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血 作者:老茅-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这个想法太荒唐了。

  黄得功、阎应元等人也感觉到清军地古怪,只是既然清军愿意送死,不管他们有什么古怪,先让他们去死总不会错,总不能因为他们可能有古怪就放他们冲进营中来吧。

  整整激战了半天,清军营地收兵的声音才传来,此时明军营寨外至少丢弃了数千具清军尸体,而明军不到百人的伤亡,都是箭伤,付出数千条人命后,清军连明军的营寨边也没有碰到。

  接下来的几天,清军一直采取进攻的战术,每天都要在明军营寨前丢下数千具尸体,让明军上下都莫明其妙,简直怀疑清军前线地指挥官是疯子。

  王福本来还想派兵试探清军是否粮食不足,只是看到清军每天都气势如虹的来进攻,逐渐将打探的念头取消

  到了第六天,刚用完早饭,王福正想着清军会不会再进攻时,一名斥候来到皇帝面前下跪禀道:“报,皇上,鞑子营地突然生乱,小人看到数股杂乱的烟尘向天津后方而去,许多清狗丢盔卸甲,好象死了爹娘一样。  ”

  “有这等事?”王福丢下手头的事务,带着一干文武大臣来到原先的高台上,登上高台,远处清军营寨的情景映入眼帘,果然,清军营寨此时已经乱成一团,许多清军就这样丢弃阵地向天津方向退去。

  跟在皇帝身后的一干文武也看得面面相觑,自己还没有进攻,清狗这演得是哪一出戏,一名武将忍不住问道:“皇上,要不要进攻?”

  虽然不知清军为何会如此,只是这样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王福点了点头:“传朕旨意。  前军进攻。  ”

  “遵旨。  ”皇帝的命令很快传了下去,明军寨门大开,无数红色地身影如潮水一样涌出大营,又涌上了清军地阵地,

  “杀!”令明军奇怪的是根本没有清军留下来抵抗,见到明军出动,连一些刚才犹豫不决地清军也撒腿就跑。  跑不掉的就跪下投降。

  “报,皇上。  东平伯所领人马已经拿下敌人左营,敌人未作多少抵抗,大部分清军已经逃走,东平伯已经率军追击下去。  ”

  “报皇上,西平伯已经拿下敌人右营,敌人未作多少抵抗,东平伯已经率军追击下去。  ”

  “报。  皇上,王公略将军已经拿下敌人中营,敌人未作多少抵抗,东平伯已经率军追击下去。  ”

  

  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回,都是好消息,眨眼间,与大明数十万军队对峙了二个多月的清军大营就好象纸糊的一样,已经完全崩溃。

  “走。  到前面看看。  ”王福不知如何形容现在地这种感觉,高兴,失落,惊讶,或者都有,他已经可以肯定清军军粮一定出了问题。  只是自己被多尔衮耍了一道,不过,无论如何自己也没有吃亏就是。

  “皇上,前面还是敌营,是否等上一天再说?”马秉杰有点为难的劝道。  虽然眼下明军占领清军全部大营,可是到底时间太短,马秉杰自然担心有没有将清军清剿干净,若有清军躲在一边,不要说剌王杀驾,就是吓皇帝一跳也是不得了地大事。

  王福急于知道清军崩溃的答案。  如何能等得了一天。  道:“前面都是我大明将士,朕有什么好怕的。  ”

  说完。  也不管马秉杰的反应如何,跨上一匹快马,“驾”的一声跑了起来,马秉杰顿时无奈的苦笑,一挥手,连忙和其他侍卫一起上马,追到皇帝身后。

  经过六天的太阳暴晒,地面早已经干燥无比,皇帝和侍卫身后一股烟尘激起,向原先地清军大营直冲而去。

  到了清军营寨,王福勒住了马匹,翻身下马,营寨内,还密密麻麻的分布着营帐,营帐四周,兵器甲杖随处可见,几面丢弃在地面上的旗帜已经踩满脚印,从这些可以看出清军的撤退根本是毫无准备,倒象是突然之间的行为。

