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越十载情》对冲。梅艳芳是香港乐坛大姐大,拥夏 甚众。亚视情知不妙,突然决定亚姐决赛推迟一晚,冠冕堂皇地宣称:“为 使歌迷更好地欣赏梅艳芳风采”——反将无线一军。无线骑虎难下,晚会 如期举行,只得在次晚播猛片对冲。播猛片对冲,一贯视为亚视“专利”, 故局外人笑道:“无线东施效颦。”      对冲大战,亚视略胜一筹。      港姐亚姐接踵出炉。港姐冠军郭蔼明、亚军周嘉玲、季军蔡少芬;亚 姐冠军罗霖、亚军黎虹宴、季军邓佩茜。两台均有若干单项奖得主。两台 选美幕落曲终,入选小姐前程如何,那就要看各人的运气造化了。                                    剧集对阵      剧集对阵,从邱德根主持亚视便开始。这原是无线的一统天下。      邱德根聘请李兆熊为亚视总监、徐小明任助理节目经理。电视剧的制 作,文李、徐两人全面负责。      李兆熊是出色的制片、徐小明是名导演。两人相继推出《霍元甲》、《陈 真》、《武则天》等剧集,一时风靡港澳台、东南亚及内地。亚视剧集不俗, 但数量大少,形成不了与无线对阵的态势。      周梁淑怡主政后,大肆挖角,扩建片场,连连推出剧集,终于形成与 无线对撼的阵势。      以笑剧论,亚视在1990年签曾志伟、林敏聪两位笑星。消息公诸传媒, 无线闻风而动,也搞了一时最佳笑星拍档廖伟雄、胡大为,抢先推出《笑 星救地球》,在荧屏逗笑。      曾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不畏抢先,而畏不笑。不久,亚视推 出《笑星主流派》,观众岂能不笑,笑得前仰后合,东倒西歪。      两台除自制剧集,还倾资购买剧集。1993年,邵逸夫亲自点播台湾长 
… 页面 180…

篇剧集 《包青天》,并规定在黄金时刻播出。无线有人认为六叔老胡涂,如 此“正剧”在港哪有市场。《包青天》“出笼”,不料反响热烈,收视率节节 上升。      亚视迅速作出反应,也在黄金时刻播《包青天》,因时间上错开,也收 到不俗的效果。弹丸之地香港,同时上演“双包戏”。刹时热闹非凡,《包 青天》热马上波及内地,超过10家电视台争播 《包青天》,《包青天》老板 笑得嘴歪,主角也一炮走红。     剧集方面,亚视攻势频繁,无线固守阵脚。目前两台势均力敌,不相 伯仲。亚视一方认为,有这样的效果,就算是赢了。                                   招牌庆战      无线有众多“招牌菜”,其中以《欢乐今宵》影响最大,寿命最长。1967 年11月20日,无线开台的第二晚,就在翡翠台播出名为《欢乐今宵》的大 型文艺晚会。该节目定在每晚黄金时刻的10:35—11:20,长达45分钟、 收视率极高,对广告商极具吸引力。      邱德根曾殚精竭虑推出好节目对冲,困有一阵,无一阵,形成不了撼 其根基的气候。周梁淑怡主政后,在同一时间,开辟“第三度剧场”,专放 紧张刺激、人药味血腥味浓烈的猛片。另外,大肆挖掘《欢乐今宵》的班 底,把《欢乐今宵》弄得七零八落。      好在无线歌星、舞星、笑星、司仪大把大串,可源源不断补充,始终  “卡士”不减。可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长年累月的歌舞节目,观众久而 生腻,不觉新鲜,转而却看本港台 (亚视的中文台)花样百出、扣人心弦 的猛片。无猛片对冲,问题还不明显,猛片一冲,问题愈发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欢乐今宵》也经常播放神话剧、伦理剧、笑剧与亚视 的猛片对冲。“招牌菜”的“菜名”不变,但味道已变。故亚视一方有人说,  《欢乐今宵》名存实亡。      然而,无线岂能就此善罢甘休?      