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铁骑纵横-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已经被鲜血染红,站在一块岩石上,向着萧风抱拳道:“多谢萧太守出兵相助!”
话语中,董卓带着一丝怨恨,这一次萧风充当了一次旁观者,他的精锐部队只剩下这么多了,可是萧风却没有折损一兵一卒,这太不公平了。
萧风拱手道:“不必谢我,我还要谢谢董太守呢,如果不是董太守在此牵制住韩遂,我也不可能布置的如此完美。请董太守放心,这次叛军已经全部被诛杀的干净,日后朝廷大军到此,我必然会如实奏报董太守的英雄事迹,告知他们,董太守为了与叛军周旋,最终全军覆没,为国捐躯了。”
董卓眉头一皱,问道:“萧太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呵呵,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这么简单的意思,难道董太守还不懂吗?”萧风笑道。
董卓道:“我是朝廷命官,你胆敢明目张胆的诛杀朝廷命官?”
“有何不敢?”突然,萧风脸色大变,当即下令道,“放箭!”
随着萧风的一声令下,野虎岭上箭如雨下,董卓所部瞬间被射杀了一大半,剩余的一百多人纷纷找岩石躲藏起来。
“对不起了董太守,为了凉州的安宁,只能牺牲你们了,你死了以后,也算是为凉州的和平做出了一点贡献。”
萧风的话说完之后,又是一拨箭矢射了过去。
董卓等人所在的地方是野虎岭的最顶端,那里没有任何植被覆盖,光秃秃的,百余人聚集在那个巴掌大的地方,还没有遮掩,任凭箭矢无情的落下,将士们一个接一个倒下,许多在临死之前,都在谩骂着萧风。
但面对如此箭雨,即便是再怎么骂,也都无济于事。
最后,在强大的箭雨之下,野虎岭上董卓所部无一人生还,不管是董卓,还是李儒、华雄、张济、张绣,每个人都身中数箭,像是一个个的刺猬一样。
萧风站在船上,看到董卓等人都被射死了,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淡淡的说道:“如果不趁这个时候将你们一网成擒,以后就会成为我永久的祸患。只是可惜了张绣了……但在大局面前,我绝对不能姑息任何一个人……”
☆、超度亡灵
一天之后,洪水逐渐退去,大地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不同的是,地面上多了许多死尸,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尸体大多都因为泡水的时间太长而发白、发胀。
萧风兵不血刃的除掉了韩遂的叛军和未来的劲敌董卓,只有少数将士幸免于难,但面对萧风所部的将士,也只能束手就擒。随后的几天时间里,萧风的部下都在忙着清理尸体,成千上万具尸体堆积如山,被一把火焚毁,留下来的只剩下骨灰而已,被风一吹,便散在了冀城周围各地,和黄土融到了一起。
此战,叛军有六万多人死在洪水当中,千余名侥幸没有被淹死的叛军士兵向萧风投降,而董卓则全军覆没,凉州的上空,到处飘扬着萧风的旗帜。
也许是因为冀城的怨气太重,许多士兵开始出现了不同症状的身体反应,有的上吐下泻,有的全身起疱疹,军医从未见过如此症状,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萧风只得派人去姑臧城,请神医华佗前来救治。
去请华佗的人尚未出发,左慈已经先行来到了冀城,腾云驾雾般的飞进了太守府里,双脚刚一落地,左慈一步向前跨去,竟然进了大厅。
萧风正在大厅里与众将商议战后事宜,对士兵突然染上的怪病都是一筹莫展,突然见到左慈出现在众人的面前,都是大吃一惊。
“仙长……”看到左慈,萧风随即停下手中一切事物,拱手道。
可是,萧风只叫了一声,左慈便立刻打断了萧风的话,一脸冷峻的道:“你不用多说了,一切事情我都已经知晓,冀城周围死伤无数,数万冤魂无法散去,这里阴气极重,士兵之所以出现不同症状的怪病,盖因冤魂作祟,即便是华神医来到这里,也无法根治。这些怪病非药石所能医治……”
大厅内,众人对左慈的未卜先知都感到诧异。萧风眉头一皱,便问道:“仙长此次前来,必然是为了这件事,不知道仙长可有什么办法吗?”