  远处两排鲜亮的明军走了过来,他们中间则是一队绿营兵打扮的俘虏,王福指了指前面,对身边的侍卫道:“去,把他们地军官叫过来,还有让他带一名军职高一点的俘虏过来。  ”

  “遵旨。  ”

  一名侍卫领旨匆匆将这队押关俘虏的队伍拦下,不一会儿,那名侍卫身后领着四人过来,其中一人是这队明军的首领,一名千户长,另二人则是普通军士,他们手中正紧紧的扭着一名清军模样打扮之人,这两名普通军士脸上神色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末将钢铁营千户长项义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福此时并没有穿皇袍,而是普通的军衣,项义不止一只见过皇帝,自然很容易认出,倒是那名被押着地俘虏听到项义的话,眼中一亮,随即又黯然下去。

  “军营之中,礼节从省,免礼吧。  ”

  “谢皇上。  ”项义连忙起身,听到皇帝的话,另外两名即想参拜皇帝又担心手中俘虏会对皇帝产生危险的军士松了一口气,将俘虏双手扭的更紧。

  “此人是谁?”王福打量着眼前的俘虏问道。

  “回皇上,此人是一名汉军参将。  ”项义回道。

  

  本来说两点更,没想到拖到四点,中间数次困得要死。  差点要去睡觉了,想起承诺不能变,老茅一再坚持,终于完成了任务,现在是本月倒数第五天了,大家手头的月票就不要再留了,看在老茅更新辛苦的份上,大家把明血的月票顶上去吧。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二章逼降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二章逼降

  “你既然是参将,想必也知道不少内情,朕问你,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们的大军会突然崩溃?”

  那名参将抬头望了王福一眼,又连忙低下头,嘴里忿忿的道:“那些狗*养的鞑子,骗我们说粮食充足,这些天让进攻的兄弟都能吃到马肉,哪知今天一大早,大家发现军营中根本就没有开饭的意思,去找粮官才发现粮仓已经空了,只剩下一点马肉、豆麦,最多够几千人吃上一顿”

  原来发现军中无粮后,那些汉军军官就赶到了尔哈朗的营帐中,想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结果一到济尔哈郎营帐,各个汉军军官才发现庄亲王连同他的戈什哈都已经不见了,不但如此,大家很快又发现军中所有满蒙军队都已经消失不见。

  军粮两次被劫,军中小道消息早已经传得满天飞,只是满人军官从上到小都信誓旦旦表示粮食不缺,而且这几天满人不但没有扣苛粮食,反而顿顿见肉,让本来怀疑的人也打消了念头。

  如今看到粮仓空空如已,许多人恍然大悟,这数天,天天有马肉吃,恐怕满人杀了不少好马,只是慌称是病马,其实稍一想就明白,军中哪来那么多病马,杀马不但有马料,还可以省下马料,许多马料都可以做成窝头,如果不如此,也许早几天粮食就没了。

  先前的怀疑被证实,所有人都慌了。  没有粮食,昔日地主子又一个不见,联想到这几天大军频频调动,凡满蒙军队都撤到后面,即使是最蠢的人也明白,他们被满人当成弃子。

  几位总兵大人先提议到天津城去看看,先带着亲兵走了。  消息传开,各个将领再也压不住阵脚。  其余军士也纷纷离营而去,也不是没有人想着向大明投降,只是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一见大伙儿都向后方逃走,自然也就跟着,不过,只要被明军追上。  大多数人并没有作反抗就做了俘虏,眼前的这位参将即是如此。

  问清楚原因,王福对这个绿营兵军官再无兴趣,挥了挥手:“押他下去吧。  ”

