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虎胆威龙-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的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和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民族,我们的民族主义是以整个中国为主体的国家利益与民族传统的精神。时下,中国社会上反映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与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斗争一样,同样是一种对外敌的反抗,且正是居于弱势国家的人民才具有的,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种民族主义的表现;这种情绪,其构成要素包括爱国的思想精神、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复兴民族的抱负,以及对分裂祖国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的反对和抗拒等等。这些,其中有哪一点可以列入应当否定的范围呢? 
  与中国目前社会上反映出来的反日情绪不同的是:美国的民族主义常常表现为大国霸权主义,日本的民族主义则主要表现为军国主义。现在,美国、日本都把手(军事力量)伸向国外,而且声称他们有“先发制人”的权利,时刻摆出一种剑拔弩张的架势。他们干涉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在中国四周部署装备了大量兵力。特别是日本,他们的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政府大臣屡屡放言否定南京大屠杀,不断在历史问题上挑起事端,并进而演化成今天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挑衅:染指中国台湾问题,邀请李登辉访日,支持“台独”分裂中国的阴谋……他们不可一世,打出为了他们“国家利益”的旗号,干出种种侵犯我国主权的罪恶行径,似乎他们享有如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种“侵我之自由”,严重伤害了我国人民的感情!其实,这正是这两个国家民族主义的畸形发展。我们正面临欺凌,面临邪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一味地主张不要去刺激大国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掉过头来反对和压制中国人民中的民族主义,这岂非找错了办法?! 
  热衷于攻击中国人民中民族主义的“学者、专家”,他们其实不懂得民族主义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于一个弱势国家的重要性。只要稍稍懂得一点历史就会知道:过去,世上任何一个弱势民族能够得到发展,全在于那个民族发扬了民族主义精神,顽强而胜利地抵抗住了强势外族的侵略;一个民族的衰弱和消亡,又必然与那个民族未能抵制得住强势外族的进攻和侵略有关。因而,任何强国都是不喜欢弱势国家搞民族主义的,他们甚至不遗余力地诬陷诋毁他国的民族主义,因为他国的民族主义会阻碍他们的霸权主义和价值观的输出。他们自己大搞民族主义,却同时妖魔化他国的民族主义,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由此也可以想见,国人中的那些,死命跟在西方右派后面诋毁中国民族主义的极少数人,不是他们的头脑太糊涂,便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民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单位,国家是这个世界基本的主权单位。中华民族在不久前还是一个丝毫得不到外族尊重、不被列强平等对待的民族。中华民族经历了百余年被外族任意侵略和蹂躏的悲惨历史。 
  近代以来,为了振兴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从林则徐到左宗棠,从孙中山到蒋介石,从蔡和森到毛泽东,他们掀起、参与、领导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民族革命斗争,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有了中国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并且继而有了今天的和平和发展。也只是到了今天,我们才真正懂得,当今世界,要维护一个民族国家的主权、和一个主权国家的独立,必须依*这个国家、民族的人民,依*他们保持和发扬民族主义精神。现在,这个民族已经开始觉醒和崛起。但是,觉醒和崛起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现在还仅仅是开始而已。我们的经济实力还远远地落于美国和日本,并且天天受制于这两个强国。在美日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我们绝不能有稍稍麻痹大意。 
  在我们的祖国仍然受到外族压制和欺凌的今天,只要我们还有一点点忧患意识,就可以知道,民族主义绝对是一种应当得到发扬的东西,特别是大敌当前,民族主义就更显出了它的珍贵,就更应当得到赞许、受到培养并加以发扬,而不能允许任何人从内部来贬抑它、攻击它乃至否定它。 
  发扬民族主义,与一个国家内部的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今天也好,以后也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永远是不能改变的,那就是:要想不受外族欺侮,我们自己民族的人民一定要加强团结,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建设得更加强盛。否则,还会有“八国联军”开进来,还会有外族在中国土地上相互厮杀,还会有某国鬼子把中国百姓当成练习杀头和射击的活靶子!到那个时候,想不受欺侮是不可能做到的。 
