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钭爬詈枵率虬饲Ю铩B弁奂叮凼侄危崩詈枵碌闹侄疾慌洹4褥丫龆巳美詈枵略俅谓惺啵煜未砩坪笫乱耍本┦贝笄宓木┦Γ荒茏苋醚蟊钦甲牛⒁膊荒芤恢鼻谔缫惶炝耸拢缫惶旎鼐缫惶旎鼐缫惶彀捕ㄈ诵模苍缫惶齑蛳切┒宰约河性雇拇来烙募一锩恰�
慈禧的心思再次转到了山东勤王兵身上。眼下,龙谦是必须表彰的,因为他千里驰援,因为他救驾。如果洋人要找龙谦的麻烦,朝廷还是要争一争的。将龙谦交给洋人,以后朝廷有难,谁还敢救援?必须表彰龙谦。慈禧想明白这一节,冲着门外喊道,“莲英啊,那个龙谦,现在有无消息?”
“正要给老佛爷报喜呐。”李莲英跑进来,气喘吁吁,“刚收到快马塘报,龙谦与陈宦在娘子关痛击夺占关城的德法联军,洋人得而复失,娘子关还在咱手里,而且,洋人已经退兵啦。”
“是吗?”慈禧来了精神,“快将塘报给我看,传荣禄来!”
“嗻。”李莲英答应一声。
第八节交底
听到娘子关获胜消息的慈禧为龙谦再次击败联军而欢欣鼓舞。毕竟,满清当权者在对西方列强的交往中太少这种感觉了。
进攻娘子关的主力是德军,法军只是助战。守卫娘子关的清军虽然装备差,但战斗意志坚决,比京畿附近清军主力打的好多了。德军的几次进攻都被打了下去,死了不少人,在黄褐色的山坡上布满了联军的尸体。直到晚上,德军才夺占了关口。但他们没想到,晚上即遭遇了清军的反击,德国人和法国人没想到,一向缺少进攻意识的清军竟然采取了偷袭的战术,直到中国人摸到他们的战壕里才察觉,短兵相接的战斗是激烈的,德国人和法国人被打懵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赶下了关口,娘子关再次回到了中国人手里。天亮后德军和法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再次进攻,却遭遇了比昨天更惨重的伤亡,呐喊着指挥攻击的德军少校被一颗子弹打碎了脑袋,而突然打响的清军大炮给德军带来了慌乱,一下子瓦解了德军的战斗意志。随着德军的败退,人数更少,战斗意志更为软弱的法军也停止了从侧翼的攻击。他们研究了局势,认为仅靠眼下的兵力无法攻破阵地,于是撤退了。
没错,夜晚发起袭击并在第二天牢牢守住了关城的正是从太原匆匆赶来的蒙山军主力。龙谦在听取鲁山的侦察报告并听了原守卫娘子关巡防营的介绍后决定用夜袭的战法夺回关城,绝不容敌军站稳脚步。鲁山带石大寿的四营担负夜袭。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其实,蒙山军的这一仗比起西沽伏击战来简单了许多,伤亡很小。正如龙谦对慈禧预言的,外国联军对于进攻山西,已经没有了当初进攻北京的动力。那些中下层的联军官兵们惦记的,是如何将在北京抢到的金银珠宝顺利地带回他们的祖国,对于打下娘子关进入山西就严重的缺少兴趣了。
龙谦将西摩尔中将的信交给一名被俘的德军少尉,要他带给瓦德西元帅,然后将少尉及同时被俘的几名德军士兵释放了。
夺关一战,陈宦终于相信这支山东兵的战绩了。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部队。其组织、战术及指挥方法都令他大开眼界。像他们那样的军队以及战法。身在武卫军的陈宦闻所未闻。没有一句废话,年轻的参谋科副科长司徒均在一张手绘的地图上用极其简洁明白的语言介绍了地形,敌情及作战方案,只用了十分钟。接下来便是三位营长争任务了。陈宦还是第一次见争任务的管带呢。这可是打仗。而且是和洋人打仗,不是干别的!那位姓石的管带(他们叫营长,陈宦觉着蛮好)说。“二位就别跟我争了。当初在西沽伏击联军大队,二位担负两翼突击,立下大功。四营的兄弟们都憋着一口气呢。这次无论如何该四营了。”龙谦拍板,让四营上,一营为预备队。
