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继海带着人,慢悠悠转到了富士屋,这时代大明商人在日本,可就好比现代那外国人在国内一般,人人恭敬,乃是人上人。
    到了富士屋,这店铺的牌匾上也是正体的汉字,书法还颇为的不错,周继海直接掀开半挂地门帘,走了进去,这店铺里面却没有什么客人,只有几个人盘膝坐在榻榻米上,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通译上前去,轻声问道:
    “请问掌柜的再吗?明国豪商周公求见。”
    那几个打算盘地人,看见人进来就抬起头,里面一个站起来迎接到:
    “在下正是本店掌柜四五郎,这位明国客人,不知道要买些什么?”
    这个掌柜的,大概四十多岁年纪,看起来就是个典型地日本中年人,瘦瘦小小,满脸堆笑,不停鞠躬。
    周继海见对方如此热情,自然也不能怠慢了,忙不迭不停的鞠躬回礼,等到双方都鞠躬完了,才说到:
    “在下听闻富士屋是日本冶铜第一家,所以想来买些铜回国。”
    大明豪商在倭国那可是财富的象征,只是来买铜的却少见,这可是所谓的粗重货物,一贯不被这些追求高利润的大明商人们看重的,周继海身上穿的也是讲究,气质模样也不像是骗子。
    坐在榻榻米上几名掌柜彼此对视,最后目光集中到了年纪最大的那个人身上,这时,这位年龄最大的人站了起来,说道:
    “客人,在下乃是此间的老板,住友政友,请跟我到后面来,细细商议一下。”
    然后半侧着身子,伸手请周继海进内室,周继海这下也有些惊讶,哪里有这般巧的,居然第一次见面就能见到对方的东家,比如说如今山东的灵山商行和八闽商行,这两家天下巨商,层级分明。
    想要见到大掌柜孔有德或者是侯山,那真是千难万难,不过话说回来,这两家的掌柜,就算是知州,知县想要见到也是极难。
    周继海对这日本了解却也比内陆的大明人士多些,知道这倭寇的源头怎么也有大明的几个省大小。按说这日本的第一铜商,而且自己能炼铜铸钱的人物,那要在大明,那必然是富可敌国地大人物。怎么在这日本,却好像是一个寻常掌柜一般。
    当然,这也是别人家之所以能做成日本第一铜商的原因之一,基本等于零的官方背景,自然要勤勉些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不过还是跟着走了进去,等宾主落座,住友政友开口说道:
    “在下经营冶铜生意也有些年来,在日本国内。在下可以担保,再也没有比富士屋更好地铜商,不知道阁下这一次想买多少铜?”
    这话说完,周继海又是有些吃惊,按说这些大商家都是有些矜持城府的,怎么这位住友政友却这般的急切,这倒也怪不得住友政友,也并不说明他的生意技巧不好。只不过这铜店第一次有大明的商人前来。
    而且大明的商人跨海而来,谁也不知道下次还会不会打交道,谁也不知道对方会在异国呆多长时间,。看着周继海也是诚心想买,索性是开门见山。
    对方这么直接,反倒是周继海略微沉吟,然后开口说道:
    “在下是第一次到日本贸易,这一次只是试试水,大概买个一船就好,如果这个生意还好的话。以后自然是多多益善。”
    当日间。日本的精英人物,必然是会说汉话。认识汉字,特别是这些沿海地商人。听到对方的话,住友政友眼睛眨了眨,短短几句话,他已经看见了机会就在眼前,精光一闪而过,笑呵呵的说道:
    “一般的大福,大概能装三十万明斤,折合下来大概是两万五千明两白银,不知道客人是打算怎么支付,什么时候装船?”
