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鸣九霄-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ぃ蕉俗坝新肿樱谎揽砍巧系慕食凳┓湃绱艘焕矗币共骈凼┓藕螅蕉说穆肿樱ǖ比凰堑闹本冻宕纾┛梢匝杆俚陌镏勰净氐皆唬换崾艿侥嫘攵ず统乔侥Σ炼贾履岩曰厥盏木骄
    狼牙拍、飞钩、铁撞木
    除了可回收的檑木之外,宋代还有其他回收型的攻击兵器,如狼牙拍、飞钩和铁撞木狼牙拍的拍面是由长五尺(1。57公尺)、宽四尺五寸(1。41公尺)、厚三寸(0。09公尺)的榆木板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狼牙拍的操作是由两组绳子来控制,敌军一但进行攻城,就用一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迨敌军攀爬至拍面下方,立刻将拍放下飞钩又名「铁鸮」,它的设计有点像是在钓鱼,末端利用一段铁炼来增加抛掷时的稳定性,然后再加上钩锋长利的铁钩铁钩是运用在敌军士兵穿着沉重的铁甲攻城时,因为头戴物笠,又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的心理,只要他们聚集在城下,就立刻将飞钩抛下,飞钩会钩住盔甲,每次可以钩到两三个人铁撞木则是设计来攻击攻城的木驴车,所以它和前述以杀伤敌人为主的「人员杀伤檑」不同,是以撞击力为主,所以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是由六个铁锋所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多(0。31公尺),就像一只大狼牙铁钉,可以穿刺攻城车辆的顶部破坏车辆之后可以用燕尾炬燃烧破坏
    守城个人兵器
    士兵据城而守,所用的兵器当然和野战时所使用的不尽相同,因为防守具有掩蔽及隐蔽的优势,而且不必考虑机动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斩杀攀城的敌人,一般守城所用的武器较野战所使用者长如:拐突鎗长二丈五尺(7。83公尺)、抓枪长二丈四尺(7。51公尺)、拐刃枪长二丈五尺、叉竿长二丈(6。26公尺)另外也有一种锉子斧,和一般的斧头「直柄直刀」设计不同,它是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用于钩刺攻城人及砍攀城人手
    消防
    攻城部队常常利用炮车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必须预贮水源,以便随时灭火减少伤害一般的水袋是以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水袋,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以长一丈(3。13公尺)粗径的竹,中间打通,以利出水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若是敌人在城下起火,则用另外一种可以投掷的水囊,水囊是用猪或牛的胞衣制成火势大的时候,水不易接近火源,可以利用唧筒将水喷洒到火源上遇上油性的燃烧物时,就不能以水来灭火,否则会有火苗四散的情形,这时就以麻搭(也就是现代的拖把)沾泥浆来灭火,麻搭杆长八尺(2。54公尺),杆头包扎散麻二斤
    4、辅助防御设施
    塞门刀车、布幔、皮帘
    城池一但遭到敌人的破坏,若无法即时修复後果不堪设想,所以守城时务必准备辅助防御设施,来暂时阻挡敌人的攻势如塞门刀车就是用来代替被敌军破坏的城门,它共有两个车轮,门板上向前插出许多鎗刃,以防止敌军再度破坏
    木女头则是代替被破坏的女墙,它高六尺(1。88公尺),宽五尺(1。56公尺),墙面上预开了一些射口,底部设两个轮子以便推行,迨移至定位时用附带的两枝拐木加以固定因为女墙往往是城上争夺战的僵持地点,所以往往是攻方攻击的重点,若是女墙为攻城部队所破坏,则城上的守军就失去屏蔽,很快便会丧失战力,所以守军多半会利用布幔来保护女墙布幔是以很多层的厚布(也有用绳子编成绳网)做成一面布幕,以一枝竹杆撑出墙外七八尺外(2。19-2。50公尺)来抵挡矢石,当然同理它也可以用於保护望楼若是城上被打出缺口,则利用牛皮制的皮帘来遮蔽,皮帘的长八尺(2。50公尺)宽一丈(3。13公尺)
