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 作者:老茅-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三桂脸上的忧虑没有消除,眉宇间还是一幅愁容,道:“方先生,自从明军出现在我军后方骚扰后,五日行军不到五十里,若是照这个速度下去,我军就是数月也回不了太原,而弘光率着大军已经进入山西,对本王步步进逼,本王为之奈何?”

  对于这个问题,方献廷却无法回答,赶回去又怎样,双方的实力摆在哪里,即使关宁军善战,又如何能和打败满人铁骑的羽林卫相比,何况关宁军本来就是明军出身,要与大明皇帝作对,心中肯定会有其他心思,若是顺风时,一切无事,一旦身处逆境,很容易动摇,不要说普通士兵,就是许多将领也会动摇。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最好还是向大明皇帝投降为好,无奈平西王好象铁了心,不愿再向大明皇帝投降,前面几名劝降的将领被吴三桂狠狠的喝斥了一通,若不是看在这些人都是老兄弟的份上,差点打了军棍。

  不过,方献廷还是决定再向吴三桂劝诫一番,只是他没有明说,委婉的道:“王爷,即使大军回去,王爷可有把握抵住大明皇帝的兵马?”

  “这本王没有把握。”吴三桂脸上变幻数下,在这个最信任的谋士面前还是道出了实情,道:“方先生,本王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其他人可以回头,本王又如何回头,在弘光眼中,本王的罪行比李自成、张献忠还要重,甚至被朝廷的邸报评为第一大汉奸,本王若是现在回头,即使性命无忧,恐怕也会被其他人指着脊梁骨一辈子,本王不想过受到小人的折辱最后郁郁而终的日子,本王宁愿拼个鱼死网破,即使是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

  方献廷只得默然,他对于大明发行的每一份邸报都仔细研究过,数年前大明公布的奸佞榜上,吴三桂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名,下面是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这些人,而李自成、张献忠两人才排第五,第六,如今范文程在南京受剐刑而死,洪承畴被大明派出特种兵炸得尸骨无存,李自成也被明军行剌而死,平西王若是投降,他这个首犯又会有什么好下场?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六章轻骑疾行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六章轻骑疾行

  对于自己被评为第一大奴奸,吴三桂心中其实感到挺委曲,当初之所以与满人合作,他打的是为君父报仇的名义,就是弘光朝,不是照样有过联虏平寇的建议吗,他只不过先行一步而已,没有他,说不定现在江山已经落到闯贼手中。

  只是这番话吴三桂却无法与大明皇帝分辨,也无法和天下人分辨,先帝三皇子可是不折不后死在他手中,当初弘光朝持诏相召,他为了取信满人,干脆利落的拒绝,当时他看得清楚,满人取得天下已不可逆转,哪知短短五年变化会如此之大。

  “王爷,眼下大军要赶在明朝大军之前回太原绝无可能,要解决此事只有一种办法。”方献廷冷静的道,他也死了再劝吴三桂投降的心思,一心一意为吴三桂谋划起来,当初引清兵入关,他在其中也取了关键作用,吴三桂无法回头,他同样无法回头。

  “什么办法?”吴三桂连忙问道。

  “很简单,王爷自带骑兵先回太原,其余辎重,大炮等物资和步卒统统放在后面。”

  “那怎么行,没有大炮,本王如何与明军争锋,何况本王兵力已是不足,又如何能兵分两路?”吴三桂脱口而出,他不是没有想过先带一部分大军回去,只是他兵力本身不足,只带少部分兵马回去又有何用。

  方献廷心中暗叹一声,平西。王虽然表面承认了双方的差距,其实心中还存在幻想能挡住大明皇帝的御驾亲征:“王爷,太原不可守,山西不可守,即使兵马再多也无用,如果不果断放弃大城与明军周旋,不出数月,关宁军就要不复存在。”

  听到方献廷如此肯定的话,吴三。桂一呆,整个山西关宁军经营了五年,又如何舍得放弃,他半响才道:“方先生,真要如此吗?若是没有太原,我军又向何处存身?”

