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隋-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情况下,要求入读官学之人在大业三年就成井喷的状况,朝庭马上采取措施对入学生员进行限制,采取考试的方法进行录取,具体为每年给地方划分官学的名额,规定各郡各县的官学生数量,才选取考试排在前面之人。
同时对于官学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大幅改动,引入了算术、物理,化学等内容。这些内容所用的教材大部分为杨勇根据自己记忆所编,其中杨勇以前收养的学员如吕沐霖等人也出了不少力气。
许多东西在当时的条件下也无法验证,加上记忆误差,自然免不了错漏,不过,也有不少浅显易懂地东西,只是时人没有归纳整理而已,许多人看上一遍就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于一些暂时无法验证的东西也不会太过排斥,只是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杨勇当然也不奢望所有人都会马上把这些内容当成真理来用,若真是如此,再先进的知识也会变得停滞不前,杨勇只不过给这个时代打开一扇观察事务地门而已,原来将平时所看到地东西归纳起来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只要有人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自然会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地推动。
基本上官学所授的内容除了儒家经典外,县学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初中的知识水平,而郡学则有一些高中的内容,不过,这些知识体系并不完整,毕竟杨勇记忆再好也不可能将自己以前所学的内容全部记住,只能想到哪里记到哪里。
除了县学,郡学外,最高级别的就是京城所设的国子、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医学七所学院。
开皇时期,三学改为六学,国子、太学、四门学教授儒家经典,而书学、算学、律学作为专科,培养专门人才,杨勇素性将六学改为七学,把原先隶属于农学院的医学也独立起来,成立一所专门的大学,除医学为专科学校外,前面六所都算综合性大学,学员不但要学习儒家经典,其余学科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学习。
如今仅京城七所大学的学员加起来已经有一万多人,每所学校都超过一千人,这和后世动则数万人的大学当然没法比,不过,相对于此时的学校却是规模宏大,每所学校一年都可以领取高达二万余贯和数万石米的办学经费。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二十八章 准备亲征
         县学,郡学,加上朝庭直属的七所大学,构成了如今的三级官学体系,如今入读官学的学子总计已达到十五万人,比起开皇年间最高生员也翻了一倍,教师达到了二万余人,更是以前的四五倍之多,官学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私学的发展,为了考进官学,各类私塾也是红红火火的办了起来,规模已是官学的数倍,官学和私学加起来,预计生员达到了百万之多。
这个数目看上去庞大,不过,还不到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二,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要想普及教育在此时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这百万生员,其中八成以上出身寒门,比起以前来知识都垄断在世家手中要好的多,基本上达到杨勇的预期。
