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淬中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华情真意切的关心让贺国光心头一热: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想当初;在商议挽留义勇军这个问题时,面对一些士绅“引狼入室”的质疑,是自己一力承担了下来。他觉得冯华、邢亮和周天宇等人从气质、谈吐到见识、抱负都与土匪有着天壤之别,绝对不是等闲之辈。如今看来,自己的判断没有错,现在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当初持怀疑态度的士绅们,都从龙口街的发展中受益良多,私下里他们也好几次称赞自己有眼光。想到这里,贺国光不禁也为自己眼光的独到、观察人的准确有些飘然自得。
    说着话进了龙口镇,二人在街中心暂时分手,贺国光去了镇西的榨油厂,冯华则穿镇而过,直奔南圩门外的兵工厂。
    兵工厂的厂址选择在镇南紧靠挥发河的一个U字形拐弯处。这里三面环水,易于防卫,同时远离居民区,安全系数较大,也便于利用挥发河的水力资源。为了安全起见,冯华还在兵工厂派驻了一个排的义勇军,日夜警戒。
    冯华对兵工厂的建设非常重视。他深知,中国百年的屈辱与军事落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仅靠无名洞里的那一点武器弹药根本无法支持大规模的战事需求。因此,迅速形成自己的军工生产,是与军队建设、根据地发展并驾齐驱的三大任务之一。他把这件事专门交给周天宇负责,天宇也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
    虽然现在的兵工厂只是生产手榴弹、地雷等武器,但兵工厂除了周天宇,再也找不出一个象样的专业技术人员。像赵六,如果让他打造锄头、犁铧,或是扎枪头、大刀片,他绝对是个出色的铁匠。可是手榴弹之类的东西,别说他没有见过,就是听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好在他们手头上有日本97式手榴弹和德国M24式手榴弹的样品。
    为了仿制手榴弹,邢亮、周天宇和赵铁成等几个人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他们通过把两种式样的手榴弹拆卸分解、研究比较,最后决定按照M24式手榴弹的模式,仿制与其结构相同,但生产结构更简单、弹体更小、重量更轻的巩
    手榴弹的生产暂时设置铸造、手柄、制药、拉火和组装五个车间。铸造和手柄车间的工艺比较容易解决,把拆卸下来了的手榴弹铸铁弹体交给招来的工匠,这些原来的铸锅匠按照弹体样品制模、翻砂、化铁、浇铸,很顺利的浇铸出第一批半成品;手柄车间是最不让人操心的地方,长白山区不乏原料,那些工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制造中间空芯的木柄,简直是小菜一碟;制药车间到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可是在周天宇和那些从鞭炮爆竹作坊招来的工匠的日夜努力下,经过十几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以硝胺成分为主的炸药;最让周天宇头痛的是拉火车间,虽然像小铜套、延期药管等问题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雷管的研制,摩擦线圈的制造却遇到了难题,只是那拉火索的瓷粉配置就不知道试验了多少次。
    这些日子,周天宇、赵铁成几乎是日夜都呆在工厂里。他们与工人师傅一起研究,不断改进,经过近百次试验,才终于成功的制造出那个世界的第一批属于“现代式样”的手榴弹。周天宇将其定名为“龙式”手榴弹,既是表示手榴弹是在龙口街制造,又包含着是“龙的传人”生产的意思。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龙式”手榴弹很快就正式投入了生产,目前的生产能力为月产三千枚,全厂的工人也达到了二百多号人。
    这些天,虽然地雷和手榴弹的生产都已转入正规,但兵工厂扩大生产规模、机关枪及子弹的研制等大小事情还是忙得周天宇团团转,兄弟二人已经好多天没有见面了。
    走进工厂大门,冯华就听到翻砂车间人声噪杂。车间里,赵铁城正在指挥着工人为新落成的化铁炉安装配备的大风匣,周天宇蹲在地上和几个工人们鼓捣模具。看到冯华到来,他欣喜地跑上前:“华哥,你怎么来了?亏了你还记得兄弟呀?”
    冯华打量着满身油污、胡子拉碴的周天宇:“臭小子,我什么时候忘记过你?倒是你,一头扎进兵工厂就不想出来,也不知道主动去看看我?”
    天宇摊开双臂,满脸委屈的样子:“天理良心啊!我脱得开身子吗?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是走不开呀!”
    “好了,知道你忙,这不,我就主动来看你了。”冯华拍打着他的肩膀表示理解。
    “嘿嘿”地笑了笑,天宇对冯华说道:“不过,华哥你来得正好,要不再忙我这两天也要去找你一趟。”
    “噢,有什么事吗?你先安排一下,咱们去你屋里细谈。”冯华有些诧异地说道。
    周天宇放下手底的事情,又交待了一下赵铁成,然后领着冯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兼宿舍。
    房间里乱七八糟:炕上的被褥胡乱地堆放着,被拆整为零的手榴弹零部件摊得满炕都是;那张破旧的八仙桌子上,瓷壶瓷碗和笔墨纸砚占去了一半的地方,两块掰碎的馍馍放在一沓用墨笔描绘的草图上;房间内唯一的一把木椅上却叠放着几只模具箱。
    天宇边手忙脚乱的挪着木椅上的模具箱,边歉疚的对冯华说:“华哥,真不好意思,我这里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看到冯华坐下来,周天宇急不可耐地拿出了几页写满文字的纸:“华哥,你看看……”
    一把拦住天宇,冯华开玩笑道:“看你急的,跑了大半天的路;嗓子都冒烟了,总不会连口水也不给你华哥喝吧!”说着,拿起木桌上的旧瓷壶,摇晃了几下:“你这儿是上甘岭啊?”
