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喘口气。接着道:“反而是征服吐蕃更难,因为吐蕃地处高山密林,易守难攻,就是秦皇汉武,还有太宗皇上,这些雄材大略的帝皇都无能为力。三郎能征服吐蕃,既是三郎了得,又是侥幸。说是侥幸,是因为都松芒布结亲征,给了三郎良机。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任凭三郎了得,也是莫想征服吐蕃。”
    这话非常在理,因为吐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过险要,易守难攻,尽管华夏有秦皇汉武唐太宗这些牛哄哄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若是都松芒布结不亲征,李隆基也不可能征服吐蕃。就算李隆基在大非川把吐蕃军队重创,哪怕吐蕃伤亡再惨重,只要都松芒布结还在,就能守住积石山。
    李隆基能够征服吐蕃,确属侥幸。
    “尽管征服吐蕃是侥幸之举,然而,若无三郎的了得,抓住良机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武则天话锋一转,又夸赞李隆基。
    这话同样在理,因为运气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若李隆基没有准备,他若是不了得,就不能迅速抓住这机会。
    “吐蕃地势高,从吐蕃出发,就是居高临下,要征服天竺,何难之有?想那王玄策,以区区借来的上万兵力,就能横扫半个天竺,三郎手握二十多万精锐,要是还不能征服天竺,就没天理了。”武则天一副云淡风轻的道。
    武则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她看得非常透彻。
    吐蕃比起天竺来,虽然很贫穷,那里多穷山恶水,却是在战略层面极为重,因为吐蕃地势高,可以俯瞰天竺。
    阿三的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大印度联邦”构想,包括现在的印度阿三、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藏省。他之所以把藏省也拉入他的构想中,就在于藏省有着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藏省是全球地势最高的地方,会对阿三构成巨大威胁。
    据测试,射程一千公里的导弹,若是在藏省打出去,就会变成三千公里的射程,这个例子就足以说明藏省的重要性。
    “娘说得在理,说得在理。”李旦显摆没有机会,颇为尴尬,笑得有些勉强。
    “还有一件事情,你得做好准备。”武则天提点一句,道:“天竺已被三郎征服了,要不了多久,三郎就要率军西进了。这次西进,三郎不仅要征服大片的土地,很有可能会和大食遭遇。”
    “遭遇大食?”李旦、李显和李重润大吃一惊。
    “没错。”武则天重重点头,道:“三郎在征服,在为与大食的大战做准备,大食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东进。三郎这次西进,十有八九会遭遇大食。”
    “谢娘提醒,朕知道怎么做了。”对于武则天,李旦还是信任的,她竟然如此有成算,看来这事八九不离十了。
    xxxxxxxx
    王舍城,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王舍城的著名景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释迦牟尼在此悟道,是佛家胜地。
    李隆基、张说、宋璟、陈玄礼、杨思勖、薛直、王毛仲、张小飞、裴孝恪、苏凡他们聚在一起,再在喝茶,神态轻松。很是闲适。
    这一转眼间。就大半年过去了。李隆基他们终于把天竺的事儿忙得差不多了,告一段落了。这半年来,李隆基他们是忙得连轴转,没有休息的时间,有时候更是忙得连饭也吃不上。
    “半年了,天天忙得团团转,难得有如此轻闲的时候,真是‘人生难得半日闲’呀。”李隆基喝着茶。很是感慨。
    “呵呵。”这半年他们有多忙碌,在座之人都知道的事儿,听了这话,会心一笑。
    “天竺的事情虽然还有很多,却已告一段落了,我们接下该如何做,你们都说说。”李隆基扫视众人一眼道。
    “太子,我以为天竺的余下的事儿交给宋大人就成了,太子可以率军西进了。”张说第一个发话。
    “没错,没错。我早就想西进了。我好想遇到大食人,与大食好好打一仗。”张小飞第一个响应。扯起嗓子叫嚷,道:“打天竺,前前后后快一年时间,愣是没有打一场好仗,真没劲,没劲透顶。”
    灭天竺这一仗太过顺利了,顺利得出乎李隆基的意料。就没有一场硬仗,众将还真是觉得不过瘾,大为赞成张小飞的话:“没错!”