  方献廷手指了指西北,吴三桂。在营帐中不停的踱着脚步,良久才下定决心:“好,明天本王就亲领所有铁骑返回太原,只是这断后的人选”

  要撤往西北,这支断后的部队等于要抛弃,只是毕。竟是数万大军,如果所托非人,说不定他一走就向明军投降,这个人选即要让他放心,又随时可以舍弃才行,饶是吴三桂一向行事果断,也为这个人选为难起来。

  “如果王爷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卑职愿意留下来断。后。”

  “不行,方先生,本王身边离不开你。”吴三桂断然否。决,到底是真离不开,还是吴三桂对方献廷不放心,只有他自己知晓。

  方献廷嘴角微。露出一丝笑意,不过很快敛去,明知必死还要留在后面,方献廷没有那么高尚,刚才只不过以进为退而已:“王爷,既然如此,卑职以为夏总兵是合适人选。”

  夏总兵是指夏国相,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去年才刚刚成婚,女婿半个儿,可以算自家人,可是毕竟不是真的儿子,死了不会太心疼,大不了让女儿改嫁就是,吴三桂马上就决定下来:“方先生所提,正合本王之意,来人,召聚众将议事。”

  “是。”

  亲兵下去半柱香左右的时间,十大总兵除了留在山西的胡守亮、卫朴、郭壮图和已死的王屏藩四人外,吴三桂手下其余六名总兵纷纷来到,分别为马宝、夏国相、胡国柱、杨坤等人

  “参见王爷。”六人一起向吴三桂抱拳行礼。

  “各位将军免礼。”

  “谢王爷。”众人站立两旁后,马宝连忙问道:“王爷,末将听说王总兵中了明军伏击,已经伤重而亡,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吴三桂脸上一片沉重:“马总兵的消息不假,本王刚刚接到消息,王总兵遭到明军暗算,已经捐躯而亡。”

  “怎么会这样?”

  胡国柱、杨坤几人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明军能暗算王屏藩,焉知不能暗算他们,一时间,几人都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感觉脑袋还在才放心下来。

  “王爷,不知王总兵是如何身亡?”马宝冷静的问道。

  “马总兵,是这样。”方献廷将王屏藩被剌的经过说了一遍,同时安慰道:“大家放心,明军并不是能飞天遁地,也不是有三头六臂,只是仗着火枪的射程长一点而已,只要大家小心提防,明军必不能再得手。”

  尽管方献廷说得轻松,大帐中还是有一股压抑的气氛,射程数百步的火枪,如果在城中当然好办,只是行军途中却是防不胜防,只要一个剌客埋伏下来就可以轻易取人性命,大军行军时总不能将道路两边每一寸土地都搜一遍吧。

  “诸位,先不谈明军暗杀之事,本王有一项重要事情宣布。”吴三桂一开口,众人连忙竖起了耳朵,只听吴三桂继续道:“鉴于明军离太原越逼越近,而我军受到明军骚扰,行军缓慢,为保太原安危,本王决定亲率轻骑赶回太原,大军随后而行。”

  听到吴三桂的话,众人心中都格噔一下,谁也不是傻子,留在后面的话,谁知道还能不能回去,一个个用眼睛巴巴的看着吴三桂。

  “夏国相。”

  “末将在。”

  “本王将后路数万大军托付给你,这数万大军都是我关宁军的精锐,尤其是火枪、火炮更是我关宁军积攒多年的家当,本王希望你能将大军完整带回。”

  “遵令。”夏国相脸上一片苦色,他虽然做梦也想着能扩大自己的权力,却不是这个时候,望着吴三桂鼻子上的疤痕,夏国相恶毒的想:“你想你女儿做寡妇,老子却不想,若是情况不妙,大不了向明军投降,休想老子为吴家丢了性命,说不定有这数万大军在手,还可以换来一场富贵。”这么一想,夏国相脸上的苦色才消除。

  吴三桂也在暗暗观察夏国相的表情,还以为夏国相果然对自己忠心,明知后方有危险也不推迟半分,他转向另一人,叫道:“杨坤。”

  “末将在。”

  “夏总兵独木难支,你也留下,作为夏总兵的副手。”

  杨坤张大嘴,他刚才还以为只有夏国相留下就可以了,没想到马上轮到自己,想起留在太原的一家老小,杨坤不由茫然起来,自己若是死在后方,家小怎么办?