  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身份,也可以具有几个不同的身份,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学生,可以是党员,可以是天主教徒,也可以是学者、专家,但首要的,你的身份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你不能脱离自己的民族,不能脱离自己的国家。现在不是超民族、超国家的时代。在“天下大同”没有到来之前,无论你怎样强调自己如何知识丰富,如何站得高看得远,如何高尚于本民族的其他兄弟,或者,你与自己民族的其他兄弟矛盾再大,这个民族与国家的利益都仍然包含了你的最高利益。你违背了民族和国家利益,背叛了民族和国家,也就背叛了自己。 
  可悲的是,今天,中国有些知识分子追随美国日本政客,跟在人家后面鹦鹉学舌,竭力丑化中国的民族主义,否定中国的民族主义,将中国的民族主义妖魔化,这只能说明他们不仅没有什么真正的知识,他们连起码的做人的品格也没有。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
    作品相关 汪精卫的一生
     更新时间:2009…8…7 15:03:33 本章字数:5931
  (以下文字,为引述他人作品,之所以罗列在此,是希望读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一著名历史人物。此段文字不代表笔者观点。欢迎阅读。)
  中国经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提到某个人的名字是妇孺皆知,但问起该人的生平和事迹时,却又是鲜为人知。汪精卫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汪精卫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汉奸,可是大家对汪精卫的“卖国事迹”却是一问三不知。这也是中国历史教育的一大特色;只告诉大家他是坏人,却又不告诉大家他作过什么坏事。好在中国学生头脑比较简单,不喜欢刨根究底,所以历史老师还不至遇到太大的麻烦。 
  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中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实在有碍于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曾是近代中国有数的叱吒风云的历史人物,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应该考虑还汪精卫的本来面目,重新认识历史上真实的汪精卫。 要为汪精卫写一个比较真实客观的小传还有不少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有关汪精卫的资料十分匮乏,人们似乎都极力避开这样一个敏感人物,怕给自己惹来各种麻烦。19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汪精卫的书籍,比如蔡德金的《汪精卫评传》,黄美真的《汪精卫传》,秦亢宗的《走向深渊》等。但中国出版的书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有意识地贬低丑化汪精卫,写书的重点放在猎奇和艳史方面,不是严肃的人物传记而近似于野史小说,真实性有很大的疑问。日本也有不少关于汪精卫的书籍,比如上板冬子的《汪兆铭的真实》,杉森久英的《汪兆铭传》,今井武夫的《支那事变的回想》,特别是亲身参加过汪精卫和平运动的松本重治写的回忆录《近卫时代》和《上海时代》,犬养健的《扬子江仍在奔流》,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与中国的资料相比,日本有关汪精卫的书籍比较严肃,基本没有凭信性很低的猎奇艳史部份。 
  汪精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部份:为了革命奉献一切;第二部份:打倒独裁者蒋介石;第三部份:和平运动曲线救国。     
  从汪精卫的一生来看,汪精卫是个典型的“文人革命家”,善于用笔而不善于用枪。孙中山非常重视汪精卫的文才,孙中山的重要文件均由汪精卫起草,孙中山阅后总感满意,极少改动,汪精卫其实担任了孙中山秘书的角色。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孙中山任总理,黄兴任执行部部长,汪精卫任评议部部长,可见孙中山对汪的器重,也说明汪在同盟会里有相当高的声望。 不过使汪精卫在中国名声大振的,还是他以“精卫”的笔名在同盟会主办的《民报》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汪精卫写的《满洲立宪与国民革命》、《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一系列文章,都是当时广为流传的政论文佳作。1908年8月19日,孙中山在新加坡《中兴日报》上以“南洋小学生”为笔名发表文章《论惧革命召瓜分者乃不识时务者也》,文中说:“自精卫先生《民报》第六号《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一论出,言中外情势原原本本,使中国人士恍然大悟,惧外之见为之一除。。。。拜读精卫先生革命可杜瓜分之论,不禁五体投地,神圣奉之。”此文后来收入《孙中山全集》。    
  但汪精卫的命运和他的老师孙中山一样,都是只有威望却无实权的领袖人物。文人革命家在夺取政权以前起著极其重要的舆论制造工作,可是一旦政权到手,他们就被掌握军队的军人政治家们排挤到一边。孙中山被袁世凯摆布,汪精卫被蒋介石摆布,都是中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牺牲品。不过汪精卫对国民党建立和发展的“功勋”是无法抹煞的。现在台湾的国民党,在召开重要会议以前必先朗读孙中山总理的遗言。然而这个遗言其实却是汪精卫所写,孙中山不过签个字而已。这也表现出汪精卫对国民党的影响仍然“阴魂不散”。     