    “对不起啊,华哥。”天宇冲着冯华赫然一笑,然后回过头冲着窗外喊道:“小五子,倒碗白开水来!”
    门外有人答应了一声,很快就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端着一碗白开水,恭恭敬敬地来到了冯华面前:“总指挥,您请。”
    稍微有一点儿拘禁地站了一会儿,他又对周天宇说:“周老师,如果没什么事情我就去河滩了。”说完,冲冯华也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轻轻地退了出去。
    周天宇向冯华介绍说:“华哥,刚才那个小伙子叫陈五阳,是我新收的弟子。”
    冯华一听,乐了:“你小子,什么时候开的山门呀?还收了徒弟,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周天宇解释着:“五阳曾在吉林的俄罗斯教堂呆过三年,去年因母亲生病才回到龙口街。他在教堂里学过一些俄语,对西方的科技也有所了解。我看这孩子对机械有一定的认识,人又机灵,就让他当了我的助手。只是他非得叫我师父,我拧不过他,只好让他喊我周老师。”
    听了天宇一番啰里啰唆的解释,冯华总算明白了这徒弟的来龙去脉,连连点头:“小宇啊,这弟子收得好!当前咱们的技术人材缺乏的厉害,我们不仅要从外部吸收,还必须要自己培养,我今天来就是找你商量这个事情。”
    “好啊!华哥,咱们真是想到一块儿去了,我也正想跟你探讨建立科技学校的事呢!你不知道,自从兵工厂成立以来,武器的研制与生产就一直受困于人材极度匮乏。虽然无名洞中的那些武器都有图纸,而且原材料也相对齐全,可是因为缺少机械专家和能熟练操作机床的技术工人,目前对马克沁重机枪的研制已经陷入了困境。”天宇说着,把手中的那几页纸递到冯华的手里:“华哥,你先看看我写的计划。”
    首页上“关于成立科技学校和培养技术工人的建议”一行字非常醒目,其内容主要是:鉴于根据地各方面的人材匮乏,没有科研人员,没有技术工人的现状,建议成立科技学校和在兵工厂培养技术工人……
    天宇补充说:“兵工厂的工人都是手艺很出色的工匠,可是让他们去操作无名洞的那几台旋床、刨床、铣床就勉为其难了。要想让这几台车床动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必须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工人。”他的建议中另外两点是:设立科技学校,尽快培养自己的科研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挥发河的水力资源和研制蒸汽机,解决将来机器的动力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说:“咱们无名洞里储存的那一点柴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让那两台柴油发电机喝光的;还有原材料的问题,107所留下的那点儿东西,做做实验还可以,一旦形成了生产能力,很快就会出现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天宇的一番话得到了冯华的赞同:“嗯,这些问题提得好!我看,不但要设立科技学校,还要有财贸学校、军事学校,医护学校。”
    停了一下,冯华对天宇说:“待会儿我回去先与贺大哥商量一下,如果没问题,咱们明天开个会,专门研究一下这些问题。”
    “好吧……”天宇回答着,好像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
    看着天宇欲说不说的样子,冯华问道:“小宇,还有什么事情吗?”
    “是这样,华哥。本来我是想完成后再请你来参观的,可是又一想,你那么忙,来我这里一次也不容易,还是先让你过过目吧!”天宇解释着。
    冯华笑了:“什么事情嘛,神秘兮兮的。”
    周天宇领着冯华来到河边,只见河滩上放着两个类似水车似的大木轮,几个工人正在陈五阳的指挥下为木轮的立轴安装连接装置和皮带轮。看到冯华二人到来,陈五阳站了起来,指着大木轮说道:“这就是周老师发明的水车式动力传送机,一旦试制成功,咱们的几台机床就可以真正运转起来了。”
    周天宇说道:“华哥,你别听他的,这个水车式动力传送机完全是五阳的思路,我只不过给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你想,我什么时候见过这种水车呀!”
    听着这师徒二人的对话,冯华点点头说道:“嗯,不错!这种水车式动力传送机制造简便、造价不高,我看今后可以优先发展。”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冯华看着浑身脏兮兮的天宇,心里很是欣慰:真想不到一向爱干净的小宇,现在脏成这个样子,竟然还毫不在意。看来环境真的很锻炼人,小宇比原来可成熟多了。
    顺手捏下天宇头上的一小段儿杂草,冯华怜惜地说:“小宇,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今后要多注意呀!”
