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射杀之后,就是挥着横刀冲来,手起刀落,出手狠辣,等到唐军过后,就没有一个能喘气的契丹了。
    xxxxxxxx
    “楚王,离孙万荣的营地只有二十里的路程了。”裴孝恪疾驰而来,冲李隆基禀报。
    “好!”李隆基大声叫好,一脸的兴奋,道:“孙万荣有没有察觉?”
    “没有!”裴孝恪兴冲冲的叫嚷:“我们把沿途能杀的都杀了。怎会走漏消息?孙万荣一点也没有察觉,他呀。做梦也是想不到我们已经杀来了。”
    “太好了!”一片叫好声响起,众将个个兴奋得眼睛冒光。
    孙万荣若是察觉唐军攻来的话,他打不过还可以逃。一旦他要逃的话,对于唐军来说就是大麻烦,因为孙万荣可以朝北逃,甚至进入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唐军想要追都难以追上。
    孙万荣没有察觉,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可以一举而灭掉他。
    “我们离孙万荣的营地已经很近了,孙万荣很快就会知道我们到来了,这进攻得趁早,我之意,不歇息了,立时攻进。”李隆基微一凝思道。
    “区区契丹,没有严格的训练,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很好的战法,其战力并不强,比起突厥远逊,即使我们长途奔袭而来,有些疲惫,也能轻松战胜。”陈玄礼眼中精光闪闪,很是轻蔑的道。
    “没错!”张说重重点头,大为赞成。
    唐军的战力非常强悍,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就是强横的突厥都不是对手,更何况契丹了。契丹的整体实力比起突厥差远了,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严格的训练,更没有先进的战术战法,即使唐军疲惫不堪也能稳操胜券。
    更别说,唐军还能打契丹一个措手不及。
    “五万军队一分为五,每队一万人。张说、陈玄礼、薛直、裴孝恪,你们各率一万人,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发起进攻,我率一万在外围,截杀漏网之鱼。”李隆基立即下令。
    这安排非常好,众将没有异议。
    军队一分为五,每队一万人,张说、陈玄礼、薛直和裴孝恪各率一队,立即进攻。
    “隆隆!”唐军如同下山猛虎般,骑着骏马,紧握横刀,对着孙万荣的营地冲去。
    李隆基剩下的一万人再分成四队,指定四个将领指挥,分散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准备截杀漏网之鱼。
    孙万荣的营地并不大,占地不过十来里,帐幕还不到一万,集中在这里的契丹不过四五万人的样子。
    其中,最主要是孙万荣的军队,差不多两万人的样子,余下的是牧民。
    契丹的总人口本来就不多,有没有二十万都成问题。而且,还分散在各处,唐军一路行来,斩杀不少,余下的全部集中在这里,若是被唐军杀光的话,契丹这个种族都不会存在了。
    契丹军队正在训练,牧民正在烤羊肉,煨马奶子,准备午餐。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震得地皮都的颤抖。
    “蹄声?这是军队。”孙万荣骑在高头大马上,正在指挥他的军队训练,一听之下,眉头一挑,很是惊疑:“这蹄声整齐,错落有致,这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比起我的军队还要了得,是哪里来的军队?”
    “突厥能如此整肃,会不会是突厥?”
    “突厥都灭了,哪会是突厥。”
    契丹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不好!唐军来了!”猛然间,孙万荣的脸色苍白如纸。(未完待续。。)

第五章 凯旋班师
    孙万荣脸色大变,苍白如纸,没有一丝儿血色,整张脸都扭曲了,失声尖叫,仿佛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然而,群臣却是不信,个个狠狠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唐军不可能到来!”
