抗战胜利后的一个月不到,把龙云调至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实际上软禁了起来
之后,蒋介石立刻以剿共名义,将滇军主力分别调离云南
121师和潘国胜,辗转来到东北,驻屯盛阳
在抗日战场上,潘国盛称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每次与日寇作战,连战皆捷,打得日本鬼子望风而逃,为此还引得很多中央军将领的嫉恨
移师东北的一年多里,在与民主联军的多次战斗中,他作为杂牌军,总是第一个被派上去打冲锋,但却连续打了几次败仗这引起了军长杜雨时的不满,进而怀疑
昨天,在他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军部把他属下的两个团长都调走了,另派了两个杜雨时的亲信就职
这种情形,让潘国盛又气又恼
这一切,都被元锦看在了眼里
元锦正是乔向文打入121师的内线
元锦,大伙没感觉,说起李洪铭这个化名,老们都有记忆
对,正是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的第一卧底,长期打入日本特务机关的李洪铭
完成在山东日本情报机关的潜伏任务之后,根据已经来到东北的乔向文的安排,在他叔叔的、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的介绍下,28岁的元锦也来到东北,担任了潘国盛的副官,自此也恢复了本名
早在121师初到东北时,纵队社会部就看出这支滇军的与众不同——配备差,受排挤,官兵士气不振
很快,元锦在121师内成立了地下党小组,秘密地进行活动
在一年多的接触力,元锦的正派、正气和一些进步思想,也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了潘国盛
最近的连遭失败,两位嫡系团长的调任,让潘国盛这个一师之长受不了了
策反的最佳终于等到了
根据乔向文的指示,这天,元锦在陪着师长喝了几杯酒后,听他发泄着内心的不满,说着121作为杂牌军的苦恼,还对老长官龙云被囚禁一事愤愤不平
“师座,这些话传出去要惹祸的啊,你不怕我去告密吗?”无错不跳字云锦试探着
潘国盛脱了军,只穿了一件衬衫,道你这小子,就不怕我把你当**抓起来吗?”无错不跳字()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元锦迎着师长的眼睛,单刀直入:
“师座两员大将被辜调走,杜雨时下一步会做,师座真的没想过吗?我如果真的是**,对你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几句话,问得潘国盛心里发堵,又为斟满了酒
“师座,蒋介石重用嫡系,谁不清楚,你的老长官权高位重,况且被老蒋关了起来,你最近剿共不力,军部已经传出各种风声,说你暗通共匪,故意打败仗,换了两个团长,也许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说不定就要拿师座你开刀了,打共军不行,有些人部人的能力还是很高的”
看着潘国盛听得入神,元锦继续的话:
“打共军谁都没有把握,师座你的能力我们谁不清楚,抗战九死一生,但是到现在还是师长,看看那些中央军,论年纪、资历,哪个比得上你,你当团长的时候,杜雨时还只是国防部战训处的副处长,可是现在呢,中将,军长,目中人,蛮横理,为啥呢,不就是因为他是南京来的吗?几个师到目前为止,只有咱们师消耗最大,遭受的批评却最多,师座,这样下去危险啊”
潘国盛杯子重重地一放,看着的亲信副官,说道元副官,你说说,我该咋办?”