    “我知道的。华哥,你也要注意身体啊!你比我可辛苦多了!”天宇也关切的说道。
    一时间兄弟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心中都涌起了一股暖暖的热流……
第十七章 育才建新学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公元1894年秋天,相比中国其他地方人们的愁云惨淡,处在长白山脚下“龙口街”一带的老百姓,却显得异乎寻常的安宁与祥和。农业的丰收,给了人们一种富足感,虽然每日里仍然紧张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笑意盈盈,衬托得今年的秋天也似乎异常的美丽。
    此时,在“龙口街”贺府西院召开的义勇军指挥部联席会议热闹非凡,为了成立新式学堂的事情,与会者争论得非常激烈。会上主要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以周天宇、邢亮为代表的“必须”派,认为这是关乎义勇军和根据地兴旺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另一种是以张立三和镇上一些士绅为代表的“缓办”派,觉得“龙口街”当前应以发展军力和经济为第一位,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缓。
    虽然义勇军在进驻“龙口街”以后,为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差异,镇上许多保守的士绅仍然对义勇军的一些做法不甚赞同。他们认为:国家动荡、土匪猖獗,壮大军队保卫乡土,甚至买枪添炮那都是必须的;兴办工厂、发展经济,让众人得利,都有钱赚,自然也是应该的;但是开办新式学堂,说什么还要请西洋人,学习一些奇技淫巧的洋玩意儿,可是即坏了祖宗的规矩,又丢了国人的脸面。再说办学堂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是只赔不赚的买卖,有什么用处?他们虽然表面上是赞同张立三的“缓办”说,其实内心里根本就不同意办,只是嘴上不敢明说罢了。
    听着两种不同意见的辩论,李九杲和黄德贵二人互相看了看对方,谁也没有表态。他们虽然不反对成立学堂,但也认为张立三等人提出的优先发展军队的想法很有道理。但他们也知道,三哥提出成立学堂的建议,肯定是经过大哥同意的,因此虽然心里认可张立三等人的想法,却丝毫都没有不同的表示,他们宁肯私下里与大哥沟通交流,也不愿意把兄弟之间的不同看法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
    李九杲、黄德贵当初与冯华三人结拜金兰,一来是他们曾救过自己两人的性命,又报了九杲的杀父大仇,对他们有天高地厚之恩;二来是觉得他们言语新颖独特、振聋发聩;行事光明磊落、豪爽过人。且言谈举止间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概。
    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看法的正确。自从“铲不平”改编为中华义勇军以来,他们在冯华的策划下连战连胜,现在已经光明正大的成为了“龙口街”的团练,摆脱了土匪的身份。尤其是冯华,不仅性格坚毅果敢,而且为人襟怀坦白,待他们就象亲兄弟一样。现在他们对冯华,可以说是发自肺腑的信任、钦佩和敬服,对冯华提出的事情,他们也都是毫无保留的支持、执行。但李九杲、黄德贵也并不是无知盲从的人,他们的态度表面上看似与文革时代流行的“理解的要执行,暂时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他们这么做只是基于对冯华的绝对信任。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他们都要找到冯华问个清楚,弄个明白。
    下午散会后,周天宇和邢亮都因为手头的事太多,没有吃饭就各自赶回了自己的驻地,而李九杲、黄德贵却跟着冯华来到了他的房间。对于李九杲他们的来意,冯华早就心里有数,还未坐定他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咱们兄弟可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地聊一聊了,办学堂的事我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呢?。”
    李九杲笑了:“得了吧,大哥!你早就知道我们要说什么。今天开会的内容,你也不提前给我通个气儿,弄得人想问不敢问,想说不敢说,把我的尿都快给憋出来了!”一句话说得冯华和黄德贵也都笑了起来。
    三人聊了几句部队训练和各地情报站的事,冯华站起身向着门外喊道:“小董,今天多给准备两份儿客饭!”
    话声刚落,就见贺菱和警卫员小董端着几碟清淡的小菜走了进来。摆好小菜,贺菱又返回去拿来了一小坛烧酒,边斟着酒,嘴里还说着:“谁也不准多喝,每人一杯。”
    李九杲一听就乐了:“这丫头,一人一杯,你勾我的馋虫子啊!”
    贺菱寸步不让:“不行,冯大哥说了,喝酒贪杯会误事。”
    李九杲一再哀求:“好妹子,你冯大哥轻易也不请客,好不容易留我们吃饭,还不给点儿特殊照顾,两杯行不行?”
    看到冯华点头,贺菱才故作大方地说道:“好吧,那就把我的那一杯给李大哥吧。”
    李九杲眉开眼笑地夸奖着:“这才是好妹子。”并连声道谢,二人一唱一和的表演,引得冯华和黄德贵“哈哈”大笑。
    其实冯华自己平时很少喝酒,菱儿这坛子酒还真是为李九杲和黄德贵端上来的。刚才菱儿看到李、黄二人这个时候过来,就知道这哥儿仨准得在一起用饭,打过招呼后,就拽着小董准备饭菜去了。
    自进了龙口街以后,兄弟们也不同于以前,可以天天相聚,畅所欲言。常常是各忙各自的一摊工作,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