    “就是呀!这么多年来,唐军就没有到过这里。”
    “我宁愿相信日头从西边升起,也不会相信唐军会到来。”
    孙万荣听在耳里,只觉眼前发黑,这都什么时候了,他们竟然不信,只得强忍着心惊,扯起嗓子喝道:“如此整肃,只有突厥和唐军能做到,突厥已经被灭了,就必然是唐军了。”
    “这”孙万荣的话非常在理,能有如此整肃阵势的,不是突厥就是唐军,突厥被灭了,也只有唐军了。
    “唐军真的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唐军勇猛无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法了得,战力极为强悍,我们打不过呀。”
    “天啊,唐军怎会来到这里的?”
    “难道唐军长有翅膀,飞来的?”
    明白过来的群臣就是大声尖叫,嚷成一片,个个惊恐万端,脸上尽是恐惧之色。
    唐军威名赫赫,凭借强悍的战力打出来的威名!契丹多次与唐军交战,却是败多胜少,其胜仗少得可怜。更别说,还是唐朝刚刚平定了突厥,屠尽百万突厥的时期,唐军在契丹人心目中就更加可怕了。
    就在这时,只见唐军已经很近了,可以看见唐军的旗帜。只见唐军旗帜如林。一派整肃。虽是在行进中,却是异常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
    “真是唐军!”
    “好整齐的阵势呀!要是我们的军队能有如此整肃的阵势,那就好了!”
    “好多的明光铠,明光闪亮,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契丹群臣看着快速涌来的唐军,既是震惊。又是艳慕。
    和唐军比起来,契丹军队就跟乞丐似的,两者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快!准备迎敌!”孙万荣看在眼里,只觉天旋地转,如同世界末日到来似的。
    “我们打得过么?不如投降吧。”
    “是呀,是呀。我们的装备不如唐军精良,我们的训练没有唐军严格,我们的号令没有唐军森严,我们的战法没有唐军了得,我们的战力不如唐军强悍。就没有一样能比唐军强,还是投降的好。”
    “不投降就是死路一条。还是投降的好。”
    群臣一阵阵心惊,大为气沮,就没有一点抵抗之心。
    他们非常清楚,与唐军打,契丹没有任何胜算,哪怕是一点点。这是在多次交战中,用契丹人的鲜血和性命验证了的。
    “闭嘴!”孙万荣听在耳里,只觉一颗心直往下沉,唐军光凭威风就吓破了群臣的胆,这仗还怎么打?
    “你们以为投降,唐军就会放过你们么?”孙万荣倒也是个明白人,沉声喝道:“唐军来得如此突然,想必把沿途能杀的全杀了,这才没有走漏一点儿消息。唐军这是摆明了要灭我种族,你们就是投降也是死路一条。”
    “不会吧?”群臣却是不信。
    “突厥刚刚被灭,按理说唐军需要休整,不会来到这里的。可唐军就是来了,这是为何?这是因为唐军要把我们斩尽杀绝。”孙万荣的脸孔扭曲,大声吼道:“我们只有拼命一战。”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可我们打得过么?”群臣仍是心存疑虑。
    “打不过也要打!”孙万荣万分无奈。
    以他的精明,自然是想得到,契丹没有任何退路,要逃没地方可逃,要打却是打不过,他只能是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
    “杀!杀!杀!”
    “不留活口!”
    唐军爆发出惊天的喊杀声,大开杀戒,出手凶狠,丝毫不留情。
    契丹如同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似的,齐刷刷的倒下,只一口气功夫,地上就多了厚厚一层尸体。
    契丹东奔西逃,想要逃命,却是注定不可能,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有唐军追杀,直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唐军如入无人之境,冲杀起来异常顺利,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看着成片成片倒下的契丹,孙万荣和一众大臣惊恐万端,脸色苍白,浑身筛糠。
    他们与唐军多次交手,深知唐军的可怕,却是没有想到这次的屠杀是如此的可怕。要是在以往,契丹打不过还可以逃,这次是逃也没有地方可逃,只有等死的份。他们方知,唐军的屠杀是如此的犀利。
    孙万荣很想指挥军队作战,然而,他的军队压根儿就不听从他的命令,作了鸟兽散,东奔西突,想要逃命。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能把军队集中起来,他只有眼睁睁的看着,他的军队被唐军斩杀一空。
    这种屠杀对于唐军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整个战斗不过一个时辰就结束了。
    “楚王,这就是孙万荣。”陈玄礼把浑身筛糠的孙万荣朝李隆基马前一丢,冷冷的道:“就这点儿胆色,也敢妄图与朝廷作对。”
    李隆基一瞧,只见孙万荣跟死狗似的趴在地上,浑身抖个不停,冷汗把他的衣衫沾湿了,如同在水里泡过似的。
    “不作死就不会死!孙万荣,你要是不与朝廷作对,就不会有今日的末路!”李隆基挥挥手,道:“就凭你,还不配当俘虏献给陛下,杀了吧!”
