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李岩-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岩说:“我们今天没有开朝会,你们三位丞相请坐下等一下,我们去把各部的尚书通知来,召开一个内阁会议,把我们的事情讨论一下。”
    李岩接着叫吴江、贺成派人分别去通知各位尚书来开会。各部也不远,一会就来了。
    三个丞相和几个尚书站在皇帝的书房统一与皇帝三跪九叩,三呼万岁!李岩叫平身后,就叫他们坐下。本来礼部尚书要反对的,由于刚受了处分,就不开口了。大家都坐下了。
    李岩问:“朕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研究以后的工作。”
    李岩问:“我们的卜告、喜报、捷报,是不是都发下去了?”
    宋献策回答:“已经全部印刷,全部发下去了。”
    李岩点点头:“这个工作算是解决了。我们兵部,你们了解冬季服装的事情,回报的有多少?”
    陈奏庭说:“最近的陕西,大部有回报,我们陕西的旧军装,有四十万。大多是原来的老部队将士的。经过缝补,就可以解决一部分。有新军装二十万套。我们陕西甘肃湖北可能还要差二十万套。其他的省,军队不多,估计旧军装加新军装的库存,就可以解决。我专门找了户部,让他们拨了一些银子。买了一些布匹棉花,准备做二十万套新军装。如果其他的省没有那样多军装,就可以发下去。如果有,就库存到明年,解决明年的问题。”
    李岩皇帝说:“好!冬季服装的问题看来可以解决了。”
    “部队评功的事情,开展没有?”
    “陈奏庭说:“近处的军队,已经开始在评了。远处的军队,山西、京师、山东估计评功的命令已经到了,可能还没有评。”
    “这个事情已经开展就行了。要通知下面要抓紧。”
    李岩又问:“部队整编的事情,进行得怎样?”
    陈奏庭说:“我专门到城外的主力部队那里,找李怀仁和参谋,还有各部队的将军们议论了一下。十几个军的整编方案已经理了出来。整编还要等评功结束后进行。调给李怀祯的部队、陈永福的部队、陶志勇的部队,已经把调令下到需要调走的陕西部队,现在正在准备。”
    李岩说:“这个事情也算有了眉目。”
    李岩又问:“各部队增加的武器,在制造没有?”
    李大亮说:“回皇上的话,武器我已经派专人到兵部武器制造工厂,把需要制造的武器按任务分下去了。质量标准,也找工匠们定出来了。”
    陈奏庭等李大亮说完,也说:“我们兵部准备把先制造出来的武器,分到下面去部队训练先用着。”
    李岩皇帝说:“训练要通知湖北的边防部队、甘肃的边防部队,也派人来学习使用。”
    陈奏庭说:“是!臣下去,就下命令他们派人来学习红衣大炮、良心炮、木鸟铳的使用。”
    李岩皇帝说:“明朝的其他先进武器,我们还不明了。以后再说。不过红衣大炮要通知他们先制造一些出来。我们的边境重要关口,重要城市要先装备起来。提高我们的抵抗能力。”
    陈奏庭说:“是!”
    李岩说:“现在,我们要整编军队,制造新武器,这都是为了进行统一战争。还有两个问题,就是兵马未动,粮草现行。”
    “粮食是最大的问题。不过我们从各地来的消息,今年的粮食都是一个丰收年。一条鞭法是收银子。粮食还要靠我们去收购。丰收了,如果出现谷贱伤农,就影响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农民如果放弃种粮食,加大种经济作物,就可能出现粮食危机。这就要靠我们在政策上去想办法。你们户部要去制定一个政策,粮食低于某个价钱,就要大量收购。实质是保护粮食价格。要事先准备一些银子,监督各地的粮食价格,低了,就要进行收购。遇到灾荒年,我们才有粮食对老百姓进行救济。”
    户部尚书说:“圣上,这个办法是不错的,我们下去就去制定办法,来执行圣上的圣谕。只是银子开支很困难。”
    李岩说:“朕话还没有说完。粮草先行;朕先说的是粮食,我们还要收草料。打仗的时候可以靠敌人,不打仗的时候,就要靠我们自己。”
    李岩想起了现代的经济理论:要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
    “我们通过打仗后,百废待兴。老百姓手里没有了银子,我们有银子不敢用,经济就会凋敝。为什么,有劳力的不能凭换成钱。有了粮食,不能换成钱。手工业,工业由于没有需求,生产的东西出来也卖不出去。我们朝廷就要制造出需求。我们要打统一战争,需要武器,需要粮食、草料。这就是需求。我们就要利用这些需求,用银子去买草料,用银子去买粮食,去买武器。用了这些银子,银子转移到老百姓手里,他们又可以用这些银子去买农具、买衣服、立房子,制家具。工商业由于有了需求,就可以开工去生产,去贩运。工商业就可以赚钱。我们就可以收税,农民就有钱来交一条鞭的赋税。我们的经济就活了。老百姓收入多了,生活好了。我们税收多了,朝廷也活了。”
    “我们缴获了伪清国的银子,我们收了明朝贪官的银子。我们不缴获,本来这些银子要开支的,用在社会上,社会有了银子,就可以通过买卖互相交流。现在我们这些银子不用。银子这个东西,多了,就造成物价上涨。少了就造成物价下降,救济凋敝,大家都不敢生产,大家都要受穷,我们朝廷的收入也要减少。”
    户部尚书说:“这些道理,我们也知道,都想用钱。就是我们手里的银子用一个就少一个。以后靠什么开支?”
