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明军中后期的战兵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卫所兵无战力,但是好歹有块地在那边耕种,这些战兵,军饷从兵部到巡抚一层层的克扣,到了领兵官手中又克扣大笔去养家丁亲兵,普通士卒还真就得去外面帮佣或者是学门手艺赚钱,一到打仗的时候,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全无,四处抢掠,杀良冒功倒是本色。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新田
     更新时间:2008…12…30 19:01:45 本章字数:3283
    六千五百两的银箱倒还堆放在木台之前,胶州营的士卒都是不屑一顾的模样,六千五百两银子,数目确实是不少,可分到每个人手里面,那就少得可怜了,要知道除了这两千人之外,外面还有五百人呢!
    看着士兵们脸上的愤懑之色,李孟心里面却是愉快异常,他表情很是严肃,开口扬声说道:
    “今日也是咱们胶州营的发饷日子,下面的银子先放放,咱们先把自家的饷银先发下去。”
    李孟说完之后直接走下木台,宁师爷带着一干人押着大车早就是预备好了,有人抬着木盘,上面放着散碎的银锭,宁师爷拿着名册跟在身后,宁师爷念一个名字,李孟拿着银子交到那人的手中,这些人李孟差不多都是认识,开几句玩笑,说说家常,比如说:
    “两年前你小子被盐丁射中胳膊,现在疼不疼!“
    “你是鳌山卫那边的,家里的老娘和姐姐都还好。”
    等等等等,胶州营的士卒们看着李孟把十足的军饷交到手中,又说些温暖人心的话语,什么事情习以为常了之后,往往大家不觉得如何,但是一有了对比,马上就有强烈的感受和感触了。
    李孟这次发饷,士兵们的情绪都是极为的激动,很多人都是拿手擦眼角。还有地人开口庄重的说道:
    “这条命是大人给的,愿为大人效死。”
    这种赤裸裸的效忠话语都是直接说了出来,李孟把银子发完的时候天色已经是黑了,这不是太轻松的工作,即便是每天打熬身体地李孟也是有点疲惫,一切做完之后。各级军官把人带回营房,李孟则是自己回到逢猛镇的庄园之中。
    经过下午地点验。一向是对柳清嵩没有太多好印象的李孟,倒是有了些好感,没有朝廷各级衙门的克扣,没有这柳清嵩的做派。今天下午怎么会有如此好地效果。李孟知道,自己对胶州营地控制程度又是加深了许多许多。林雷
    下面那些士兵的喧哗,最开始的那几句话,都是陈六子和亲信的士卒们进行的,这种场合,只要是把气氛煽动起来,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这次点验和校阅过后,想必胶州营的士卒们不会对朝廷抱有什么幻想了,按察副使。登莱道,这种级别的官员放到现代那也是副省级的大官,这种人都是如此表现,下面的士卒们想必不会有太多地想法了。
    柳清嵩那边在胶州玩多少天,怎么勒索都已经不关自己事了。银子对方也收了。各种官方文书自己这边都已经是拿到,点验这件事情应该算是完结。大明此时兵荒马乱,上峰发饷都是和点验一同进行,李孟丝毫不担心这个,下次发饷他就不信上面这些官员会不克扣,只要是今天这个模样,那对李孟百利无害,更何况,柳清嵩说这次的饷银还算是多发了,下次克扣的肯定更多。
    逢猛镇的李家庄园,灵山盐场和盐田的负责地头目早就是等候多时了,这些人并不是士卒地头目,而是灶户和劳工的头目,对产量技术之类地都是颇为的精通,而今的李孟私盐系统,恭迎山东各个州府的私盐大都是在青州府石臼所附近的盐场,还有莱州府和登州府的鱼儿镇,海仓和海阳几个盐场出产。
    灵山两个盐场的产盐,主要是供销给逢猛镇的文如商行的盐栈,通过水路到济宁,而且还做些深加工,比如说假冒青盐之类的买卖,自从知道文如商行私盐销售的主要市场不在山东之后,李孟这边就逐渐加大了对文如商行的供应,不过李孟这次想要知道的是,产量能不能继续的加大。
    按照那位福建郑家郑掌柜的说法,如果双方确定交易的话,郑家每月贩运南货的大船会有二十艘左右来到莱州府装盐,以每艘船最少八百担计算,最少也要有一万六千多担的产量,按照李孟的估计,产能可能未必满足对方的需要。