    周继海琢磨了一下:
    “这次是大家第一次交易,还是现钱交易吧,我这里有福建郑家开出的票子,在长崎,杭州,明州,福建可以通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
    郑家在这长崎地方生意众多,所以日常支付经常是开出票子而不是直接给现银,毕竟大家都不是随身带着几十个背负金银的劳力。郑家在日本商人和日本幕府眼中那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怪物,他的力量,他地信用,他的财富都是不会让人怀疑的,郑家的票子,那信用甚至比幕府还要可靠。
    住友政友见是郑家地票子,立刻是欣然答应,双方到郑家在本地的商号,周继海拿出两千五百两的票子,郑家的朝奉验了单子,周家尽管是山东的二三流商人,但山东的诸位商人信誉都是好的,这次还是坐郑家地船,也没什么担心地。稍加验看,就盖了花押,郑家的确认,让住友政友对周继海更加地信任。
    既然双方都是没有疑问,又有实实在在的现银,住友政友收下定金,周继海也是婉言谢绝了住友地殷切邀请,他现在只想冷静,怕自己万一失态,住友政友也不勉强,他这边要回去忙着调集货源。
    周继海急急忙忙赶回郑家船队歇脚的地方,找到负责这次生意的船头,要包回程的船舱,大家来这日本可都是为了发财的,一听要包船舱,想必是有了赚钱的货物,好奇的询问,等那掌柜听说他要买的是铜,不由得嗤笑道:
    “这日本,什么东西都有数倍的利润,后生你何必买这不值钱的铜来占着仓位啊。”
    周继海也是走老了生意的,却也不理他,只说:
    “反正你每条大福底下,都有十万斤的压舱石,我就用这三十万斤铜,换掉你三十万斤压舱石不就得了,你那些倭刀之类的也不敢放在底舱里,这些压舱的货仓,还不如腾了给我好了,这个运费,我就私人给你,岂不痛快。”
    船头见他说的明白,谁也不会和赚钱过不去,当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钱财,直接就许了周继海,收了他一万两的运费。不过周继海身上带的钱本来只有两万不到,给了运费却没了采买货物的钱,只好按照规矩,找郑家的船头的作保,自己亲手写下欠单,用三分的利息,从郑家贷到了一万五千两。
    这个案子其实是这个船头跟当地商馆的掌柜私下做的,私自开出了几张票子,自己就净赚了四千五百两。
    赚到了钱,这两个人私下里还到处嘲笑这周继海是个憨人,活该赔个倾家荡产。。。。。。。
    有句俗语:笑到最后,笑的最好。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顺立
     更新时间:2009…8…13 9:29:42 本章字数:8342
    自从朱仙镇惨败之后,左良玉退守到湖广樊城一带的时候,手中的兵马依旧是二十余万的规模,不过这时候的部队却不是在朱仙镇那时候的组成了。
    左良玉练了多年的嫡系兵马所剩不多,身边全是那些流民军队被招安而来的部队,什么常国安、马尽忠、马士秀,数量尽量不比朱仙镇时候少,可战斗力却相差不少,但这样的部队,仍然是大明关内第一强军。
    在真实的历史上,七月份的朱仙镇战役结束后,开封被水淹,然后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就会挥师南下,直追左良玉部。
    但这次不同,尽管朱仙镇战役,两总督、四总兵组成的大明军队在李自成和罗汝才的流民联军面前溃败,可流民大军却始终要留出预备队防御山东方向过来的李孟兵马,导致不能以全力决胜。
    朱仙镇此战过后,左良玉多少保存了些元气下来,而流民联军也是打的颇为吃力,双方分出胜负之后,李自成和罗汝才在豫西一带休整兵马,同时也是等待着山东兵马的进一步动向,生怕在行动的时候,被人抄了后路。
    毕竟山东兵马南下北上的不停调动,谁知道到底是不是针对河南,直到一月间,山东总兵斩首数万的消息才被河南上下确认。
    这等大胜并没有震慑到流民兵马,尽管知道山东兵马的强悍,可流民却并不认为满清的兵马强悍到什么地方去。