    李岩皇帝说:“说千道万,还是三年不收税。宋丞相,你们的通告理出来了嘛?”
    宋献策说:“回皇上,我们理了一个在陕西收税的《通告》。还没有拿来给圣上审批。”
    李岩说:“我们是朝廷,原来朕发的《通告》是以总司令的名义发的。只是一个地方《通告》。现在朝廷发,就不能只针对陕西一个地方了。我们的甘肃的地方、湖北的地方还有原来朕发《通告》的地方,还有我们现在已经统一的蒙古,将要统一的满洲,都要用一个法律规定。以前征税的地方,要继续征税。没有征税的地方从明年开始都要征税。”
    “要改变原来的政策,就需要一个理由,就是要进行统一战争。我们改变了原来的三年不征税的政策,就要讲,我们用废除明朝的三饷给老百姓以利益。工商业,我们废除沿途的关卡,使工商业顺利开展。”
    “你们写《通告》要以朕的《通告》的一些政策做参考,写好再拿来朕审批。”
    宋献策说:“臣领旨!”
    李岩说:“我们现在的货币,是使用的银子。银子,我们大顺也不产。就是明朝的外贸,也是拿我们的货物,到外国去换银子。在灾荒的时候,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不是银子重要,是粮食重要。有银子没有粮食,还是要饿死。银子换回来多了,物价就要上涨。我们的货物不是去换银子,而是去换货物,社会就不会出现物价大量上涨的局面。”
    “我们拿货物去换银子,我们就吃了一次亏。如果我们不是用的银子,是用的纸币。纸币是要我们朝廷印制。我们朝廷就由于印纸币,增加了朝廷的货币,我们可以用纸币到老百姓手里买东西。据说这叫印币税。就是说,我们用纸就可以换回物资,增加我们的开支。”
    “用纸币,我们还可以换回老百姓手里的银子。我们拿着银子还可以在外国去买回货物。”
    李岩想起美国,就靠印美元,换取了世界的大量商品。世界各国,还争着拿自己的廉价的商品,去换美国的纸。美国为什么这样富裕,就靠这样高级的掠夺。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户部的尚书说:“皇上,靠印纸币不行啊!”
    “从宋朝开始,北宋、南宋、元朝、明朝。都印过纸币,结果都不得不宣布停止使用纸币。”
    “你说得不错!他们都印过纸币,他们都宣布废除纸币。原因在什么地方。这样好的东西,到时候,大家都不敢用?”
    民国的时候,据说票子“倒蹬”,可能就是历史上纸币倒掉的生动例子。
    李岩说:“这样好的事情,为什么最后不敢使用?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假设社会需要二千万两银子就能够维持物价不涨不跌。去年东西生产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银子供市场去流通。假设二千二百万两银子就够了,如果我们今年印二百万两银子,就合适了,我们今年印了五百万两银子,市场物价上涨了,社会还能承受。印一千万两,市场就绝对不能承受。今年印超了,明年印超了。市场就会物价大涨。后年再超印纸币。大家都不用纸币了,纸币自然就成了废纸。”
    “朝廷明明靠印纸币检了便宜,自己不维护纸币的信誉,这个便宜就检不到了。”
    “我们首先就要建立纸币白银一比一的兑换处。纸币印多了,老百姓就会用纸币把银子换走。迫使我们不敢多印纸币。我们发现物价大涨,就要收回一些纸币,少发行一些纸币,维护我们纸币的信誉。”
    “纸币没有信誉,前朝,还因为换新版纸币的时候,纸币两个数字才能换一个数字。就像二两银子只能换一两银子,谁愿意要?”
    户部尚书说:“圣上算给臣解除一个疑问。纸币为什么使用不久,就倒了。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不顾纸币的信誉,捡了便宜,就贪心过重,结果害得一点便宜也检不到了。”
    李岩说:“尚书说得对,就拿收税来说。收税,朝廷就有银子开支。过多地收税,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老百姓起来造反,不要说收税,皇帝的位置也搞没有了。明朝加收三饷,害得皇帝也上吊了。”
    “中庸说,要反对不及和过。我们见到纸币的利益不用,就是‘不及’,多印纸币就是‘过’。”
第九十四章 金星砍头
    户部尚书问:“皇上,我们知道了纸币的好处,怎样才能使纸币在大顺推开呢?”
