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龙椅可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赐给楚王的物品,平日里见到搞不好都要磕头的,拿去筹措饷银,岂不是大不敬的罪名。
    谁也不愿意出钱,武昌城内的兵马却没有愿意傻乎乎的在这里硬顶的,谁都知道闯王和曹操的流民大军已经是到了汉阳,而且还有些风传,说是八大王张献忠的大军也快要到达武昌了。
    天下间魔王都是聚集在这武昌府了,那些可都是要生吃人肉的魔头,呆在在武昌城内。一分饷银也发不下来,难倒在这里等死。
    武昌城内地兵马在三月头上这几天,就开始三三两两的散去,城中的官员也是忙着收拾自己的家产,谁也顾不得约束兵马,整个的乱成一团。
    三月初四这一天。因为那边又是传来消息,在汉阳那边的流民军队李自成部又是增兵,惊恐万状地平贼将军左良玉不敢在武昌这边多呆。连忙又是集合兵马,乘船在金沙渚东下,去往江西九江。/*
    所谓无风不起浪,关于八大王张献忠过来的消息并不是扑风捉影,在湖广和河南之间潜伏休整的张献忠部也是看到了整个湖广地乱局,决定过来趁乱给自己捞取些便宜,在三月初二那一天,他已经是到达了长江下游的黄梅附近。
    让八大王张献忠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承天府被攻破,湖广全境糜烂。官员守军都是纷纷而逃。
    这一路逆流而上,沿途的城池居然是没有人防守,轻松之极,这行军的速度也是加快了许多。
    三月十二这天,有一名书生胡默到张献忠军前求见,说是武昌现在的防御空虚,他可以领着八大王的兵马直入武昌。
    武昌府是湖广第一等的重地,怎么可能防御空虚,不过这次来湖广地张献忠本来就是觊觎这个富裕的城市,反正也要攻打。有无守军倒也是不会对计划造成什么影响。尽管将信将疑,可还是率军前来。
    等率军到达武昌之后。将信将疑地张献忠变成了不能置信,因为这武昌城的确没有任何的守军在。整个的城池空空荡荡,守城的士兵都是跑得一干二净。
    明末藩王除却极少数之外,都是蠢笨如猪,这楚王就是其中之一,守城的兵马溃逃,就连武昌府的官吏也是逃散,楚王府上下居然还是不动。
    轻而易举的被张献忠捉住了全家,打开楚王府之后,缴获金银百万以上,而楚王府全家则是被张献忠全部绑上石头装在竹笼里面沉江。
    现下,除却湖广那些设置流官的苗寨所在,还有靠着广东的南边两三个府县依旧在大明地控制下,其余地地盘则都是被流民大军掌握在了手中,湖广之地,乃是天下粮仓,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这个俗语就是始于中明。
    大明的漕粮也有大部分是来自湖广之地地出产,每年都有大批的船只在湖广拉着粮食沿长江走水路南下北上,补充其他地方地不足,现在这个地盘差不多都是被李、罗联军控制在了手中。
    湖广是粮食主产区,又是地形险要的天下腹心之地,而且在湖广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大明兵力不足,防御空虚的所在。
    黄河南岸到湖广大部,所谓的河洛之地尽在己手,有这样关键的地盘拿在手中,有这样好的局势在周围,李自成就要开始实施他一直想做的大事了,他要建立政权了,朝代兴替,很多辉煌帝国的前期就是农民军,可要从流贼流寇变成一只天下人瞩目并且承认的势力,就必须从那种散漫的组织中改变。*
    要有严密的组织,要有正统的名义,这样才会有人来归附,才会被天下人承认为逐鹿天下的一股力量。
    建立政权,让自己正规化,正是这一切的第一步……
    崇祯十六年四月初五,李自成在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策划下,在襄阳正式建立政权,国号“顺”,改襄阳为襄京,设置官吏,建立制度,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罗汝才则是自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文官系统设置上相、左辅、右弼、六政府(仿照大明六部)有尚书、侍郎、从事等等官职。
    地方上又有防御使、府尹、州牧、县令,这些地方官佐,又有府丞、理刑、州判、县簿,除却六政府的尚书,和地方上的节度使之外,其余的官位都是实职。
    而武将系统,整个流民大军,分为左、右、前、后、中五个大营。各级将佐,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都尉、掌旅、部总、
    不过还有些营是按照从前闯营的老称呼办理,比如说统领百人的叫做小掌家,统领千人的叫大掌家,统领万人地则是老掌家,等等。
    又在各个地方设立卫将。负责地方防务,这些上面的东西名目繁多,不过在懂得朝代更替。看过史书的人眼中,这些都是个习惯的过场,无非是大明的那些尚书、侍郎、总兵、参将的名目换了个名字而已。
    真正让人注意到地新建立的大顺,安民的第一步措施就是实行军屯,在军队地管理下开始屯
    这个政策才是真让天下人感慨的,这些流寇还真是心志不小,现下就抱着长远发展的打算了,前途不可限量啊!