    “饶命!饶命!”孙万荣吓破了胆,磕头乞命。
    却是给陈玄礼手起刀落,人头滚落,脸上的惊惧之色清晰可见,嘴巴还在张阖,似乎想说“你怎么就不饶我的命?”
    李隆基右手连挥,将士们手起刀落,契丹群臣的头颅不断滚落。
    正如李隆基所言,契丹太弱了,连当献给武则天的俘虏的资格都没有,不如杀了干净。
    “楚王,此战把契丹斩杀殆尽,契丹幸存者有没有一万人都成问题。”张说笑呵呵的道:“东北方向的边患总算是解除了。”
    自古以来,中国的边患主要集中在北方,而北方又分为三个方向:西北、北方和东北。
    在这三个方向的边患中,威胁最大的是北方,其次是西北,再次才是东北方向。
    北边的威胁在秦汉时期是匈奴,三国两晋南北朝是鲜卑,隋唐是突厥。
    在秦汉时期,西北的边患主要是羌,到了隋唐时期主要是吐蕃。
    东北方向在秦汉时期的威胁微乎其微,主要是东胡。到了隋唐之际,来自东北的威胁就比较明显了,第一个威胁就是高丽。
    隋唐之际的高丽,并不是指现在的朝鲜半岛,而是指朝鲜半岛北部和辽宁吉林一带的朝鲜族建立的国家。这个时期的高丽,妄图统一现在东北之地,一旦实现了的话,对中国北方的威胁就会很大。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隋炀帝这才数次出兵东征高丽,欲要平定高丽。从战略层面看,隋炀帝这一举措很有远见,可惜的是,他在执行时犯了天大的错误,他出动的军队太多了,调动的民夫太多了,最终导致天下动荡,隋朝因之而灭亡。
    唐太宗继位后,亲征高丽,最终把高丽给征服了,这才解除了这一潜在的威胁。
    高丽之后,紧接着想要坐大的就是契丹了。到了唐末宋初,契丹真的坐大了,成了北方的主要威胁。
    如今,契丹被灭,这一威胁就不复存在了。
    “契丹被灭,北方的边患就还剩一个吐蕃了,朝廷只要大举出兵,就能重创吐蕃。”陈玄礼几乎是唱出来的。
    吐蕃也是唐朝的主要敌国之一,依据高山密林,对唐朝制造了天大的麻烦了。尤其是在大非川一役,打败薛仁贵,得到现在的青海湖一带,其实力大涨,其野心也臌胀了,想要夺取河西之地。
    以前,唐朝要多个方向作战,不能把力量集中起来,对吐蕃的打击不大。如今,突厥被灭了,契丹不复存在了,对付吐蕃也就容易多了。
    “祖父,您听见么?朝廷对吐蕃用兵的时间不远了!”薛直激动不已,口中喃喃有词,向薛仁贵的在天之灵祷告。
    “我们先在这里休整,派人昭告辽东各部,前来归顺。若是敢说个不字,灭之!”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杀气腾腾的道。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李隆基一声令下,唐军在松漠之地驻守下来,派人昭告东北各部。
    这些部落得到消息后,不敢有异议,立即遣使前来称臣,愿接受唐朝的控制。更有不少部落首领亲自前来,携着厚礼,说尽好话。
    李隆基把那些势力稍大,具有潜在威胁的部落肢解了。若是被肢解的话,部落的势力就会一落千丈,可是,这些部落没人敢不同意,整个事情推进起来异常顺利。
    一个月之后,东北的事情处理好了,李隆基道:“东北之事已处理妥当,我们该班师回朝了!”
