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这火铳百步之内有准头,能做出来吗?”
    在场的工匠沉默了会,互相小声交流了几句,郭栋迟疑着说道:
    “倒也不是步行,不过大人,要是这样的火铳,怕是要有十几斤上下啊,那就不能拿其他兵器了,这是不是……”
    听到这个回话,李孟瞪大了眼睛,惊讶的看着郭栋,心想这话是什么意思,郭栋看着李孟的神色,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的解释说道:
    “战场之上,大军也就是打一次火铳,就要拿着兵器冲上去啊,行军那里背的动!”“还要背其他的兵刃?”
    面对李孟的愈发惊讶,郭栋的底气倒是愈发的壮起来,他是觉得李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想起李孟这里普通盐丁也能拿足饷足粮,想必是看了不少兵书定制,所以有这些奇思妙想,当下开口说道:
    “咱们大明军制,原说是鸟铳手上战场都带着一把短刀防身,可每次和外敌交战,总是敌人没到跟前就是发火,结果弹药打没,敌军也没有打到,冲到跟前,对方都是长枪大刀,用那短刀也无法防身,再说,火铳也经常炸膛哑弹什么的,所以鸟铳手都是带着长矛和大刀,这些东西的份量就不轻快,算上火铳更是沉重了,为了方便咱们都是讲究鸟铳不能太重。“
    听到郭栋的解释,李孟脸上表情颇为的精彩,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要是这么做我还要火铳有什么用,明明是官军胆小,匠户没有劳动积极性,结果约定俗成的竟然成了规矩,这就是标准的陋习,当下肃声说道:
    “别管重不重,十斤二十斤的要是我的盐丁举不起来,那也不用做盐丁了,有需要花费银子的地方,你们和你们家眷有什么缺少的也来找我,这是大事,不要怠慢了。”
    尽管这些辽民铁匠每天都是在这里试验打造,可他们心里还真是不觉得这件事值得如此的看重,但听到李孟说的郑重,想起李孟给他们的好处,各个也是凛然的答应下来,把口径加大实际上容易,做比较大的东西总比做细小的要省功夫。
    崇祯七年的六月份,胶州城官场和民间在传扬两件事,一件事周秀才乡试中举,成为了这十五年来胶州城的第一个举人,再就是李孟给颜知州家中又是送了几件瓷器,根据识货的人讲,这瓷器可都是来自南直隶的上好货色,平时也就是权贵豪门才购买的,价比黄金。
    有李孟这么一个盐政巡检着意的巴结,钱财权势都是不会少了好处,不过颜知州却不觉得如何高兴,谁要是在他面前谈起这件事,一向是和气的颜知州保管是把脸拉下来,大家都是稀里糊涂。
    不过一向是不欺压百姓的颜知州难得厉害一次,派知州衙门的衙役查封了胶州河边的一家瓷器铺子,真是让大家都摸不到头脑。
    也有知情的人闲时聊起,说是那家瓷器铺子早就不稀罕在胶州城赚的这点小钱,听说巡检大人李二郎在这个铺子入了股份,到济宁城附近开窑烧制赚大钱的玩意去了,有听说他们家的小瓷罐子可是抢手货呢?