    按照历史的常规。做到这一步的流寇已经不能被看作流寇了,想要改换门庭在这个时代博些荣华富贵的人。还真是要仔细的思量考虑。
    毕竟,整个这个天下,哪有像是李自成和罗汝才势头这么好的流寇兵马,如此地顺利兴盛,看起来隐约也有些天命在,
    当然,李孟在大明体制之中,荣华富贵都是朝廷封赏,不是身在局中,众人最多是以为不合规矩。这声势上反倒比李自成要差了许多。
    当然。立政权,定官职。这其中却也有些不妥的地方,比如说李自成自称大元帅。而罗汝才自称大将军。
    一为奉天,一为代天,一名是大元帅,一名是大将军,从这名称上可看不出双方地地位高低,这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可看这个名目,这可是有两名并列,一国有两名最高统领,他们的命令到底要听谁的,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自从朱仙镇这一战之后,李自成和罗汝才的种种矛盾就开始浮现出来,在开封城下,因为那封河南巡抚写的名为劝降,实为离间的信笺,闯营和曹操营的兵马剑拔弩张,险些火并。
    凡是明眼人都已经看到了双方的裂痕,不管现在的流民政权怎么热火,可要是没有处理好这个裂痕,依旧有土崩瓦解的可能。
    不管是外面地人,还是大顺内部地人,都是在等待着这个矛盾被处理或者是激化的那一天……
    左良玉地船队在九江,九江和武汉之间的长江江面上,空空荡荡,而九江再往下游,江面上可就有些拥挤热闹了。
    在平贼将军左良玉来到武昌城之前,就有那看准风色地富商巨贾,高门大族,急忙忙的从武昌城坐船沿江而下,等到左良玉大军驻扎在武昌城周围的时候,又有一批的有钱人逃走,等到城防空虚,武昌城最后一批富户能跑的也都跑了。
    而且在江面上的这些豪富人家,不光是武昌城的,还有许多襄阳、钟祥以及湖广的豪富权势人家。
    目前这些人有两个去处,一边是江南繁华地界,江南之地,自来就是奢靡销金之地,又有江南风光,正是这些多金避难的豪客们的好去处,但也有人琢磨着还有另外的好去处。
    差不多在六七年前的时间,山东兖州府的济宁州和莱州府的胶州城渐渐出现在湖广这些富贵之人的耳中。
    而且这几年,关于济宁州和莱州城的传闻说法越来越多,都说是繁华异常,不逊江南,更加难得的是地方上安定无比,从来不会发生什么乱局乱象,要知道就算是江南有个风吹草动,也有百姓啸聚吃大户的情景,这乱世中,安定最为重要。
    那镇东将军李孟尽管是跋扈,但这些年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而且很少听到山东军马有平贼左将军那般的劣迹。偶尔过来几名山东的客商,言语之间都有一种自豪敬畏在,这年头可是少见。
    这些来自湖广的富人们,差不多有四分之三去了江南,四分之一则是去了南直隶的江北,毕竟,扬州府也是闻名天下的销金太平好地方。
    很多时候,人的选择很随性,对深处内陆的湖广人士来说,去往江北的扬州,那叫“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去往苏松常、杭嘉湖、南京城,那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各有各的道理,说不上谁对谁错。
    至于那些去往山东济宁城和胶州城的,则是有些不稳,过于追求新鲜猎奇,未免就有些不妥了。
    不过多少年后,很多的投资机会和优待,都是对齐国公李孟的根据地山东的商人们才开放,而次一等的机会则是对齐国公镇守的两淮四府一州和河南归德府开放,那是个爆炸一般的时代。
    各种发财的机会纷纷涌现,民间的资本只要能抓住一个机会,就可以一步登天,豪富几代,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尽管是湖广失地,流民军队建立政权,这种种要紧的事情,可因为这些区域混乱无比,消息根本无法传到京师。
    这还是平贼将军左良玉在溃逃到九江后,好歹稳定下来的局势,这才是派人去给中枢送信,但沿途的道路差不多都是断绝,唯一能走的地方就是南直隶、山东、北直隶这一线而已。
    那从南向北来到京师的几百里加急的信使,就是来送这些消息的,大明的主要产粮区已经被流贼占据了,流贼不再是无地农民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而是和大明并称的大顺,这种种,足以惊醒朝堂上那些糊涂蛋。
    大明三百年的江山,已经是被崇祯皇帝和东林百官们经营成了一个乱七八糟,内外皆敌的破烂。
    承天府陷落,湖广失却,岷王、楚王被杀,刚刚轻松下来的崇祯皇帝终于是又被震动了一次。朝廷最为倚重的部队,还准备用来制衡李孟的平贼将军左良玉一路溃逃,狼狈之极。
    兵部尚书张国维把急报带到朝廷的时候,君臣相顾无言,实在是无计可施,到最后崇祯皇帝只是瘫在椅子上,虚弱的说道:
    “朕如此勤勉,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莫非…。。莫非只能是寄希望于慈……”
    听到这话,张国维不敢接口,只能是离开座位,跪在地上碰碰的磕头,内书房的气氛压抑之极。