    这个胜利,却让流民联军判断山东兵马在南北直隶和山东三地,进行的非常调动和大规模的战斗,接下来的时间,必然要有很长的休整。
    也就是说,最起码在山东兵马休整时间之内。流民大军可以进行自己地行动了,左良玉这支部队不彻底的打垮,那流民联军始终是不能自由行动。
    崇祯十六年正月间,李自成和罗汝才的联军开始南下,并且在南阳府的沁阳和唐县连营驻扎。
    平贼将军左良玉手下光是总兵就有十五名,可却在朱仙镇吓破了胆子。根本不敢和对方正面的战斗对抗。
    听闻李、罗联军南下的消息,立刻是在樊城大造船舰,准备乘机在水路南逃。二十几万人地兵马,要沿着水路逃走,那得需要多大数量的舰船,整个樊城,甚至是整个襄阳府的工匠劳力都被征集到这边来。
    左良玉地兵马素来毫无军纪可言,全是官兵的时候,所过之地几无生机,而下面毫无组织的招安军队的时候。那就更加的军纪败坏。平贼将军左良玉驻扎在樊城期间,城中真是有如地狱。
    本来这樊城和襄阳毗邻。*也算是水陆的枢纽之一,商人众多,也算是富裕之地,当年张献忠破襄阳打下樊城的时候,仅仅是针对藩王勋贵动手,富户平民没有受到什么波及,可这次左良玉驻扎与此,真是有后世某些禽兽军队的风范,人称三光,城内金银铜钱皆光、青壮皆光、女子皆光。
    樊城上下苦不堪言。要不是大军残暴。恐怕早就要闹将起来了,不过他这边压迫搜刮地狠。民众终于是被激起了愤怒。
    正月末,有人偷着在汉水上放火。左良玉兵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大批船只半夜起火,全部焚烧一空。
    后人地笔记上有说是流民兵马派遣的人,也有说是樊城义民不堪压迫,这才是放得火,但这把火的确和流民大军的行动配合的相当好,火起第二日,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就接到了流民联军从唐县出发的消息。
    这更加激起了左良玉的凶性,他命令士兵搜罗全城商户平民手中的船只,抢到手中之后,一日后渡河,到达了汉水的南岸,依托襄阳的北城据守。
    临走前,左良玉纵兵大掠樊城,除却没有屠城之外,其余丧尽天良地事情也做地差不多了,把抢掠到的金银女子都是塞到船上,一并地带到了南岸去。
    而且在樊城和襄阳之间的土地上,都是派遣专人挖掘陷阱,设置土雷机关,并且把军中地大炮都是假设在南岸这边,严阵以待。
    李自成和罗汝才手下的流民大军来的很快,在二月初就到达了樊城下,汉水河畔,流民大军过来之后,樊城上下,甚至包括樊城的地方官,都是喜极而泣,迎接这闯王和曹操的军队,他们可是被平贼将军左良玉的兵马糟蹋的太惨了。
    到达樊城,流民大军并没有休整,而是直接的在汉水北岸假设大炮轰击,这些炮可都是在河南一带缴获的明军利器。
    隔着一条汉水,不用当面肉搏,加上又有陷阱和各种障碍,流民兵马的炮阵不能展开,渡江也没有合适的地形。
    胆气壮大的左良玉部也是架起了火炮,隔着汉水和流民军队对轰,每日襄樊之间雷鸣震震,可这杀声却听不到太多。
    要说樊城人恨左良玉残暴,纵火烧船是昏招,反倒是得不偿失,那左良玉也是为先前的残暴付出了代价。
    看着流民军队和左良玉部隔江对峙,生怕战事有什么反复,再让那群平贼将军属下的禽兽回来,樊城有人主动充当李自成和罗汝才军队的向导,领着流民大军去往樊城西侧七十里的白马滩,绕道攻击。*
    明军根本没有什么防备,等到流民军队把浮桥假设起来,大军开始过江的时候,左良玉部才反应过来。陆地上排阵野战,短兵相接,左良玉自知手下的兵马不会有这个勇气和觉悟,他自己也是被朱仙镇那种溃败吓怕了。
    得知流民大军渡江,平贼将军左良玉部并没有作出什么抵抗,而是彻底放弃了在汉水南岸的水寨,沿着水路逃之夭夭。
    襄阳城是南北枢纽,天下雄城,这襄阳城记录了无数精彩的攻守之战,可左良玉丝毫不敢凭借这个雄城守御。一丝的勇气也无,不过流民大军过汉水,抵达襄阳城下的时候,襄阳城中的高门大族没有做出什么守御或者抵抗的态度,而是干脆利索地带着牛酒出城迎接,很多人都感觉到庆幸。
    “幸大军早来。若是左贼入城,襄阳军民百万,则遇大祸!”