    “听说大食人很能打,他们骁勇善战,也不知道是不是如传言中那般了得,真想与大食人好好干一仗。”裴孝恪重重点头,大声叫嚷,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
    唐军之所以能席卷天下,灭国数十,就在于他们并不惧怕硬仗血战,越是有硬仗血战要打,他们越是兴奋。
    “你们的愿意会实现。”宋璟把众将兴奋的样儿看在眼里,赞赏的点点头,道:“这次西进,十之八九会遇到大食。”
    “真的?”众将大为惊喜,眼睛瞪圆,眼里尽是高昂的战意。
    “宋璟没说错,这次我们西进很可能会遇到大食,有的是硬仗给你们打。”李隆基肯定一句,道:“我们在做准备,大食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做准备。我们一路往西打,是想尽可能与大食更近,同样的,大食往东打,尽可能与我们更近些。我想,他们已经快要到西域了吧?”
    “这个泥涅师,他这个波斯总督也太玩忽职守了,也不把大食的情形打探清楚。”有人埋怨泥涅师。
    “这也怨不得泥涅师,毕竟我们远在天竺,即使他得到消息,要送来也需要很长时间。”李隆基知道不能怪罪泥涅师,道:“我的意思,我们即时出兵西进,争取赶在大食人之前到达西域诸国,威慑诸国。”
    若是唐朝先一步占领中亚诸国,这对唐朝有着天大的好处。
    “太好了!太好了!”众将嗥嗥叫。
    “嗯,苏凡,你就留守天竺吧。”李隆基冲苏凡道。
    “啊。”苏凡惊呼一声,一蹦老高,气急败坏的道:“太子,末将还要想着打大食呢,不能留守,不能留守。”
    留在天竺虽然清闲,却是没劲,不如打大食带劲,苏凡才不想留下。
    “叫你留下就留下,这是军令!不是买菜,可以讨价还价。”李隆基脸一沉。
    “遵命。”尽管苏凡不愿意,还是凛然受命。
    “略事准备后,我们就出发吧。”李隆基正式下令。
    “太子,不用准备了,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你一声令下。”陈玄礼昂头挺胸,激昂昂的道:“弟兄们为了西进,时刻准备着!”
    “甚好!那就出发吧!”李隆基欣慰的点点头。
    一声令下,唐军开始西进。
    一队队唐军驰骋,溅起大片大片的烟尘,连天接地,如同一朵朵巨大的乌云。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一片黑色的海潮朝着西北涌去。
    数日之后,唐军到达天竺边境。
    “前面就是巴基斯坦了。只要拿下巴基斯坦,我们就离中亚更近一步。”李隆基望着巴基斯坦,一拍马背,率先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遭遇大食
    巴基斯坦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后来遭受外敌入侵,印度文明走向衰亡,使得印度文明的重心朝东转移,到达印度境内。
    历史上,巴基斯坦名义上属于印度,实际上印度从来就没有完全统一过,就是那位令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阿育王,也未能真正全面统一印度。
    阿拉伯帝国的入侵,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阿拉伯帝国把穆斯林传入这一地区,使得这一地区的宗教与印度大为不同,巴基斯坦更加独立于印度之外。
    这是现代发生“印巴战争”的重要导火索。
    李隆基率军进入巴基斯坦境内,见识了巴基斯坦部落、百姓的热情后,有些晕乎乎的。
    “听说么?唐军来了,我们迎接唐军去。”
    “唐军可亲可爱,如同亲人似的,我们一定要与唐军多加亲近。”
    “唐军不仅战力强悍,难有敌手,就是军纪也是极严,不损百姓一针一线,不拿百姓一物,比起天竺那些该死的军队好得太多了。唐军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无论如何也要与唐军搭上线。”