  “是。  ”项义大声应道,挥了挥手,两名军士押着那名参将离开,那名参将扭头望了望皇帝,脸上一幅想求饶的表情。  只是最终还是化成一片羞愧,扭着头离开。

  “呸,这些狗汉奸还以为投靠满人会有荣华富贵,现在抛弃,简直是活该。  ”望着那名参将的背影,一名侍卫忍不住道。

  王福笑了笑。  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投靠异族,这样的人不是汉奸又是什么,王福刚来时,恨不得将这些投靠满人地汉奸全部抓起来杀了,不过,只是想想而已,当时随时性命不保,如今五六年过去了,他的心态已经平和。  只是对于汉奸地讨厌并没有消除。  否则就不会将济南投降的数万汉军罚作苦役三年了。

  如果刚才那名参将敢说出求饶的话,说不定王福还要多罚他几年。  看他脸上还有一丝羞愧,王福也就不以为甚,让他接受普通的处罚就可以了。

  天津城下,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足足有七八万人之多,全是从军营逃过来的汉军八旗和绿营兵,他们一心想进入城中躲避,只是此刻城门紧闭,城头上清军张弓搭箭,如临大敌。

  “开门,开门,各位旗人大爷,求求你给我们开门吧。  ”

  “狗鞑子,把门打开,爷爷为你卖命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如今大祸临头,却要把爷爷关在门外,哪有这个道理。  ”

  “主子,把门打开,放奴才进城吧,奴才可是入了旗。  ”

  

  站在最前面的汉军可谓是丑态百出,威胁,哀求、讨饶各种招数都用了出来,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城。

  也难怪这些人着急,数里外,红色的明军身影正在慢慢逼近,他们身后,无数垂头丧气的汉军正被明军押往后方,虽然汉军已无多少抵抗之心,只是城下汉军太多,明军也不想逼迫太过,引起汉军反弹,造成不必要的死伤,在外围象剥洋葱一样一点点蚕食。

  “再不打开城门,我们就要攻城了。  ”

  “对,攻城,这些狗鞑子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能他们活,大家一起死好了。  ”

  “攻城,攻城。  ”

  

  眼看着明军离自己越来越近,许多汉八旗和绿营兵越发鼓操起来,这些人多是本来就生活在关外或者在满人还没有入关前就被满人从关内掳走的汉人,他们先前是受害者,被编入军队之后,又成为满人侵略的急先锋,许多人手头都沾有关内汉人的鲜血,他们对于满人也最为忠诚,没想到他们同样被满人抛弃。

  看到这么多汉军在城下鼓操,城头上的满蒙联军也有点慌乱,整个天津城现在也不过五千兵马,其余大军都已经离开,他们被多尔衮要求留下来阻挡明军七日,七日后他们可以突围而去。

  “主子,怎么办?”一名戈什哈连忙向他地倒霉主子喀图兰问道。  喀图兰眼下正是天津城的守将,他是正黄旗的梅勒章京。

  要抵挡明军七天不是易事,眼下城外就有十倍于他们的军队,若是这些军队当真攻城,虽然不用担心这些除了手中有一把兵器就两手空空的汉军能够攻进城,可是到底也麻烦。

  “告诉他们,眼下明狗已经跟在后面,不方便入城,如果他们能够将明军击退就可以打开城门,允许他们入城。  ”喀图兰冷冷的道。

  很快就有大嗓门地戈什哈将喀图兰的话大声喊了下去,喀图兰此举可谓狠毒,还想让下面的这些弃子替大清最后卖一次命,不过,他心中还是忍不住可惜,如果有粮食,放一些人进来也可以大大增加守城的把握,可惜天津城的存粮也只够五千人吃十余天,他们还需要突围,绝不能浪费一点粮食。

  “什么,要我们攻明军,不可能。  ”

  城下的几名汉军总兵也不是傻瓜,明军的火器有多厉害大家又不是不知道,何况现在大家的肚子还饿得咕咕之叫,更不要想大家卖命了。

  “开门,开门。  ”