    崇祯十六年一月到五月,大明有许多大事,满清也有许多大事,流贼也有许多的大事,山东的军将们眼下最关心的却不是这些,现在不管是在河间府的王韬,还是在凤阳府的陈六,甚至在归德府的袁时中、贾大山都是等待着齐国公府那边的消息。
    李孟身居齐国公高位,原有的总兵衔头自然没有必要再用,而山东兵马近十五万,以参将、游击、都司分领未免很是不妥。
    这么大的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然要升官,有人升迁,必然有位置空下来,下面的自然也是有希望,当兵卖命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富贵荣华,高官显爵吗。
    那几个人会得到好的位置,这个倒是没有太多悬念,但有些传闻,说是这次会放出两个将军职衔。
    这可就太让人眼馋了,也不知道是谁有这样的好运气……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三章 军改 收纳 天下太平
     更新时间:2009…8…14 14:58:41 本章字数:8137
    大明有爵三等,公、侯、伯,除却开国靖难这两个获取功勋的时代,爵位都是在加在握有大兵的武将身上,在接下来的十几名皇帝传承中,给武将贵族爵位,就是为了让他们交出兵权,安享富贵。
    能获得爵位的武将必然是功高无比,手中一般都有一支堪称强军的队伍,如果升迁他的武职,将来肯定会有尾大不掉的情形出现,给他一个代表着荣誉的爵位,然后把军队交给别人,自己去大城市去荣养,这也算是种交换的手段。
    可李孟这边的规矩完全都已经是坏掉了,国公这个爵位,这些年已经轻易不敢许人,立有相当大功之后,也要按照要求离开军队才能获得,而给李孟这个位置,则是几乎是求着他收下的。
    还要以近乎割地的名义,送出去几块地盘,这才让李孟没有继续在齐王这个封号上坚持,交出军队所控制的地盘,这种从前默许常规的事情更是不敢提了。
    相比于唐宋的将军号泛滥,有明一代对将军名号控制的极严,天下间也只有驻守在五个地方的总兵才能有将军这个名号,但到了万历年左右,总兵这个名号开始渐渐的泛滥起来,等到了崇祯年,天下间征战连连,无论真假,军功也是很容易获得,军将积功升迁到总兵这个职位也是容易。
    而且国家不能保证足额的粮饷供给,可还要趋势军将士兵们去作战,唯一拿得出的东西也就是这武将官职了。
    比如说左良玉,他并不属于九边总兵的一位,按照规矩他也不可能被加上将军这个衔头,可左良玉手下二十几万兵马,堪称是大明关内规模最大的部队,这样的实权军将,已经不是朝廷可以轻易触碰的了。索性是给了平贼将军的职衔。
    以示他高于同级的总兵大将,而且二十几万地部队,如果只有一名总兵,那的确是有些寒酸。
    所以现在的平贼将军左良玉手下有十几名总兵,这些总兵有朝廷任命的,也有左良玉自己任命,朝廷捏着鼻子承认的。
    有这个例子在前,山东的齐国公、镇东将军李孟。手中十几万兵马,作这些事情也是就是顺理成章了。
    不过,这平贼将军委任总兵尽管不合规矩,却还能说的过去,你一个齐国公就要委派将军,这可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朝廷根本就不会承认,但目前的山东跟朝廷之间地关系。也就是维持着表面上的体统,那里会管朝廷如何反应。
    而且军制改变。委任军官。对那些动不动就大义凛然。动不动就激昂慷慨地无知书生们来说。这些所谓地文人士子对此一窍不通。胶州营自行建立军制。自行委任总兵、将军。这就是表示从大明地体统之中单划出来。这可是比提督四省军务还要逾越大逆地事情。只是。外人根本看不懂。觉察不到其中地意义。
    基础编制。从原来地千人一营。变成两千人地团。在每个团之中。四百名火铳兵被单独地划分出来。分成两个火器队。其余地长矛兵分成八个队。每队二百人。
    因为兵器制造局地产能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所以按照要求。每个团中会有两个队地士兵是披着半身甲地。这种甲不是皮甲或者是棉甲之类地货色。而是那种西方地板甲。并且配备着带着棱角地头盔。这种头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御敌人地尽距离劈砍。当然穿上这种制式板甲之后。弓箭已经是很难对这种带甲地士兵造成伤害了。
    合并为团之后。会有一名团守备。一名副守备。每个团地旗手、鼓手。还有三门炮地炮兵。以及传令兵和护卫。都是单列出来。一般来说这些人加起来会有百人左右。直属于团守备。
    所以说。实际上。每个团地准确人数一般在两千一百人左右。
    五个团为一军。设置参将或者是游击一名统领。不过这一军并不是常设。而只是在有副将地情况下才单独划出。
    这是常规步兵部队的设置,胶州营的骑兵依旧是按照千人一团,共八团为一军,其中一团为辎重团,设置马军统领。
    炮兵则有五个队,其中一个队为辎重队,五队为一军,设置炮兵统领,水军设置两营,为登州水营和莱州水营,两营互不统属,各设水营统领一名。
    亲兵营下辖两个大队,其中一营为卫戍大队,共有十个队,胶州营系统的精英士兵和军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