左慈捋了捋胡须,将手中拂尘一扬,自信满满的道:“我来这里,正是为了助你一臂之力,这些冤魂野鬼不散,冀城一带将永无宁日。这些冤魂野鬼都带有怨气,我在姑臧城凝视夜空,见冀城这里怨气冲天,遮天蔽日,掐指一算,已经知道这里的概况,此次我来,正是替你们超度这些亡魂的。”
“一切有劳仙长了。”萧风道。
随后,萧风为左慈准备了灵台,所有文武将官都站在灵台附近,左慈穿着一身白色道袍,手持一把桃木剑,登上灵台之后,便开始做起了法事,但见他俄而口念咒语,俄而挥剑指天,不大一会儿功夫,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变得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后,左慈大喝了一声“开”,但见从桃木剑的剑尖处射出一道白虹,直冲云霄,紧接着,犹豫萤火虫一般的点点星光开始不断的向白虹靠拢,随之夹杂着的,是一声声犹如鬼泣般的啸叫,让人听后毛骨悚然。
大约一刻钟后,成千上万的星光全部聚集在了白虹当中,左慈依然握剑指天,双目凝视着天空,口中慢慢地道:“尔等冤魂野鬼,速速前去地府报道,不要在危害人间了,你们虽然死的冤枉,可那些被你们杀死的人死的就不冤枉吗,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早日去地府转世投胎,十八年后,又是一条汉子。如果尔等还执迷不悟,我定让汝等永世不得超生,将你们打的飞灰湮灭!”
声音落下,天空中数万亡灵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骷髅头,那骷髅头张开嘴巴,竟然说出了话语,意在求左慈网开一面,他们愿意去地府,不再待在人间了。
左慈听后,十分开心,于是挥动桃木剑,将桃木剑的剑尖直接插进了地下,但见那些在空中聚集的亡灵飞一般的随着那道白虹飞入了地下,而天空中的乌云也逐渐散去,渐渐的恢复了晴朗的天气。
当乌云散尽,左慈身边插在地上的桃木剑开始不停的颤抖,白虹也逐渐消失,当桃木剑不再颤抖时,左慈这才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对萧风说道:“我已经超度了亡魂,然这里依然残存着怨气,此地不能久留,必须迁徙他处,不出三日,士兵所患怪病便可痊愈。”
萧风抱拳道:“多谢仙长相助。”
左慈摆手道:“举手之劳而已,无需挂齿。不过冀城周围方圆百里之内,最好不要再留人了,待半个月后,怨气完全消除之时,方可恢复。”
“多谢仙长指点迷津。”
“此间事已了,我也该回去了。”
话音一落,左慈脚下腾起一股烟雾,将他整个人托到了半空之中,随后他向着萧风抱了一下拳,整个人便化作一道白虹,“咻”的一声便消失在天际。留下来的,只是萧风等将士们的无限遐想,同时和一阵唏嘘声,都以为见到了仙人。
四月初十,萧风移师上邽,在那里安营扎寨,静静等待着朝廷派来的平叛大军。
韩遂再度叛乱,消息传到京师,十常侍抓住这个契机,重重的抨击已经是太尉的皇甫嵩,认为皇甫嵩之前平叛不力,未能斩杀韩遂,从而引发了新的叛乱。皇帝听从了十常侍的建议,本欲斩杀皇甫嵩以泄民恨,但由于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的大功,以及前次平定了凉州叛乱,加上众多大臣为之求情,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将太尉皇甫嵩贬谪,降为将作大匠,仍留在京师听任。
从此,皇甫嵩的人生跌入到了谷底,十常侍更是时常借机找茬。不堪重负的皇甫嵩只好自动请辞,告老还乡。但请辞由于十常侍暗中作祟,并未通过,反而诬陷皇甫嵩与韩遂暗中勾结,被打入了天牢。可怜皇甫嵩一世英名,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而皇帝听信十常侍的谗言,也让许多忠义之士寒心。