    木立牌、竹立牌
    单兵所使用的防御盾牌也较野战所使用的尺寸大,更重视其防御力《武经总要》中载有两种防御盾牌:木立牌和竹立牌木立牌和竹立牌的型制接近,大小也相仿,为了让士兵可以在盾牌後准备攻击,两者均附有拐子(支撑架),盾牌可以不靠外力来站立竹立牌的防御力较木立牌佳,因为它是用牛皮条将宽五分(直径1。56公分)长五尺(1。56公尺)的厚竹条编成的,也有将整只牛的牛皮穿在盾牌上的,此种盾牌特别的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时或驻扎於战棚时可以用来防御火炮火箭
    5、地防设施
    若是攻城部队挖掘地道攻城,守城部队往往防不胜防,因此若能得知挖掘部队所在的位置,就可以提早准备探知敌军地下活动的利器就是甕听和听地,它们其实不是什麼特别的器械,它只是一只甕而已一般而言,守城均必须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公尺)的洞穴,以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後取一个新的甕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等於五尺,相当於1。57公尺)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後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洞外再以土色毡帘加以隐蔽欺敌
    6、交通设施
    围城时,守城部队必须时时出城侦察,以便了解攻城部队的动态但是侦查部队只要出城,敌军可以依城门开合的情形来判断守城军的活动,同时,也怕敌军利用城门打开时发动奇袭,所以利用城门以外的路径进出城是很重要的一般大部分是利用绳梯和下城绞车,绳梯的设计与今日所使用者无异,使用者必须自行攀爬,若是有伤员或是妇女、小孩,绳梯就不那麼方便,而下城绞车就是利用绞车的设计,可以由城上的人来控制上下,好处除了较为迅速外,若是敌军欲混入,也较容易预防
    7、守城炮
    在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就是指投石车,确实的起源时间虽不可考,但是,可以确定在春秋时代已经有实际投入作战的纪录,而唐代时更是广泛的运用,今试举一例,《旧唐书…东夷…高丽传》:
    时李绩已率兵攻辽东城高丽闻我有抛车,飞三百觔石於一里之外者,甚惧之,乃於城上积木为战楼以拒飞石绩列车发石以击其城,所遇尽溃又推撞车撞其楼阁,无不倾倒帝亲率甲骑万馀,与李绩会,围其城俄而南风甚劲,命纵火焚其西南楼,延烧城中,屋宇皆尽战士登城,贼乃大溃,烧死者万馀人,俘其胜兵万馀口,以其城为辽州
    文中所见「抛车」、「飞石」一词即为炮车可见这些投石器不仅运用於守城,也有许多时候运用於攻城或野战的时候,宋代《武经总要》曾提到:「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宋代对於投石器的重视正德本《武经总要》共记载有十八种炮车,其中用於攻城的有两种行炮车,用於守城的则有炮车、单梢(ㄕㄠ)炮(两种)、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旋风炮、虎蹲炮、拄腹炮、独角旋风炮、旋风车炮、卧车炮、车行炮、旋风五炮、合炮、火炮共有十八种,不过有详细记载结构的只有八种,各炮诸元详见下表:
    这些炮中大多数都以「梢」的数量作为名称,「梢」是指炮杆的组成结构,若为一支炮杆则称为单梢炮,五支则称为五梢炮,复合组成的炮杆弹力较佳,容易将炮石投掷至远处在投掷时炮石的固定极为重要,皮窝与炮杆系以两组绳子相连结,一组固定於炮杆上,另一组则以铁环活套於炮杆,由於炮杆尾端的角度稍微上扬,活环端在炮石尚未投掷出时并不会脱离炮杆,必须在炮石已经达到与地面垂直时,活环端才会脱离炮杆,炮石才会投掷出去,这种设计对於安全投掷炮石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投石器在攻守城中往往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多数的兵器都是直射武器,只有投石器是抛射武器,可以越过障碍攻击敌人,但这些炮本身缺乏防护,所以多半必须倚城而战而且投石器使用时军士蕈集,若为敌人侦知位置,进行反炮战,造成伤亡往往极大值得注意的是《武经总要》中所载的投石器射程和《襄阳守城录》所载的射程相差很大,其中单梢炮的射程在《武经总要》中为50步(78。25公尺)和80步(125。2公尺),而在《襄阳守城录》中则为250步(391。25公尺)相差三至五倍之多,可能是北宋在编《武经总要》时刻意的隐瞒了投石器的射程
    针对固定炮架和固定炮杆所延伸的移动和调整射击方位问题,也发展出了旋风炮和一些车型的投石器旋风炮的支柱是单竿设计,可以旋转调整射击方位,而不必搬动炮架这种投石器也受到北宋敌人西夏的注意,在《宋史…西夏传》中提到了西夏运用这种炮的情形:
    有炮手二百人号「泼喜」,立「旋风炮」於橐驼鞍,纵石如拳得汉人勇者为前军,号「撞令郎」若脆怯无他伎者,迁河外耕作,或以守肃州
    西夏人显然寄望投石器能赋予机动性,来增加其野战的使用性有趣的是,西夏许多操纵炮车的军士是汉人,这和明末时满洲人利用汉人来操作火炮的情形相类
    投石器到了南宋已经发展成对重式(counterweight-poweredengine),原来的投石器需要许多人拉索,但改成对重式後,大部分拉的力量改由重物所取代,士兵可以先利用绞车将重物升起,装上炮石後,只要释放重物,就可以将炮石投出,这种方法除了大幅减少操作的人员,减少操作所需的空间外,对於投掷的准确度也大为提升,可以调整重物来控制射程,若是以人力拉掷则无法控制,而且人员必须训练才能顺利的投掷出炮石南宋的守城战中,宋军能够克敌致胜,这种对重式的襄阳炮居功厥伟
    由於炮车的发展日新月异,双方同时用炮相互交战的情形增加了,因此对於炮击时可能受到的弓矢、炮石的攻击均必须考虑防护设施,於炮石的防护也日益受到重视,据《宋史…兵志》所载,就有「护陴篱索」这种防御设施
    咸淳九年,沿边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炮,有触类巧思,别置炮远出其上且为破炮之策尤奇其法,用稻穰草成坚索,条围四寸,长三十四尺,每二十条为束,别以麻索系一头於楼後柱,搭过楼,下垂至地,梁垂四层或五层,周庇楼屋,沃以泥浆,火箭火炮不能侵,炮石虽百钧无所施矣且轻便不费财,立名曰「护陴篱索」是时,兵纪不振,独器甲视旧制益详
    护陴篱索不但可以防火炮、火箭,还可以扺御百钧的炮石,用费又少,可以说是有效又经济的设计
    弓
    弓的发展历史源远留长,在上古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世本》将弓矢的起源归於皇帝的大臣「挥」和「夷牟」;《山海经》则称:「少皞生般,始为弓矢」此外,弓也与许多神话故事有关,如耳熟能详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的传说可见弓矢的起源很早弩的起源也相当早,和弓一样,没有人确切知道它的发明时间但是可以确知的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著战争型态的日益扩大,弓和弩已经成为军队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弩
    宋代的弓弩种类繁多,仅在《武经总要》一书就记录有弓四种,弩十二种(包含六种床弩)这些弩的规格各异,可以看出宋人对於弩的多方需求在单人操作的弩方面,除了《武经总要》所载的六种之外,还有一种宋代最知名的弩「神臂弓」神臂弓是於熙宁六年(1068)十二月,由入内府都知张若水进呈由归顺的党项酋长李宏所设计的偏架弩由於性能优异,发现可以击穿双层的铁甲,因此很快的配属於部队神臂弓的弩身是用坚硬的山桑木制成,弩梢则采用檀木,「马面牙发」(扳机)用铜制,弦是用麻绳弩的前端圆环有一协助装填的装置「干镫」它的弩身长三尺二寸(约一公尺),弩弓长四尺五寸八分(1。43公尺),两弭各长九寸二分(0。29公尺),弝长四寸,两闪(弝和弭之间)各长一尺一寸一分(0。347公尺),弦长二尺五寸(0。78公尺),至於弩箭则和弓所使用的箭不同,长度只有数寸长」这种弩除了广泛的配置於北宋的军队中外,南宋时,抗金名将韩世忠又将其改良称为「克敌弓」,继续为南宋军队所沿用