杨勇应当感谢这个好时机,由于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儒家正处于低潮,而杨坚在仁寿年间将官学几乎解散,现在的官学全靠新皇一手支撑起来,几乎是白纸一张,可以任由皇帝怎么涂抹,否则就凭他将官学的内容变更了大部分,就要引起一场大风波,宋明两朝,面对读书人维护至圣先师的骨气,就是皇帝也要退避三舍。
凭心而论,儒学在维护统一方面做的很好,否则南方也不可能在分裂数百年之后会被隋军一鼓而下,儒学在培养个人修养,官员品德,规范社会秩序方面也大有用处,当然,儒学还维护了君权,杨勇自然不会傻的砍掉自己根基,所以官学里面,各种儒家经典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对于眼下官学里的寒门生员来说,学成之后想进入官员体系是难上加难之事。他们的梦想只是做教师,吏员,或者投笔从戎,成为幕僚军师之类地人才,为自己的子孙博得一个前程,甚至还有人愿意到商户人家做个掌柜,只有最幸运的人才会得到一些世家的赏识而被举荐到朝庭为官。
对于什么时候实行科举,杨勇一直做的小心翼翼。甚至在吕沐霖这样的亲信面前都没有露出口风,还做了数次试探,佛道两门需要考试通过才能发放渡碟。用考试来确认生员是否有资格进入官学,杨勇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这两件事现在都做得不错,大部分人也接受了考试的形式,实行科举已经日益成熟了,科举制度等于一条做官的康壮大道露在了所有读书人面前,毫无疑问,他们绝对会举双手支持。加上有了皇权地保障。再有世家反对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永济渠的修建则比想像中还顺利一些,朝庭将俘虏,牛羊马匹等牲畜直接折算成战利品的做法,让一心发家致富地府兵暴发出百分之二百的战力,真正做到了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打不垮,拖不烂的地步。颉利打击隋军前锋无果之后,本来定好了退让之策。盼望隋军后勤不济后会退回来,到时他练好五万大军可以再向中原报复,没想到进来的隋军比他们进入中原抢劫时做的还绝,人口、牲畜、金银……就象是蝗虫边境一样,凡是有用的物资都被抢劫一空。
而且由于大军入境。自然隔断了草原的一切贸易。除了牛羊,颉利很快就发现他地队伍缺盐。缺茶叶,缺棉布,缺铁器……总之,一切生活必须品都紧缺,几乎将颉利逼到绝境,颉利忍无可忍,只得带着五万仓促成军地队伍迎战。
这场大战,由于是突厥人采取了主动,隋军并没有完全聚起全部实力,战场上隋军六万对突厥五万,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只是论兵员素质,突厥人完全落入下风,突厥人下马为民,上马为军,只是相对于中原普通百姓而言,隋军的府兵都是挑选地方精壮之士,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统一训练,进入草原的府兵更是经过多年征战,作战经验丰富无比。
双方的作战物资更是无法比较,突厥人除了马匹不愁外,大部分人身上只有皮甲,箭羽平均一人不足十支,兵器更是五花八门,有些人甚至只是在木棍前面绑上一块磨尖的铁条当作自己的主要兵器。
反观隋军,他们的箭支无穷无尽,步兵全身用铁甲包裹,骑兵也披上了一层软甲,陌刀、马槊、长矛、短剑……几乎武装到了牙齿,面对严阵以待的大隋府兵,这些未经多少时日训练地牧民毫无半点优势可言,双方接战不久,突厥骑兵就在隋军无穷无尽的弩箭打击下崩溃,五万突厥大军死伤一万余人,其余三万多人作了俘虏,颉利只身带着数千人逃脱。
这次大战后,东突厥再无反击之力,颉利也不得不向西突厥投靠,三年来,东突厥作为一个国家已经灭亡,超过三十多万的突厥人被隋军俘虏,从草原上抢回来的牛羊等牲畜多达六七百万头,马近一百万匹。
朝庭为了这些战利品付出了三千多万贯的赏赐,从战场上下来地府兵,最少地赏赐也达到了一百贯以上,连禁卫军对这些府兵的待遇眼红万分,多次向皇帝请战,逼不得已,杨勇在大业四年时,还是派出了二支禁卫军参战,让他们喝到一口汤。
不过,朝庭并没有吃亏,有了这三十多万奴隶,永济渠在去年底就已竣工,朝庭只花费了二百多石粮食,若是没有突厥奴隶,单永济渠地造价就会高达三千万贯,使用奴隶的价钱不过花费了三百多万贯,而牛羊马匹等牲畜,朝庭几乎以半价折买给疯涌而来的商人,除掉赏赐,朝庭还有赚头,户部其实根本没有花费,最后反而盈余了数百万贯。