看着潘国盛酒入愁肠,苦闷不堪,元锦该加把火了
“这边是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想着法子要把你当替死鬼,遮掩的对共作战不力,那边呢,师座想过吗,为,也为121师留条后路啊”
潘国盛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问道:
“你那边有路子吗?”无错不跳字
元锦点头,悄声说了一句话
“元副官,我把你当老弟,这件事你尽快去办一下,和那边见个面”
潘国盛在军部也有的人,他当然听说了,杜雨时正在整材料,准备把他这个云南王的老部下置于死地,为的战败开脱责任
策反,往往准备许久,按兵不动,等的,就是一个最佳的契机
这不,来了
在元锦的安排下,乔向文和潘国盛秘密碰了头
位于盛阳汽车站附近的愚人茶楼,早间茶客熙熙攘攘,身穿各色衣裳,成分复杂的茶客们,不顾墙壁上高挂的“勿谈国事”禁令,一坐下就议论着联、**交战的消息
这时一个身穿蓝色对襟,戴着一副太阳镜,身体颀长的中年男子,撩开门帘踏入茶室他用眼睛左右顾盼了一下那热闹的场面,见已客满,便径直朝里走去,一个手提一把长嘴大铜壶的茶房伙计迎上来,招呼道这位,您来啦楼上请,请罗”
当茶房引着走到稍稍僻静的楼梯口时,忽然附耳道请入二号茶室,客人已等候多时了”
中年从容地登上二楼,步入二号雅座茶室小小的茶室墙上,挂着几幅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的字画;一张古朴的茶桌上摆放着几样茶具
坐着的两个人,潘国盛和元锦,进来的人正是乔向文
元锦介绍后,两个人紧紧握手,然后元锦退了出去
围绕121师的历史和前途,两个人开诚布公地做了交流
最终,潘国盛提出了两点担忧:
家眷都在南京,一旦起事,恐有不测;
121师出于几支**的中间,顺利脱身比较困难
乔向文当即表示非常欢迎潘国盛的决定,他答应,最快度请南京地下党组织将潘的亲眷全部转移,安全送来东北,至于部队脱身问题,根据战局变化相机行事,联军方面会派出部队,接应掩护他们至安全地带
两个多小时转眼就了,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最终谈妥了起义大概、起义方式
两人热烈握手,道别
打虎亲,上阵父子兵
三团长丁天一听老领导的暗示,二话没说,跟着师长干,唯潘国盛马头是瞻
其余那两个团长刚刚到任,人头不熟,潘国盛并没多少看在眼里
121师跟着十多年,出生入死,对那两个团他没有多大的担心,营长连长都是云南子弟,跟亲着
唯一有点吃不准的是,参谋长魏天道
此人系121师初入东北时,由保安司令部委派而来,资格很老,原是张作霖的一个连长
此人性格直爽,喜欢饮酒,但对言听计从,据说是他的小表妹,当初追求花了不知多少心血遇到拿不准的事,都要回家听听表妹的意见
为了慎重和不暴露身份,潘国盛决定暂时不出面做他的策反工作,他让元锦和魏进行火力试探
一天射击,魏天道兴致甚浓,看到师座的副官元锦拿着好酒,几句话一说,喊来火头兵,弄了几个菜
你一杯,我一杯,高谈阔论起来
元锦说老蒋与**较量了二十多年,这次东北大战,想必要决出一
个雌雄来了参谋长谋略多多,堪为人师,愿闻高见”
魏天道元锦乃师座的亲信,平时交往中也他为人正直,与一般国民党军官截然不同
听他求教,几杯酒下肚,也不推脱:
“‘抗战胜利,乃是两党精诚合作,化敌为友共赴国难,而今盟约已毁,兵戈相见,光东北,令人担忧啊开战以来,我军不断减员,共军数量骤增,这是得民心啊,咱们是抓壮丁,**呢,老百姓排着队主动要参军,这情况不改变,咱们这点资本是迟早要打光了的”
元锦点头,他察觉出来,参谋长心里也有一肚子气,他决定进一步试探:
“共军以星星之火,至目前的燎原之势,依参谋长看究竟原因何在呢?”
魏天道呵呵一笑,:
“跟着少帅在西安的时候,我当警卫,听过**首脑周恩来的讲话,平分土地,人人平等,打破剥削,推翻**,那主张确有道理啊,故而登高一呼,全民响应,他们到哪里,那里的老百姓就跟着他们走”
“是啊,老蒋打压旁系,重用嫡系,最终要吃苦头的”元锦话锋一转
“老弟啊,你不说这个还好,我这几天看师座,白头发好像又多了几根,这样下去,121师前途暗淡啊()
第一百零二章密战新标杆
第一百零二章密战新标杆
第一百零二章密战标杆
第一次接触的情况,元锦马上汇报了潘国盛
潘国盛心里有了底,他和元锦商量了一个办法
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觉悟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可完全相同
一个星期天,元锦给魏天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