  汪精卫一生以生命为赌注进行了两次拼搏,一次是刺杀摄政王,另一次是发起和平运动,前一次赌博巨大成功,得到世人的喝采,后一次赌博却完全失败,遭到世人的唾骂。不过 “人算不如天算”,在很多重大事件中,运气或天命起著重要的作用。汪精卫行刺摄政王时抱著必死的决心,根本没有想到生还。清政府对行刺满人王公的刺客一直都没有不处死的先例,只是到了汪精卫时才破例免死。如果当时清政府成全汪精卫必死的决心处死汪精卫,中国就会少一个大汉奸而多一个大英雄,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们将代代朗读汪烈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语。 如果汪精卫在1935年遇刺时被打死,也会成为中国可歌可泣的光荣老革命家,而汪精卫却只伤不死。如果1939年重庆特务不是错杀曾仲鸣而是打死汪精卫,人们也只是叹惜汪精卫一时糊涂,不会使汪精卫背上史上最大级汉奸的恶名。但命运之神好象是在故意捉弄人,汪精卫最后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不满意的,在他60岁还历时曾经写下一首《朝中措》的述怀词: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栏杆拍遍,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汪精卫在词前还写了这样一段话:“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元好问这样的亡国诗人之作引起汪精卫的共鸣,可见汪精卫的内心亦是郁郁颓丧。 ' 
  不少人把汪精卫投靠日本人解释为与蒋介石争权,但从汪精卫的历史来看,汪精卫并不是特别醉心于权力的人。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时,以汪精卫当时在党内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他至少可以当一个部长以上的官员,胡汉民就作了广东都督。当时汪精卫才30岁,这样的高官对于一个30岁的青年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而汪精卫却提出“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六不主义”,放弃作官到法国留学。辛亥革命后象汪精卫这样具有功劳威望之人却没有作官的,只有汪精卫一人。后来汪精卫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时,在完全可以不辞职的情况下主动自责辞职,也反映出汪精卫对权力看得不是很重。所以简单地把汪精卫离开重庆搞和平运动看成是争权夺利,其实是把历史人物脸谱化了。 
  汪精卫个人的悲剧,其实也是近代中国的悲剧。试想如果当时中国是一个富裕强大的国家,又怎么会遭到外国的侵略?又怎么会有汉奸?一个国家历史上的汉奸越多,就说明这个国家越弱。对于一个遭到强敌侵略的弱国,总要有人挑起“汉奸的担子”,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不应该公式化地把“汉奸”理解为一群整天想著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而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汉奸”们的悲剧。 汪精卫生平生活作风严谨,早年视死如归之豪迈,其晚年为民为国忍辱负重做处了比死更为伟大的牺牲! 
  汪精卫对部属要求极严,但一直深受拥戴,在国民党和政府中屡居高位。“变节”之后,仍然有周佛海、陶希圣、曾仲鸣、高宗武、梅思平、陶希圣、周隆庠、陈公博、王克敏等一大批精英人物冒险追随,蒙耻无怨,其秘书曾仲鸣甚至为之而死。这一切,仅仅理解为部属对上司的效忠?     
  汪精卫之妻陈璧君被捕后坚决不服罪,并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为汪精卫先生辨。中共赶走蒋介石后,依然关押陈璧君。宋庆龄何香凝亲自出面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求情。毛周表示,只要陈先生发个简短的悔过声明,马上恢复自由。陈璧君宁可坐牢也绝不昧着良心承认汪精卫有罪!这一切仅仅理解为妻子“为老公守名节”?     
  汪精卫自早年参加革命,谋刺摄政王,被捕入狱,辛亥革命后功成身退,国民党当政期间屡次辞职,两遭暗杀,直到身死他乡,一生联共反共,用蒋反蒋,辞职复职,出国回国,主战主和,可谓变化多端,但所有言行举止,衡以儒家仁义原则和民本思想,若合符节,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最高宗旨在:国民利益和建基于全体国民利益之上的国家利益。! 
  附:汪精卫“叛国”“艳电”    
  1938年12月29日     
  汪精卫 重庆中央党部,蒋总统,暨中央执监委员诸同志均鉴:    
  今年4月,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说明此次抗战之原因,曰:“自塘沽协定以来,吾人所以忍辱负重与日本周旋,无非欲停止军事行动,采用和平方法,先谋北方各省之保全,再进而谋东北四省问题之合理解决,在政治上以保持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为最低限度。在经济上以互惠平等为合作原则。”自去岁7月芦沟桥事变突发,中国认为此种希望不能实现,始迫而出于抗战。顷读日本政府本月22日关于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针的阐明:第一点,为善邻友好。并郑重声明日本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日本不但尊重中国之主权,且将仿明治维新前例,以允许内地营业之自由为条件,交还租界,废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