    任谁都知道,郑家拉这么多的盐,肯定不光是福建一地需要,但李孟也懒得管他,目前自己的实力,想要做渠道这一块还有很多的不足,把握住产地赚第一桶金也就足够了。
    几名灶户头目可都是世代熬盐的老行家,自从跟了李孟之后,待遇丰厚,地位提高,对李孟都是言听计从,听到李孟说出这个计划来的时候,这些人一合计,得出的结果是,目前的灵山盐田和原来的盐场,产量根本满足不了。
    不过却有人提出来,鳌山卫那边有几块不错的地方可以做盐场使用,说到这里,李孟却想起来一件事,赵能领着人打下了三清观之后,那位老道士做的小小私盐生意,貌似就是自己煮海熬盐做出来的。
    即墨那块产盐地貌似就在自己的手中,因为三清观的浮财金银部分是用来遣散饥民,部分是作为战利品带回来了,至于那些田地房屋的产业,则都是放置在那里收低地租维持着。
    这些作为战利品的地契之类的文书,都是放置在逢猛镇这边,直接喊人过去那来一看,果然,灶户头目所说的产盐地,恰好就是在自己的手中。
    在三清观附近开辟盐田的政策晚上立刻就确定了下来,至于劳力却好办的很,以李孟这边的报酬,登州那边大把的流民愿意过来,如今的世道,能有地方维持顿温饱,已然是大幸运了。
    大概明确了自己这边的产能之后,第二天李孟回到胶州城和那位郑掌柜重新的商谈,那些俘虏在海边做苦役的时候,自然是苦不堪然,一个个的形销骨立,完全没有人样子,李孟心想对方会不会拿这些事情做文章压价之类的,谁想这郑掌柜压根就不谈此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但是通过拷问那些海盗俘虏,李孟却知道了个很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郑家的船队在海州贩运淮盐,淮上盐商的出价是三两五钱一担。
    知道了对方的底线,这价钱谈起来可就容易了许多,不过毕竟是收了对方五千两银子的见面礼,商议两日之后,双方议定的价钱是一担盐二两二钱,这价钱对李孟来说是硬生生的翻了一番,对郑掌柜来说,也是差不多的赚头,而且双方的量极大,就算是几两几文的小钱,折算这么大的量上,也变成了大钱。
    商定了这个,鳌山那边的招募劳工,开辟盐田的生意直接就开始动作了,这好做的很,即墨胶州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也都是纷纷参与进来,李孟的大胜虽说在官方的文书上是十五个首级,可地方上这些豪强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家的子弟还在给胶州营当辅兵苦力使唤呢,谁敢不帮忙。
    不过李孟的好处是皇帝不差饿兵,许诺这些豪强地主今后的煮盐晒盐一概是按照李孟盐场的出产收购,这可是比不小的收入,自从李孟坐上巡检这个位置之后,想要依靠煮海熬盐赚钱已经是不可能了,李孟对他们放开这个路子,凭空的多出一笔收入,大家自然都是高兴,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钱可赚之后,地方上对李孟的态度开始有了细微的转变。
    和郑掌柜那边也不用签署什么文书,这盐产量多了总归是有销售的地方,双方说定价钱之后,也就互相的告辞。实际上,八闽商行的郑掌柜颇为的奇怪,而今郑家的买卖是海上的商贸航运。
    明朝的海贸是最兴旺的行业,有道是大海里面遍地金银,只要乘船出海一趟,就是装着金银回来了,依靠大明的兴旺的工商业,还有和周边国家落后的制造业,还有金银差价,控制了海上的郑家赚到飞起,和郑家搭上关系的人无不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两淮盐商就是如此。
    那些盐商一直想借着贩卖私盐去福建广东的机会,加入到海运外贸之中去,不过淮盐商人世代富豪,积累非同小可,郑芝龙自然不会轻易的引狼入室,双方一直是僵持着,彼此不肯让步。
    本来这位郑掌柜还以为李孟也会提出相同的要求,自己也准备和对方合股做些买卖,船这么多,不是一家就能把钱赚完的,可是李孟压根没有提这一茬,双方直接就略过去了,真是奇怪啊!