    当然,相比周秀才中举,这些不过是些小事罢了,胶州城内的富贵人家或者是给周秀才送礼祝贺,或者是看看自家有没有没有出阁的女孩,好嫁过去,结果听说周秀才已经是成亲快六年的消息之后,很多人后悔不迭。
    看着城内喧喧嚷嚷的热闹,李孟焦躁的心情倒也是平息了不少,记得现代时候,自己县城出了个省高考状元也是这么的热闹,大家都是兴奋的好像是自家的孩子也有这样的好成绩一样。
    但是城内的那些官员和富人这么热衷的去结交拉关系,让李孟有些不理解,心想不就是个举人吗,以自己了解的知识来说,应该只有进士和同进士才能当官吧,这么一想却也不对,貌似从前学过的范进中举,也都是这个架势。
    正文 第七十四章 我进尔退
     更新时间:2008…12…21 14:26:24 本章字数:3414
    六月二十这天正好是逢猛和灵山的盐队开拔到昌邑左近换防的日子,每次两支盐丁队交接,总是要折腾半天才能安顿下来,铁匠铺子那边又是换了两种式样的火铳,李孟这里还不满意。
    既然庄子上没有什么事情,李孟索性是来到知州城偷闲半日,也算是小小休息,安排门口值守的盐丁去喊宁乾贵,李孟在这边自己动手泡了一壶茶。
    宁乾贵一进屋,李孟这边给正好是倒出两杯茶,宁师爷苦笑一声,他自命善于奉迎,说白了懂得拍马讨好,可在这位大人面前常有些很无力的感觉,盐政巡检李孟完全不懂什么上下的规矩礼节,行事和那些无知村妇也没有什么区别,不过要说真不懂,盐丁队上下军法森严,统驭极为的完备,这又不像是不懂礼节规矩的模样。
    不过既然李孟这个表现,那也只能是跟着配合了,李孟倒完茶后,手掌一摆示意,宁乾贵连忙挂上笑容,开口说道:
    “怎么敢当大人倒茶,折杀了。”
    但也就是客气这么一句,显然已经是习惯了李孟这种做派,茶是最粗劣的那种,李孟喝茶只是要个苦味提神,并不讲究,宁乾贵好歹也是有点钱,还真是适应不了这茶叶,不过也只能是面无表情的喝一口。
    “这几天州城里面对这周举人可是热络的很啊,我也纳闷,举人也做不得官,何苦下这么大工本。”
    这句话一说,宁乾贵嘴里那口茶差点喷出来,强自咽了下去,心想李大人你要装傻也不能这么装吧,可看着李孟疑惑的表情。还是忍着解释说道:
    “老爷,九品八品小吏,举人可以直接做,若是有门路有钱财。去做个教谕,接着转作知州。知县都是有的,那周举人也算是本地大户,将来看着可是有前途的,自然是众人拥上去结交。”
    李孟干咳几声,这些日子听人聊天的时间少了,对于明代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随处闹笑话,这周举人也就是前段时间的周秀才,应该就是在少海楼喝酒时候所听到的哪个沉稳有见识地读书人。
    双方都是在同一个地方,不管今后如何。关系还是要处好的,李孟很快就是拿定了主意,开口说道:
    “老宁你安排人去送礼问候下,不过估计那又功名的读书人未必瞧得起我这盐贩子。”
    听到李孟自嘲,宁乾贵也是陪着干笑了几声,看着无事就要起身告辞,走出门。就听到李孟在后面迟疑着开口问道:
    “颜知州衙门那里有什么事情吗?”
    “回大人的话,罗西买通了知州府上地两个婆子和一名厨子。听说前几天知州老爷在内宅发了大脾气,知州夫人在那里只是哭,然后颜小姐的院子就被锁上了,几个婆子昼夜在那里看着,听说一名丫鬟差点被打死。要不是被小姐保下来。”
    看着李孟脸上青白不定。宁乾贵心想自己这么说对方私宅之事,大人果然不高兴了。连忙换了个话题说道:
    “知州每日还是写字读书自娱,听衙役们说,同知和州尉几个经常去找知州,想让知州出头打压下大人,不过都被颜知州不咸不淡驳回去了。“
    这时候李孟地神色表情倒是很淡然,小小州城,各种消息那里有什么保密的,只要是用心,那里都是筛子,没有秘密可言。
    不过李孟真正关心的消息却是前面的那些私宅八卦,他这么送瓷器,知州府里又只有颜小姐一个人喜欢瓷器,连送三次之后,知州夫妇不起疑心才怪,虽说晚明的风气不似前明那么道学死板,可也有规矩在。
    这颜知州没有冲过来和李孟拼命,这还真是读书人懂得韬光养晦,不过李孟也是明白,对方科班正途出身的文官,肯定是瞧不起自己这等形同草莽的角色。
    那边的宁乾贵早就是退了出去,留下李孟在这里发呆,想着现代自己那些听到的经验,看来博取好感,谈恋爱拉近距离的招式都不适用于这个时代,自己该怎么办,李孟有些懊丧地拍了下茶几。
    “不想了,出去练兵去,要过好日子,还得把这些基础东西做好。“
    只是,等到都做好了,还有时间去过好日子吗?
