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起波斯湾-第6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方向的严格包围,让城中的十字军以及拜占庭帝国的人们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向组建了新的“圣殿骑士团”的英诺森四世教皇求救,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有谁可以救君士坦丁堡,那么就只有那位教皇了。因为所有的人都听说过,他与那个被称为“阿拉丁——阿卡德大帝”的,来自遥远东方中国的皇帝,有着相当不错的交情。否则那位皇帝殿下,不会在教廷军队在欧洲被打败时,带着他一起到达塞浦路斯。
而且这一段时间,他在塞浦路斯的时候也没有闲着。毕竟,全世界基督教的教堂,依然是他的势力范围。在到达这儿之后,英诺森四世教皇很快重新建立了他的权威。不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同样包括了英格兰、法兰西以及欧洲所有的国家。与此相对应的是,从欧洲收上来的什一税,又再度开始充斥了他的库房。
而且因为与赵伏波的“协议”,欧洲的强大国家都已经开始公开支持教皇对于世俗世界某些方面的干涉。比如说,因为支持教皇掌握的“宗教裁判所”,那么教皇对于各国国王的控制力下降,而且对于国王的人选他只有宣布权,而不再拥有决定的权利。当然,这样优惠的政策,仅仅只有“华夏帝国”在欧洲的盟友们才有资格获得。
正是因为这些权利,所有英诺森四世教皇再度有了巨大的金额来组织起他的,新的“圣殿骑士团”。只不过此刻的骑士团,已经不再是骑士长枪与骑士剑的配合。它完全是火枪骑兵的装备,也将会成为未来的神圣之国的主要武装力量。至于神圣之国,不过就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的欧洲部分以及亚洲的很小一部分。
之所以如此分配,是赵伏波绝对不会允许如同突厥这样的,在未来可能对“华夏帝国”不友好的族群发展起来。相信有了火枪骑兵的教廷,会很容易把那个民族消灭掉。而且那一片土地,北面隔是黑海是钦察汗国,东面是叙利亚,西面是教皇的神圣之国。
对于突厥人而言,跑不是个办法,不跑同样不是个办法!想过上几百年来与“华夏帝国”谈新疆的归属,那么他们现在就要亡族。在神圣教廷与钦察汗国、叙利亚王国三个势力夹击之中,相信过不了多少年,再想找他们的踪迹,那就需要考古学家们好好努力了。
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英诺森四世教皇向拜占庭帝国以及那里的十字军的求援做出了如下的表示
“……如同你们所知道的那样,埃及人正在围攻塞浦路斯,我们的力量都被牢牢的牵制在这儿。虽然我们的圣殿骑士团组建工作相当顺利,但缺乏足够的战舰以及运输船舶。因此我想到了这个世界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就是那个东方来的皇帝陛下。
阿拉丁——阿卡德大帝虽然有一个阿拉伯式的名称,但他事实上对于我们以及阿拉伯的宗教是一种公平的态度。就我个人而言,相信他会在这件事里主持公道的。只是由于此刻这位陛下,正在进行着另外一场战争,所以暂时来说还抽不出身来,不过只要时间允许,我保证华夏军一定会帮助我们,而我本人也将率领新的圣殿骑士前往君士坦丁堡,以帮助你们对抗阿拉伯人的进攻!”
这些明眼人一看,就该懂得不过是一个搪塞的理由。试问,英诺森四世教皇是想建立一个完全属于教廷的国家,他如何肯要那里的世俗君主们呢?而且这时在欧洲的会议里已经秘密形成了协议的事情,他一个人什么也改变不了。因此,虽然君士坦丁堡的基督徒将会在这次战争之中受到损失,不过就英诺森四世教皇来说,将来在他的控制下,一个强大的教廷一定会出现。那么现在牺牲一些人,那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当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在埃及以及叙利亚军队围困以及连续炮击的状态下,接到了来自英诺森四世教皇派一名大主教当特使的信件时,他们知道他们已经被整个欧洲,以及欧洲所有的君主们所抛弃。而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在两个舰队加起来,多达700门的舰炮,再加上陆军的多达500门的火炮不分昼夜的轰击下,这时已经变成了瓦砾。
虽然炮弹并没有飞进城市里,没有损坏那些从拜占庭帝国开始建国时的,那些带有强烈罗马味道的建筑。但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对于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的选择无非就是,要么守着这罗马文明最后的遗迹进行殊死的战斗,要么就面对强大的阿拉伯军团投降。
而且一些聪明人已经开始置疑起埃及、叙利亚以及“华夏帝国”的关系。但这件事很快就被城里的大人物们制止,他们不是下层人员,他们懂得什么是“政治”的需要。因为在埃及以及叙利亚军队的连续轰击下,他们已经打算投降了。不过在分析了目前的状况之后,这些官僚们算是做了一些人做的事情。
不久之后,两封降书分别送给了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国王以及阿扎姆。突兰沙苏丹。
“我们宣布投降,但作为君士坦丁堡的拥有者,我们恳求你们不要破坏这座城市。相信对于古罗马文明非常感兴趣的华夏帝国的皇帝陛下,不会高兴你们那样做的。因此我们可以率领全部的军队出城投降,但希望两位阁下不要进入这座城市!”
