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顺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登州有几个由当年平乱溃兵散兵组成的寨子,自持比较能打又有战力,不听号令,被赵能率领的兵马轻松的推平,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大的冲突。
    屯田之政收拢流民,招抚文告收拢盗匪,田庄中组织护庄队维持地方上的治安,李孟获得这四府的镇守之权后,迅速的肃清各种不安的因素,给自己一个稳固的后方。这样做除却实质上的好处之外,也让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大族,依附和跟随李孟的念头更加的死心塌地。
    在六月末的时候,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联系的孙和斗派人捎信给李孟,说是让他近期去逢猛镇附近的工匠铺子看看。
    孙家三子被掳掠到胶州之后,孙和斗和李孟几次长谈之后,很快就是表明了自己的姿态决意效忠,孙和斗对于火器的理论知识,是李孟最为需要的,虽说担心他们到处走动泄露,但还是把孙和斗派到了火器制造的匠坊那边,只不过由亲兵营专门盯着作为防备。
    至于孙和京,孙和鼎这两个属于纯粹的书生,被圈在院子里这么长时间,倒也是心气平和了不少,每日读书之余,两人在宅院内开设了私塾,一为女,一为男,那女塾自然是拉着个帘子上课。
    两个私塾都是胶州营军官,文吏,匠户,私商们的子弟,之所以有这个女塾,是因为木云瑶感觉到顾、柳两人的丫鬟颇为的好用,自己也想找些贴心的人帮忙,正好在这宅园里面服务的下人仆妇大多是胶州营系统的家属,也愿意自己的孩子识字读书,加上一些死掉官兵的遗孤,这就是私塾学生的组成。
    另外,苏安琪只是偶尔来听课,他主要是跟着宁乾贵和周扬学习,神甫费德勒也是这私塾的老师,教授一些自然科学。
    正文 第二百三十四章 既定事实 承认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4 本章字数:3415
    在出发去逢猛镇附近的铺子之前,一封由兵部下发的文书到达了莱州府,由登莱道柳清嵩客客气气的送到了这里。
    参将的管辖地方有所变更,职务上没有变化,所以并不需要大张旗鼓,不过却有极为巨大的不同,对外虽然都是被叫做参将,可李孟已经从分守莱州府参将,变成了分守登莱青兖四府参将,驻扎的地盘一下子扩充了四倍。
    明朝朝廷已然不太能控制下面的这些军将,所以崇祯末世,被杀头的巡抚总督有,被杀头的大学士也有,却不见有几个武官军将的被杀头,对这些武人所作所为,只要你不造反谋逆,朝廷还是尽量迁就的。
    比如说左良玉在江西和湖广,剿贼也算有功,不过左军一过,为害甚于匪盗,匪盗还有个杀富济贫的名字,左军则有如禽兽,掳掠妇女,滥杀无辜。有几次大败张献忠部之后,本有机会扩大战果,可却因为士兵去附近村镇抢掠,耽误战机。江西巡抚虽然上奏朝廷弹劾左良玉,但却没有丝毫的效果。
    到最后因为江西的陕西乱贼流窜,获罪被杀的反倒是江西巡抚。
    满天下都是这等事,李孟这边倒也不稀奇,曹州总兵刘泽清被闯贼砍了脑袋,手下的兵马都是被打的溃散,山东总兵丘磊驻扎在登州府的兵马遇贼溃散,全山东的人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只是心里明白罢了,
    大家都没有拿到明面上说的东西,也没有人敢拿到明面上来说,李孟明里暗里的势力这么庞大。就怕这边告发了。还没有等京师大佬们商议出来个章程,脑袋已经是被人砍掉了。
