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也没啥大不了的。都是老兄弟了,再说司令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没啥。等见了鲁山,我劝劝他,去给司令认个错,不就完了。”冯仑笑笑。
“是的嘛。”蓝心治道,“司令是一军之主,有什么意见又不是不能提?咱们都要注意维护司令的威信,就算鲁山哥有理,也不能去跟司令吵架呀。”
“延冰,这次你该回部队带兵了吧?司令总不会让你一直窝在军校吧?”
“在军校也蛮好的。听参谋长说,朝廷要在各省都建立武备学堂,如今咱蒙山军接管了全省的防务,说不定随营军校就会改编为武备学堂了。你没尝过滋味,在军校干也蛮有意思的。”叶延冰笑笑。
这小子,倒是会装。冯仑转脸对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的江云说,“你小子,总是神神叨叨的。你消息灵通。济南、泰安一带的北洋军真的撤走了?”
“已经开始撤离了,估计本月底就会离开山东了。”江云细声细气地说。
“嘿,这下子咱们该进济南府啦!想当初司令说咱们会堂堂正正地占据省城,我还心里犯疑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成了真的!”冯仑笑呵呵地说道。
“是的嘛。只要听司令的,咱们没准还要进北京呢。”程二虎这句话倒是说的利索。
“你们多心了。鲁山跟司令多少年了。吵一架也不算什么。”冯仑道。
“不能开、开这个头”程二虎摇着头叹气。
第二天上午,蒙山军营长以上军官们再次坐满了司令部临时会议室。现在,营长以上军官全部配备了怀表或者手表,一部分是历次作战缴获的,也通过华源和中兴公司向外国商行购买了不少。因而计时也由原先的时辰计时改为了小时计时,所以没有人一个人迟到。十点钟。会议准时召开。
龙谦直接开讲,“昨晚看大家的报告一直到凌晨三点,关于东北局势的应对比较复杂,五花八门,但大家都表述了自己的意思。这个问题,我们专门召集会议讲。但整编方案不等人。需要抓紧上报兵部。今天,我将准备上报的整编方案公布。”
龙谦扬了扬手里的一沓纸,“欧阳中替我统计了大家的推荐意见,我看过后认为,大家对于部队整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所提的意见基本符合部队的实际情况,推荐的各部官长都是久经考验的军官。所以,我拟定的这份方案,充分参考了大家的意见。但也有我自己的考虑。弟兄们,部队扩编是件好事,我想几乎所有的人都对部队扩编抱着欣喜的态度,希望在部队扩编时得到提升,担负更为重要的责任。这个态度,我第一是赞成,第二认为理所应当。
“但是,蒙山军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军事组织。不是自由市场!不能讨价还价!如果有些高级军官自恃有资历,有战功就可以向我讨价还价,那就大错特错了!谁来当协统,谁来当标统,谁来当参谋长及各处处长。必须符合部队发展的要求!这就是我任命各部主官的依据。一句话,我说了算!当然,最终的结果,还要等兵部的批复。但太后及庆亲王既然让我推荐各部主官,想必不会驳回我的面子。谁不服气,谁就去随营军校回炉学习,将自己的素质提高一步再说。”
冯仑心里咯噔一下,这些话无疑使对着鲁山的。看来鲁山的协统一职竟然飞了。冯仑的目光寻找到了鲁山,见他竟然坐在了角落里,而不是像平时一样坐在最前排。
“现在我宣布向兵部上报的任职名单。第五镇参谋长,宁时俊。副参谋长兼参谋处长,司徒均。另外,司徒仍然兼任随营军校副校长兼教育长。任命方声远为第五镇高级参议。任命瞿鸿翔为随营军校副校长。”
“任命为鲁山为预备役部队司令官,范德平为副司令,邓清华为参谋长。”
果然,龙谦竟然将鲁山跟王明远做了对调!这显然是对鲁山的惩罚。