    送走了这位郑掌柜之后,加上操心盐田的事情,忙忙碌碌的就是到了三月份,最出乎意料的其实是那位周王郡主朱云瑶,自从过年时候说是冻伤不好看之后,居然是每日老老实实的呆在房中,着实是清静了不少。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赎金
     更新时间:2008…12…30 19:01:45 本章字数:3397
    崇祯九年最初三个月,不光是天气比李孟来的那几年暖和了些,局势也看着一步步变好,当然,山西的大饥荒,山西的旱灾和蝗灾,陕西延安一带的大疫就被众人忽视掉了,正月高迎祥,张献忠各部围攻南直隶的滁州城,大明的五省总督卢象升得到消息之后,先是让祖宽率领关宁铁骑会合各道兵为先锋先攻,自己领着三营火器兵随后跟上,双方在滁州,关山一带展开大战。
    闯王高迎祥的精锐被歼灭大半,会同其他各部一路后退,直退到河南境内,在朱仙镇一带被左良玉率领的部队击败,这场战役算是告一段落。
    在崇祯八年,陕西的乱民乱军几乎是不可抑制,进入河南之后,势头愈发的增大,愿意去往何处就去往何处,明军几乎是阻拦不得。
    今年正月到二月初的这几场连续的战斗,朝廷的兵马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番,而且击败的还是实力最强的闯王高迎祥,一时间舆论都是喜气洋洋,大有乱贼反民旦夕可灭,大明即将天下太平的意思。
    战斗的消息一传到朝廷,就被急需胜利来激励士气的崇祯皇帝命令用快马加急送到各地,这也是李孟这边这么早就能看到消息的原因。
    胶州城虽说是偏远,可颜知州和周举人一干人等都是欢欣鼓舞,确实是场大胜,这等农民军聚合而成的部队,虽说战斗力也很可观,但却缺乏一种韧劲和底子。遭遇大败之后往往就会烟消云散。
    所谓乌合之众就是如此,不过对于李孟来说,好歹他还有些现代的知识,知道历史,眼下地这些胜利差不多都是暂时的现象,而今的形势已然是不可逆转。农民军和东虏女真一内一外,彻底的掏空了这个庞大的帝国。
    李孟眼下已经是不但心什么蝴蝶扇动翅膀的理论了。他来到这个时代,他地影响不过是在胶州一地执行,而且也看不出改变了什么,所做的都是这个时代地人能做的东西。
    天气转暖。朱云瑶不用担心冻伤的问题。又开始变得活泼起来。只是见到李孟的时候就做出一副温婉地模样,骄娇怯怯地,李孟差不多已经是习惯了平时有这么个活泼的过份的女孩,见到对方如此做作,只是觉得浑身上下的不自在,但也觉得很有意思,有这么个女孩在身边,还真是开心果。林雷
    其实对于朱云瑶来说,王府郡主对民间的很多规矩礼节不太了解倒是正常。可一些基本的女孩心里也都是明白。驸马不能为官,这也是大明的铁律之一,她看李孟这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权位娶她,而且李孟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和男女之情挂不上关系。这种态度女孩倒是比较熟悉。好像是自己在街边拣到个小狗,或者是父亲兄长溺爱自己时候的态度。都是李孟地模样。
    想明白这点的女孩非常的气馁,朱云瑶想的明白,不过却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是询问身边那些伺候她起居的匠户家眷来,这些妇女们对这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地女孩都有不错地好感。
    听到女孩询问,也不隐瞒都是纷纷的出主意,说地都是些民间的规矩之类的,比如说女孩子家的不能这么疯疯跑跑的,男人都是喜欢安稳些的,也不要总穿男装。朱云瑶听到这些之后,也是懊恼了许多时候,连忙做出改变,只是一个人习惯了什么做派,要突然改变的话,实际上更加的别扭。