3月23日是亚视周年台庆日,是夜,亚视将举办《创业台庆献光华》的 大型节目。首届台庆晚会,从1990年开始。无线一获消息,也搞一个 《电 视先锋显光华》,你“献光华”,我就“显光华”,看谁家的光华灿烂?      亚视台庆晚会,耗资800万,由于无线在同一时间对冲,至少有400万 冲到水里。      亚视台庆,已宣布一年一度,时间铁打不动。这样,无线如瓮中捉鳖, 百冲百准。亚视林统帅有苦难言,但绝不会撤掉台庆,否则,无疑认输, 亚视一贯先发制人,现在无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招牌决战无胜负,仍是打了个平手。                                   劲歌擂台      长期以来,无线独霸香港乐坛,风头最劲。无线经常性地举办歌手比 赛,从中发掘新星,将其捧红,“达到无线借歌星之势,歌星助无线之威” 的神奇效果。      无线一手捧红,或在无线窜红的歌星有:徐小风、汪明荃、郑少秋、 
… 页面 181…

罗文、谭咏麟、林子祥、许冠杰、钟镇涛、梅艳芳、叶倩文、刘德华、张 学友、黎明、张国荣、夏韶声、麦洁文、吕方、社德伟、邝美云、林忆莲、 郭富城、李美凤、陈松龄、陈慧娴、郑秀文、许志安等。他们分别号称天 皇巨星、乐坛歌后、粤语流行曲之父、长青树、香港摇滚乐曲之父等等。      除了从比赛中发掘歌手,无线还从影坛、影视界挖角,借助他们在电 影、电视上的名声,让他们再戴上无线歌星的桂冠。同时,还让在乐坛窜 红的歌星,到无线和邵氏的影视片中亮相,使他们成为两栖、三栖明星, 名显利丰。      在邱德根时代,亚视乐坛无法与无线匹敌。到周梁淑怡主政,亚视乐 坛的歌星仍是寥若晨星,仅陈洁灵、甄楚倩、彭建新、郑少秋等几人。其 中郑少秋过档亚视,只演电视剧。      挖角是周梁淑怡的兴台妙方,她密切关注无线乐坛现状,看有谁契约 到期,谁郁郁不得志,谁与监制存有芥蒂。一俟看准目标,便以各种渠道 联络。郑少秋便是这样挖过来的。汪明荃、沈殿霞在无线时,已做多年司 仪,是作为司仪挖过来的。      相比之下,挖歌星比挖演员难上百倍。无线的演唱会、音带光碟录制, 更具权威性、大众性,这就是歌星难舍无线的原因。      亚视曾拉甄妮过档,甄妮也数次在亚视亮相。无线便把甄妮列入“黑 名单”——以后一切与无线有关系活动,均不得参加。甄妮原就摇摆不定, 又跑回无线,在无线活动中频频露脸。      亚视屡屡碰壁,却从不灰心。      1991年,终于成功地拉罗文过档。罗文过档,有一半是被无线气走的, 罗文参过一次亚视的活动,被上司指责吃里扒外,遂给罗文坐冷板凳,罗 文只有投奔亚视。无线的头头说罗文进入亚视,如奔墓地,不再有前程, 岂料罗文愈唱愈红,在次年还得了金针奖。      罗丈对传媒说。来亚视发展机会更多。无线园大花草多,很难出类拔萃, 相互问竞争倾轧剧烈。亚视是芳草地,一花灵秀,分外惹人注目,也分外 得主人宠爱。罗文的话,撼动了无线 “不甚如意”的歌星的军心。故有记 者称,无线墙基已松动,亚视今后可大展银锄了。      尤令亚视得意的是,亚视的台庆晚会,请来一直与无线关系甚密的歌 后徐小凤登台献艺,又一次撼动无线的墙基。      亚视歌星不敌无线,便常播放台湾及西方歌星的音带与无线对抗。目 前,无线仍处乐坛霸主的地位,他们不敢掉以轻心,亚视正在大力培养歌 手,两三年内不可奏效,但持之以恒,总能蔚然形成一支乐坛劲旅:                                     赛事拼搏      体育是电视的重头戏,尤其是重大赛事的现场直播,压倒一切。      1988年汉城奥运会,邱德根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改两家同播为一家 独揽。他先和“奥运传讯”机构签约,以200万美元攫取独家播放权,又与 移居加拿大的体育专家、金牌司仪何守信秘密签约,以200万港币的重酬, 聘请他主持奥运转播节目。这样,亚视就可独霸节目空隙的广告黄金时间。      消息爆出,如晴天霹雳在无线炸响,无线慌成一团。姜还是老的辣, 一贯悭吝的邵老板亲自约见在港的何守信,先给“老臣子”何守信350万港 