    人多就是不一样,李孟手下的人数扩张到两千多人的时候,灵山卫所这一带的盐场资源完全可以用新招收的人来镇守,原来的老盐丁都是被派了出去,被战乱搞得破烂不堪的登州不去说他。
    在本地盐枭盐贩地配合下,莱州和青州两府的私盐贩运道路都是被盐丁们看守住,除了灵山地盐之外,外地的盐真是一点也进不来。
    若说从前的盐政巡检,比如说牟阎王,也是设卡查缉,而且凶恶无比,收上来的钱却不如李孟的十分之一多,原因就是他光顾着自己发财,下手也恨,大地盐枭不鸟他,中等地盐贩子提防着他,小盐贩恨他入骨。结果搞得自己处处树敌,自然是万事不成,大家不咸不淡的孝敬他几两银子,也就懒得理会了,结果堂堂一个巡检,发财还要靠着自己贩卖私盐买卖。
    那些大小盐贩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或者是在山东本地地盐场拿盐,然后回到本地贩卖,有时候看着路过的地方盐价高,直接就是卖给本地,盐贩和盐贩之间彼此争斗不休,彼此构陷,还要提防着巡检司那些土匪的查缉,收入不稳定,利润也不高,风险也大,都是做的无精打采。
    可李孟现在这么做,按照府县村镇划分区片,各地凡是和私盐有关的盐商盐贩,地主豪强都是选择最大的进行合作,李孟给他们理清当地的秩序,给他们提供货源,保证他们不受官府的查缉。
    这些豪强所做的就是买下这些盐,销售出去就是了,这收入和利润稳定下来之后,比起先前要强出去许多,人人得利,自然是人人用心。
    李孟已经是在登州和莱州府编织了一张严密的私盐销售网,在这个网络之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受这个利益的驱使,都是自动自觉的维护和保护这个网络。
    当然,选择当地最大的豪强士绅进行合作,必然要触动其他人的利益,不过既然已经是找到了最大的,两家合力,其他人也翻不起天来。
    很多原来在当地也算是赫赫有名的角色都这么销声匿迹了,比如说平度州的丘大海,当日贪图便宜去买鱼儿镇和海仓的盐,结果在李孟少海楼之会的时候没有赶上,原本他是平度州最大的盐枭,结果半年以后他在莱州买不到一粒盐,在外地买的盐一粒也到不了平度州,手下也都是烟消云散,现在人都是不知所踪,他和灵山卫所那几个临阵脱逃的盐竿子一样都是反面的教材。实力膨胀的李孟已经是开始朝着兖州府和青州府交界南面,还有济南府的南面这些区域开始贩卖私盐了。
    不过这些地方却都是两淮盐商的传统地盘,本身距离海州和赣榆就很近,水路和陆路的交通也方便,两淮盐商一向是放量的倾销。
    结果李孟的势力渗透过来的时候,两淮商人顿时是暴跳如雷,所谓“两淮盐,天下咸”,淮盐行销天下,两淮盐商也是富甲天下,势力大的惊人,本来是盐引分省而设,各地盐销售各地,不过山东本地的盐场都被淮盐挤压的没有任何生存空间,当然两淮盐商也不是实实在在的买卖官盐,而是在官盐中夹带私盐,一引盐四百斤,结果盐商却拉出来四千斤,八千斤的盐贩卖,还是按照官盐的价钱买卖,利润自然是极高。
    兖州府,东昌府和济南府是山东最富庶的三府,淮盐充斥其中,利润也是极大,怎么能轻易的放弃。
    两淮盐商也有自己的盐丁打手,但是这些人也就是打手而已,谈不上什么训练,依靠的是好勇斗狠,跟李孟手下那些有组织有训练的盐丁对抗,被打的落花流水,而且在山东境内也不能调动官府的力量,一时间竟然是无计可施。
    被李孟占据市场一天,那就是少赚一天的银子,海州盐商自然不愿意吃这个亏,可动手现在看起来是打不过了,只能是用些别的手段。
    济宁是山东的漕运枢纽,山东盐运使衙门也设在济宁州,海州盐商们也都是聚集在这边,威胁李孟不好用之后,又是动手开打,没有打过,最后这些盐商们终于是想到巡检的上司就是山东盐运使,找他的上司,撤了李孟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这才是最好用的手段。