  “砰!砰!”大门晃动起来,原来是一些性急的汉军忍不住找来木头撞起城门来。

  “放箭!”见无法忽悠到汉军与明军拼命,而且下面的汉军还当真敢攻城,喀图兰大怒,下达了放箭地命令。

  “咻!咻!咻!”无数地利箭从城头飞下,落在城下挤得密密麻麻的汉军当中。

  “啊,我中箭了。  ”

  “狗鞑子,不得好死,快跑吧,鞑子真地射箭了。  ”

  “哥,哥,你醒醒,不要死啊。  ”

  

  清军的这一轮箭雨让城下顿时大乱,城门附近的汉军更是死伤惨重,刚才用木头撞击城门的汉军都倒在血泊中,木头也滚落到一旁,上面沾满了斑斑的血迹。

  “快离开城门,否则杀无赦!”城楼上,满人冷冷的声音传来,所有汉军都知道城门不可能再打开,城下骂声,哭声一片,只是谁也不敢再靠近城门,一些聪明之人已经悄悄绕城而走,更多的却被堵得动弹不得。

  王福在清军军营内略扫了一下,带着侍卫也来到天津城下,一路行来,看到的都是兴高采烈的明军押解着俘虏向后方行去,虽然有六七万汉军集在城下,可是光路上抓到的汉军俘虏就至少有二三万人,而这六七万人也正在一层层的变成了明军俘虏。

  明军人少,俘虏人多,王福常常看到一小队明军押解着自身三四倍,甚至四五倍的俘虏行军。

  这让马秉杰等侍卫如临大敌,虽然俘虏手上没有兵器,可是许多都是精壮汉子,如果俘虏突然暴起起来,让人防不胜防,好在一路上都没有碰到这样的事,这些俘虏看起来都非常老实。

  听到皇帝来到了前线,前线将领一阵头痛,六七万汉军挤在一起,他们还没有放下兵器就还是敌军,皇帝到前线来,多少有一点冒险,不过,各个将领还是连忙过来迎接皇帝

  高杰、李成栋、李本深、翁之琪、王公略等人拱手道:“末将等参见皇上。  ”

  王福微微额首,迫不及待的问道:“各位爱卿免礼,这里情况如何?”。

  众将互相看了一眼,还是由高杰将情况说了一遍,王福抬头看了看城下那黑压压的汉军,皱了皱眉,这种剥洋葱的手法看似稳妥,其实随时有可能生变,而且照这个速度下去,即使是天黑这些汉军也没有投降完毕,一旦到了天黑,这些汉军散落出去,只有做土匪一途,到时京畿周围数百里恐怕都要不得安稳。

  “不能逼他们一举投降吗?”

  “皇上稍安务燥,微臣已经命令后方将大炮调过来,只要大炮一轰,这些汉军估计就要投降了。  ”

  看到挤得密密麻麻的汉军,王福点了点头,如果不投降,恐怕随便一颗炮弹下去就能炸起数十人,只是为了抓紧时间,现在却不是怜悯的时候,兵贵神速,只有先解决这些汉军才能腾出手来追击满人。

  

  月底了,后面几本书都开始发力了,一天就拉近了好多啊,求月票!

  第三卷大明再起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三章和稀泥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六十三章和稀泥

  果然,当明军将大炮从后面搬了过来,只开了数炮,那些堵在城外的汉军就开始大批投降,也有不少顽固份子开始突围,向东,北两个方向逃走,对于逃走的汉军,王福下达旨意,命令一支万人的骑兵执行追击任务,凡是不愿投降者,务必歼灭,免得沦为盗匪祸害百姓。

  对于城外汉军大规模的投降,城头清军只是冷眼旁观,仿佛此事与自己无关,明军忙于收降人员,追赶逃走的汉军,对于紧闭的天津城,暂时也无暇攻击,一时之间,双方倒是相安无事。

  当夜,明军营地里欢声笑语,官兵们都兴奋异常,两个多月来的辛苦对峙,终于在今天得到丰硕的回报,十几万清军不战自溃,许多人今天抓俘虏抓到手软,整个汉军八旗和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