    官兵为官。流民为贼,此时湖广百姓怕官而喜贼,这是何等荒唐的局面,也说明大明朝廷又是怎样的不得人心。
    襄阳是天下间有数的大城,位置极为的重要,李自成占据襄阳城之后,就有了把这座城池当作都城的意愿。
    当初几次围攻开封城,李自成都是想把开封城拿下作为自己地都城。可因为有山东兵马的作梗,根本不可能实现。退而求其次,这襄阳城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闯王李自成索性是把大营扎在襄阳。
    而罗汝才以及李自成手下地诸位大将分兵四出,开始攻略湖广之地,崇祯十六年二月十八,大军攻破承天府城,湖广巡抚宋一鹤,而巡按李振声、钦天监博士杨永裕则都是投降了流民军队。
    顺天、应天、承天说的是京师、南京和钟祥,之所以这钟祥能有这等的名目,那是因为此处是当年嘉靖皇帝的潜邸所在。要知道嘉靖皇帝之前。宣德到正德,这些代皇帝都是成祖朱棣的血统。
    而嘉靖皇帝和这一支血统已经是距离很远了。相对来说,大明的皇统传承。在嘉靖皇帝这边算是重新开始,钟祥是嘉靖皇帝生养发迹之始,当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京师、南京并称,乃是江汉一带的中心。
    当年凤阳皇陵被张献忠焚烧,结果崇祯皇帝下诏自责,哭诉不已,那情景或许有些虚情假意在。
    可这钟祥却是他直系地祖宗所在,这个也被闯军打下来,意义当真是非同小可,恐怕这崇祯皇帝真是要以头抢地了。
    而且巡按李振声、钦天监博士杨永裕都是地方上的亲贵官员,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投降李自成和罗汝才这支被称为是流贼的军队,无疑代表着大明的士子们对大明朝廷中枢的威权,对这些流贼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月二十七,平贼将军左良玉率领的大军到达了武昌城,败军之将,魂胆沮丧,不过祸害百姓的兴致却依旧是高涨,武昌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不过相对于樊城来说,武昌城内还有些自己的力量,而且还是楚王府所在,左良玉多少有些顾忌,不敢太过放肆。
    而这时候,流民大军的一部已经是到达了汉阳,准备渡江攻击,但此处江面宽阔,河道纵横,水文情况复杂,渡江地事情轻易准备不成。
    流民大军颇近,武昌上下慌做一团,湖广上下官员都是有如热锅上地蚂蚁,拼命的纠集民壮,筹措粮饷。
    城内倒是有些兵马,可这些部队都是几个月几年没有发下粮饷地,想要他们出力去和流民军队战斗,就必须要拿出真金白银来。
    尽管大家出来做官,都是积攒了不少的银子,可让他们掏出自己地军饷去劳军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大凡大明的地方官遇到这样的情况,差不多都有个定式的处理方法,那就是找到当地的藩王请饷。
    武昌上下官员,都是去往楚王府请饷,下面的官一毛不拔,也不要指望这楚王会拔下身上的什么东西。
    在苦苦哀求之下,这位楚王也是颇为的光棍,指着王府的龙椅说道:
    “想要饷银,楚王府只有此物可以给大军筹饷,你们要就拿去吧!”
    那龙椅可是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赐给楚王的物品,平日里见到搞不好都要磕头的,拿去筹措饷银,岂不是大不敬的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