韩遂叛乱,不得坐视不理,于是司空张温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率领朝廷精锐五万人赶赴凉州。除此之外,朝廷还特意委派许多杰出才俊随同张温一同出征,并且给予张温随意调动沿途各州郡兵力的权力,各州郡的官员都必须协同张温作战,可见朝廷对这次叛乱的重视。
张温领命之后,从京畿洛阳率领大军一路向西,抵达关中时,正逢右扶风太守马腾在围剿吴越山,王国率众死守吴越山,马腾的部下多是新兵,双方交战数次,互有胜负,渐渐形成僵持阶段。张温见状,便动用大军围攻吴越山,先行拔除入凉障碍,解决后顾之忧。
王国不过是据险而守,先与董卓鏖战,后与马腾交战,部下早已经疲惫不堪,见张温动用朝廷精锐前来攻打,料抵挡不过,于是果断率众向张温投降。
张温接受了王国的投降,并且大肆宴请了王国。但有了皇甫嵩的前车之鉴,张温也不敢怠慢,待王国率众全部出山之后,张温便对王国痛下杀手,将王国等山贼骨干一网打尽,全部诛杀,却安抚王国的部下,让马腾率领王国已经投降的部下暂时驻守陈仓,他则率领大军继续西进。
朝廷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关中,尚未抵达凉州,便已经传来了韩遂大军全部被诛杀的消息。于是,张温便率领大军继续前行,于四月十五抵达了上邽。
上邽城外,旌旗飘展,队列整齐,克虏伯、武威太守、荡寇将军萧风率众欢迎即将到来的张温。
张温,字伯慎,南阳人。东汉桓帝延熹中为尚书郎,后历任尚书令、大司农,黄巾起义被平定后,拜为司空。此次被朝廷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又有当朝执金吾袁逢为其副贰,带领朝中精锐五万,诸多当朝的青年俊才皆在其帐下,可谓是声势浩大。
萧风率众远离上邽城数里地迎接张温,苦苦等候了一个上午,将近中午时,终于等到了张温的大军。
率先驶入众人眼帘的,是一队铠甲鲜明的骑兵,每个骑兵都穿着精良的铠甲,为首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在众多戴盔穿甲的队列中显得格外惹人注目。
此人没有披甲,只是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修长的身材上穿着一身雪白的猎装,在袖口的金色流苏,和散发着宝石光芒的钮扣给这件服装增添了许多华贵气息。他一头漂亮的黑发,配着那种只有贵族才有的苍白肤色,俊美面庞,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丝毫没有局促,倒好像在出席一次社交活动。宛如一个白马王子一般。
“军师,这个领头的骑士是谁?”萧风看到那个人之后,便随口问了一下身边的贾诩。
贾诩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回答道:“此人全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贵气,更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清高,我也没有见过,想必是朝中的王公大臣家的公子吧。”
萧风不再问了,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等待着那队骑兵的靠近。
当骑兵靠近后,萧风便向前走了一步,拱手抱拳,向着领队的骑着白马的公子道:“我是武威太守萧风,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原来你就是萧风?”领头的白马公子蔑视了扫了萧风一眼,话语中也夹杂着一丝轻蔑,“也不过如此嘛!我是虎贲中郎将袁术,见到本官,还不快快行礼?”