    弓箭设速较高,是弩的12倍,容易制造弩的射程较远,一般可以达到320公尺以上,但若北宋北宋的神臂弓(其实是弩)射程可达500公尺对於远处的敌军可以弩攻击,近处敌军则以弓消灭之
    床弩
    除了个人所使用的弩外,北宋亦发展了一系列巨型的床弩,这些床弩为增加发射的力道,都是以复合弓来提供足够的弹力这些床弩的发射机制和个人型所使用的弩机不同,一般是以槌子来敲移「牙发」,使弦脱离,进而带动弩箭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於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伤害力由於威力强大,攻城军往往用来射击城墙,以便军士可以蚁附上城,所以攻城军将这种弩箭称为「踏撅箭」
正文 宋代城池攻防战略解(二)
    三、火药兵器
    1、炼丹术
    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据史书所载,至少在战国时期,即已有方士炼制不死之药),且自始即受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鼓励因此,历代总有或多或少的所谓方士在进行炼制「长生不老」仙丹的实验也累积了一些实际的经验与文字记录(如东汉魏伯阳撰的《周易参同契》即为一例)三国以後,这些方士逐渐托身於应时而兴的道教行列,大批的道士开始学习与尝试炼丹的工作,於是炼丹术与新兴的道教结合了起来随著道教的在我国日益盛行,炼丹术也随之日渐发达,奠定了我国火药与养生医学发展的基础
    自古以来我国炼丹家始终认为:如果在适当条件配合下,一种物质经过若干程序处理後,若与另一种物质相结合,则可以自动的将其原有的特质转换到另一种物质身上,而凡人也有接受这种变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利用烧炼的方法,企图将一些不易腐坏的物质,特别是如黄金、白银等矿石制造成易於吞食的丹丸,经由人吞食後,将其中不腐坏的特质为人所吸取,以达到长生不死之效上述理论今日看来虽然无稽,然而自秦汉至隋唐之间的炼丹家却深信不疑而许多企盼长享荣华富贵的帝王贵族们亦颇以为是在这种背景的推动下,烧炼矿石设法使其体积变小硬度变软,并去除其中原有的毒性,使其成为可吞食的丹丸,遂成为我国方士炼丹的主要内容而矿石中的硫黄为炼丹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硫黄可改变其他矿石的形态外貌),如《周易参同契》书中曾记其对水银(汞)的作用曰:
    河上奼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神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文中所称「河上奼女」即指水银,句末之黄芽就是硫黄,硫黄和水银放在一起可生成硫化汞,即炼丹家所称的丹砂
    2、火药的发明
    而硝石(**)则为古代制溶解金属溶液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在利用燃烧方式制造丹丸时,可能由於偶然不慎将硫黄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引发了产生火焰甚至爆炸声响的後果渐渐的,炼丹家们从实际的经验或有意的实验中了解到,将适量的硫黄与硝石混合再加上木炭会著火甚至爆炸据今日所保存下来的史料颢示,最迟在唐初炼丹家们对上述性质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且经常将其运用在炼制仙丹上,炼丹家称之为「伏火法」然而,当时火药配方的使用纯粹为炼制仙丹,丹家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