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 作者:老茅-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将军,这是班布尔善将军,是大清太祖之孙。”希福连忙抢着回答,同时又拉了拉班布尔善的衣服一下,不让其继续说话。

  “班布尔善,本将没有听说过。”王公略语带不屑的道。

  “你”班布尔善气得脸色通红,班布尔善的父亲塔拜是努尔哈赤庶妃所生,地位低下,自然不可能象代善、多尔衮等人一样名声显赫,只是数次大败后,大清人才调零,班布尔善作为顺治年长的一位长兄,地位极速上升,只是班布尔善还没有享受多久的权利,大清就要覆灭,这让班布尔善多少不甘心。不地说出这个你字之后,想到眼下的处境,班布尔善却说不下去,形式如此,不甘心又能如何?

  “班布尔善,本官才是主使,你退下。”希福生怕班布尔善说出什么触怒王公略的话,连忙喝道。

  “是。”班布尔善不甘的道。

  “将军,眼下天气寒冷,若将军能应允我方提出的数个条件,至少将军可以提早数日入城,将军又何妨听一听本使所言。”希福继续求道。

  王公略与殷洪盛交换了一下眼神,点了点头:“好吧,你说吧。”

  “是,我军投降后,希望将军能够保证大清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不要让人对其骚扰。”

  王公略点了点头:“这一点,本将可以答应你。”

  “好,多谢将军,将军领兵进城后,还望将军约束人马,不擅杀城中一人,不抢掠普通旗人财物。”

  “好,这点本将也可以答应你,你以为大明官兵也和尔等一样,只会烧杀抢掠不成?”王公略傲然的道:“本将先申明,若是有人胆敢袭击我大明官兵,本将一概不饶。”

  “当然,当然。”听到明军答应前两条,希福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神色,满人上下最怕的就是投降之后明军会在城中肆意抢掠,虽然这是清军常做之事,唯有如此,满人才更加担心。

  “第三”说到第三条,希福却迟疑起来,他知道这一条眼前的明军将领几乎没有可能答应,就是答应了多半也不可相信。叹了一口气,希福才道:“没有第三了,希望将军能够遵守前面两条。”

  王公略倒是没有想到希福只提了两条就不提,这两条根本无关紧要,答应了并无妨碍:“痛快,本将接受了,开城吧。”

  、

  抱歉,失言了,马上就要到年关,事情多了起来,这本书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老茅尽量在月底结束。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五十二章罪人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五十二章罪人

  赫图阿拉的城门缓缓打开,等候在门外的明军迫不及待的从城门涌入,从建城以来,大明军队终于第一次踏进了这座被满人视为龙兴之地的城池。

  虽然满人是主动投降,明军却没有放松警惕,进城之后的明军迅速分散,很快控制了城门各个要地,明军的大队人马才正式入城。

  王公略和殷洪盛两人并排来到城门前时,两人都不约而同的勒了勒缰绳,让爱马停下脚步,抬头向城门上方看去。此时上方一面金边黑色的清军旗帜正飘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红色的大明军旗慢慢上升,最终定格在城头,随风飘扬。

  此时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乌云中露了出来,正是雪后初睛,阳光照着高高飘扬的大明军旗上,反射出一抹剌眼的光芒,王公略和殷洪盛两人却舍不得将视线移开,从今天起,他们两人将会和这面升起的大明军旗永载史册,真正成为一代名将。

  城头上的清军已经丢下武器,在明军的押送下前往下面开阔之地,看到城头上金边黑色的龙旗落下,多数人都显得黯然神伤,这面旗帜的落下,正代表着满人昔日的荣光如同这面落下的旗帜一样,一去不复还。

  甲申年,十万铁骑进入中原,。势不可挡,打跨了大明王朝的闯军在满清铁骑冲击下一溃千里,谁能料想到仅仅过了数年,原本以为大厦已倾的大明王朝会重新崛起,如今连最后的城池都被明军夺取。