    既然没有明面上的罪名,又有各地州县官员,地方父老地殷切期盼,那朝廷也就顺水推舟,承认了李孟地镇守四府的权利。
    当然,李孟在南京镇守太监的牵线搭桥下面,几万两银子可都是送给了京师内阁。兵部还有种种相关的人手上,所以官员们顺水推舟,朝廷自然也就是顺水推舟了。
    眼下朝廷关注的地方,一在陕西,一在河南湖广。一边追击李自成。一边招降张献忠。罗汝才。山东地界,无关紧要。
    李孟的获得的这个任命,在山东各地都是很平静,大家没什么惊奇的,眼下地局面,李孟没有得到分守四府,那才是让人惊讶的。
    好好款待了登莱道柳清嵩之后。尽管山东各地的上层人物还是派出了道贺的代表。不过李孟却没有留在逢猛镇,而是直接去往附近的铁匠铺子。对外则是宣称去各处巡视了。
    在逢猛镇与灵山卫所,或者更广义地说,逢猛镇与海边地地区,大部分都是丘陵沟壑,少有地几块平地都是被这些丘陵沟壑包围,也就是说,若不是熟悉地形的人,站在官道上看两旁,根本看不见这些空地。
    因为这样隐蔽的特点,而且丘陵沟壑之中也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溪水,还有许多草树灌木,特别适合李孟的铁匠铺子放在这里。
    李孟的铁匠铺子从前不过是由郭栋和十几名辽东过来的流浪匠户组成,而今却有了上千人地规模,莱芜地铁,兖州的媒,都是通过水路各个渠道送来,然后在胶州和逢猛镇中转,由李孟自己地手下送过来,在这些铁匠匠坊里面变成兵器、铠甲和各种器具。
    这些兵器铠甲除却供应胶州营兵马使用外,还有略有富余,不过这几年都是通过和青盐易货的方式卖给了高一功,当日借给高一功几万两金银的时候,李孟有个想法,就是让对方拿这笔银子来购买自己的武器,不过也就是想想罢了。
    眼下各处传来的消息,依旧是闯营步步的败退,也不知道那笔银子到底有没有在山西购买武器补充到军队之中,或许闯营拿着这笔银子还有别的用处,这就不是李孟能关心的问题了。
    李孟差不多三天就要骑马来这片地方一次,每次都是郭栋领着几个老师傅陪同观看,本来按照李孟的意思是,你们继续干你们的,我这边自己看看就是。
    但这上官下来,底下人怎么能不陪呢,还有几个老师傅都有个共同的看法,李大人不懂打铁,可经常会有些好点子提出来,这些点子时常让这些做了一辈子铁匠的人眼前一亮,手艺人总归是对新的理念感兴趣。
    逢猛镇到海边的这些区域,是胶州营的私产,在其中有不少军队驻扎,所以这次跟着来的也就是几十名亲兵,下马之后,接到了事先通报的郭栋一干人早就是在门口等候,郭栋快步的迎接上来。
    这铁匠铺所在的地方相对于这个时代,可并不是那么环保,这个全是铁匠铺子的庄园里面,房屋,树木上都是黑乎乎的,这里打铁主要的燃料可都是煤炭,自然干净不到哪里去。
    郭栋上前客套几句之后,把身旁的人甩开,低声和李孟禀报说道:
    “昨日铁匠铺子去南京武库匠坊购买武器的匠人已经启程了,请大人放心。”
    李孟点点头,李孟的武器储备除却自家的生产之外,还要从南京定期购进一批,南京武库总管太监徐笑楚总要看在镇守太监刘福来的面子上,价钱便宜不说,还会给予许多的方便。胶州营这边要的批量大,除却对武器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别的麻烦。量大虽说单价便宜,但总数可就大了。
    质量要求严格,也不用南京武库操心,李孟这边自己派出了工匠监工,基本不用徐笑楚去忙碌什么,自然是乐意买卖。平素里给武库供应武器的匠户营那边,兵器制造毫无效率,质量更是无从讲究。