陈宦提议,是不是多派些人上去?龙谦说,关城地方狭窄,人多了反而乱,一个营足够了。陈宦自告奋勇要跟四营上,被龙谦拒绝,“别,他们彼此默契,你去了,帮不上忙,反而添乱。”
陈宦担心着,但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四营夺回了关城,还俘虏了好几个洋人。龙谦释放洋人,陈宦不解,对龙谦交给那位懂一些英语的德军少尉的那封信也很好奇。龙谦说,信是英军中将西摩尔写的,有西摩尔在太原,他们投鼠忌器。现在朝廷无力反攻京师,只能用谈判的方式解决,放他们回去,利大于弊,咱们手里有好几百洋人,不差这几个。
战斗结束了,龙谦将一营调上去换下了四营。陈宦也跟着上去了,目睹了一营构筑工事的情景,令他大开眼界。而山东兵官兵间融洽无比的关系也令他感慨。他看得出来,山东兵对他们的司令非常爱戴,那种爱戴是发自内心的。而龙谦及山东军的主要军官们的做派也新鲜,跟士兵们一起挖工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亲自为伤号处理伤口,甚至亲自将伤号抬下关城。这些,都是他在武卫中军没有见过的。
而山东兵在战后召开的总结会也让陈宦大开眼界,陈宦没有见过这种会议,带队的石大寿营长详细汇报了战斗的过程,不说功绩,而是找出了四五条不足,而其他军官也没有赞扬而是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在陈宦看来,不足二十人的伤亡就夺下了关城简直就是奇迹,但那位鲁山副司令认为伤亡大了,如果避免那些失误,完全可以减少伤亡。
“这样的会你们每次都开?”陈宦问龙谦。
“当然。每次都开。血的教训哪能不总结?实战总结的经验金不换啊。”
陈宦都有些想加入山东军了,哦,他们总自称蒙山军。
龙谦带来一笔银子,除掉用于购买食物衣物及各色用品外,破例给每名官兵三两银子用作零花。之前蒙山军的军饷都是采用记账形式的,官兵一样,统统不领现银。若要花钱,必须到后勤科经批准支用。部队作战在外,军纪又严,不准随意饮酒,赌钱,更不准嫖娼。官兵们也没什么零花。凡是家里有妻子老人的,军饷的一半都由留守根据地的后勤科本部发给了他们的家人。这条规定很人性化,受到了大部分官兵的拥护。
这一仗打完后,龙谦和主要的军官们研究,决定为全军官兵发一次赏银,表彰大家出征以来的功绩。赏银的基数为一百两,立功的,受伤的及阵亡的另外增加数额。特别是每位阵亡的官兵额外得到五十两银子的烧埋费,比在郑家庄高了四倍有余。当然还是采用记账的形式,大家都习惯了这样。并不担心官长们开空头支票。
龙谦给原先驻守关城的巡防营赠了两千两白银,说这是对山西兄弟的感谢,没有你们的坚守,以争取时间,就没有此战的胜利。他书写的战报也讲了山西兵的功绩,让巡防营的首领们很感动。主动要求让他们来守城,龙谦说也好,估计洋鬼子不会再来了,这个仗,算是结束了。因为有这两千两银子的作用。当地驻军主动腾出一座营房给蒙山军使用。天气愈发冷了,露宿野外有些受不了了。好在那位胆大妄为的钱庄小掌柜贾继英真是个办事的人,很快派人就送来了三百套棉衣,并声明说后续的棉衣正在制作中。陆续送至娘子关。有了这三百套棉衣。晚上执勤的官兵及伤病号就不至于受罪了。其余如粮食药材一类急需的物资也送来了。娘子关附近穷的很,什么都缺,还真需要在太原附近采买。
又过了两天。在太原附近招募的112名新兵被送至娘子关军营,编为一个新兵连。
龙谦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开了一个会,开门见山地对手下的军官们说,“咱们蒙山军这次勤王之战正式打完了。我估计朝廷会调我进京公干,我走后,部队由鲁山负责,大家要团结好,听从鲁山的指挥。”
这句话一出,大家伙立即惊呆了。
“司令,你这是什么意思?”石大寿站起来问,“公干什么?有什么好公干的?”