  “怎么,莫非杨总兵不愿意?”

  “末将遵令。”杨坤打了一个冷颤,他听出吴三桂话语中的阴森之意,如何敢不答应,吴三桂可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若是拂了他的意,吴三桂有的是阴恨手段对付自己。

  吴三桂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其余各将,明日点齐自己所部骑兵,跟随本王出发。”

  “遵令!”马宝、胡国柱等人回的分外响亮。

  第二天,吴三桂抛下大军,只带所部一万三千余骑兵向前急赶,一路快马加鞭向太原方向前进,而大军则在后面缓慢而行,失去骑兵的护卫,这支大军的行军越发艰难,明军在旁边毫无顾虑的游弋,单是游弋也就罢了,时不时有小队的明军冲过来对着吴军放上几枪就跑,由于吴军骑兵太少,不敢离队太远追赶,只得看着对方扬长而去。

  第一天大军前进距离不过五里,到了第二天,吴军在这样的打击下已是士气大溃,走起路来无精打采,眼睛不住的看着四周,生怕明军会突然从哪个地方钻出来。

  “哒哒。”马蹄声响起,吴军一声大喊:“明军又来了。”顿时所有人都往中间挤去,整个队伍乱成一团。

  “不要乱,准备弓箭,火枪手向前准备射击。”杨坤带着亲兵连忙赶到,大声命令道。

  看到杨坤过来,加上数百亲兵虎视眈眈的模样,吴军混乱的阵型很快恢复正常,“咝,咝。”的声音响起,使用火绳枪的吴军拼命将火绳点燃,对准前方,很快,前方就出现一片红云,数百骑明军冲了上来,看到严阵以待的吴军,前面的明军将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马头一拨,整个骑兵沿着吴军侧翼冲去。

  “砰!砰!砰!”随着枪响,吴军侧翼一片混乱,射击完一枪,明军策马便走,等到明军离去,吴军的侧翼已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情景,横七竖八的躺着数十具尸体,更有上百名伤员大声呻吟。

  “停止前进!停止前进。”夏国相无奈,干脆命令大军安营扎营,同时命令架起大炮,做出一幅防守的样子。

  刚刚扎好营盘,杨坤正在休息时,两名夏国相的亲兵来到杨坤大帐外道:“杨总兵,我家大人有请。”

  “好,本座马上就到。”对于夏国相,杨坤其实完全看不起,不但是他,就是其余总兵也是如此,夏国相才二十多岁,如此年轻就能做到总兵,除了家世外,若不是身为吴三桂的女婿哪有可能。

  只是眼下夏国相是主帅,他是副帅,对于夏国相的邀请,杨坤还是不敢怠慢,稍为整理了一个衣裳,马上向夏国相的营帐出发,一路上,杨坤不停的猜想夏国相找自己会是什么事。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七章山东恢复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百零七章山东恢复

  当杨坤来到夏国相的大帐时,大帐中已经摆上一张方桌,桌子上摆满了十几个碗碟,碗碟中都是寻常的鸡鸭鱼肉和各式蔬菜,虽然是平常的菜式,只是在行军途中却是异常难得,桌上一个酒壶更是散发出浓浓酒香,让杨坤忍不住吸了一口长气。

  夏国相就等候在桌子旁,见到杨坤,笑容满面的站了起来,招呼道:“杨总兵,请坐。”

  杨坤满头雾水的在桌旁坐下,看着夏国相亲自给自己斟酒更是模不着头脑,其余各总兵看不起夏国相,夏国相又何尝看得起其他人,不要说是亲自斟酒,就是同桌而食也是少有,他与夏国相的关系好象没有好到这个地步,一时间杨坤暗暗警惕起来。