  大明用了六年时间破而后立,可。是大清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支撑大清的十万铁骑已经烟消云散,整个满人只剩下这数万老幼,即使活下来,满族作为一个整体恐怕再也不可能存在,最终会象历史上无数的异族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一阵呜咽声从押解的清军当。中传来,接着仿佛象受到传染一样,鸣咽声在城中到处响起,将整个城池的气氛一下子宣染的悲凉起来。

  听到满城的悲声,一名明军将领脸上显出厌恶之。色,道:“这些鞑子鬼嚎什么,大人, 要不要制止他们?”

  王公略脸上一片平静,只是眼睛中还是难掩喜色,。眯着眼听了一会儿才道:“让他们哭吧,甲申之年,京城被破,先皇死难,中原大地尽是哭声,如今轮到他们,就让他们也痛快哭一次,以后说不定想哭再也没有机会。”

  王公略的话让跟在身边的希福和一干满人听。得心惊肉跳,什么叫想哭也没有机会,希福忍不住张嘴:“王将军,我大清已举族而降,如今只剩数万老幼,还望将军宽宏,给我族老小一条活路。”

  说这到,希福将。声音压低:“将军,我大清与大明相争数十年,将军此番逼我大清举族而降,皇太后,皇上尽在其中,这是何等功勋,纵使封侯也不为过,汉人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若是我族一朝而绝,不知将军回到朝中之后,是否还有领兵之日?”

  王公略嘴角露出一丝饥笑:“好胆,到了现在还想离间我大明君臣,赫舍里家中的人果然有胆色,本将不杀你们,不是因为怕什么狡兔死,走狗烹,而是没有皇上的命令,本将不好擅自处置,不过,你们也不要挑战本将的耐心,下次若再有此言,本将不妨挑几人来杀鸡骇猴。”

  后面几句,王公略几乎是疾言厉色,希福等人表面唯唯嚅嚅,却放下了大半心思,从王公略话中之意,至少眼下明军没有出尔反尔之意。

  “进城!”王公略没有在城门口再耽搁下去,与殷洪盛两人策马慢慢走进城中,两人的身后,更多的大明军士开始入城。

  赫图阿拉城宫室门外,顺治和布木布泰并排站立,他们的身后则是数十名一脸木然的大臣,这些大臣满汉皆有,孔有德也赫然在其中,听到城门口的悲声隐约传来,许多人脸上都忍不住色变。

  顺治脸上一丝惊慌之色闪过,心中不免七上八下,希福到底与明军谈得如何,听声音明军已经入城,那么明军起码已经同意了前面的几个条件,自己和太后性命可保,只是前面传来的悲声还是不免让顺治心烦意乱,自古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自己迫不得已投降,以后大明朝庭又会怎样对待自己。

  多尔衮,都是这个多尔衮无能,只知道任人唯亲,生生葬送大清的大好形势,顺治心中一会儿对自己的未来担扰不已,一会儿又充满对多尔衮的怨恨,脸色难看无比。

  布木布泰担扰的看着顺治,她的脸上比顺治无疑要镇定的多,布木布泰如今才三十许人,风韵犹存,只是一生经历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作为皇太极众多妃嫔中的一员,在数名功郧显赫,手握重兵的亲王相争下,将自己才六岁的儿子推上皇位,布木布泰的手腕可想而知,更别说后来又扶持年仅八岁的孙子登上皇位,统治天下六十一年之久。

  可惜,布木布泰再聪明也是女子之身,她或许在权力之中可以游刃有余,可是面对天下大事却无能为力,满人的节节败退非她之力可以挽回,面对即将到来的阶下囚命运,若说布木布泰心中无忧,当然是不可能之事,只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不得不坦然面对。

  “哒、哒、哒。”

  沉重的马蹄声敲击在众人心上,满人女子孩童都能骑马,对于马蹄声再熟悉不过,只是今日的马蹄声却让他们感到阵阵寒意。

  “福临,不用怕,母后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

  “朕、朕不不怕怕。”顺治强挺了一下身体,只是牙齿忍不住格格作响。

  “福临,以后你不能再自称朕了。”布木布泰提醒道。

  顺治呆了呆,从六岁后,无论是大臣还是布木布泰都是以一个帝王的标准对他进行教导,称呼更是不能有丝毫错乱,他有点茫然的问道:“那孩儿该自称什么?”