龙谦继续讲,“司令部各大处的处长,基本没有变化。其中医务处处长由齐尚明担任。齐医官是在美国念过医学院的,自前年冬加入我军,为我军医务正规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他来担任医务处处长是众望所归。”
齐尚明是跟随大卫回来的美国华侨,精通西医,蒙山军野战医院的组建成立跟此人有莫大的关系,在他的联系下,去年又有七名留美的学医华侨回国加入了蒙山军医院,使得蒙山军医疗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冯仑不在意总部各大处的任命,他关心的是野战部队的主官人选。
“古小林为警卫营长。梁华达为直属工兵营长,刘连娃为辎重营营长。迟春先为骑兵标标统,贡开辰为炮兵标标统。根据实际情况,骑兵标暂时不设营一级编制,编五个连。炮兵标暂编两个营。工兵及辎重兵的作用大家在本次抗洪中已经看到了,将来一定会继续加强其力量,所以,梁华达及刘连娃两位营长在第五镇内部享受标统之待遇。”
龙谦停了片刻,喝了几口水,开始宣布最重要的内容,“以第一标为主组建第九协。协统王明远,参谋长胡宗玉,副协统兼第十七标标统,封国柱。副标统兼参谋长张玉林。第十八标标统,石大寿。副标统兼参谋长韩子英。以第二标为主组建第十协,协统周毅,参谋长蓝心治。副协统兼第十九标标统冯仑。十九标副标统杜三立,参谋长郑双庆。第二十标标统,叶延冰。副标统,吴念。参谋长,刘春宁。预备役二营整体调入第九协,三营整体调入第十协。留预备役一营为本,扩建预备役部队,作为主力部队的补充来源下面,由宁参谋长宣布各协各标的具体组建方案及各营营长人选”
冯仑终于将心落在了肚子里。执掌一标就可以满足,何况还兼任了副协统呢。他注意到了几名在不同时期加入蒙山军的清军降将都受到了重用,比如韩子英,瞿鸿翔等。但却没有太在意宁时俊接下来宣读的主力部队的具体组建扩建方案,当然也就没有注意到原营长程二虎、熊勋、盛光、丁小富,情报处行动队长蒋存先,随营军校教官许公持等几名悍将没有编入主力部队任职,而是全部被调入了预备役部队任职了。
第十六节整编前后六
宣布整编方案后,龙谦接着宣布了第五镇各部的驻防地域:第五镇司令部及直属分队将进驻济南府及泰安府。。第九协部队负责守备济南以东青州、莱州、登州三府,第九协司令部及直属队驻莱州,第十七标进驻登州,第十八标驻青州。第十协部队负责守备沂州、兖州、曹州、东昌四府,第十协司令部及直属队驻兖州,一部进驻曹州府。第十九标驻沂州,第二十标进驻东昌府。这样就完成了第五镇在山东要地的展开。
两个主力协所缺兵员将从各自的驻地募兵补足。
预备役部队在调出二营和三营后,成建制的部队只有老兵比例最高的一营了,龙谦下令预备役部队司令部暂留武定府,驻守沂州费县的预备役一营也将前来武定府归建,在武定府募兵再编两个营。这样,就需要从司令部直属队及两个协中抽调一部分老兵及下级军官以便迅速搭起两个营的架子。龙谦放了狠话,这次补充建设预备役部队,由镇台参谋处统一抽调骨干,抽到谁,各部必须全力支持。这是考验你们大局观的时候,预备役一下子支援出两个战斗力很强的建制营给主力部队,人总得讲点良心嘛。
龙谦要求各部在两个月内完成补充缺额的任务并按照训练大纲展开训练,司令部在两个月后对各标进行第一轮点验。龙谦强调,此番任命的各部官长在兵部正式批准后生效。但如果过不了点验一关,主官即行撤职,另选贤能。
整编方案一出,除掉鲁山等一批没有安排职务被调入预备役的军官们,全军皆大欢喜。
留守青城县的,在抗洪中立功受奖的预备役二营五连连长黄锦辉是没资格参加整编会议的。但十分关心部队的大整编。听参谋长邓清华传达完部队整编方案后,压下对部队大扩编的喜悦,立即陷入了巨大的困扰中。闻名全军的勇将鲁山竟然替换了王司令,出任了预备役部队的司令官。自己所在的二营及并肩参加武定抗洪的三营整体被编入主力部队,其中二营调入了十协,三营调入了九协,据说还会扩编。毕竟在编制上两个各辖两个步标的步兵协目前各自只有一个标。黄锦辉不相信另一个标会依托预备役调过去的营去扩编为标,毕竟是后娘养的,而且,自己的营队比起主力部队的营,还少编了一个连,他妈的,该叫队了,黄锦辉认为还是称呼连长更威风。