    李岩说:“我们这次不是要收草料、收粮食吗?现在我们需要在各地建立‘银票白银兑换处’,拿几百万两银子放在各地。收草料粮食的时候,我们就发银票。老百姓当然不愿意要,就叫他们拿着银票到兑换处去换银子。银票就使用起来。我们要下告示银票与银子同时在市场上流通,价值相等。那些要到外地做生意的,就会拿白银来换银票。到了买东西的地方,又用银票去换银子。纸币比银子,在路途中就方便多了。卖东西的商人,见银子可以兑换,就乐意使用银票。银票在商业上就用起来了。随着商人愿意要银票的多起来,我们的银票就可以多发出去了。还可以收回白银。”
    李大亮说:“皇上,恐怕还得建立法律;规定银票与银子一样的价值,一起流通,朝廷要用银子换银票。还要防治有人造假银票。”
    宋献策说:“银票这样重要,造假要砍头。有意大量运销假银票也要砍头。少量用假银票要罚款。”
    李岩皇帝说:“是得制定法律,限制朝廷多印银票。要保证老百姓用银票可以换到银子,要保证老百姓在使用新版银票的时候防治坏人造假银票。你们户部和刑部一起去把这部法律的草稿写出来。”
    从皇帝那里回到内阁衙门,宋献策召集李大亮顾君恩丞相来商量,主要是落实皇帝的几个任务:
    1、收购粮食、草料。
    2、印刷银票(纸币),用银票来付草料、粮食的钱。
    3、制定银票的法律。
    顾君恩说:“还有就是制定全国的经济税收政策,制定《通告》。
    李大亮说:“原来写了解决经济税收的《通告》,就是基础了,通知原来起草的书办,把只对陕西的《通告》,改为全国的《通告》。”
    宋献策说:“参考圣上原来的《通告》,就在原来的起草的基础上去修改!”
    宋献策就叫人去通知原来写《陕西的通告》的书办。书办来了后,宋献策嘱咐了一些话,那个书办就去改写。
    接着,就写了一道行政命令,从北京调出三百万两银子。通知调往各地收购草料、粮食。草料主要在京师的北部北京山海关附近,山西的北部、陕西的北部。一个是方便以后向北进军,减少运输距离。还有这些地方被清军占领过,老百姓财产受到了影响,收草料,有以工代赈的道理在里面。粮食主要在河南,山西南部,山东东部,渭河一带收购。靠北的地方,粮食丰收了的,各地也可以申请收购粮食。
    再写了一道行政命令,命令户部用最好的棉纸,印刷纸币。要商量一些防伪方法,防止仿印。
    又写了一道行政命令,各地建立银票、白银兑换处。
    最后,就是找了一个书办,把朝廷商量的办法,写一个法律。再通知刑部派一个人来予以协助。
    我们再来说牛金星。
    牛金星在五月三十日晚上,李自成叫他来商议,他就建议,要防止李岩带兵出走。历史上的刘备就是单独提一支部队,建立了一个蜀国。李岩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一个不甘居于人下的人,遍观朝廷,只有李岩是文武双全的人。让他单独带兵在外,就可能让他打出一片天下,到时候,十八子兑上座就可能是李岩了。
    李自成一心就想维护自己的皇位,他也不想一下,李岩虽然具有雄才大略文武全才。一向是朝廷的顶梁柱,没有丝毫反叛的行迹。听了牛金星的话,早就有一股醋意现在变成了恶意。李自成要牛金星在第二天借送行,毒杀了李岩。
    按说牛金星就是说了上面的话,李自成要杀李岩,牛金星应该劝阻。可是他却成了帮凶,加上是他先对李岩一番攻击,他就成了主犯了。
    牛金星与李岩是在考举人的时候认识的。双方都对为对方的学识所钦佩。这就有李岩在农民起义军打到牛金星的家乡,李岩向李自成推荐牛金星。牛金星来到后推荐了刘宗敏、宋献策,加之李岩对牛金星的吹捧,牛金星又会阿谀奉承,李自成就开始重用牛金星,并与牛金星结成了亲家的关系。李自成事事都要找牛金星商量。李岩反而被冷落了。
    李自成害怕李岩也姓“李”,十八子当上座,李岩也有可能。一心就把李岩当一个将军看待。牛金星在文的方面,没有李岩的水平高,在军事上更没有李岩水平高,因为牛金星根本没有军事才能。在牛金星的心里,有了瑜亮情节,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思。满朝文武,都看到了李岩对大顺的贡献,都认为李岩的水平在牛金星之上。他牛金星当了丞相,不感李岩的推荐之恩,一心想置李岩于死地。
    李自成杀过多少威胁自己的起义军将领,认为杀一个李岩算什么?他不知道,砍掉自己的顶梁柱,就有大厦将倾的危险。
    牛金星也想借李自成杀李岩,保住自己丞相的位置。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李自成牛金星就成了民族的罪人。
    为了与李岩李牟送行,皇帝的御膳房早早制好了佳肴酒菜,见酒菜已经弄好,牛金星就赶走其他人,自己亲自伴毒药。天亮后,他就带领文武百官与李岩送行。毒药是有效的,牛金星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毒杀了李岩李仲。李岩在朝中是一个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大臣,文武哪一方面都是大顺的栋梁。李仲也是文武全才,尤其在战场上立功甚多。
    毒杀了李岩兄弟,牛金星就骑着马到李自成那里去复命去了,去请功去了,去领赏去了。
    李自成看到文武百官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