    “班师回朝!”众将大是喜悦,个个欢喜难言。
    此次出兵,收获之大,远远超过唐朝的任何一次出兵,先是平定了突厥,再把东北平定了,就是李靖夜袭阴山也是比不了,要众将不欢喜都不成。
    李隆基一声令下,大军开拔,朝内地进发。
    先到幽州,与在这里驻扎的唐军汇合,李隆基率领要回洛阳参加庆功宴的勇士,直奔洛阳而去。(未完待续。。)

第六章 李显回京
    神都洛阳,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开了。
    “你知道么?庐陵王要回京了。”
    “真的假的?庐陵王十几年没有回京了,他怎会回京呢?”
    “碛口大捷,陛下心中欢喜,没准就让庐陵王回来了。”
    “庐陵王回来,真是太好了!这下好了!皇嗣坐镇东宫,再有楚王立下大功,皇嗣的地位大涨。庐陵王再回来,整个李氏的地位就高了很多,陛下要立子为太子了吧?”
    “要是在以前,陛下立侄子为太子还有可能,如今嘛,却不太可能了呢。要是没有楚王,就不会有碛口大捷,就不会有屠尽百万突厥的大胜之仗!人心本就思李,如今对李氏更加感恩戴德,陛下要是不立李氏就是对不住百姓。”
    “没错没错。无论如何也要陛下立李氏为太子。若是陛下要立武氏,我等无论如何不服。”
    “武氏甚玩意儿!武氏除了会作威作福,祸害百姓外,还能有甚能奈?听说那个武三思贼子,此次去北方,就没有立过功呢。”
    “武三思那贼子不仅没有立功,还打了败仗。这一仗,诸将皆立有大功,唯有武三思这贼子吃了败仗,没有立功,真是丢人!”
    茶坊酒肆中,关于李显回京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百姓把这事与立太子一事扯到一起,对李氏大力支持,对武氏大加贬损,无不愿立李氏为太子。
    因为唐太宗的关系,人心本就向着李氏,想要立李氏为太子。再加上李隆基此次大战的表现特别抢眼。可以说李隆基左右了整个战局的走向。若是没有李隆基。就不可能有如此大胜之仗,就不可屠尽百万突厥。
    这消息一传开,百姓对李氏的拥戴之情大涨。
    xxxxxxx
    武承嗣的魏王府里,武承嗣和他的心腹张嘉福、王庆之等人正在商议。
    “魏王,你听说了么?大街小巷都在传扬李显回京的消息,百姓兴高采烈,跟大过年似的,这不是好兆头呀。”
    “是呀。李旦因为李隆基此次大战立有大功。其地位已经异常稳固,再有李显回京,立太子一事李氏占了上风呀。”
    “更别说,还有太平公主这个女足智多谋的女人从中运筹,武氏的情形不妙。”
    爪牙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眼下严峻的情势。
    “我本想阻止李显回京,无奈李旦这蠢货极力支持,竟然用亲情说动了陛下。”武承嗣脸色难看,很是不爽,沉声道:“李旦。你就不怕李显夺你的太子之位?”
    “魏王,眼下不是说这事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呀。”张嘉福脸色很不好看,道:“我们不能阻止李显回京,也得让李氏颜面扫地。”
    “你说得对,可我们该如何做?”武承嗣眉头拧得很紧。
    要想阻止李显回京,已经不可能了,若是能让李氏颜面扫地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造谣。”王庆之想了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