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话三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啊,老子怕个鸟。反正大汉也是大厦将倾,换了比自己聪明的弟弟刘协,一样回天无力。既然如此,我有什么好怕的,人死鸟朝天,就算完蛋,也要和袁家好好的战一场。
    虽说历史大势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却也不是一点成绩也没有。袁绍一箭未发,就放弃了南北军、西园八校,就是一个例子。想当初,先帝为了西园八校可是费了好多心机,甚至别出心裁的让宦官蹇硕做上军校尉,连大将军何进都归蹇硕领导,结果西园八校还是落入了袁绍手中。现在呢,自己只是花了点心思,杀了丁原,接收了并州军,袁绍就主动放弃了所有的兵权,离开了洛阳。
    成绩还是有点嘛。别心急,积小胜为大胜,谁敢说没有翻盘的一天?
    刘辩坐了下来,架着二郎腿,看着濯龙池中被瀑布溅起的白色浪花,一时出神。
    现在和历史究竟有什么区别,自己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袁绍要起兵,自己有多少胜算,有什么样的人可以依赖?
    刘辩反复权衡,思绪如潮。
    万年公主和唐瑛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
    远处,宫墙之下,一个挺拔的身影默默的注视着凉亭上的刘辩,眼神复杂,衣香拂动。
    
    袁府。
    袁隗正襟危坐,何颙、侍中种辑、黄门侍郎荀攸、议郎郑泰、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团团而坐,表情各异,等着袁隗说话。
    袁绍、袁术离开洛阳是一件非常秘密的事,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特别是越骑校尉伍琼,直到卢植带着诏书入驻北军大营,他才知道袁绍已经离开了洛阳。他震惊不已,连忙联络同好,发现绝大多数人和他一样,还蒙在鼓里。
    他们不敢怠慢,连忙来找袁隗。袁绍兄弟离开了,袁隗就是唯一的主心骨,接下来怎么办,要袁隗拿个主意。
    袁隗知道这些人的来意,他也早就准备好了说辞。此时此刻,他不动如山,智珠在握,不用说一个字,仅是这份气势,就足以让这些人惴惴不安的心安定下来。
    “当初先帝要废长立幼,我等据理力争,不惜触犯龙鳞。现在看来,却是我们错了。”袁隗一开口,先叹了一口气,做起了自我检讨:“知子莫若父,先帝有先见之明,知道天子无明君之相,担负不起中兴大汉的重任。先帝慧眼如炬,我等自愧不如啊。”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袁隗检讨背后的意思。
    当初为什么要立刘辩为太子,是因为何家没有根基,要想在朝堂上站稳脚根,只能依靠袁家为首的世家。现在何进兄弟死了,何家烟消云散,刘辩为帝,对袁家已经没有了意义。此时此刻,如果刘辩老老实实的听袁家的话,做个傀儡,那也就罢了。偏偏他不肯认命,先是控制住了董卓,随即又利用吕布,悍然斩杀了丁原,夺走了并州军。更有甚者,居然在朝堂上公然羞辱袁隗,不甘受制于袁家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
    既然如此,袁家当然没有必要再容忍他。废黜刘辩,再立新帝,只有九岁的刘协还敢这么不知好歹吗?有何家灭门的先例在前,刘协的母族王家还敢放肆,与袁家争权吗?
    重拾先帝废长立幼的想法,不过是为废黜刘辩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反正先帝已经死了,他究竟是什么想法,还不是随袁隗怎么说。袁隗要做霍光,刘辩就只能做那个倒霉的昌邑王刘贺了,乱而不损的汉灵帝也就摇身一变,成了慧眼如炬,有先见之明的明君。
    袁隗定下了基调,大家就知道怎么办了。
    