这次整编,印证了黄锦辉对预备役部队的认识,它就是为主力部队训练储备队伍的。预备役,预备役,文化课成绩不错的黄锦辉已经可以读报纸了,字少说认识了上千个,琢磨预备役这三个字,越琢磨越泄气。不过,这次自己将跟随营队回到主力部队中了。从勤王之役的两年来,部队番号一变再变,当初自己参军受训的老四连已经堙没在军史中了,当初的老连长范德平如今已是预备役部队副司令,升的是够快的。而自己不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即从一个小兵升到了连长吗?
按照一般的解释,预备役部队是与原两个步标平级的单位,这次王司令直接就任第九协协统也说明了这点。那么,老连长范德平岂不是已是和封国柱,冯仑平级的大人物?这又有点可笑。预备役如今只剩了一个空架子,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了正往这里赶来的老一营,怎么跟人家九协、十协比?想到编制充实,老兵最多的老一营,黄锦辉又有些不解,如果由预备役抽兵支援主力部队,那么老一营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超龄服役的老兵是换不来的财富。在军校学习时,教官曾反复强调过参加过三次以上,特别是负过伤的老兵的重要姓,认为这样的老兵至少顶三个新兵。当初在西沽与德国人血战,战斗结束后,老营长,如今从预备役司令位子上就任九协协统的王明远对自己说,小黄,经过这一仗,你算是脱胎换骨了。当时不明白营长的意思,现在终于明白了,能够与人高马大,训练精良的德国人拼杀中活下来的自己,已经摘掉了新兵的帽子。果然,娘子关之役后,自己即当上了班长,回到根据地,自己就是副排长了。黄锦辉总结自己的从军生涯,西沽那场惨烈的白刃拼杀是最关键的一步。班长就死在那一仗里,自己尸骨仍未得回到故土。黄锦辉常想,如果班长活着,现在或许已经当上了营长吧?而自己这次到十协,会升入关键的营级,从而进入高级军官的行列吗?黄锦辉感到沮丧,不像其余两个连长那样兴高采烈。为什么,因为他觉得预备役部队低人一等,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鲁山是因为与龙司令发生了冲突才被贬入预备役的。鲁山名气多大呀,蒙山军打开郑家庄,人家就是副司令了,和周毅平级,比王司令的职务都高。那时自己还在家里务农呢。所以鲁山对于黄锦辉,那就是高高在高不可攀的存在。
鲁山怎么敢与龙司令当面争吵呢?黄锦辉几乎是在下意识里将屁股坐到了龙谦一边。这支部队是谁的?毫无疑问是司令的。叶延冰副校长,哦,如今又回到主力部队任职了,在军校给他们那一拨学员讲军史时就反复讲过,没有龙司令,蒙山军就是一帮占山为王的草寇,绝不会有今天的地位。而龙司令,黄锦辉是认识的,这个认识,是指龙谦认识他。最早在西沽之战后就认识了。王明远营长亲自将自己介绍给了龙司令,说自己在白刃战中干掉了三名德国兵。龙司令大为赞赏,那时自己第一次面对全军最高统帅,平易近人的印象是最深刻的,黄锦辉没觉得龙司令有多威严,和士兵们有说有笑,一起吃饭,聊天。
娘子关夺关之战是叶营长的一营干的,但从其他连队抽调了几十名老兵,黄锦辉报名参加了那一仗。比起西沽血战来简单了许多,伤亡也小的多。战后龙司令再次跟他交谈,称赞他主动求战的精神——有这股子劲,完全可以当班长!自己真的就当上了班长,那是自己迈入军官行列的最关键一步。而这次武定抗洪,自己的五连受到的司令部嘉奖,龙司令亲自来五连宣布嘉奖令,还跟自己聊了一阵,祝贺自己当上了连长——连长是军队之父,班长是军队之母。你过去是个好班长,希望你当好连长!
