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几年,他在为粮草而努力,从天竺筹集了海量的粮草,并且运到西域。
    如今,在西域贮存的粮草足够百万大军两年支用,王毛仲与有力焉!
    李隆基把王毛仲派来主管后勤一事,这对于张说来说是天大的美事儿。有王毛仲在,他就可以减轻很多负担。
    “开疆拓地,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李隆基的眉头一挑,道:“打下来了,还要治理!唯有如此,大唐才能越战越强。而不是象大食那般,虽然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却是风雨飘摇,四面楚歌。”
    说到这里,声调转高,道:“因此,治理就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这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五年来,朕储备了十万人才。”
    “十万?”群臣一阵惊呼。
    李隆基说得对,打下来就得治理,唯有治理好了,唐朝才能越来越强,而不象阿拉伯帝国那般如同坐在火药桶上,随时会被炸个粉身碎骨。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李隆基储备了十万人才,这真的很惊人了。
    “这治理一事,需要一个人来牵头。”李隆基的目光落到宋璟身上,道:“这事就由宋璟来打理。”
    宋璟才能昭著,非凡了得。而眼下的国内,革除积弊已经告一段落了,宋璟能够走开了,派他去治理这些打下来的地方,非常合适。
    “宋璟,你记住:张说打下一地,你就接手,治理一地!”李隆基道。
    “遵旨。”宋璟昂昂领旨。(未完待续。。)

第七章 大唐战车隆隆启动
    姚崇政才昭着,由他率人前去治理,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他作为丞相,必须要留在国内,要坐镇中枢,那么这治理一事就理所当然的落在宋璟身上了。
    宋璟不仅刚直,而且还有不凡的才干,他还富有治理吐蕃和天竺这些异域的经验,由他牵头治理一事,没人会有异议。
    “把治理一事交给宋璟,放心。”武则天非常赞赏的点头,道:“只是,这治理一事太过繁剧,得给宋璟调配几个能人,不然的话,宋璟会被累坏的。”
    “圣后英明!”众人对武则天的说法大为赞同。
    这次出兵进攻阿拉伯帝国,若是成功的话,唐朝就会拓地万里之广。而且,这万里不比吐蕃这种地广人稀之地,这里有着众多的口众,需要处理的政务之多可想而知。即使宋璟再厉害,他也不可能把这些事儿做完,这需要给他配几个能人相助。
    “这样吧。”李隆基点头,道:“除了姚崇、张说、钟绍京,不能动以外,其余人等,宋璟你瞧中了谁,就挑走。”
    李隆基这是给宋璟大开方便之门了,任由他挑人。
    姚崇是丞相,要坐镇中枢,肯定不能被挑选。张说要统兵出战,同样不能挑选。至于钟绍京,他要暂代兵部尚书一职,也是不能挑选,因为大战一开,需要处理的军务很多,兵部必须要一个能人坐镇。
    “陛下,能不能把韩休调来。”宋璟微一沉吟,道:“张九龄能来是最好。只是天竺也需一人坐镇。把韩休调来就成。再有李元绂、张嘉贞他们相助。应该是可以了。”
    天竺是这次出兵西征的最重要粮草来源地,在唐朝拿下撒马尔罕以前,唐军的粮草都要从天竺调运,必须要一个能人坐镇,张九龄和韩休二人必须留下一人。两人中,张九龄留下似乎更合适。
    “好!”李隆基欣赏的点头,赞赏道:“宋璟站得高,看得远。有大局观,能从全局看问题,这很好!”
    治理的事儿很繁剧,需要很多人手,若是换个人很可能连张九龄也要了,宋璟没有这么做,他的确是当得这赞誉。
    “张说离开后,兵部的事务就由钟绍京兼领。”李隆基冲钟绍京道。
    “遵旨。”钟绍京暂摄兵部,这是众望所归之事,群臣不会有异议。钟绍京领旨。
    “击破大食的大体事儿,我们已经商议得差不多了。还有具体事宜,你们有甚要说的,尽管道来。”李隆基扫视众人道。
    接下来,众人商议具体的出兵事宜。数十万大军出动,需要做的事儿很多,这一商议就是好几天,这才商议妥当。
    “陛下,这次西征,应该从军事学院里挑选一批人,组成一支军队,要他们参战,磨练他们。”王孝杰最后道。
    “应该的。”众人齐声赞同。
    李隆基创建大唐军事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如此大战,若是不能让这些学员参战,那就是错失良机了。
    良将,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唯有实战才是最好的磨练,让这些学员参战是一个很英明的决定。
    “王孝杰,你是否发现了将才?”李隆基盯着王孝杰问道。
    “陛下英明。臣还没有说,你就发现了。”王孝杰未语先笑,道:“在军事学院里,臣还真发现了一员帅才。”
    “帅才?”是帅才而不是将才,群臣的兴趣大增,个个眼睛瞪圆,死盯着王孝杰。
    王孝杰是大唐名将,征战一生,眼光奇高无比,等闲人难入他的法眼,被他赞为帅才,必然是非凡了得之人。
    “他就是张守珪。”王孝杰笑眯眯的道。
    “大唐名将?”李隆基一惊,随即就是欢喜无已。