何况大量牛羊的涌入,带动着这些牲畜也大减价,许多原先没有耕牛的农户都大受其益,以极低的价格买到了耕牛或者驽马,北方许多中等人家甚至除了数头耕牛外,还有一两匹驽马用来驾车出行。
对外征战的利益是如此之大,杨勇有点搞不明白为什么汉武帝远击匈奴数千里就会弄得全国民疲力尽,或许可以从汉武帝划出大片土地圈养将战士们辛苦带来的上百万牲畜,宁原让它们慢慢病死老死也不愿低价或者免费发给普通百姓中可以得出结论。
可以说永济渠完全是由东突厥人的血汗铺成,永济渠通航后,三十万多突厥人,死在挖河工地上的突厥人就有六七万人,死亡比例达到了二成多,每天修建动河的工地上就会埋葬一百多具尸体。
这个比例相对于历朝历代修建大型工程死亡的劳工来讲不算多,秦始皇筑长城征发的役夫十死其九,隋炀帝修通济渠也是十死三四,修永济渠只死掉了两成突厥俘虏,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给突厥人提供充足的食物是八成突厥人能活下来的原因,这死掉的两成俘虏多是东突厥的老弱病孺,他们受不了挖运河的残酷劳动,不过每天不停的劳动加上充足的食物,活下来的俘虏反而强壮了不少。给俘虏们充足的食物并不一定就表示隋军有多么好心,一名俘虏价值十贯,一石粮食价值不过一百文上下,一名俘虏一年有四至五石粮已经够了,这中间的帐,负责修建运河的宇文恺自然算得清楚,永济渠刚刚修好,剩下的二十多万突厥俘虏马上开始了连通江南的通济渠修建工作。
永济渠修建完毕,朝庭从洛阳到涿郡的水道等于彻底打通,使得朝庭对北方动员能力大为增强,换句话说,朝庭对于高句丽动武的时机成熟了。
吸取历史上杨广三次征伐高句丽失败的教训,杨勇虽然没有打算通过陆路对高句丽进攻,永济渠的作用却丝毫没有减少,要想对高句丽发起进攻,涿郡将会成为兵员和物资集结的重点地区,海运的风险目前来说还是太大,永济渠无疑要承担大部分物资和部分兵力的运输。
征伐高句丽并非是后世为了垢病杨广所说只是为了面子问题,高句丽立国数百来,从一个小小部落一直发展数百万人的大国,对周边地区一直极具侵略性,趁着中原内乱之极,还将汉朝设在辽东的四郡完全占据。
大隋立国后,高句丽先是大修城墙,屯积粮食对大隋严加防备,又与高保宁勾勾搭搭,借兵给高保宁侵入隋地,高保宁被灭后,高句丽还不死心,多次出兵侵入辽河西面,进入大隋领地对边民烧杀抢掠。
一个地区注定只能有一个大国,何况高句丽是如此的桀骜不驯,大隋与高句丽注定要发生战争,高句丽的战争虽然将大隋生生拖垮,继任的大唐依然选择了灭亡高句丽,这中间岂非无因。
大业五年的三月,杨勇开始发布动员令,准备御驾亲征,打算出动水陆三十万大军,对高句丽进行讨伐。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二十九章 府兵
         因为永济渠的开凿,后勤压力会降低不少,三十万大军,最少还需要十五万以上的民夫负责后勤,总共需要出动四十五万人马,这个数字不到历史上隋炀帝一百一十三万大军的三分之一,算上二百多万民夫,更只是一个零头。
历史上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前杨坚在开皇十八年曾有过一次征伐高句丽的举动,杨坚命汉王杨谅为元帅,高为元帅长史,总领水陆二路三十万大军讨伐高句丽。由于准备不足,加上还没有开凿永济渠,陆路大军粮草不继,而水陆也是出师不利,刚出海不久就遭遇风暴,船只人员损失惨重而还。
高句丽国主高元听到隋军讨伐,心中惶惧,遣使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杨坚得以体面罢兵,这次征高句丽虽然失败,除了水师遭遇损失外,对大隋的国力并无多大影响。
或许是接受了开皇十八年水师遭遇风暴的教训,到了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压根就没有想到使用水师,发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全部从陆路推进,动用二百多万民夫,结果虽然有永济渠作为运输水道,粮草依然难予为继。
其实征伐高句丽根本用不了百万大军,隋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渡过辽河的军队只有三十五万人,百万大军即为饥饿所毁,自行崩溃,没有了后援,加上高句丽人坚壁清野,这三十五万人最终只逃出了二千七百人,数十万隋军人头被高句丽人筑成京观,不能不说可悲可恨!