    刘辩看着眼前的几摞奏疏,眉开眼笑,乐不可支。
    这些书生,真是又要做,又想立牌坊。明明想做霍光,想做王莽,偏偏还装出一副忠臣的模样,妙笔生花,说得像真的一样。
    这些天来,奏疏雪片般的分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但是,分门别类,不外乎那么几种说辞。
    其一,袁家四世三公,名重天下,袁隗德高望重,堪为士人表率。天子当着百官的面羞辱袁隗,有违遵师重道的圣训,有违天子德化天下的本分,让天下士人失望。应该深自反省,并向太傅袁隗道歉,改过自新。
    让刘辩反省,那还是比较客气的,其中不乏有人指责何氏乃南阳屠门,刘辩出身寒微,无人君之仪,当初就为先帝不喜。如今事实证明,先帝废长立幼的想法是对的,因此,刘辩应该退位,由聪明睿智,母族出身高贵的刘协继位,以安社稷。
    其二,袁绍、袁术天下俊杰,为天子所迫,逃亡江湖,若不加安抚,必使人心浮动。建议天子下诏,给袁绍、袁术加官进爵,安抚袁氏,安抚人心。。
    其三,董卓出身寒微,粗鄙无文,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不堪为三公之首。吕布以下犯上,妄杀国家大臣,更是凶顽之人,不可侍卫天子。凉州军、并州军军纪混乱,骚扰洛阳百姓,祸乱京师,当免董吕二人官职,并将并州军、凉州军遣返驻地,还京师太平。
    其四,新帝登基,理当大赦天下,招贤纳士,以示与民同庆,恩泽天下。恳请天子下诏,延揽名士入朝,斥退奸小,重振朝纲,再兴大汉。
    刘辩隐约记得,董卓入京主政之后大致上就是这么做的。先是废立,然后招揽名士,再然后对袁绍、袁术兄弟加官进爵。结果呢?袁绍兄弟接受了官职、地盘,却并不感激董卓,反而利用这个名义起兵讨董;那些名士呢,也没站在董卓这一边,反而与袁绍通风报信,里应外合。
    现在,他们还是这么干,不过目标对准了自己这个皇帝。董卓没废立,袁隗要挑这个重担了,只不过董卓废立就是祸乱朝廷,而袁隗废立就是忠于大汉。
    你们当我是董卓这个笨蛋,明知你们要杀我,还把刀递到你们手上?
    想得真美!
    。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还有一周就要下新书榜了,老庄要再努力一下,争取再冲回分类第一去,请大伙儿帮忙!
    今天开始,三更,可否?
    。

第052章 死了也白死
    刘辩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做,袁绍总会找到起兵的理由。就算没有理由,只要有人拥护他,他也能起兵,只要他最后胜利了,没有理由,那些儒生也会给他找到理由。说不定还能找出一大堆祥瑞。
    殷鉴不远,想想王莽就知道了。
    不过,尽管如此,他也不打算主动配合袁家,就算袁家是皮粗肉糙的牛魔王,他也要做一只牛虻,叮他两口再说。有用没用先放一边,让他不痛快也是好的。
    更何况他现在是皇帝,手里握着名分大权,要给袁家找不痛快,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刘辩找来了蔡邕,让蔡邕写了一封诏书,发往全国各州郡。诏书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接受建议,宣布要广纳人才,革新朝政;另一部分是谴责部分世家沽名钓誉,依附权贵,勾结宦官,把持朝政,为非作歹。富拟王朝,僭越逾制,肆意妄为。
    袁家的罪名根本不用虚构,一桩一桩的实实在在。
    至于袁绍、袁术,封赏是别想了,刘辩把他们烧毁皇宫,肆意杀戮,欺凌太后、天子的罪状一一道来,公布天下,并发布了通缉令,在全国悬赏抓捕。
    刘辩知道,不可能有人真的把袁绍抓起来送到他的面前,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诏书能不能送到各州郡,但他就是要先吐袁家一脸唾沫,撕掉他们虚伪的面具。至于会不会激怒袁家,他根本不担心。现在他就是想装孙子,袁家也不会接受他。既然如此,何必要装?
    蔡邕的文笔没话出,写得花团绵绣,文字古雅,用典精确,直诛人心——这都是万年公主说的,刘辩自己没这水平,根本看不出来。
    诏书一下,群臣哗然。
    