    胶州营派出的监工次次都是带足了银子,即便是半奴隶一样的匠户也都是多少给些银钱,这样的劳动积极性可是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武器出产之后,通过水路运往山东,别人倒也很难说出毛病来,军将在武库购买兵器,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胶州营这边,快要四万人的护庄队总归是需要兵器来进行武装,而且胶州营的正规军也需要一定量的储备。
    派往江南的那些武器匠坊的胶州工匠和商队们,还都有一个挖角的任务,如果看这对方的匠户营有不错的工匠,那就开高价把对方挖过来。
    驻扎在逢猛镇边上的兵器制造匠坊规模越来越大,郭栋这边已经请求李孟给这里划定编制,确定机构,初步的名称就叫做胶州兵器制造局。
    孙和斗居住的地方是专门的一圈宅院,里面有专门配备的铁匠师傅和铸造的场所,护卫铁匠铺子这边的军队,有一个把总率领五十人在外围看守,王海也按照李孟的命令从亲兵队抽调两人随身跟随。孙和斗可以在这片区域任意的活动,也可以随时回李家庄园探亲,而且按照他个人的意愿行动,只是必须要有监视的人跟随。
    对于这样的人才,李孟不想过多的干涉,只是在来兵器制造局前嘱咐几句,让他把心思放在火器的制造改良上,接下来几次来这里,都听郭栋说,孙和斗每日就是在院子里不出来,反正院子里面锻打,铸造,熔炼各个工序都可以完成,甚是勤奋,李孟也就没有去打搅。
    这次主动的捎信邀请李孟过来,还真是出乎意料,也让李孟心里面有很多期待,心想这位仁兄到底研究出了什么。
    李孟和郭栋到孙和斗的院子的时候,门口也没有什么人迎接,郭栋脸上不太好看,心想这书生未免太没有礼数了些,也显得自己管教无方。
    院子里面声音嘈杂,站在院子外面就能听到孙和斗的嗓门大喊“不要动那边”“挂上,小心些”。门口也有站岗的人,只是却让李孟很诧异,居然是驻守在这个宅院外面的胶州营士兵头目,也就是那名把总,这小军官见到上官,连忙急匆匆跑过来,见礼之后,有些尴尬的解释说道:
    “今日一早,孙先生就跟小的借去了营中的士兵,说是院内需要人手,小的就把士兵们调拨了过去,也没有想到大人今日来的这么快……”李孟摆摆手,简单说了句“你做的没错”,自己大步走近了院子里。
    院子里面的孙和斗已经没有一点的书生模样,和铁江们一个打扮,都是厚布短襟,架上孙和斗本就是个高大粗壮的汉子,这样子要不是认识的人,谁能知道孙和斗也是举人出身,学通中西的才子。
    两门三磅炮和两门六磅炮在院子里面听着,孙和斗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回头作揖施礼,笑着说道:
    “大人,咱们一同去校场试射火炮吧!”
    笑容中充满了自信……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炮 旧炮
     更新时间:2009…2…21 11:52:05 本章字数:3463
    听到孙和斗如此有把握的说话,一直不太进这个院子的郭栋也是来了兴趣,围着那四门火炮转悠着观看了半天,却也看不出太多的门道来,他本就是个打造火器刀枪的铁匠,因缘际会才成为李孟手下制造的头目,忠心耿耿是有的,水平却不是那么高,对这火炮实在是懵懂,也看不出所以然。
    按照李孟“孙和斗要求什么,千两以下的花费由他用,千两以上来知会宁师爷一声”的经费划拨原则,孙和斗这个宅院用度极为的宽裕。
    今天也是如此,这边还在院子里面观看,院子里面虽然安静了些,但院子外面却喧闹起来,跟着李孟来的虽然有几十名亲兵,进入这匠坊范围之后,护卫这匠坊的部队立刻是抽调出士兵协助。
    尽管外面喧闹,但李孟也没有什么担心,果然,有一名汉子在门口扯着嗓子吆喝道:
    “孙先生,您老要的马匹都到了,咱们在外面等着呢!”