☆、嚣张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绍同父异母的弟弟,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者之一。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可以说,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是凤毛麟角。
在东汉王朝里,一提及袁氏,就不得不提及“四世三公”这个称为。因为袁术的高祖父袁安是东汉的司徒,袁安的第二个儿子袁敞做过司空,袁安的大儿子袁京虽然只做到蜀郡太守,但袁京的儿子,也就是袁安的孙子袁汤却官至太尉,并且袁汤的第三子袁逢、第四子袁隗也都位至三公,所以人们说袁家是“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意思就是自袁安这一辈下来,连续四代人都位至三公,这就是四世三公之说的由来了。
恰恰袁术就是袁逢的儿子,虽然现在袁逢还只是执金吾,并没有做到三公的位置,但是袁逢的弟弟袁隗已经位列三公了,现任当朝太傅。
所以,当袁术自报家门,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时,令萧风、贾诩以及在场的人都不由得吃了一惊,没想到权倾朝野,家世显赫的袁氏就这样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主公,袁术乃当朝太傅袁隗之侄,执金吾袁逢之子,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整个朝廷都有很庞大的势力,袁术是贵族公子,听说此人心高气傲,脾气古怪,招惹不得。”贾诩生怕萧风不知道袁术的来历,便依附在萧风的耳边,小声说道。
不用贾诩这样介绍,萧风也知道袁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本来他还很好奇袁术做为虎贲中郎将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现在听了贾诩的话语,他立刻就明白了。因为执金吾袁逢是张温的副手,做为袁逢儿子的袁术,随同父亲一起出征也没有什么解释不通的。
不过,袁术那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态度让萧风很反感,管袁术是谁呢,他看着就是不爽,而且袁术最终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到最后还不是死的很难看?
“哼……”萧风冷笑了一声,双手环保在胸前,对马背上的袁术冷冰冰的说道:“原来是袁将军,久仰久仰。不过,你是虎贲中郎将,我是武威太守,在官职上,可谓是平起平坐,你凭什么让我来对你进行参拜?再说,我还是克虏伯,有爵位在身,还是荡寇将军,虽然是个杂号将军,但好歹是当今陛下亲自册封的将军,职位要比你的中郎将高上一等,你不下马参拜我,反而让我参拜你,实在是无稽之谈。”
“你……”袁术听后,顿时脸色大变,他向来是走到哪里都被人捧着的人,即便是朝中那些比他官职还要高的人,也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可是眼前的这个人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还出言不逊,让他难以忍受,“你可知道我是谁?”
“知道,你已经自报家门了,虎贲中郎将袁术嘛,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袁氏四世三公,朝野尽知,袁将军又是袁氏杰出的才俊,天下无人不晓。”
“既然你知道我的家世,你还敢这样对我说话,难道你就不怕我治你罪吗?”
“治我罪?我平贼杀寇有功,何罪之有?”
袁术听完萧风的这一席话,气的吹胡子瞪眼,嘴边上的两撇小胡子微微上翘,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怒气塞胸,却无从发泄。第一次,他遇到这样不给他面子的人,也是第一次有人敢这样拂逆的他意思。不过话又说回来,萧风说的头头是道,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错,更何况萧风又是这次平定了凉州叛乱的有功之臣,他拿他就更没有办法了。
“哈哈哈……”突然,袁术阴郁的脸上突然变得晴朗起来,一抬腿,便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直接站在了地上,打量了一下萧风后,便朗声说道:“我袁术还是头一次碰见你这样人,平常不管谁见了我,都要躲着走,敬让我三分,你倒是个例外,真的很有意思。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和你交个朋友,不知道萧太守意下如何?”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与袁将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勉强相交的话,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友谊,不如就保持现状,大家萍水相逢、相敬如宾的好。”萧风义正言辞的拒绝道。
“萧风!你当真以为我无法奈何的了你吗?”袁术本想借机找个台阶下,才故意如此拉拢萧风,可是萧风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拂逆他的意思,让他在众人面前十分难堪。他是一个非常喜好面子的人,当着众多部下出了丑,这口气怎么也不能再咽下去了。
话音一落,袁术“唰”的一声便抽出了腰中所佩戴的长剑,剑尖直接指向了萧风,目光中充满了怒意。
萧风身后的徐荣、庞德、鞠义、樊稠四人见状,立刻挺身而出,直接挡在了萧风的身前,纷纷拔出腰中所佩戴的兵器,虎视眈眈的瞪着袁术。
原本祥和的气氛,登时被搞的紧张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