  “罪人。”布木布泰回道。

  “罪人?”顺治细细的咀嚼着这句话,心中悚然而惊,大清亡了,多尔衮难辞其咎,只是这难道是多尔衮一人的责任,他又何尝不是罪人?

  “是,孩儿明白了。”

  “你们就是满人太后和皇帝?”一声炸雷般的声音响起,布木布泰和顺治两人连忙抬头看去,才发现一队衣甲鲜亮的明军已经在离他们不远处停了下来,队伍前面是两名全身甲胄的明军将领,刚才正是其中一人发问。

  顺治怔怔的望着两人,这就是打败大清最后一支铁骑的明军将领,虽然看起来衣甲鲜亮,脸上也充满了威严,可是苏克萨哈,济度这些大清猛将哪一个会比眼前的明军将领差,还有多尔衮,一向以智闻名,怎么就会败得如此惨重,顺治的脑中乱成一团,一时忘了回答。

  殷洪盛重重的哼了一声,大为不满,布木布泰一惊,连忙道:“回将军,罪妇正是大清皇太后布木布泰,这是罪妇之子,爱新觉罗福临。”

  “既然如此,见了本将军,为何不跪?”王公略重重喝道。

  布木布泰一呆,她放下鸩酒时就作好了成为阶下囚的准备,只是这么多年来一直习惯别人对自己下跪,何曾跪过别人,饶是以她平时的智慧也难予一时决断。

  “王统领,他们毕竟是满人的皇帝和太后,见到皇上自然要下跪,若是跪我们,是否有点不妥?”殷洪盛低声道。

  “大将军,满人以前不过是关外胡族,满人视为太祖的努尔哈赤亦是我大明将领一家奴,今日满人兵败,如何不能跪你我两人。”王公略满不在乎的回道。

  “这确实如此。”殷洪盛头轻点了一下,同意了王公略之意。

  希福等人也是呆若木鸡,皇太后和皇帝要对明军将领下跪,这在投降之前可没有商议过,可正是没有商议,希福也无法反对。

  “太后,皇上,不能跪啊。”

  “对,不能跪。”

  几名年老的满人大臣从身后站了出来,这一跪下,大清连最后的一点面子也荡然无存了。

  看着几名站出来的满人,王公略脸色一沉,脸上顿时如同罩上一层寒霜,手指已经按在剑柄之上,这当然不是他要亲手杀人,只是下意识的动作而已。

  看到眼前明军将领的动作,布木布泰脸色一白,咬了咬牙,拉着顺治跪了下来,低头重新禀道:“罪妇参见将军。”

  顺治如同木偶一般,任由布木布泰拉着,只是双手的拳头紧握,料想心中并不服气,王公略自然不会对一个才十四岁的孩童在意,见两人跪下,脸上严霜才散去。

  两人这么一跪,身后跟着的那些大臣们连忙也跪下,刚才几名劝谏的满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心中不知如何是好,最终还是同样跪了下来。

  看着黑压压跪着的一片人头,尤其是里面有满清太后,皇帝,各个勋贵重臣,王公略满意的点了点头。

  

  抱歉,回来几天了,只是一直找不到感觉,从今天才开始更新,完本要到三月份了。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五十三章准备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五十三章准备