鲁山标统怎么能与司令吵架呢?不知道缘故,黄锦辉立即判定鲁山不对。不过,司令就因为这个就惩罚鲁山是不是有点那个?嗯,有点心胸狭窄了。大概鲁山很懊悔吧?
黄锦辉很快见到了走马上任的鲁山。他和三营另一位叫莫新伟的连长,以及九个班排长被叫到了原先王司令的院子,身高马大的鲁山司令完全没有被贬斥的沮丧,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根据王司令及你们营长的推荐,你们几个将要留在预备役部队服役。这是命令!经过了总部参谋处的签署认可!你们马上回去安排下交接,然后找邓参谋长报道!”
黄锦辉注意到莫新伟跟自己一样,有些意外的感觉。
“怎么?不愿意?你们都是预备役的精华,连自己的老部队都看不起?告诉你们吧,预备役将要大扩充,总部抽调了大批优秀的军官来充实预备役呢。马上你们就知道了。之所以留下你们,恰恰是因为你们优秀!”
尽管黄锦辉不愿意,但军令如山,不能不服从。自参加蒙山军,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服从,即使是上司下令他去跳黄河,估计也会毫不犹豫地跳进去。这正是平民与军人根本的区别。黄锦辉及其十人马上各自回到自己的单位,那边也接到了命令,黄锦辉将五连交给了副连长。
鲁山司令的话很快得到了证明。全军一批“名人”,如程二虎,丁小富,盛光等著名的营长,全军闻名的神枪教官许公持(黄锦辉在军校即受过许教官在射击方面的点拨),武术高手,现在最神秘的的情报处任职的蒋存先,竟然在这次整编中齐刷刷地调入了预备役部队,据说是为预备役扩军准备的带兵人才。
黄锦辉惊讶道,难道龙司令要将预备役扩建为一个协的规模吗?那可太好了。
但接下来的训练与平时完全不同,除掉练习小分队奔袭作战,伏击及爆破外,重点加强了马术,自救等内容的训练。原先预备役部队只有一个骑兵通信排,现在从骑兵营调来了三十几名骑术高超的老兵和七十匹战马加入了预备役,所有人都必须学习骑马,不擅马术的黄锦辉被摔的七荤八素,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磨破了大腿,总算是基本可以驾驭奔驰的战马了。
这次加练了徒手及白刃格斗的科目。总教官是蒋存先。与之前反复练过的拼刺术不同,这次是一对一,一对二的格斗,蒋存先从情报处行动队带来的四个教官都是徒手格斗的高手,黄锦辉怀疑他们都出身武术世家,因为这帮人太狠了,总是教他们一招制敌的狠辣招数。在黄锦辉看来不免有些残忍,比如撩裆腿,锁喉术,就是一招杀人嘛。
白天是紧张的训练,晚上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是来学习,主要讲东北的气候,民情以及俄军与曰军的装备,训练及部队编成。这让黄锦辉意识到他们将要承担非常特别的任务,目的地显然是遥远的东北。
一批新装备也被送到预备役司令部,有百余支崭新的德式步枪,最令黄锦辉感兴趣的是送来了四十支涂着黄油的德国造匣子枪,弹匣容量十发。随枪配备了五百发子弹,够多了。不过每人只领到二十发。
之所以叫匣子枪,是因为这种尺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