… 页面 182…

市的好处费。结果何守信“不守信”,与亚视解除契约,跟无线签约再得酬 劳。      邱德根气势汹汹,发表声明,要上禀法院,控其失信毁约。殊不知, 邱氏欲做原告,结果先做了被告——无线控其破坏两家长达20余年同播奥 运的“君子协定”,致使无线台的广大市民看不到奥运盛况。法院的最后裁 决是:两家同时传播。      无线挫败亚视“阴谋”;欢欣鼓舞。不过,在奥运转播上,还是亚视占 了上风,亚视启用刘家杰、顾纪筠等做司仪。无线最后也未聘成何守信, 启用汪明荃 (当时尚未过档亚视)做领衔司仪,汪口齿伶俐,但不懂体育, 虽有体育专业人士与其搭档,效果总不如人意。      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足球赛,两台同时转播。无线捷足先登,远赴加 拿大聘请金牌司仪何守信。亚视启用香江才子黄沾,黄沾口才极佳,满腹 经纶,就是足球知识逊于何守信。      就这一点看,司仪主帅,亚视略逊。两台的其他司仪和足球界“讲波  (球)”人士,均势均力敌。      亚视为弥补缺陷,抛出一个杀手锏来——宣布为满足波迷睇波,故不 在比赛中插播广告。年亏损数亿的亚视流血竞争,却赢得信誉,致使睇亚 视的波迷激增。                                   再添敌手      亚视从周梁淑怡主政,到林统帅亲政,业绩辉煌,但也代价惨重。据 林伯欣称:从邱德根易手的前两年列周梁淑怡改任顾问的1991年,亚视每 年亏损额达3亿港元左右。      1992年,亚视已取得与霸主无线分庭抗礼的地位,林家父子改弦易辙, 把频频进攻,改为巩固业果。林伯欣亲自镇台,把紧“水喉”,果然在1993 年,只亏损几千万元,并且,收视率不往下掉。      林伯欣踌躇满志地向传媒宣布:原定在1997年开始赢利,现在看来, 不用等到那时候。林建岳更是喜形于色他说他与父亲如何之能。     传媒界有人说,撼动无线的霸主地位,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邱德根、 周梁淑怡等人10多年的不懈努力,才让林家父子享其业果的。     传媒二雄鼎足对峙,已成定局,亚视成为传播业的盈利大户,为期不 远。     这种残酷竞争,至少目前没有在内地发生。内地一应传播界人士赴港 考察后,向香港同业提问:“你们两家携手合作,共同提高节目质量,共同 拟定时间安排,共同分亨利益,不是可省去不必要的浪费,事半功倍吗?” 香港同行甚为不解,答复各种各样,很难使内地的同行满意。     这位人士提出的设想带颇多的理想色彩,是很难在自由竞争的香港社 会实现的。两台竞争的目的,当然是为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对香港的传 播业与市民有益。为加强竞争力,两台都不遗余力提高节目质量,大大满 足市民的收视需求。从娱乐性这一点讲,香港电视的质量,是亚洲最高的。     进入90年代,香港电视二分天下格局又被打破。      1991年3月23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执行副主席为李嘉诚次 子李泽楷,李嘉诚家族与和黄集团各占一半股权。卫视台利用中国长征火 
… 页面 183…