    张守珪是唐朝的名将,战功昭着,为大唐立下赫赫军功,青史留名。如今的张守珪很年轻,不过二十多岁,有他出现,也就意味着大唐名将不会象武则天时期那样“断代”,而是代代相传。
    “此人精明过人,才思敏捷,对兵道自有独到之处。”王孝杰笑呵呵的道:“臣特的指点过他,只要假以时日,让他磨练磨练,就能独挡一面。”
    张守珪成了王孝杰的弟子,得到王孝杰的兵法,而张守珪天赋不凡,一定能大放异彩。
    “如今只发现了一个张守珪,要不了多久,郭子仪、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这些大唐名将就会一一现身。到那时,大唐将会达到鼎盛,将才不缺。”李隆基很是欢喜。
    如今的郭子仪、李光弼、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他们有的还很年幼,有的还没有出生。只要过上十几二十年,等到这些名将现身,再有大唐军事学院进行培养,大唐就会有大批名将,要想不达到鼎盛都难。
    等到诸事商议完后,李隆基道:“大军即将调动,张说应当率领诸将先一步进入西域,为大战做准备。”
    “遵旨。”张说他们领旨。
    数十万大军调动,需要处理的事儿很多,张说他们先一步进入西域,准备开战事宜,这是应该的。
    张说他们把他们手上的事儿交接完成,众将就在张说的率领下,赶赴西域。
    李隆基率领群臣相送,一直到灞上折柳而别。
    “诸将已去西域,大军开始调动。”李隆基一声令下,大军开始奔赴西域。
    在全国各处,涌现出了一幕幕热血壮歌。
    “弟兄们:你们已经知道了,自从五年前,陛下登基伊始,大唐就在准备击破大食,完成太宗皇上未竞之愿。今日,陛下终于下旨了,要我们奔赴西域。击破大食。你们愿不愿参战?”一个校尉向集结在一起的唐军大声训话。
    “愿意!”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早在六十年前。波斯帝国覆灭之前,派人到长安请求唐朝出兵。唐太宗考虑到当时的条件不具备,西突厥未灭,唐军不可能通过西域进入波斯,只得以路途遥远为由拒绝出兵。这给了阿拉伯帝国机会,灭掉波斯后,阿拉伯帝国实力暴涨,大举东进。想要打到唐朝来,奴役中国。
    唐太宗拒绝出兵一事,不仅仅是唐太宗的遗憾,也是唐人的遗憾。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弥补这一遗憾了,可以击破阿拉伯帝国了,他们能不欢喜么?
    “我要告诉你们:此战要在异域万里之外开打,会很辛苦,有天大的危险,很可能埋骨他乡。他们怕不怕?”校尉接着训话。
    “不怕!”
    “怕,就不是大唐好男儿!”
    “大唐好男儿就不怕!”
    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如同雷鸣似的。
    “很好!这才不愧是大唐好男儿!”这个校尉大为欣慰,道:“没给你们说,我曾追随陛下参与了灭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战,更是在喀布尔砍下大食狗头三级。”
    这个校尉无比自豪,红光满面,越说越兴奋,声音越来越高。
    李隆基灭吐蕃、平定天竺、征服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打败古太白,这是一连串的辉煌胜利,早就为唐人所熟知。能亲身参与这一战,这对谁来说都是无比自豪之事。
    “大人,能给我们讲讲么?”
    “是呀。大人,给我们说说你的英雄事迹。”
    将士们一脸的艳慕,眼睛放光,恨不得立即听到他精彩的故事。
    “可以。我们一边行军,一边说给你们知道。”把这等得意事儿说与别人知道,是一大快事。更别说,这还能激励军心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好!好!好!”将士们大为欢喜。
    校尉一声令下,这队唐军踏上征程,奔赴西域。
    这样的场面,在大唐各处不断上演,一支支唐军按照既定的部署,奔赴西域。
    一队队唐军朝西开去,在河西走廊上开始汇聚,引发了一场大风波。
    “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声响传来,正在朝东进发的商队听到这如雷声响,个个耳朵竖起来了,眼睛瞪圆。
    “这是甚声音?如此响亮。”
    “好象是大军开进的声音。”
    “大军开进?没错!就是大军开进。这是蹄声,声音错落有致,整齐利索,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如此大军出现在河西走廊,这是为何?”
    “不会是大唐要对大食动手了吧?”
    “没错!一定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太好了,大唐要击破大食了!走,我们犒军去!”
    这支商队的商人一阵猜测,想到了唐朝进攻阿拉伯帝一事,大是欢喜。
    “对!犒军!”
    商人很快就取得一致意见,带着人手,赶着货物,去迎接唐军。
    远远就看见一条长龙,滚滚而来,声威惊天。
    “没错!就是大唐之军!是我们的军队!”
    “哈哈!大唐要击破大食了!要击破大食了!”
    先前还是猜想,如今得到证实,他们是喜笑颜开,一张嘴哪里合得拢。
    “好威武雄壮的军队!”
    “那还用说!谁叫这是我们大唐的王者之师呢!”