147章 奇怪的占领
这只说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占领的态势,两支强大的远路而来的阿拉伯军队,这时都驻扎在城外要不是就在船上。根本不到城里去,难道这真的是因为那封信的原因吗?
事实上诸位读者知道,这座城市是与英诺森四世教皇有协议的。可以说远道而来的两支大军,都已经在前期的劫掠之中收到了回报,此刻这里的事情基本上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所城市交给英诺森四世教皇,相信这两支军队不走,教皇也不会敢于来到这儿,所以双方都在等着赵伏小以的反应。至于赵伏波的打算,自然要是把整个拜占庭帝国里的学者们梳理一遍,同时把这里的财富梳理一遍。教廷对此有些担心,那位事来了教皇书信以及促成了投降事宜的大主教并没有离开这儿。
他同样在期待着赵伏波的到来,说来还是个熟人,他就是那个热那亚的主教——巴多罗买。他曾经在英诺森四世教皇组织的教廷军与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都灵进行决战。到赵伏波率领当时的“华夏羽林军”赶到后,整个战场上因为当时西班牙的军队,而局势完全改观,教廷也不得不与赵伏波签署城下之盟。
等教皇到了塞浦路斯岛的时候他才真切的感觉到,他在对抗什么样的势力。塞浦路斯,这里是地中海上的一个重要船舶补给点。因为在大航海时代里有这样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商人们。那就是一条船上,到达目的地,货物与补给的比例应该是多少。一来当量操纵船的人比较多,二来船的载重量也十分有限。
那么当“鲸级快速运输船”出现之后,成了多方抢购的目标。可惜的是,这种快速帆船出售,也仅仅只出售给自己的盟友。而且“华夏帝国”的盟友们对于这件事也非常认真,作为国王他们都明白,自己的商船队保持强大会带来多少利润。然而,这不会阻止商人们为了赚钱,而挖空心思做某些手段的。
因此以法兰西皇帝路易九世以及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代表的欧洲诸强,他们率先把火炮搬上这种“大鲸级快速运输船”然后与普通商船组成大的船队,来进行远程的商业交易。这避免了华夏帝国技术秘密的泄露,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皇家的收益。因为这些大船队,都由皇家牵头,然后私人募股组成。股东们的获利之中,还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保护费,作为护航的费用。这样的好处会产生规模效应,甚至补给也可以集中装在一条船上,其他船只就可以满载货物。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欧洲人终究对于技术有着等于的敏锐。这依然是其“传统文化”造成的,毕竟他们不像中国人因为农耕文明而更容易聚成大家族。因此许多欧洲的船只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考虑使用那些畜力驱动系统。虽然他们不懂得物理学,造不出那种大大的船用螺旋桨,但明轮船却可以造就的出来。
这当然会降低那种驱动系统的效率,不过在商人们的眼里,时速快一节,往返航程上用的时间就得节省好多,而这就是金钱。如果说别人不懂得,那么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商人们那是太明白了。无法得到船舶的人,就依靠去那些船上参观,然后仿造。只不过这种船也只在发些非“华夏帝国”盟国有些市场而已。
但终究证明一点,因为地中海商业文明的发达,对于效率以及技术,欧洲人有着特殊的爱好。这一点,是当时的大宋、后来的大明以及未来的大清所远远不及的。现在有了“华夏帝国”,自然那些国家已经没有建立的机会了。最少因为清是后金人,随着“华夏帝国”的建立,金人会死得相当彻底,最少蒙古人不会因为他们自己的脑袋,而留下金人的脑袋,最少负责任的说,大清永远不会出现了。
这些变化是英诺森四世教皇,在塞浦路斯岛上看到的。甚至通过在这里的谈论,他也知道了最初赵伏与路易九世以及阿图瓦伯爵之间的恩怨。也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何当时教廷受到攻击的时候,法兰西皇帝路易九世这个虔诚的“完美怪物”,居然并没有发言阻止。
“我真蠢,居然相信了阿图瓦伯爵那个混蛋,如果不是他的话……”
这是在塞浦路斯岛上看到的事情,让英诺森四世教皇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打算。是的,完全改变。他不会再与“华夏帝国”作对。如果问他在这儿还看到了什么,那就是今天的塞浦路斯倘若再想来攻打的话,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这里的军队,作为华夏帝国的盟友,自然也有着先进的火器。
只不过地方小点,军队也少点,在接纳了英诺森四世教皇之后,得到了“秦皇amp”级战舰,以组立他们自己的海军。而且当时的“秦皇amp”级战舰,依然装备的是“飞燕iii型弩炮”。那么现在,当他们派了特使,并夹带着英诺森四世教皇的特使,庆祝赵伏波建立香格里拉行省时,同样得到了保证。即华夏帝国将会向他们出售“地狱使者”型舰炮,这是用“地狱使者型野炮”改装而成的前装火炮。
这一切的变化,让英诺森四世教皇决定,教廷首先要与“华夏帝国”尽可能的合作,至于其他人,等他人打得过“华夏军”再说吧。
正是因为如此,那位热那亚主教巴多罗买被派到了君士坦丁堡,他在这儿第一的要务不是协助抵抗而是劝降。甚至那封投降书里,提到赵伏波的原因也在于,他要尽力保持君士坦丁堡这座富有罗马情调的城市存在下去。
而这种威胁自然也是拜伯尔斯。奔杜格达里国王与阿扎姆。突兰沙苏丹不得不考虑的事情。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考虑,才出现了这奇怪的占领。
148章 美丽的阳光
“你打算什么时候去君士坦丁堡?那座城市的名声我倒是听说过,不过一直没有去看过就是了!”