    “若是与唐军搭上了线,就有机会去唐都长安好好见识一番。你知道么?唐都长安是当今之世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听说那里有超过百万口众。百万啊,我们的部落加起来连十之一二都没有呢。光想想,我就头晕。”
    “莫要说我们部落,就是把我们附近这数万里内的部落全算上,也没有百万之众呀。都不知道唐人是如何做到的。”
    “唐人富足。安居乐业。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哪是我们能比的。我们能吃顿饱饭就不错了,这人与人比,真是气死人呀。”
    唐军到来的消息一转开,各个部落不能淡定了,叫嚷着要与唐军搭上线。
    唐朝威名赫赫,不要说与西域极近的巴基斯坦,就是远在中东的国家,比如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都知道唐朝的威名。要不然的话。波斯帝国也不会在亡国的关头请求唐朝出兵了,俾路斯也不会到唐朝避难了。
    正是因为唐朝有如此威名,巴基斯坦的部落一得到唐军到来的消息,无不愿迎接唐军。因为唐朝太过富饶,若是与唐军搭上线,好处多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他们到唐朝去,见识唐朝的富饶。
    尤其是,唐都长安让他们最是向往,那可是传说中的百万人口巨城。
    唐长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巨城,繁华异常。凡来过长安的异域人,都是印象深刻,震憾无已,回去后,就要好好传播长安的繁华。
    商量好就行动,这些部落的酋长,立时带着人,带着重礼,赶去迎接唐军。
    一时间,在离天竺边境数百里内,到处都是热情洋溢,赶去见唐军的巴基斯坦人。
    人越聚越多,到了后来,就是人山人海,多不胜数,个个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如同在迎接老祖宗似的。
    “隆隆!”如雷的蹄声响起,隐隐传来。
    “来了!唐军来了!”这些巴基斯坦的百姓开心不已,咧着嘴直笑,睁大眼睛瞧着前方,一脸的期待,期待唐军早点出现。
    没过多久,只见一条长龙,对着他们滚滚而来,声威惊人。
    看得清楚了,这的确是唐军,不计其数的旗帜上写着一个“唐”字,在风中飘扬,猎猎作响。
    “这是唐军的旗帜,我识得这个‘唐’字。”
    “真是唐军呢。不说别的,光这旗帜,就好威风呢。”
    “唐军的旗帜固然威风,却是远远不如唐军威风,等会你见识了唐军的威风,莫要吓得尿了哦。”
    “你才尿呢,你全家都要尿。”
    在巴基斯坦百姓的叫嚷中,唐军来得更近了,看得清更加清楚了,引来一片尖叫声。
    “天啊,这就是唐军?好威风呀。跟天神似的。”
    “这身胚,这威风,跟杀神似的。”
    “这是甚铠甲?明光闪亮不说,还全身包裹。不说别的,光这身铠甲,足以让敌人难受的了呀。”
    巴基斯坦百姓指点着,叫嚷着,一脸的震惊之情。最让他们震惊的莫过于明光铠了。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顶级铠甲,也是人类古代世界的顶级铠甲,有着良好的防御力,要是能有这么一副铠甲,一定是很拉风的事儿。巴基斯坦百姓既是震惊,又是艳慕,恨不得和唐军换换。
    “让让!让让!快让让!”唐军大声吆喝,声若雷霆。
    巴基斯坦百姓有心与唐军亲近,却是慑于唐军之威,不敢不让道。
    道路一让开,唐军快速通过,压根儿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让这些巴基斯坦百姓好一阵遗憾,连亲近的机会都没有。
    紧接着,他们又是赞不绝口。
    “唐军号令很严,不对付我们这些百姓,真是难得!”