    商人把唐军开进的整肃阵势看在眼里,喜不自禁,赞不绝口。
    “隆隆!”唐军快速到来,蹄声如雷,从他们身边快速通过,朝西前进。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整个河西走廊上,到处都是在开进的唐军。一队队唐军,组成一条长龙,滚滚西去,前不见其头,后不见其尾。
    打个比喻的话,唐朝若是一辆战车的话,大唐战车已经隆隆启动。(未完待续。。)

第八章 西域盛况
    吐蕃,逻些。
    一队队吐蕃军队列成阵势,威武雄壮。这些吐蕃军队,经过唐朝的训练和武装,与当初的吐蕃军队大为不一样了,虽然不及唐军,却也有巨大的提升。
    其提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号令更加严明了,列成的阵势一派整肃。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吐蕃军队的装备更加精良了,他们使用的是唐军的装备,虽然还没法与真正的唐军相比,也是鸟枪换炮了。
    唐朝要击破阿拉伯帝国,不能仅仅依靠内地,还要让吐蕃这些征服之地出力出钱出人,唯有这样,唐朝才能越战越强,才能减轻很多负担。
    这些吐蕃兵士,昂头挺胸,个个一脸的激动,因为他们艳慕已久的上战场机会来了,唐朝要对阿拉伯帝国动手了,他们也有机会上战场,也有机会立军功。
    唐朝是一个武功极盛的王朝,对军功的赏赐极为丰厚,若是能立下军功,就能获得一笔重赏。更别说,此次击破阿拉伯帝国,唐朝给出的赏赐会比以往都要丰厚,丰厚得多,谁能不想呢?
    “瞧你们这样儿,昂头挺胸,精神抖搂,是去赴宴吧?”唐军将领到来,打量着这些吐蕃军队,对他们的战斗风貌很是满意,重重点头。
    “呵呵。”吐蕃军队发出一阵畅笑声。
    “看看你们如今的样儿,再回想以前见到你们的样儿,我很是感慨。”这个唐军将领指着一个吐蕃兵士。道:“当初见到你时。你面黄肌瘦。气息奄奄,都快饿死了。如今的你,筋骨如铁,精神抖擞,没有一点快要饿死的样儿。”
    “大人,你还记得我?”这个吐蕃兵士有些难以置信,眼里尽是激动。
    象他这样普通的兵士,在吐蕃不知道有多少呢。这个唐朝将领能记得他,是一件让他万分激动的事儿。
    “当然记得。”这个唐朝将领重重点头,道:“是我下令,叫人把你救起来,给你喂水吃药,把你从鬼门关救回来的。”
    “大人的救命之恩,我没齿难忘。”这个兵士异常激动,道:“象我这样的人,在吐蕃还有很多,我身边的弟兄们与我差不多。大唐。就是我们的恩人,大唐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病了能吃上药,更是让我们从军,可以升官。弟兄们:你们说,我们该不该报答大唐?”越说越是激动,身子都在打颤了。
    “应该!”这些被唐朝征召的吐蕃兵士都是赤贫出身,他们对于自己的巨大变化最是清楚不过了,他们的利益与唐朝牢牢拴在一起,报效唐朝是应该的。
    “说得好!”这个唐朝将领大声赞赏,道:“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大唐胸怀博大,不会岐视你们,任人唯才。只要你有才,就能得到重用!想必你们也知道,黑齿常之,他并不是大唐人,他是高丽人,但他有才,圣后就重用他,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军功,封国公。你们能想得到么?”
    “黑齿常之的事儿,我是知道的,他真不是大唐人,却给封国公,不简单啊。”
    “我也要立下军功,封国公就不想了,封个县男甚的就知足了。”
    黑齿常之是武则天时期的重将,他出身高丽,却能在唐朝被封为国公,这是异姓在唐朝取高位的典范,谁能不艳慕?
    唐朝用人只看才能,不管出身,也没有种族歧视。哥舒翰是突厥人,被李隆基重用;李光弼是契丹人,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副将;高仙芝是高丽人,被李隆基委以重任,差点攻入阿拉伯帝国腹心之地。
    虽然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他们还没有出现,但有了黑齿常之一事,就足以激励人了。
    “你们放心,这次大唐西征,有的是你们立功的机会!”这个将领大手一挥,大声训话道:“只要你们敢打敢拼,大唐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击破大食?”
    “有!”吐蕃兵士扯起嗓子大吼。
    “很好!出发!”唐朝将领一声令下,这支吐蕃军队出动,奔赴西域。
    xxxxxxxx
    天竺,王舍城。
    数万天竺军队集结在王舍城下,阵势整齐,一派整肃,气势惊天。
    天竺军队与吐蕃军队一样,在经过唐朝的训练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号令,还是装备,都提升了好几个台阶。
    对于天竺军队的训练,比起对吐蕃军队的训练还要省事。训练吐蕃军队,唐朝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给吐蕃军队打造了不少装备。
    而训练天竺军队,就不必如此费事,唐朝只需要派出良工前来天竺监督,就能利用天竺的资源打造军械,制造武器盔甲之属。
    因为天竺资源丰富,而又有众多的人口,唐朝只需要进行管理与指导就行了。
    武装天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