说话绮丽尔坐在窗前,阳光从户外探过来,似乎是要与她的金发比一比,谁要更加灿烂一些。。清风也不失时间的,从开着的窗户闯进来,让她的发丝时常要飞舞起来。洗干净了的金发,这时闪现着绸缎一般的光芒。纯正的金色,不时在阳光下闪烁过润泽的光芒。
她手下手中的信问赵伏波,在船舱里的时候,赵伏波被迫着换下了军装,甚至穿起来一件满不舒服的新宋装。新宋装有着垫肩、收腰和华丽的腰带,侧面还要吊上个玉佩什么的。对此赵伏波是非常不满意的,他可不喜欢穿这种令人难以随意的服饰。但没有办法,女人们似乎天生都喜欢这样的调调,尤其是来自巴黎的绮丽尔,更喜欢这种儒雅情调的服务。
“不是吧,还要拿扇子吗?我的上帝啊,你是怎么制造出来这些有着天使的脸庞和魔鬼心灵的丫头们的!”
这句话当然不会受女人们喜欢,给他拿来扇子的人打算用扇子敲敲他的脑袋。一是因为他这么不敬上帝的话,二也是因为他没有在银色的长发上停留更久的时间。银色的长发,在这钦察草原上秋风浩荡的时候,同样是一种美丽。大概是因为秋凉的原因,金色的长发现容易让人感觉到阳光的温暖,赵太波的目光停留的久了一些。
当然,这样的解释实在是太过于牵强了一些,难道金发给人的感觉比之红发还要温暖吗?或者是红色的火焰有些太烫了,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呢。
“喂,当家的,你一头短发,是不是该扣上这个帽子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伏波真的很头痛。不就是陪他们到此刻的,已经清理完毕开始重建的萨莱城里去转转么,非要改变形象表示对于未来盟国的亲善,有这个必要吗?赵伏波相信,有了十几万的冤魂垫底,蒙哥父子宁愿自杀,也不会有什么不臣之心,因为面对“华夏军”那依然还是自杀,而且是领着所有蒙古人一起来自杀。倘若真的要自杀,赵伏波倒也没打算拦着他们。
“真见鬼,那么难看的帽子戴在头上会舒服吗,连个帽舌都没有。这戴上要是出动的话……”
赵伏波习惯性的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最少在他长大的地方,那儿太阳总不会招人喜欢。但这里呢,乌克兰充满了绿色的草原与黑海上来的温柔的风,什么样的太阳也不该让人担心。
而且外面的,处于休假状态的军人们,这时穿什么的都有。相同的是,他们身边都有着许多从这里勾来的美女,赵伏波都不得不叹息,他们的速度还真是够快的。这不奇怪,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受到别国女人的欢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这个充满了战乱的世界里,哪里会有富裕、安全的地方更受女人们的青睐呢?
当然,多数蒙古女人,还是选择了萨莱城。其实那也没什么,因为她们与她们的后代,不过是“华夏帝国”永远的奴隶而已。如果“华夏帝国”不与蒙古人再发生大规模战争,相信她们也没有多少机会再移民了。
此刻在华夏帝国的范围里,衣服是够乱的。什么样的服饰都有人穿出来,什么样的造型都有人摆出来。甚至包括官员们的服饰,同样是根据个人的选择而官方没有更多的指示。这也就造成了“华夏帝国”,有人穿与传统紧密挂勾的新宋装,也有人穿阿拉伯人的长袍,欧洲人的服饰,包括了马丁叙述裁缝们做出来的现代服装。
虽然工业装,多数都是牛仔裤与夹克衫。军装也都是现代的样式,必须那些一安全生产以及战争的适应性有关。但民间的衣服就真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但这不是问题,这仅仅只是表现出,一个由多个种族组成的国家展示出来的磨合之间的反应。相信随着“华夏帝国”新文化,这种差异会在逐渐之中消失,并演变出新的“民族传统服务”。
事实上,这里可以稍稍探讨一下很多人感觉到“宝贵”的“传统”问题。传统是什么,人类社会原本没有传统,就像是原始人原本没有文字一样。不过是因为后来的社会发展,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才有了传统。难道它不是一种一个民族适应这个世界发展而来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有什么理由抱着所谓“传统文化”,坚持着所谓“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放的理由吗?
没有,唯一的前提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因在于对自然的认识,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