箭发射的亚洲一号卫星,转播立洲各地的节目。用户不需缴费,只要安装 卫星天线系统就可收看到。卫视的收入,来自广告。      1993年5月,九仓有线电视公司正式获得政府发牌。该公司为九龙仓等 集团所控,主席为包玉刚女婿吴光正。有线台早在两年前已试播,它不是 采用传统的有线 (早期丽的时代的普通电缆),而是采用光导纤维。有线台 采用收费制,每户每月198港元。香港受薪阶层,每月收入普遍有1—2万港 元,故这198港元不算贵。有线电视可收11个电视台的节目 (除自制外,另 通过卫垦接收外埠台)。      目前,这两台对无线亚视构成不了太大的威胁,倒是卫视与有线两台 竞争激烈。李泽楷不允许有线台在长实的大型屋村安装有线电视,吴光正 则禁止卫视台在包氏集团所控的大厦安装卫星干线。李氏包氏两家的蜜月, 早已成为历史。      1993年7月23日,李泽楷将卫视63。6%的股权,售予澳大利亚传播大王 梅锋,套现30亿港元。李嘉诚家族淡出卫视,但卫视却并未淡出香港。梅 锋的“新闻集团”拥有一整套制作大型剧集的能力,还可低价向卫视及时 提供节目,其后劲不可低估。      目前,卫视和有线虽弱于两位大哥(无线、亚视),但四分天下的格局 已形成。因此,又将有一番激烈的竞争。      这是先施集团当今的老板马景华。 
… 页面 184…

                    第五十二章股坛教父李福兆大起大落      李福兆6岁就懂炒股,这一禀赋到他步入中年发扬光大。他创办远东交 易所,打破洋人垄断的格局;他主张四会联合,成为联交所首任主席。他 在股坛叱咤风云,名声显赫,他的一生,就是香港股市发展史。他的至理 名言是“不跟股票谈恋爱”。谁能想象,堪称股坛教父的他,竟会股海翻船, 身陷囹圄?                                股票上市及发行      一、上市条件      公司上市集资,需符合一定的资格和条件:申请上市的公司必须为一间公众公司; 公司股份的市值于上市时计不得少于5000万港元;上市时该公司必须最少有已发行股 本25%为公众人士所持有,上市后比率则可增减;申请上市公司需足够时间的营业纪 录(通常为5年);申请上市的股份配售予该公司成员,通常不超过10%;提交上市申 请书,并附相关资料文付;首次上市费10万港元,上市后按既定比例缴月费。      二、申请上市的程序      一间公司欲申请上市时,首先要委托一间专业的投资银行(即包销商)充当其财 务顾问,代为统筹所有上市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对集资数目、形式、成本估计、申请 上市程序等提供专业意见,协助编制上市有关文件如招股章程等;负责联络联交所、 证监处、公司注册处、股票过户登记处等机构,进行有关上市申请安排;提供包销服 务:负责上市申请获准后接受认购、分配股份等工作。      三、新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      公开招股——申请上市公司发行本身股票按一指定认购价予公众申请认购。公开 发售——由一名交易所会员,向公众发售已发行或该名会员已同意认购的股票,多为 大股东所出让。配售——按指定比例将公司股票分配予指定对象,通常只有市值较小 的股票,为节省开支,才被允许采取配售方式发行(配售的股票市值不得少于2000万 港元,也不得超过5000万港元,超过上限老一般以公开招股形式上市);      四、现行上市公司证券的发行      一间已上市的公司,其股票发行可按以下形式进行:供股——供股是公司发行新 股时,以指定的现金价格,供现行股东按其持股权益认购。供股须各有招股章程,并 要有商业银行负责全面包销。资金股本化——将公司储备或未分配盈利资本化,以股 份形式按持股权益免费送予现行股东,又叫送红股。认股权证认股权证是一张由 上市公司发给股东的证明文件。持认股权证,可在有效期用指定价格认购 由该公司发出指定数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