    袁隗穿着一身赭衣,威仪却丝毫不减,一步步的走上了大殿。
    刘辩站在阶前,拱手相迎。蔡邕拱着手,站在一旁,默默无语,神情纠结。他知道袁隗今天来是干什么的,他也知道刘辩让他站在旁边是什么用意。今天,他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和书写者,要留下第一手资料,留存东观,以备将来修史。
    如果刘辩最后胜了,他的文字将会把袁隗钉死在耻辱柱上。如果袁绍最后胜了,钉在耻辱柱上的不仅有刘辩,还有他蔡邕。
    作为一个学者,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处境。可是他无法拒绝。
    袁隗走到刘辩面前,躬身一拜:“罪臣隗,拜见陛下。”
    “太傅知罪了?”刘辩嘴角微微挑起,似笑非笑。
    袁隗不卑不亢,沉声道:“教导无方,愧对先帝,老臣有罪。”
    “太傅谦虚了。”刘辩同样不动声色。要论学问,他可能连袁隗一个边都碰不着,但是要论嘴皮子,论骂架,他还真不憷袁隗。他很清楚,袁隗要脸,他不要脸,他先天的占便宜。上次,他把袁隗骂得吐血,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
    学问,对骂架其实并没有什么帮助,大学者未必就骂得过街头泼妇。
    “朕虽然不是什么聪明人,书读得不好,也不怎么会说话,却也不是不可雕的朽木。”刘辩接着说道:“要论见识,朕还是有一点的。”
    “陛下的学问虽然不好,却很自信。”袁隗不紧不慢的讽刺了一句:“老臣甚是欣慰。”
    对这种级别的讥讽,刘辩根本不在乎,连挠痒痒都不够。他笑了一声,自顾自的说道:“太傅,你今天来,是想求朕赫免袁绍、袁术,还是想死谏啊?如果是自觉失职,想自诣廷尉,那就免了。朕赦免你了。”
    袁隗一时语噎。他准备了一肚子冠冕堂皇的话,鼓足了浩然之气,要说得大义凛然,可是面对刘辩这一通乱拳,他却不知道如何应付。
    赦免,我需要你赦免吗?我穿着囚衣来,一路招摇过市,只是让天下人看看我的忠心啊。
    袁隗看着崭新的囚衣,一时无语。
    “唉,太傅啊,你还是让袁绍、袁术回来吧,至少回来一个。你看你,都瘦成一把骨头了,万一哪天不小心,摔一跟头,跟前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多凄凉啊。”
    袁隗胸口一闷,嗓子眼里有些甜。他强忍着吐血的冲动,躬身一拜:“老臣的晚景,比不上大汉社稷的安危。老臣多谢陛下的垂怜,不过,希望陛下还是多将心思用在社稷上,不要辜负了先帝对陛下的期望,不要辜负天下万民。”
    袁隗强行将话题主动权抢了回来,滔滔不绝的开始进谏。说着说着,他开始激动起来,须发动摇,一副义愤填膺,要为国尽忠,不惜一死的架势。
    刘辩不动声色的看着,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看着袁隗表演。直到袁隗一通长篇大论说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他才微微一笑:“太傅,说完了?”
    “老臣老臣说完了,浅愚之见,一片赤诚,万望陛下采纳一二。”袁隗习惯性的说道。话一出口,他就后悔,恨不得抽自己一耳光。刚才说得太顺了,这些谦虚的话自然而然的就嘟噜出来了。
    “说来说去,太傅担心的还是朕年纪太小,不足以镇抚万民,会有人生侥幸之心,祸乱天下。”刘辩双手握在袖中,泰然自若的看着袁隗:“如果真是这样,那太傅就应该好好的活着,看朕是怎么收拾这些逆臣的。太傅,这些天,朕可没闲着啊。洛阳八关的都尉,朕都换了,你知道吗?”
    袁隗干咳了一声,忍下了吐血的冲动。他当然知道这些,刘辩一边跟他隔空对骂,一边整顿防务,不仅将南北军、西园八校消化了,还将洛阳的八关都尉都换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不能再等下去。时间拖得越长,对袁家越不利。袁绍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差一个号令天下的理由。
    这个理由,不是给那些支持袁家的人看的,而是那些中立观望的人看的。
    袁隗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义正辞严的指责道:“陛下应该放眼天下,岂能以区区洛阳为念,难道山东的土地,就不是大汉的土地,山东的百姓,就不是陛下的子民吗?”
    “谁知道呢?”刘辩嘿嘿一笑:“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太傅一句,不管山东还是不是大汉的山东,总之不会成为你袁家的山东。太傅,你如果想死谏,为袁绍起兵找个由头,说不定是为人做嫁衣,死了也白死啊。”
    “噗!”袁隗终究还是没忍住,一口老血,喷得慷慨激昂,壮怀激烈。
    。
    第二更,求推荐,求收藏!
    ps:今天还有第三更。
    。