    “要是天竺军队的话,一定会杀光我们,抢光我们,还要凌辱我们的姐妹。”
    “如唐军这般,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
    巴基斯坦百姓对唐军不针对他们,不杀他们,不欺压他们是非常欣赏。
    在历史上,天竺人一直想要统一巴基斯坦,时不时就会出兵进入巴基斯坦境内烧杀抢掠,这让巴基斯坦百姓痛恨无已。当他们见识了唐军后,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天竺军队,对天竺军队恨上了。
    “张说,找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对他们进行安抚。”李隆基把情形看得清楚了,知道这必须要处理一番,要安抚一通。
    “太子放心,我明白。”张说深知此举很重要。可以得到巴基斯坦百姓归心。这对唐朝有着莫大的好处。
    将来与阿拉伯帝国开战后。大量的军需物资要从印度运来,就要通过巴基斯坦境内,让巴基斯坦臣服于唐朝,对唐朝有着天大的好处。
    当唐军进行安抚后,巴基斯坦百姓大为欢喜,心悦诚服。
    而李隆基率军继续前进,通过巴基斯坦境内没怎么费事,压根儿就没有战斗发生过。这就是一场行军罢了。
    很快的,唐军又进入了阿富汗境内。
    阿富汗的百姓得到消息后,和巴基斯坦的百姓一样,赶来迎接唐军,唐军在阿富汗境内的行动异常顺利,也是一场行军。
    然而,意外发生了。
    xxxxxxxxx
    在阿富汗边境西面,出现一支大军,正是古太白率领下的阿拉伯帝国军队。
    古太白受命以来,率军东进。一路上打得异常顺利,可以说是望风而降。就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终于来到了阿富汗边境上。
    “前面就是阿富汗,只要我们进入阿富汗,就能拿下阿富汗。一旦占有阿富汗,我们就能把这里打造成我们的粮仓,我们离唐朝的西域就更近一步,就能更好的威胁唐朝。”古太白骑在一匹神骏的阿拉伯良驹上,眼睛瞪圆,打量着前方,大为得意。
    阿拉伯帝国要想征服中国,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粮草如何解决的问题。
    象唐朝这样的大国,是阿拉伯帝国的劲敌,一定会发生多场血战,要打不少硬仗,消耗极大。若是粮草问题不能解决的话,就无法征服中国。
    优素福的解决办法就是打造“前进基地”,就是在西域附近征服一些富饶的地区,当作阿拉伯帝国的战略基地使用。
    阿富汗既富饶,又离中国很近,若是拿下阿富汗的话,对阿拉伯帝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这是优素福派遣古太白东征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们占领阿富汗后,再把巴基斯坦占领,我们就有了两个离中国很近的富饶之地,征服中国就是必然的。”古太白眼中精光闪闪,右手一挥,大声下令,道:“进入阿富汗!若有不从者,杀!”
    阿拉伯帝国以血腥著称,用铁血手腕建立起残酷的统治,凡不信仰真主者,该杀。
    就在这时,一队斥候飞速驰来,冲古太白禀报:“大人,发现唐军。”
    “唐军?”古太白的眼睛猛的瞪圆了,一脸的难以置信,道:“真是唐军?”
    “大人,千真万确。”斥候忙肯定一句:“唐军正朝西而来,多不胜数,如同海潮似的,无边无际呀。”
    “你们有没有弄错?唐军怎会到这里来?怎会来这么多?”古太白尽管精明过人,也是不太相信唐军会这么快就到来了。
    以他对唐朝的了解,唐朝要想进入西域很困难,要通过千里无人的荒漠戈壁。而且,唐朝向西域运输物资很难,唐朝不可能在西域派出大量的军队,更不可能无边无际。
    “大人,没错。是我们亲眼看见的。”斥候再度肯定一句。
    “嗯。”古太白的眉头一挑,念头转动之际,猛然间想明白了,脸色大变,大声叫道:“不好!唐军先一步征服了巴基斯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