“正是。司令不可离开,大家都盼着回家呢。”叶延冰大声道。
“不要着急。我是猜的。朝廷总要跟洋鬼子谈判求和。那位一路跟咱们从怀来到太原的吴永县令,曾跟着李鸿章做了好几年事。这次西太后任命李鸿章全权负责与洋鬼子的和谈,吴永给李鸿章写了信,推荐我去协助,我想,李鸿章是有可能点我的名的。因为吴永说我出身于美国,这点很重要。
“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蒙山军的前途。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我们能不能回到山东。我知道大家都盼着回家,我也是。这两年来,我已经将自己当做了一个地道的山东人了。郑家庄那片地方,就是大家的家。其二就是朝廷如何安排我,只要给我地位,我们蒙山军就有了地位,大家也有了地位。之前要做的,就是为了妥善解决这件事,打洋人也罢,救朝廷也好,都是冲着这两件事来的。我信得过大家,我知道大家也信得过我龙谦。我们从山东出兵的这一段经历,注定要写入历史,我们所做的一切,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对的起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将来,一定会有人在西沽立一块碑,上面刻上我们蒙山军阵亡将士的名字,让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曾经有一支军队舍生忘死地在这里抵抗过外国联军的侵略!
“有人可能想,什么国家民族,离我们太远了。错!你们也看到了,朝廷的军队有多少?比洋人多了好多倍!朝廷的军队没有枪炮吗?手里拿着的是烧火棍吗?为什么打不过洋人?除掉训练不精,军纪不严之外,主要就是心中没有国家的概念,不知道为什么打这一仗,不知道为什么流血牺牲。我们蒙山军之所以能打赢洋鬼子,主要是我们训练好,官兵勇敢,尤其是军官身先士卒。我历来认为,没有不能打仗的兵,只有不能打仗的官!但我们蒙山军,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观念也差得远,学习教育很不够。一些人是有觉悟的,心里是有国家民族的,更多的人则糊涂着。大家想一想,我们中国人有多少人?我们中国人占着多大的国土?为什么就打不赢西方那些小国家?在座的大部分人对外国不了解,司徒是明白的,英国也罢,德国也好,搁在咱们这儿,也就是一个省的样子,还不一定比咱山东大呢。为什么人家就能漂洋过海地来中国耀武扬威?连咱中国的京城都占了?如果我们不懂这些,北京发生的惨事,总有一天要落在山东头上,落在我们的父老乡亲头上,落在我们头上。所以,等我们返回山东,或者到了新的驻地,我们不仅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且要进行循序渐进的政治教育。从我们这些人开始。要懂得我们挨饿、受苦、训练、打仗、流血、死亡都是为了什么!