    孙和斗脸上带着笑容答应了声,开口对李孟说道:
    “大人,学生就逾越了,这就要调配人手移炮。”
    李孟点点头,孙和斗开始指挥人手搬运火炮,把马匹牵进来,孙和斗所在的这个院子与其说是院子,倒不如说是个小庄园,院子占地很广,大门也不小,这都是为了运送煤铁进出的方便,毕竟院子里也铁匠作坊和铸炮的场所。
    有人干着马车进来,人数当真是不少,那被临时抽调来的士兵也都是成了搬运的工人。李孟和十几名亲兵站在一旁。看着众人忙碌,他注意到了四门火炮地不同,这四门火炮,其中两门那种老样式,也就是郑家送来地那几门火炮样式,包括自己这边定下具体的口径和磅数之后送来的那一批。
    另外两门则有不同,炮身几乎没有差异,细节在炮座炮架上。这样的火炮已经是很接近在他记忆之中的那些样式了,包铁的大木轮,炮座,但在炮的边上都有个歪倒的有两个轮子地架子,却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
    七手八脚的开始弄完。每门炮前都是配备了八匹马。二十个人。都有孙和斗的助手在那里指挥着。
    一声令下,那两门寻常样式的火炮倒不需要太多地整理,那炮座实际上就是木箱下面有木轮,但移动起来颇为地麻烦,而且马匹牵引,按照传统驾辕拉车地样式,最多也就是挂上两匹马。马匹少。人力就有多,不过二十个人推这两门火炮倒是不用太麻烦。喊着号子也开始移动了。
    两门样式新颖的火炮则要麻烦许多,把炮座的尾部抬起来,又有人推着斜倒在一边的那个轮架塞到炮座的下面,用楔子和铁棍固定之后,火炮成了个四轮大车,有几个人吆喝着把炮弹放到那炮座上。
    在炮车前的八匹马被牵过来,两匹马一排,排成四排,连接他们的缰绳都是用软地皮索,这边忙碌着,那边两门老样式地炮已经是推出去几百步有余了,李孟的亲兵们在那里面面相觑,这场面不是战争,又是在胶州营自家地地盘,他们也相对放松些,有一名亲兵小声的嘟囔道:
    “这要在战场上,得耽误多少功夫啊,真不知道折腾些什么。”
    亲兵的头目回头瞪了他一眼,那亲兵立刻是不敢再说话了,李孟却脸上带着笑容,他大概猜出来孙和斗到底要干什么了。
    那边两门炮这才是准备完成,孙和斗掏出个手巾,在自己的脸上擦了把,这怕是眼下他和周围人不同的唯一地方,其余时候,这才子看起来也就是个铁匠师傅的模样,而且还是那种出力的学徒。
    孙和斗这才是转过头对一边站着的李孟说道:
    “李大人,郭师傅,咱们一同去校场吧!”
    郭栋明显示有些糊涂,李孟则是含笑点点头,亲兵给他牵来了马匹,而站在那两门炮跟前的士兵有的坐在炮车的后面,有的人则是坐在前面。
    一名看着是车夫模样的人吆喝了一声,那马车开始缓慢的运动起来,顺着大门朝着官道上跑出去,在铁匠铺子这一大片区域之中,胶州营花费了许多的人力来整修道路,道路平整宽阔。
    李孟和亲兵们都是骑着马,看着那马车在八匹马的牵引下越跑越快,很快就超过了前面那些喊着号子,人推马拉的老式火炮。
    看到这些,方才出声那个亲兵立刻是哑口无言,孙和斗也是上马,追上了李孟,落后半个马头,开口说道:
    “大人,火炮试射的校场距离这里有五里路,大人马快,不若先去那边等待如何。”
    李孟笑着点点头,打马前行,一行人朝那边疾驰而去。李孟这边快马加鞭,但却注意到那八匹马拖拽的两门火炮,运动的速度也不算慢,至于那两门老式的火炮,则早就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校场这边是相对平缓的一块地方,原来这里也住着几十户人家,不过都是搬了出去,这周围在没有火器演练的时候,就是骑兵的训练场所,有火器演练的时候,则是由骑兵向外搜索一下,避免有人进入此地遇到危险,或者是窥视到胶州营的秘密。
    五里路,对骑马的李孟来说,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孙和斗在这边早就是安排好了助手等待,招呼着一干人等进入校场,进入位置。
    没过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