  酒一倒,酒香更是扑鼻而来,杨坤只是一闻,忍不住赞道:“好酒。”

  夏国相笑道:“这酒名碧芜,仍是大明皇帝赏赐功臣的御酒,每年只有少量流到市面,价比黄金十倍,本部好不容易得到两瓶,珍藏了一年多时间都没有舍得饮用,今日山间野外,食物粗陋,无以招待总兵大人,这才忍痛将二瓶碧芜酒取出,与总兵大人同饮。”

  “如此多谢夏总兵了,本部无。以为报,只能先干为敬,夏总兵,请!”

  “请!”

  夏国相容貌俊美,长相斯文,不过,。喝起酒来却不输于人,两人推杯换盏,很快将一壶酒喝完,夏国相马上又将第二瓶酒开启,当第二瓶酒喝到一半时,杨坤脸上已是一片红色,大着舌头道:“好酒!这是本部这辈子喝过最好的酒,夏总兵,你找本部过来何事,现在是否可以说了?”

  杨坤看似醉了,其实是酒醉心。不醉,夏国相也深知这一点,却没有遮遮掩掩,道:“杨总兵,不错,今日找大人过来确实有要事,这几天你也看到了,我军处境非常艰难,大明已非五年前的大明,国力强盛,皇上圣明,重新统一天下仍大势所趋,我等何不顺应潮流,重归大明?”

  “你要向明军投诚?”杨坤冷汗嗖嗖直流,眼睛直直的。看着夏国相。

  “杨大人,也谈不上投诚,我等本来就是明将,只是吴。三桂丧心病狂,与鞑子勾连,我们才落得一身骂名,如今我们若是回归大明,也好洗涮身上的罪名,重新做人,又何乐又不为。”

  “这让我想想。”杨坤脸上神色变幻不定起来,他虽。然不满吴三桂将他留在后面,可是骤然之间要让他背叛吴三桂,还真是没有想过。而且谁知道夏国相说的是真是假,如果纯粹是试探自己,自己冒然答应岂不是落入陷井。

  “杨大人要想想。当然可以,不过,良禽择木而栖,可笑我那岳父看不清天下大势,非要螳臂当车,我等非泥偶木雕,又何必跟着送死。”

  帐外许多呼吸声传来,杨坤心中一惊,知道夏国相肯定在门外埋伏了不少人手,脸上的汗水更多,若是自己不同意,恐怕今日连帐门也走不出去。

  “他祖母的,你是吴三桂的女婿尚且要投降,本官又为何不降?”杨坤马上想通,只能赌一下,含糊的道:“夏总兵,你是主帅,末将是副帅,只要夏总兵下令,末将一切遵从就是。”

  “好,好,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杨总兵也聪明人,来,咱们再喝酒,从今天起,我们就可以摆脱汉奸的罪名,为我们重新做人干了这一杯。”夏国相呵呵的笑起来,仿佛没有听到杨坤刚才话中的含糊。

  杨坤松了一口气,举起了酒杯,仰头喝下,试探着问道:“夏大人,虽然我等有降意,可是若大明不接纳我等又当如何?”

  “不接纳,不可能,杨总兵可知道,姜襄已经降了。”夏国相胸有成竹的道。

  “姜襄,这个狗东西,我早对王爷说过他不可靠”杨坤忍不住拍了拍腿,马上意识到现在自己也要向大明投降,他们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脸上一片讪讪起来,不过,心思却放下一大半,既然姜襄降得,他们自然也降得,只是想起太原的家小,杨坤脸上忍不住黯然,若是吴三桂知道他投降,肯定不会放过他的家小。

  仿佛知道杨坤想什么,夏国相安慰道:“杨总兵,你不过四十岁,只要能保住性命,以后多娶几名妻妾,还怕没有儿女吗?”

  杨坤看着夏国相笑盈盈的脸,心中忍不住发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