“弟兄们,咱们离开山东老家的三个月,是非常特殊的三个月。我想所有的人,都有着很特别的感受。说的浅一点,大家开了眼界,见了很多原先连听也没听说的事情。大部分的兄弟,甚至见到了原先只是传说中的皇帝和太后。说的深一点,有些人会想一些原来不考虑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弱?这么穷?看看这一路上经过的农村,都穷成什么样子了?逃荒要饭的。卖儿卖女的。一个十几岁的大姑娘,拿两三两银子就能领走!这他妈的都是什么世道?活生生的人,竟然不如猪羊?大家伙儿都是苦出身,应当能够理解穷苦人的感觉。为什么一样的土地。一样的人。人家外国人就过着那样幸福的日子。而我们中国人就这样穷?司徒可以作证我不是胡说!我们流血流汗,甚至残废牺牲,就是一个目的。让我们,我们的亲朋好友,乡里乡亲,我们的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不再逃荒要饭,不再卖儿卖女,更不会让洋鬼子打进来随意烧杀奸淫抢掠!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建立一支足以保卫我们百姓的强大军队!我们不仅要吃饱肚子,不挨饿受冻,而且要过上比洋鬼子更幸福的日子!我就是冲这个目的活着!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朝着这个目的去努力!我们有些人可能看不到那一天到来,甚至我们这一代人都看不到那一天的出现,这没有关系,我们不行,就让我们的子孙接过我们的手里的枪,沿着我们的足迹继续干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那一天是会到来的!只要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兄弟,对的起祖宗,对得起我们流的汗水和鲜血!”
龙谦手下这帮人是吃这一套的,既因为龙谦个人人格的魅力,也因为龙谦总能开启一扇大家未见过的风景。国家,民族的概念的真正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会因龙谦几次演讲煽动便能见效。但现在的事实是,龙谦每次的动员都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等龙谦说完,除了司徒均外,其余人都站起来,七嘴八舌地表示了大致一样的意思,“司令你说了算,你怎么干,我们跟着走便是。”
龙谦望望司徒均,又看看鲁山,决定将这段时间一直埋藏在心底但越来越不安的那件事部分挑明。
“谢谢弟兄们的信任。我龙谦在这儿发个誓,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民族以及蒙山军的利益。如有违反,让我死于乱枪之下!”龙谦神情严肃,“弟兄们,最近我听到一些议论,说我带二营主力及古小林、许公持两个连在京城捞了不少钱。我估计这个事你们也听说过。鲁山是问过我的,那天叶延冰吞吞吐吐的,想说又不说,是要问这件事吧?这次从太原往娘子关的路上,张玉林、杜三立都跟我提起过。估计老冯,大寿都听到些风声,是吧?弟兄们哪,我龙谦要感谢你们啊,感谢你们信得过我。因为尽管有这些传言,大家并未将疑虑带至作战行动上!这非常好,很令我感动。没错,我在北京是办了件大事的,抢了一笔银子!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留下参谋长、二营长,就是要照看好这笔钱。这笔钱是咱蒙山军全体的,不是谁干谁有份!这点必须跟大家说清楚。周副司令,国柱,老宋,清华他们没有参加,更不知道,他们一样有份!这是咱蒙山军的大规矩,如果没有这条规矩,咱们就走不远,快散伙了!在太原的时候,许公持有些担心,说那笔钱可不少,会不会出什么岔子?我说不会。我相信宁时俊,相信明远、二虎他们,就跟你们相信我一样。谁敢私吞这笔钱,跑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揪回来!钱是咱们全军的,不是我的,也不是在座的。这笔钱用来干什么?这个不消说了,花钱的地方太多了,除了维持咱们部队的开销,更主要的,是要为咱们占据地盘后谋发展创造条件。我有一个大的打算,要成立一个公司来挣钱,像滚雪球一样地滚起来,越滚越大。不仅在国内挣钱。还要跑到国外挣洋鬼子的钱去!挣了钱,我们招兵买马,办厂子,造枪炮,致富咱根据地,到那时候,咱们要人有人,要枪有枪,要炮有炮,横行天下。再不看别人的脸色了。
“成立了公司。就像钱庄票号一样,大家伙都是股东,公司发展了,大伙儿的股本就增加了。弟兄们提着脑袋跟着我龙谦玩命。我必须考虑大家伙的将来。股本是多少。谁多一些。谁少一些,将来咱们有时间了,再慢慢商议。我龙谦绝不会背着大家吃独食。请大家放心。”
这番话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我就说嘛,司令怎么会做对不起大家的事?你们这些人,还去问司令。我就不问。”冯仑道。
“我们也是为了部队稳定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