以现在永济渠的运输量,支撑五十万大军作战是极限,三十万大军的作战完全没有问题,高句丽虽然立国数百年来一直扩张,说到底不过是户七十余万,口四百万左右,对于周边的新罗。百济,契丹……来说是大国,对于大隋来说,高句丽的实力不过本国的十五分之一,实在不需要用倾国之力对待。
尽管一切准备就绪,杨勇还是没有想到亲征高句丽之事阻力会如此之大,皇帝刚刚表露亲征高句丽之意。群臣就纷纷上书反对,许多大臣都反对皇帝亲征,一些大脆干脆连征伐高句丽也反对。
给事中许善心上书:“高句丽蕞尔小国,陛下若有意征伐,遣一上将即可。陛下不必御戎东讨。”
右尚方署监事耿询更是上书道:“辽东不可讨,师必无功。”
太史监少监庾质上书:“以臣管窥,伐之可克,切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
让杨勇意外的是连尚书左丞李纲也激烈反对,上书道:“今陛下未立太子,自古征战无常。陛下若有失。岂非乾坤倒悬,陷国于危境?陛下思之,戒之。”
对于众臣的劝谏,杨勇并末在意,可以说历朝历代立国之易莫如大隋,虽然保留了国家大部分元气,可也造成了立国的根基不稳,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在腥风血雨,一片杀戳之后再立起来。这样的朝代立国不易,只是一旦皇帝偃武修文,采取了正确地治国措施,后代虽不泛荒唐之辈,享国却能达二百年之久。
而大隋除了开国时与尉迟迥等叛臣一场大战。几乎没有大的战争。统一江南也是顺利的异乎寻常,杨坚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加强国家根基。将兵力尽操皇帝之手,迁天下富户入京,只是世家门阀的势力依然过大,对于皇权始终有人存在窥测之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急功近利的短视固然是一个原因,世家门阀的背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有杨玄感的造反,隋炀帝在第二次征高句丽时若是取得胜利,大隋很有可能不会二世而亡,如今杨素早死,杨玄感基本上没有机会造反,只是这个隐患不消除,终究可虑,说不定哪天就冒出一个张玄感,刘玄感。
杨勇御驾亲征,就是要为大隋天子补上一场血与火地课,这场血与火不是针对本国平民百姓,若是针对周边桀骜不驯的国家,只要平定了高句丽,回首四周,再无一国敢和大隋争雄,大隋天子补上了这一课,即使世家势力再大,窥试皇权的念头也会收敛一大半,事实上,若是隋炀帝不是太过讲究排场,只要将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的兵马减去一半,放任前线将领任意攻打,对高句丽完全可以一战功成,大隋也会成为一个远超唐朝的时代。
大业五年(公元608年,因为本书中杨坚提前一年去世,以大业为年号也比原先地历史中早一年。)三月,皇帝对下达了对高句丽的讨伐诏书,书中列举了高句丽对大隋的种种不恭和罪状,称高句丽为辽东小丑,大隋天子将亲率六军进行讨伐。
诏书一下,众臣都知道皇帝决心已不容更改,反对皇帝亲征的人纷纷闭嘴,不过,李纲还是上奏,皇帝若要亲征,必须先期册立太子。
杨勇虽然御驾亲征,只是并没有自己冲锋陷阵的意思,其实不太可能会发生危险,不过,杨勇还是作了让步,宣布秘密立储,将储君的名字写入密匣之中,放在太极殿的匾额后面,规定只有当皇帝驾崩之后,必须在皇后,尚书省左右仆射,门下省纳言,内史省监、令共七人地其中五人以上到场后才可以拆封,密匣地位子派人日夜看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