第053章 分崩离析(第三更,求推荐!)
    虽然刘辩告诫袁隗,说他死了也白死,袁隗却依然按照自己的步骤,囚衣见驾之后,宣布闭门谢客,在家中绝食,要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死谏。
    消息一出,洛阳哗然,天下哗然,奏疏更是如雪片般的飞来,大有淹死刘辩的趋势。
    刘辩虽然早有准备,却也被袁隗这一手整得心里犯堵,压力山大。你死就死吧,非要搞出这么多花样。这老家伙,不愧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官痞啊。跟他斗,老子还是一颗水灵灵的小嫩葱,真心不是对手。
    不过,刘辩也知道袁隗搞出这么多花样是为了什么,他咬着牙硬顶的,按照自己的步骤做事,一面让董卓加强洛阳的防务,一面不停的下诏,表明自己的态度。就算用处不大,该做的事还得做,总不能傻坐着,任凭袁隗泼他脏水。
    
    在坚持了半个多月,造足了势之后,袁隗终于走到了他的人生尽头。
    袁隗形销骨立,躺在榻上,颧骨高耸,脸颊深陷,皮肤失去了原本的光彩,像一张苍白的纸覆在尖锐的骨头上。他双目紧闭,气若游丝,发出嘶嘶的声音,像一条毒蛇。
    马伦跪坐在一旁,双眼红肿,神情呆滞,依恋的看着袁隗。
    “我”袁隗忽然睁开了眼睛,嘴唇动了动,仿佛要说什么。
    马伦浑身一颤,连忙俯身过去,将耳朵凑在袁隗的嘴边。
    “许子将”
    马伦眼神疑惑,袁隗临死之前就记得许劭吗?
    “我明白了”袁隗用尽浑身力气,转过眼珠,看着马伦,一滴浊泪从眼角滑落:“许子将”他睁圆了眼睛,嘶声道:“误我!”
    马伦莫名其妙,不知道袁隗究竟在想说什么。袁隗看着马伦脸上的茫然,后悔莫及。经过几天的绝食,他的身体渐渐的衰弱下去,可是他的思路却突然活跃起来。他仔细的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思维最后定格在他和刘辩的最后一次交锋上。
    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劭没说实话,至少没有全说。以他的眼力,他不可能看不出刘辩的变化,可是他却根本没有对他提起。正是因为这个疏忽,他才两次被刘辩羞辱。
    许劭肯定发现了什么,他急着离开洛阳隐居,不是故作神秘这么简单。
    他想告诉马伦这个发现,可是他现在却说不出来,“许子将误我”这几个字,已经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他看着马伦迷茫的双眼,心头涌过一阵悲叹。
    他吐出最后一口气,身体慢慢的变软。
    马伦痛哭失声,泪如泉涌。过了片刻,她强忍泪水,拖着脚步,走到前院,面对庭中无数双眼睛,泣声道:“袁公去了。”
    短暂的沉默后,众人放声痛哭。
    泣声如云,泪水如雨。
    
    袁隗去世的消息传出,洛阳风雨飘摇,愁云惨淡。无数人赶赴袁府祭吊,紧接着,若干太学生堵在宫门外,泣血上书,恳请天子哀怜袁太傅的一片忠心,下诏嘉勉,更化革新。这里面当然少不了请求何太后下诏废立的声音,哭喊声汇成一片,回荡在整个洛阳城,冲击着南北宫。
    刘辩咬牙坚持,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