  赫图阿垃城不战而下,满人自太后,皇帝以下数万人都成为明军的俘虏,依明军先前之意,这数万满人老弱必须押解到沈阳,等朝廷旨意来了之后再进行处置,只是天虽然放睛,地上积雪却一时不会消解,而且大雪还随时可能再下,殷洪盛、王公略两人只好暂时按兵不动,两万大军停留在赫图阿拉城休整。

  大雪让消息的传递也变得有些迟缓起来,差不多又是十多天过去,赫图阿拉城被攻陷的消息才传到沈阳,这让一直担心不已的孙克咸放下心来,随即狂喜不已,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京城报捷。

  饶是如此,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已经是弘光六年的十二月底,整个京城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皇宫也不例外,早在十几天前,两名皇妃就开始指挥宫女内侍对整个皇宫进行布置,到了今日,皇宫中到处是红布铺地,树上挂满了各种灯笼,将整个皇宫装点的富丽堂皇。

  武英殿内,众多文武大臣济济一堂的坐在一起,不少大臣纳闷的看着正中央犹带着兴奋表情的皇帝,浑不知道刚刚休沐一天,皇帝为何就急不可耐的将大家重新召入宫中。

  “诸位爱卿,朕刚刚接到前线捷报,我大军已经攻入赫图阿拉城,虏酋多尔衮身死,满虏自皇太后,皇帝皆在城中,目前已经归降。”皇帝笑容满面的将召集众人入宫的原因说了出来。

  殿中安静一片,历经四帝,困。扰了大明数十年,一度攻入大明京城,差点将大明灭国的满清就这样被明军轻松攻破最后的都城,太后,皇帝皆为俘虏,虽然满人连连败北,只是剩下的力量并不弱,就在二个月以前,朝中不少大臣还担心天气寒冷,不利朝廷大军作战,要求前线暂停进攻,等待明年天气转暧之后再行动,现在却传来消息说赫图阿拉城已经攻下,满人上下皆已投降,许多人犹如在梦中一般,不由张大嘴吧,若不是此话是从皇帝口中说出来,绝大部分大臣恐怕都不会相信。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此番大军攻。占赫图阿拉,将鞑虏上下一网成擒,实仍我朝天大喜事,臣为皇上贺,为朝廷贺,为天下苍生贺。”一名兵部侍郎首先反应过来,起身向皇帝道贺,接着其余大臣也反应过来,纷纷向皇帝道贺,一时之间,殿中全是贺喜的声音。

  面对众多大臣的道贺,即使是。王福也不免飘飘然,脸上一直笑容满面,尤其是他知道历史走向,若非自己,此刻弘光朝早已经灭了,接下来,中国将进入一个二百多年的黑暗时期,与世界彻底拉开差距,直到满清灭亡百年之后也没有追回来。

  以一己之力,生生改变了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数。亿人口的民族命运,王福心中也忍不住为自己自豪。

  “皇上登位六年以来,先是平定李闯之乱,如今又彻。底平定鞑子,朝廷岁入远超前代,更难得的是天下安定,百姓富足,我大明即将进入千古未有之盛世,此文治武功前所未有,依微臣看,吾皇功绩远超秦皇汉武,当前往泰山封禅,然后诏告天下。”一名大臣兴致勃勃的提出建议。

  “对,臣附议。”

  “臣也附议。”

  刹时间,各个大臣争先恐后的附和起来,帝王富。有四海,各种珍奇异玩,美女应有尽有,能够引起皇帝兴趣的不多,除了长生不死外,恐怕唯有自己身前身后的名声才会让皇帝最为在意,从秦始皇登泰山封禅以来, 历朝历代,能够封禅的皇帝都是少数,如果一个皇帝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即使强行封禅也会落得一个笑柄的下场,可若是真能达到封禅的标准,皇帝固然是一代名君,他们又何尝不是一代名臣。何况依照历代封禅的规矩,回来之后,皇上肯定要给大家加官进爵,这样的好事自然不愿放过。

  封禅,王福摇了。摇头,若说王福前生是无神论者,这一生却是半信半疑,不然,怎么穿越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