    这些盐商都是和官府打惯了交道,自然是知道规矩,一起凑了银子送了上去。。。。。。
    正文 第七十五章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愤怒
     更新时间:2008…12…21 14:26:24 本章字数:3443
    这些盐商没想到的是,银子送上去了,过了七八天却给了个消息,说是经查无实据,巡检李某乃是清廉奉公的能员,尔等不得乱诬朝廷命官,下不为例。
    此答复把盐商们气了个半死,心想这盐运使怎么收钱不办事,无奈又是花钱买通了盐运使衙门的一名小吏,这才是知道,现下盐运使最喜欢的就是驻胶州的巡检李孟,从前的巡检包括那名牟阎王,自恃有后台背景,到了地方设卡查缉之后,谁也不愿意交银子上来,上面催讨,回一句海晏河清太平天下,那有什么私盐贩子。
    盐运使衙门财源无非是盐商的孝敬和各地巡检的上缴,山东官盐破败,官盐盐商纷纷破产,没有什么孝敬交上来,从前地方上巡检都是自行其事,所以山东盐运使衙门一向都是个清水衙门。
    李孟当上巡检之后,山东盐运使本来也没有什么指望,登州兵灾刚平,登莱贫瘠之地,那会有什么银子交上来。
    没想到,李孟上任之后定例上缴的银钱居然是一分不少的缴上来,年节的孝敬都是十足,这样的好下属那里找去,盐运使衙门清水这么久,难得有些油水,岂不是要好好对待,小心的维护。
    “你们这些南直隶的盐商,平素在山东大肆贩卖,也不见你们来我这盐运使衙门孝敬,今日有事求我才临时抱佛脚的送钱,若是本官查办了李孟,接下来难道还有银子孝敬,还不如李孟这等厚道人的细水长流。”
    这就是经人转述出来的话语,据说是盐运使大人和亲信闲聊的时候说的,在济宁的两淮盐商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是骂几句脏话。却也无可奈何。
    而且还有些隐约地消息表明。说是某贵戚说莱州盐很是不错,李孟这人不错,只是这个消息确实是隐约地可以,根本打听不到出处。
    济南府的莱芜和新泰,兖州府的沂州和费县,质量更好价格稍低的莱州盐已经是逐步的把淮盐挤出市场了。这趋势可是让淮上盐商们急得跳脚。不过,以往也不是没有遇到类似的局面,也有法子应对……
    这些事情其实在三月份就有类似地苗头,但是李孟这边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各地盐丁报上来的消息,只是说自己遇匪若干。一触及溃,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须在意。
    盐商们纠集起来的盐丁和匪徒们和李孟手下的交战,根本没有被李孟这边的人放在眼里,觉得不值一提,就好像是蚊子在叮人,被人一巴掌拍死,人不会把它当个事情。对于半军事化的莱州盐丁来说,那些临时纠集地地痞无赖太不值一提了。
    李孟私盐贩卖市场扩张的很是顺利。在他看来,自己的人员膨胀,实力增加,控制的商路渠道越多,自然就会把竞争对手不断的排挤出去。这是自然的趋势。他也不放在心上。
    对于两淮盐商在济宁州准备算计他的事情,李孟根本没有想到。周围也没有什么迹象可以让他知道,他忧心的是其他地事情,不过李孟虽然是焦躁担忧,可日子还是那么平常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八月。
    “老爷,常例地银子知州衙门那边收了,只是这次送的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