    特别是李孟看着她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改变,这让朱云瑶更加的颓然,总不可能主动开口让对方娶自己,那样的话,礼法不合,更不要说驸马不能做实权官这一点了。
    而且女孩也知道,李孟一直想把她送回开封,说起来,水路开化解冻之后,没准周王府那边就要来接人了。
    朱云瑶的心思李孟全然不知晓,三月中旬,关于剿灭丘家和彭家匪寇的功劳下来了,赏银自然是少的可怜,李孟的守备倒是向上升了一格,从胶州守备变成了都司,守备之地依旧是莱州南部一带。
    李孟对手下的权责划分又是重新进行了微调,胶州营两千五百老兵自己亲领,马罡和赵能各领一千人,马罡驻扎青州府东,赵能驻扎在兖州府东北一带,本地土豪乡绅们子弟则是作为辅兵存在,选拔其中优秀的补入胶州营。
    马罡和赵能率领的盐丁除去各级军官之外,其余的都是新招收的盐丁,训练之类的活计都是由那些老兵出身的,有丰富经验的军官们执行,战斗力提高的也是很快。
    胶州营的财政状况在三月下旬才是变得好转起来,青盐的贩卖,产量的加大,都是有不少的补充,只是李孟手中的空闲银两也就是几千两左右,因为花销实在是太大,火器,兵器,甲胄,马匹,军饷,粮草,都是花钱的大头。
    三月二十七,按照逢猛镇渡口快马报告,说是周王府的侍卫带着几艘船已经是到了渡口,因为上岸进城,估计也是封城了,所以明日才入城。
    报告这个消息的时候,朱云瑶在内厅和李孟一同吃晚饭,而今女孩总算知道在其他人面前有些男女之防,比如说吃饭时,在饭桌那边有个屏风隔着,但外面的声音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士卒报完之后,行礼自下去了,李孟回到饭桌的,却发现朱云瑶在那里呆呆的看着面前的碗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让女孩跟着王府的船回去,这是李孟早有的定论,朱云瑶也是知道,不过小孩子心性,一直是掩耳盗铃的装做不知道,过得一天是一天。
    两个人一起吃饭,往往都是朱云瑶叽叽喳喳的说话,李孟则是沉默不语,可饭桌这时候却是安静下来,李孟自然不以为意,自顾自的吃着饭,吃了几口却听到对方有轻微的啜泣声音。
    抬头一看,女孩低着头,两行眼泪从光洁的脸颊处滑落,也许是感觉到了对面李孟的动静,朱云瑶抬起头来,双眼眼泪汪汪的看着李孟,双方视线相遇,看着女孩眼中的恳求神色,李孟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周王郡主这身份太敏感,放在自己手中,虽是绝代美女,性格也是最接近现代的,但也是个大麻烦,权衡利弊,只能是可惜了。
    虽说美女的忧伤另有一种风情,可李孟只是微笑了下,重新端起了饭碗。性格外露的朱云瑶面对李孟的反应,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伸手抹去自己眼泪,也是低头用饭,自然,这顿饭气氛闷闷。
    寻常家中的女孩或许回来纠缠,不过王府出身的郡主自然对局势观察的很是透彻,朱云瑶也明白,李孟是铁心要把自己送走,就算是哭闹纠缠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朱云瑶吃完饭后,也是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屋中,并没有说话。
    面对女孩,李孟也只能是叹息一声,无话可说,藩王郡主的这个衔头和名义,实在是太沉重了,风险太大。
    第二天一早,李孟乘马率队,朱云瑶坐着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